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安問題應視為國安問題
◆ 急就章的「道安基本法」
◆ 非核蔡跳票 道安能信賴?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與寧靜
◆ 大屋頂下/九二共識上演「空城計」(下) 賴演諸葛亮 侯演司馬懿
◆ 當年蔣公拒美原子彈 當今政治人物呢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與寧靜
2023-08-21 05:05 聯合報/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歐盟統計局指出,第1季歐盟區整體經濟微幅成長1.2%,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並未隨之增加,反而降低3%。 路透社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下降,氣候暖化稍微緩解。但隨著解封、世界回歸正常運作後,伴隨而來的卻是天災成為新常態,例如:野火肆虐夏威夷茂宜島、杜蘇芮颱風水淹紫禁城。人類因為過度開發大自然生態與環境,讓地球愈來愈熱,進而引起許多極端氣候的災難和死傷,更讓全世界付出巨大的慘痛代價,人心愈來愈不「寧靜」。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高風險衝擊,聯合國倡議各國應於二○三○年前,致力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並在二○五○年達到淨零目標,方可將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以內,延緩天災的惡化。如今各國政府紛紛要求企業進行碳盤查與碳足跡計算,一時間「淨零」成為全球的顯學。
但為什麼聰明的人類會笨到毫無節制地破壞地球,進而重傷了自己呢?根本的原因可能是—長期追求外在物質與自利的「經濟系統」與「技術系統」,大幅取代了向內探尋人心與利他的「人文系統」與「社會系統」。面對所剩不多的時間,若再不及時控制與翻轉上述四大系統的優先順序與輕重緩急,人類終將面對更大的災難,甚至毀滅也不為過。
事實上,人類並非是地球的「主人」,充其量只是一群「管家」而已。換句話說,我們要做好盡忠職守的管家職分,有智慧地治理好這世界,切勿破壞自然生態平衡,人類才有機會繼續在這世界好好的生存與生活。所以疼惜和保護地球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是每一個人。反之,當人們因著自己的貪婪與慾望,而大肆開發經濟與開墾資源,我們就是怠忽職守的管家,終將遭到災難與苦果。
所以優先順序很重要,人類並非是世界的主人,過度鼓吹「人文主義」反造成對世界的傷害,進而威脅到你我每一個人。源自十六世紀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打破傳統神權政治對人精神的桎梏、解放了人的思想,後來間接產生了十七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過去四百多年以來,隨著生產與技術的突破,推動了人文主義所主張的「人是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科學要為人生謀福利,教育應發展人的個性,全面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傳統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人類成為一切萬物的主宰。
《論語.季氏》記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人文主義的精神並沒有錯,我們也不必要有宗教神權的約束;但「敬天愛人」是中國儒家的傳統價值,若沒有對天的敬畏,而將人的意志無限上綱,終將導致難以想像的災難。人類只是天與地的管家,人文主義有其盲點;當人類愈來愈信仰以「人文」為本、以「技術」為用來帶動「經濟」,之前務必要先關照「社會」與「生態」能否能被共善與共榮。
當地球永續成為全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如何讓人類的努力趕上地球的惡化,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當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追求「淨零」之際,或許如何慢下來讓人心常保「寧靜」,才是根本解方。
大屋頂下/九二共識上演「空城計」(下) 賴演諸葛亮 侯演司馬懿
2023-08-21 05:05 聯合報/黃年
