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葉匡時/從Uber談AI監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匡時/從Uber談AI監理
◆  葉銀華/什麼是永續企業組織?







葉匡時/從Uber談AI監理


2023-08-22 01:25  聯合報/ 葉匡時(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
預約Uber時,App顯示的費用只是叫車當時的預估車資。Uber提供


最近,我在台北乘坐 Uber,叫車時正值下班巔峰和大雨,導致車輛需求激增,Uber 的預估車資比平常高出了約一點三倍左右。因為無法叫到計程車,我只好選擇了 Uber。不幸的是,那天交通異常壅堵,比平時多耗費了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最終我的 Uber 費用比預估的多了大約五成。也就是說,這次車程的費用相當於平時計程車費用的三點五倍。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但這次經歷也顯示AI演算法廣泛應用後,可能引發的監理議題。

之前,我以為預約 Ube r 時,App顯示的費用就是最後實際要付的車資,但事實上,這費用只是叫車當時的預估車資,Uber 的實際車資要根據最後的供需差距、行程距離和行駛時間這三個主要因素,通過演算法進行計算。當叫車時可用的Uber車輛多於需求時,費用較低;但當需求超過供應時,費用會上漲。而在行駛過程中,如果耗時和距離超出預估的一定百分比,就會重新計算而增加費用。 

我並不反對這種收費設計。當車輛供應嚴重不足時,乘客可能很難叫到車,漲價有助於平衡供需關係。通常我會在無法叫到計程車時選擇 Uber,儘管費用較高,但至少能確保有車可叫。很明顯,Uber 的演算法在這方面起到了平衡作用。當行駛過程因特殊因素導致時間或距離遠超預期時,額外加收費用也是合理的,這類似於計程車不僅計程也計時的模式。問題在於,消費者無法了解 Uber 的演算法是如何計算的,算出來的費用是否合規?當消費者預約 Uber 時,他們預期要付的車資是Uber給的預估費用,但後來卻可能需要支付多出五十%甚至一倍以上的費用,這會讓很多人感到不滿。

一般計程車雖然同時計程和計時,但費用結算方式非常透明,消費者不會產生爭議。雖然 Uber 的費率經過了各地方政府的核定,但消費者對基於供需以及最後行駛時間來調整費率的演算法,卻是一無所知。消費者在預約 Uber 座車時,雖然不清楚預估費用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但一旦確認叫車,就等於簽署了一個願打願挨的合約,即使費用稍高也沒有爭議。然而,在行程中因某些因素耗時過長,超出原預計時間,因此增加費用,這本身並無不可,但因費用計算方式缺乏透明性,如果有消費爭議,就不易排解了。儘管 Uber 的 App 有一行小字提醒消費者,車資只是預估,最終費用會根據行駛實況確定,但我相信注意到這個提醒的人並不多。此外,這種合約有點像是給 Uber 一張空白支票,令人不安。

事實上,這種不透明的 AI 演算法已廣泛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例如,臉書根據其不透明的演算法決定向您投放哪些廣告,決定你能看到哪些朋友內容,決定你貼文的流量,作為內容和個資的提供者,我們完全無法了解這些演算法的運作方式。儘管很多 AI 專家認為,為了避免 AI 的負面影響,模型演算法或參數應該是透明且可以被監理的,但就目前而言,許多大公司推出的 AI 工具,其演算法是諱莫如深的,專家或監管官員很難監理其可能引發的倫理或法律問題。目前,政府正在倡議制定「AI基本法」,希望能正視有關AI演算法的監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