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9652/web/ 

◆  聯合報社論/坐視三立入股中嘉,曝蔡政府操控媒體心機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快嘴是非
◆  經濟日報社論/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大學文史哲系停招凸顯的問題


2023-11-10 01:09  經濟日報/ 社論
人力資源的發展與運用是台灣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力資源發展與運用是台灣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近來,從半導體業人才磁吸旅宿業缺工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無不顯示奮力邁向先進國家的台灣正遭遇人力或人才問題嚴肅挑戰,甚至較水、電、土地等有限資源還顯困窘。

一般而言,當資源愈是困窘時,如何適當配置資源更形重要。這其中,市場價格機能對於引導資源有效配置可發揮一定的功效,因此須先尊重市場機制原則。然而,市場機制有時而窮,政府政策介入必要性才於焉而生。

人力資源來說,在邁入知識經濟時代後,知識經濟的特性使得高科技等特定產業經濟成長貢獻益發凸顯相關工作報酬快速提升形成職場贏者圈」的現象,並磁吸更多人才加入。如果說以「產值定義經濟成長是一個國家的主要經濟目標,這樣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磁吸現象無可厚非;如果這樣的產業發展可以形成護國神山,帶來國家安全與外交利益巨大外部性,政府當然會大力推動設立半導體學院助長科技業磁吸人才效應

人力資源運用集中化後,隨之出現其他產業的缺工問題。缺工問題可以有兩個思考。首先,當市場薪資被帶動提高時,衝擊最大的是競爭力或獲利能力最差產業或企業,如果薪資是經營必須承擔的合理成本,則應尊重市場擇優汰劣機制,不宜一味搶救,免得問題長期化治絲益棼。儘管這是易懂經濟鐵律,卻也是政治決策者最難遵循經濟原則

其次,也是最重要者,是那些沒有市場吸引力但一個優質國家必須具備的人才與工作。當中文系停招,歷史系哲學系可能很快步上後塵之際,值得擔心的是這個國家將變得愈來愈沒有內涵與氣質,反而「產值」背後的銅臭味愈來愈濃。當以產值為基礎經濟成長率總是成為最受關心經濟數據,上述發展一點都不意外。然而,亮麗的產值(GDP)與經濟成長實非一個優質國家應具備唯一因素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經有這樣一段名言:「GDP並沒有慮及我們兒童的健康狀況、教育品質、或他們遊戲的快樂程度它也沒有包含詩詞的優美或我們婚姻的堅定程度它既未衡量我們的勇氣,也未衡量我們的聰明才智它衡量了很多事,但沒法告訴我們,是什麼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或許我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全面的經濟發展」及包容性成長,而非僅是狹義的經濟成長

理論上,隨著經濟成長帶來更高的人均所得、邁向先進國家時,人們應該愈脫離追求溫飽物質生活愈尋求提高心靈飽足精神生活。文史哲及美學領域是否蓬勃發展人才是否濟濟,應當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優質重要指標。台灣的人文、民族、歷史、音樂、美術就值得投注資源、培育人才來好好發展;當台灣人所得超越日韓之時,這該是下一個應正視的課題。

文史哲與美學人才的市場需求雖尚未成形,但卻不應任令市場扼殺。它也如同半導體業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正外部性,應獲得政府同等的重視。然而,不似半導體業有市場支持,文史哲及美學領域的發展必須先有政府的支持。近年來政府的稅收豐沛,在支出上更應以邁向優質國家做為前導概念,大量創造文史哲及美學領域的工作機會。在既有場館、法人擴編員額經費,或新設單位挹注資源,都是初步可做的。

更進一步,文史哲領域發展難道不配放入「前瞻計畫國發基金可以投注大筆經費成立半導體學院,也能投注文史哲學院。當然,若能做到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力倡的「部部都是文化部」,我們的國家體質與人民生活品質當能提升至新的境界,所謂「經濟成果全民共享」才會更有意義,有這樣的內需產業支撐,我們的 GDP 結構也才會更形完美。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快嘴是非


2023-11-10 04:22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1月8日拋出三分民調,宣稱領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記者劉學聖/攝影


柯文哲以三份民調暗算國民黨,稱自己最有能力贏賴清德;另一頭,他卻連中綠營冷箭。他被大學生問到「黑金」和「徐春鶯」爭議,當場爆氣嗆學生「你在評論什麼東西」,遭綠媒大肆渲染他挺黑又失態。柯P稱自己「不認識徐春鶯」,也被綠網軍揪出兩人合照打臉

自恃聰明過人的柯文哲,在藍白協商過程,一路吃國民黨夠夠,快嘴損人毫無顧忌搞到藍營基層都跳腳。但一遇上綠營,就換成他挨打。賴清德請出姚立明出任競總主委,無非是姚立明最清楚柯P的軟肋,有一籮筐故事可爆料。對此,柯文哲立馬收起刀子嘴,笑說:「代表他能力不錯。」如此溫良。