本文摘自作者新書《總統的脊梁:二○二四總統大選的兩岸視角》(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因整理文脈,部分內容略有刪增。
(續昨日)這本是一場各方應當就兩岸政策攤牌的總統大選,但相關辯論卻只是悶燒,未見破底深入。所以,兩岸政策也有可能不會成為影響此次大選勝敗的主要因素。例如:
一、這是歷屆選舉中政策賄選最囂張無恥的一次大選。民進黨政府假借各種名目,以遠逾千億元的公帑大撒幣進行賄選買票。如補助私校大學學費每人每年三萬五千元、高中職學費全免、擴大房租及房貸補貼,甚至玩「成年禮金」的花樣。不一而足,尚不僅此。選舉年,明年起或回溯至今年七月起,對軍公教月薪、警察勤務加給、消防民防空勤加給、公立高教研究加給、義務役月薪、補助民間社工人員起薪等等,天女散花大加薪。這些標靶性的賄選性操作至少精確對準十五%以上的選票,割「侯」割到斷,即與兩岸政策無關。
二、邊緣議題的操作,也可能較兩岸政策更能影響投票。例如:新北市發生的「餵藥案」,其實與過去選舉民進黨操弄的錄音帶案、走路工案、兩顆子彈及王立強案,可謂皆是如出一轍、異曲同工。餵藥案因當局「蓋牌」而在一夕間爆發,最後雖證實是烏龍,但已造成侯友宜在起步階段的重傷,且社會的刻板印象也已形成,這也與兩岸政策無關。
三、選戰之所以叫做選戰,當然決定於雙方戰鬥力的高下。以前述九二共識的「戰鬥」來說,依我看來,賴清德並無一定守得住的道理,侯友宜也沒有一定攻不下的道理。
其實,九二共識的沿革有三個重要節點。一、過去,自二○○八至二○一六年,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下,馬英九政府親美和中,在中美兩大之間取得平衡,兩岸交流兼顧進取與防衛,最後發展至「馬習會」的高度,可證九二共識是有用的。二、現在,自二○一六年至今,由於蔡政府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制度化協商全面停斷,竟致兵凶戰危,已使台灣淪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這也可證沒有九二共識是凶險的。三、九二共識的「未來性」才是重中之重。二○二四年大選,其實就是在對於選後兩岸究竟是要化解「九二共識僵局」再創和平新局?或仍以「九二共識僵局」繼續相互仇恨敵對的抉擇。此一抉擇取決於藍綠雙方的政策說服力,亦即取決於各方的競選戰鬥力。
雙方攻防,國民黨必須有殊死一戰的決志與能力。但實情卻是,今日竟形成像是賴演城上撫琴諸葛亮、侯演城下狐疑司馬懿的「空城計」,甚至好像「九二共識」根本不是生死話題,真是不可思議。這就涉及雙方的戰鬥力,也已與「九二共識」的是非無關了。
何況,侯友宜團隊迄今除了在兩岸議題的操作出奇低劣,連「和平vs.戰爭」的主題都打得有氣無力,在其他議題至今也乏善可陳,皆是戰鬥力的問題。
尤其,以國民黨為主體的藍營迄至今年八月仍四分五裂,簡直已是顛覆人性的奇蹟,這也已與兩岸政策無關了。
必須思考的是,這次大選的勝敗,倘若不是判定在兩岸政策的是非對錯,而是決定於政策賄選、選舉權謀操作及選戰能量差異,這將是台灣的重大危機。
尤其,民進黨若因這類伎倆勝選,而竟解釋為其兩岸政策的成功,那更是自欺欺人了。細思極恐。
兩岸關係畢竟仍是台灣吉凶利害的主軸,這場大選不論是誰勝選執政,他都必須直面中國大陸。
以下試論此次大選結果,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可能影響:
至本書截稿,賴清德尚未改變其「務實台獨和平保台論」,亦未調整其「堅決反對九二共識」的立場,且未複誦蔡英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的論述。這是他對中共的攤牌。
如果賴清德當選,中共可能面臨兩種選擇。①中共吞了下去,亦即證實「務實台獨」可以「和平保台獨」,賴清德即使繼續否定九二共識也沒問題。②中共不接受「務實台獨」可以「和平保台獨」,仍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中共若選擇①,務實台獨在台灣的地位將更加鞏固,九二共識則更淪政治笑柄。但若中共選擇了②,則中共對民進黨或許只有一種對策:
亦即,逆向操作,強硬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沒有和平發展,將賴清德鎖死在「務實台獨」之中,而「務實台獨」在本質上是一種「內殺型台獨」,最終可能將台灣由政治自囚、政治內耗逼向政治自殺,猶如烏克蘭在戰前內部政治的「內殺型發展」路徑。在這種過程中,中共將以各種手段為「務實台獨」的自殺進行加工自殺,最後亦可能發動反台獨反分裂的戰爭。
也就是說,賴清德標榜以「否定九二共識」來抵拒中共,但實際的效果卻可能是中共反而將繼續以「堅持九二共識」來壓迫賴清德,使他在「務實台獨」中無法轉身。
因此,從中長程看,「務實台獨」究竟是「和平保台獨」的憑藉?或反而可能成為中共用以逼民進黨自陷「台獨囚徒」的困境,拖垮台灣、逼台灣走向自囚內耗自殺的武器?
