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閉鎖的大陸與世界主流脫鉤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多少路口鮮血,才讓蔡政府下車當行人?
◆  聯合報黑白集/山道猴與社會的對話
◆  經濟日報社論/閉鎖的大陸與世界主流脫鉤







經濟日報社論/閉鎖的大陸與世界主流脫鉤


2023-08-20 03:39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 美聯社


中國大陸本月宣布恢復全球多個國家的出境團體遊,希望恢復新冠病毒之前的旅遊榮景,但入境遊客暴跌,閉鎖困境短期內恐難紓解。依據中國政府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數據, 今年上半年外國人出入境843.8萬人次,和2019年相差懸殊,足足下跌近83%,可見「外國人不來中國了」在抗疫解除後尚未改變,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又一例證。

不只外國遊客不來,長期定居中國的外國人也紛紛離開。外國人大量減少,主要是中國與歐美國家地緣政治競爭激烈導致關係惡化所致,且與中共當局加強監控造成外國人疑慮不無關係。赴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則從2018至19學年約1.2萬人,至2021學年暴跌97%。中國疏離於世界主流之外變本加厲。

外國入境人流大減,對華投資也銳減。據榮鼎集團統計,2023年第1季,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降至200億美元,比2022年第1季暴跌80%。人員、資金都用腳投票,紛紛走避中國,即使美中官方都宣示彼此不脫鉤,但中國對外關係已經根本改變,並朝著切割與脫鉤的方向走。

中美之間的貿易反映脫鉤趨勢。據美國商務部數據,今年1至5月,中國對美出口1,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25%,僅占美國進口額13.4%,較去年同期減少3.3%,金額也跌至19年來最低。這個趨向相當程度是人為造成的,拜登政府繼承川普政府政策,對中國商品維持高關稅,並推動「友岸外包」與「近岸外包」政策,與美國簽北美自貿協定的墨西哥、加拿大成為美國兩個最大貿易國,中國被迫讓出15年來穩居對美最大出口國寶座,落居第三。

物流與人流息息相關。美中脫鉤和口水戰的聲浪甚囂塵上,美中貿易與投資減少,自然降低外國人訪問中國的需求,其中原因固與西方國家妖魔化中國有關,但中國有些措施確實引人疑慮,譬如扣押加拿大兩名公民,以交換釋放孟晚舟,又頒布「對外關係法」並修訂「反間諜法」,使得外國人為避免風險,少去為妙。

中國和西方主要國家近幾年走入以牙還牙的強對抗周期,彼此的情緒從官方層面蔓延到民間層面,又經過西方一些媒體刻意的扭曲和放大,脫鉤更加明確。

美國政府是造成脫鉤的始作俑者,白宮近日公布新的行政命令,將禁止美資對中國的量子計算、先進晶片和人工智慧行業的部分投資,聲稱目的是要阻止中國軍方獲取美國的技術和資本,但真正目的是抑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受影響較大的是私募股權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以及與中國企業合資的美國投資者。這是美國首次對中國發出「金融禁令」,相較於過去多為技術禁令,如禁止AI晶片、半導體設備,或直接禁止美國人為中國半導體企業工作。這次金融禁令先例一開,為金融脫鉤開路。無論如何,中國與美國及西方國家的連結都將進一步減少,影響實質的互動關係。

美國明顯將關稅、科技輸出、投資與友岸外包武器化,以減少在全球供應鏈中對中國的依賴,進而在兩強競爭中獲勝。美國日益使用進攻性政策,導致相互敵意升高;儘管拜登一再強調與中國「尋求競爭而不是衝突」,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相互疏離日甚。

中國改革開放重新融入自由資本世界,取得發展所需要的各種養分,獲得飛躍性成長。當下的中國卻重回閉鎖局面,其中主要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遏制所致,但自己的不當作為與戰狼風格也難辭其咎。趨於閉鎖的中國固然是世界的損失,自身的損害更大,對於持續改革開放構成負面影響。中國大陸與其寄望西方國家恢復善意,不如反求諸己,調整姿態與作風,讓經濟先進國家重新接納,才是上策。













聯合報黑白集/山道猴與社會的對話


2023-08-20 04:34  聯合報/ 黑白集
由 YouTube 頻道「Eric Duan」創作的國產動畫「山道猴子的一生」近日爆紅。 圖/截自YOUTUBE


看過「山道猴子的一生」嗎?這部網路動畫片,上集上架一個月累積超過三八○萬觀覽人次,下集更是不到一周就吸引了三六○萬人次觀看。網路譽為神作動畫,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山道猴現象」之於年輕世代的穿透與影響。

騎改裝機車跑山、壓彎耍帥供人追焦兼把妹,上傳帥照、犁田慘摔影片等,是近年興起的另類次文化。「山」片畫風稱不上精緻,卻因夠寫實,很容易對應上自我、朋友圈與眾生相,堪稱是探索山道猴現象以及許多年輕人價值三觀的佳作。