徐春鶯的事,柯文哲也很雙標。最初民眾黨傳出將徐春鶯納入不分區名單,應是想收割包容新住民口碑;但綠營一咬她是中共幹部,柯文哲就縮回去了,改稱她只是海選投件者接下來,辯白的責任全留給徐春鶯隻身應付;倒是國民黨不吝義助,指摘民進黨濫用法理

柯文哲自認擁有最多年輕族群支持,他去嗆發問學生「你在評論什麼東西」,當然很失態。柯陣營後來澄清,「你」指的是賴清德,而不是罵學生;但是,話已收不回來。

這次大選,柯文哲靠譏嘲怒罵賺進滿口袋聲量。但當綠營砲火鎖定他,他的快嘴再不節制,可能不斷咬到自己。













聯合報社論/坐視三立入股中嘉,曝蔡政府操控媒體心機


2023-11-10 04:38  聯合報/ 社論
三立集團高層到NCC說明,入股中嘉股權一事再度引起關注。圖為NCC外觀。記者曾原信/攝影


三立電視違反國家通傳會(NCC)「有線電視業者不得直間接經營新聞頻道」的規定,悄悄入股系統台「中嘉數位」,NCC 竟被蒙在鼓裡。更可議的是,NCC 約談三立高層後,僅要求「限期改善」。如此表面功夫,形同是存心放水,更把政府和法規的顏面一起賣掉,外界當然也認為蔡政府有意讓綠媒坐大,以影響輿論和民意

中嘉數位旗下擁有十二家系統台,十多年前,由於旺中集團意圖購併中嘉,曾引發社會一波「反媒體壟斷」、「反媒體巨獸」運動,中嘉案正是風暴中心。經激烈爭議,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NCC通過中嘉案時,除要求系統業者不得經營新聞頻道外,也對當時併購中嘉的「泓順投資」進行鉅細靡遺調查,公布其全部股權架構,一路上溯到最終受益人

諷刺的是,在這項交易案後短短一年,中嘉股權結構即已出現明顯轉移,大股東從減半持股到持股降為零。經時代力量立委和媒體陸續追查,才發現最終是轉移到三立手中,股權高達二十七%,已成中嘉大股東。可議的是,此事被揭發兩個月來,NCC渾然不知拖延放水;對照五年前它處理「中嘉案」的窮盡其力,可謂天差地別。外界合理懷疑,NCC 並非不知不覺,而是因為三立綠色背景正好配合放水

三立在兩、三年前入股中嘉後,商業利益立竿見影。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三立前董事長林崑海所有的南國有線電視」,先將「三立財經台」從有線電視後段班的八十八台,移頻到「蛋黃區」的四十八台;中嘉系統隨即跟進,也移頻成功。接著,凱擘、台固集團的系統台也跟進。國民黨立院黨團估計,僅這部分,三立的廣告收入即獲利超過五、六億元。其實 NCC 當初禁止有線電視業者直間接經營新聞頻道,目的就是預防兩者利益互通,影響消費者視聽權利

今年七月,NCC通過三立新聞台的換照,除要求三立「做好事實查證」和「政論節目應設專司編審」外,可謂一路暢行。對照三年前中天新聞換照未過,NCC 的處理明顯雙標。事實上,三立新聞申請換照時,已違反「系統業者不得經營頻道」的禁令。就算 NCC 當時真的不知情,如今也不能僅要求三立「限期改善」,應根據新事證更正」准許三立換照的決定

三立的違規行為,和 NCC 的包庇放水,顯示蔡政府執政以來不斷幕後掌控媒體的縮影。以國際宣傳為名斥鉅資成立Taiwan Plus」,以 NCC 作為管理意識形態工具,關閉中天新聞台並空出有線電視五十二台為華視所用,皆是蔡政府的斧鑿痕跡

另一方面,蔡政府也將掌控之手伸向民間。除了將大筆廣告文宣費用撥給親綠的媒體和網紅,稍早的鏡電視核照內幕,也令人不忍卒睹。這些媒體集團,幕後股東許多是橫跨房地產或娛樂事業的大型財團,其中是否有互利共生結構,引發外界質疑。

更遺憾的是,當年熱烈呼喊反媒體壟斷」、「反媒體巨獸」的團體、學者與覺青,如今均默不作聲,有人更已成為這個巨大利益共生集團」的一分子。當年衝鋒陷陣的林飛帆、賴品妤等,如今得意於綠營政壇;當初曾以傳播學者身分發文「反媒體壟斷」的NCC 主委陳耀祥,如今成為違規媒體包庇者。今昔對照,多麼諷刺!

蔡政府利用行政權力護航政媒集團構築其永續執政」的基礎受傷的是人民知權利犧牲是行政權力中立與專業明年若無法政黨輪替,這些違規違法行為恐無重見天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