中共可以用台獨來困死逼死台獨。這是賴清德及民進黨應當三思的課題。
至於若是侯友宜勝選,或許兩岸關係可能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求同存異」重新出發。雙方應深刻記取過去八年的傷痛,療傷止痛,切莫重蹈覆轍。藍紅應當攤牌:「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尤其是北京。我深信,為化解四面楚歌的內外困局,此際正是中共最希望能維持中華民國的時候。中共常言,「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又口口聲聲期待台方提出「台灣方案」。然而,如果連「中華民國」或「一中各表」四個字都不准面對面提出,那是什麼「平等協商」?又能有什麼「台灣方案」?豈不是自欺欺人?
問題卻在,侯友宜若勝出,屆時敗選的民進黨將如何回應?
一、可以反省,知道「務實台獨」亦不可行,走向更加去獨化的兩岸論述。但此一可能性不大。二、變本加厲,回縮到更極端的台獨論述,以保全基本盤,各種所謂的「社運團體」亦大復活,再度上演「內殺型台獨/分贓型社運」的野台戲。這種可能性較大。
至於若是柯文哲一組當選,倘能對「九二共識如何定義」找到兩岸雙方皆能接受的解方,可能也就「頭過身就過」了。柯的兩岸政策迄今仍是填空題。
道安問題應視為國安問題
2023-08-21 05:07 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昨天在凱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民眾不畏風雨參加,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呼籲政府重視交通改革,聯盟並提出零死亡願景等五訴求。藍、綠、白總統參選人皆到場致詞表達支持,各自提出解方與承諾。記者余承翰/攝影
「還路於民」大遊行,南部友人邀約因車禍導致家庭破碎者一起前往,向政府提出抗議。內人因車禍失憶,視覺神經受損,行動不便,婉謝參與,但亦期盼政府提出的政策能對症下藥。
交通單位統計,台灣每年車禍死傷數十萬人,超過現役軍人總數,國力就這樣無形的消失了,故交通安全應提升到國安問題處理。同時比照在媒體宣導防疫政策,呼籲遵守交通法規,並強化科技執法;整合街道路口、公家民間單位監視系統,讓用路人違規無所遁形;依法裁決罰鍰,並即時送達在案,導正其行為。
回想當年駐守外島,道路沒有紅綠燈,任何車輛到達路口,很自然就停下察看左右來車;街道沒有斑馬線,行人過馬路不用跑步,任何車輛都會禮讓;戰地民眾從小就被教育遵守法規。如今環境變遷,道路路口裝有紅綠燈也畫上斑馬線,然交通違規與車禍卻增多,酒駕亦不少,交通管理要與時俱進施行教育。
以人為取向的交通建設,並整合公民營相關系統,但最終還是用路人要守法;就算交通安全規範、道安設計與管理有瑕疵,理論上也可達到零事故。若整體環境改變成人本文化後,那麼距離零事故就很近了。別為了選舉制訂法案來應付,否則行人地獄很快就會變為人間地獄。
急就章的「道安基本法」
2023-08-21 05:07 聯合報/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昨日冒雨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四位有意參選總統者都上台說明相關政見。這次遊行有五大訴求,包括健全人行設施、改革駕訓與考驗制度、執法捍衛行人路、重建交通法制、Vision Zero台灣零死亡願景。