以執法角度而言,馬路三寶、酒駕問題已夠頭大,遑論騎違法改裝機車在山道狂飆一族!於是,攔查、開單、區間測速、科技執法等,就成了應對的法寶;但在「速度是一切、自由是嚮往」的山道猴心中,對抗權威、贏取按讚,反而是他自認為的自尊展現。

「山」片難得之處,就在於不以說教、批判或嘲謔方式,而呈現了年輕人追求虛榮、自以為是,逐步透支財務、信用、友情、愛情,終於飆向死亡的悲劇。最後那張透著鮮血映出斷肢屍身的白布,雖是動畫卻又何其寫實,對照男主角「莫忘初衷」口頭禪,更是何其悲哀!

但這何嘗不是山道猴們揭瘡式的與社會或父母的對話?唯有看懂了、理解了,才能真誠應對,並與迷茫的山道猴共覓救贖心靈之路。












聯合報社論/多少路口鮮血,才讓蔡政府下車當行人?


2023-08-20 04:35  聯合報/ 社論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將於20日周日在凱道登場。本報資料照片


八二○「還路於民大遊行」前夕,蔡英文總統臉書貼出文青喊話「下了車,我們都是走路的人!」一個小時後,行政院長陳建仁臉書同樣下車走路了。當然,民進黨立委們也急著宣示要當行人。一時之間,府院黨的達官貴要都紛紛棄車走路當行人。可是,這是多少噴灑路口的鮮血,加上多少憤怒選票的壓力,才把他們趕下豪車暫時走路的?

台灣交通環境惡劣,「行人地獄」惡名傳遍國際。蔡英文還好意思提她在倫敦念書常常走路、搭巴士或地鐵的經驗。多少黨政高層都有旅外經驗,他們在國外樂享行人優先的待遇,回到台灣坐上豪車後依然漠視行人的基本路權。不但馬路如虎口,連畫著斑馬線的行人穿越道也不是安全保證。更不用說長者、輪椅族、嬰兒車等弱勢行人中的弱勢的出行保障。原來滿口的「人本」,如果不向道路工程稱臣,就只能充當政治的踏墊。

各地不時傳出路口血濺,讓民眾既驚心又憤怒。七月卅名還在念高中的「高雄囝仔」就組成「下一代學生行人路權聯盟」,號召了二千多人站出來捍衛行人路權。他們宣示無法接受下一代、下下一代也活在萬劫不復的險惡交通之中。但是,當高中生怒問「我們還有多少人命能被交通部揮霍」時,交通部甚至行政院的官員為何不汗顏?而現在才急著下車走路的蔡英文,能真正體會這些囝仔嚴肅表達「行走應該是快樂的、有尊嚴的」之意嗎?

如果說,七月上街的高雄囝仔,羨慕台北有著「完整連貫的人行道」,可能只是個美麗的誤會;那麼,八月上凱道的「還路於民大遊行」,終結「行人地獄」的強烈要求,就已經是跨越地域與世代、不分族群與黨派的共同心聲了。

這場大遊行,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四人將罕見到齊。事實上,在野黨早就表明出席支持,執政黨卻略顯猶豫。七一六凱道集會高呼居住正義和司法正義,民進黨不敢出席;八二○還路於民,民進黨難掩尷尬地來了。終究是大選壓力,迫使民進黨放下傲慢身段,加入街頭抗議政府的隊伍。

交通部趕工拼湊交作業,好讓行政院能在遊行登場前,搶快通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端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交通部長王國材還解釋,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是參考日本一九七○年制訂的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而制訂,日本立法五十年,交通死亡減少一萬四千多人,大降八十四點三%。但台灣立法遲到了半個世紀,到底因此增加了多少輪下冤魂?尤其近幾年來,交通死亡人數年年攀升,難怪連高中生都怒斥交通部「懶惰的官僚主義不斷腐蝕著台灣的未來」。

若說蔡政府無動於衷也不盡公平。從蘇貞昌內閣推出廿一項道安改善計畫、陳建仁內閣提出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和十九項方案,到現在的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和交通基本法,一年半來就提出三次大綱領大方案,明列的經費更從五點八億元改善一千多處路口,到大撒四百億元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問題是,行政院固然回應了還路於民的訴求,卻被批畫錯重點;交通基本法也被懷疑只是立個空白法規架構,責任推給地方政府了事。甚至零死亡願景,也被認為實現時程拖得太慢太久。

政府的交通計畫愈來愈大,撒幣愈來愈凶,執法愈來愈嚴,但交通死亡人數卻有增無減,駕駛與行人更形對立仇視。政治交差趕出的作業,只得到「兩好三壞」的評價;恐怕再一球,就三振出局了。這次,讓選民一起來作主審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