為回應社會大眾對於行人安全環境訴求,行政院也在遊行前急著通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與「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清楚揭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二○三○年前降低百分卅之目標。
檢視這二個草案內容,主要針對人、車、路、汽車運輸業、教育宣導、執法、救護、保險、研究與發展等九個面向訂定基本政策,做為跨部會與各級政府的依據。雖然可整合各單位原本分散不連貫之各項工作,並可定明各單位權責,但可惜仍未從交通安全問題之主要原因與執行改善困難,研擬上位指導方針。建議九月送立法院審議時能先召開公聽會,將相關民團與專家以問題導向的意見蒐集彙整,詳細審議後再定案。
台灣交通安全問題不光是行人事故多,主要是運具多元造成混合人車流嚴重,由於道路空間有限,加上民眾交通行為多元複雜,難以有效設計規範管理各運具適當且安全的路權。當行人與各式車輛交通動線衝突過多,只要一方違規就容易發生事故。如今要改變成以「人」為主的規畫設計,唯有循序漸進減少目前運具的種類與數量,甚至管制部分運具的使用。但是交通的特性在於人人都自認有豐富經驗,因此如何與民意代表及各地方政府溝通達成共識推動,並能與用路人宣導說明爭取支持配合是關鍵。建議將此工作目標明訂在九個面向相關政策中,才能真正符合「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精神。
至於執行機制,因將交通部的道安委員會提升成行政院層級,建議應有獨立專業的法人組織成為政院道安顧問;如委外、成立或轉型類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機構,但只專注交通安全工作,才能有效協助政院整合、協調、督導、成效檢核各級地方政府的道安工作。
另外為改善經費不足以致進展緩慢的問題,草案第廿三條已明訂各級政府為執行道安政策或措施,應規畫提供足夠經費。建議政院應補助各級政府足夠經費並合理分配,其改善機制應由下而上,透過各級地方政府甚至社區,提出當地交通安全問題及因應改善方案。只要提案規畫與經費編列合理,並訂定逐年績效指標及管理考核機制,就交付執行。若逐年改善未達績效指標則必須調整,且未來提案從嚴審查,期望有積極主動的良性循環改善成果。
至於草案第九條之車輛駕駛人應接受適當之駕駛教育訓練,建議應將駕駛教育與訓練考照分開執行,除了訓練提升駕駛人安全駕駛能力外,並強化教育駕駛人安全駕駛觀念與認知。在執法方面,建議在草案第十四條,執行科技執法的同時,如能搭配科技偵測動態預警的標誌標線,即時提醒用路人不要違規注意危險,應更能得到民眾支持配合。
非核蔡跳票 道安能信賴?
2023-08-21 05:07 聯合報/ 林泉利/國中退休教師(新北市)
或許因為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的主辦單位「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列出五大訴求,其中包括推動零死亡願景,所以副總統賴清德開出一張改善台灣道路安全的支票,喊出二○四○年達成「零死亡目標」。
蔡英文政府執政後推動二○二五年「非核家園」。隨著二○二五倒數計時,發展綠能替代核電轉眼跳票,「非核減煤」成了政治最大空頭支票。殷鑑不遠,賴副總統的二○四○年「零死亡目標」,會不會是天方夜譚?
馬路上熙熙攘攘的車潮與用路人,即便有高科技執法與嚴格的交通法規,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有人車傷亡,「零死亡目標」談何容易?
筆者認為,應落實每位駕駛百分之百遵守行車規範,尊重他人生命是最高道德原則。另外,行人也沒有為所欲為的平安豁免權。避免用路人傷亡,學校與家庭都應肩負指導的責任。
當年蔣公拒美原子彈 當今政治人物呢
2023-08-21 05:05 聯合報/ 陳長文/中華民國選民、良制一國的信仰者(台北市)
描述原子彈之父的電影《奧本海默》熱映,史料也披露,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期間距離核戰爭也只有一線之隔;原子彈改變了世界,也包括兩岸,兩岸今日的和平繁榮,實在不能說沒有幸運的成分。
楊渡先生《八二三炮戰:美中台的六大智謀》敘述了八二三砲戰的背景脈絡,交戰的是兩岸,牽扯的是世界。其實,美國在以原子彈空襲日本後,希望獨占這世界上威力最強的武器,對於當年正在研發原子彈的大陸,一直沒有放棄「先發制人」一舉摧毀大陸的核武研發能力。
在中共核子武器試爆成功之前,美國想以原子彈攻擊大陸,障礙不在軍事,而在政治與道德層面。與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不同,只因為大陸研發核武就率先攻擊,不僅師出無名,也讓當時的中共老大哥蘇聯,取得核報復的藉口。
因此,當年最適合擔當這個「代理人」的,就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韓戰、台海戰爭、越戰,美國也都曾考慮以原子彈攻擊大陸,卻得不到先總統蔣公的認可。儘管「反攻大陸」是老蔣總統一生執念,但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他當然不考慮「借用」原子彈危害大陸同胞。
在一九六三年,大陸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前一年,蔣經國先生訪美爭取美方支持台灣「空投突擊隊去破壞大陸核設施」,這是近乎神風特攻隊有去無回的行動,兩蔣父子寧如此,也沒有選擇核子武器。
只有在八二三砲戰,共軍砲火猛烈,美國表示要突破大陸砲擊封鎖,或有動用核子武器的選擇。先總統蔣公初始動心,但知道要摧毀中共火砲陣地,至少也將死傷近百萬人後,也打消了這種念頭。
因此八二三砲戰若沒有後來的「單打雙不打」,或可能演變成核戰爭,台灣、沖繩也可能成為蘇聯核武報復的目標,接下來的歷史,就很難想像了。
因為核子武器能夠毀滅世界,反而矛盾地導致和平,但這需要國家領導人是理性的,是能自我克制的。搜尋「蔣介石反對美核襲大陸」,出現最多的是大陸網站,考量到北京對言論的管制,或許中國共產黨,是承了這份情。反之,如果當年蔣介石心念一轉,甘願充當美國的「代理人」,也許中共的核設施會被摧毀,大陸的某些城市居民生靈塗炭,但這只會造成兩岸同胞的永世不滅的仇恨,也引發美蘇互相的核報復,更是世界末日。
今天美國已無單向核威懾中共的能力,但蔣公不願傷害平民的理念,在歷史定位上必然有助兩岸關係的發展。反之亦然,如果「中國統一」是建立在武統(兩岸人民生靈塗炭)下,這算什麼豐功偉業呢?
一九七一年任職蘭德,因不滿政府隱瞞欺騙越戰實情,基於「捨我其誰」的良知將極機密資料送交紐時及華郵等媒體刊登的艾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今年三月(甫經診斷罹癌餘命以月為計)接受紐約時報專訪中證實了上述八二三砲戰危機時,美國建議台灣對大陸進行核打擊的事實。(令世人尊敬且難忘的艾爾斯伯格於六月十六日辭世,享耆壽九十二)
兩岸的和平基石,來自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道德框架,否則美國考慮要借原子彈打大陸,蔣公有什麼好不答應?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台灣就有了「中國人一家親」的保護傘和共同創造良制的基石,也讓追求歷史定位的領導人(包括習總書記)做為謀畫國家統一重中之重的參考。
台灣正面臨「四腳督」的總統選舉;非理性卻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看似持盈保泰,而在野陣營的三位準候選人,目前仍然只顧個人的小局。鹿死誰手,誰在顧台灣的大局,中華民國的千秋萬世,人民終將看得清楚。
最後,臨近明年一月的選舉,筆者要問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及賴清德四位總統參選人以下相同的問題:
你是中國人,你認同良制一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