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重振經濟的戰略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228/web/ 

◆  聯合報社論/新聞自由是民主體制的核心與靈魂(系列二)
◆  聯合報黑白集/中央鬥地方,難道兩國?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重振經濟的戰略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重振經濟戰略思維


2023-06-29 01:02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新華社


疫情後的中國大陸經濟世界經濟均處於疲弱狀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 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中國GDP上升3%,今年則預測約5.8%;對美國 GDP 成長的預測則是1%,遠低於中國,意味著美中經濟實力差距,仍在進一步縮小。雖然 IMF 的預測還算審慎樂觀,但中國今年開年以來迄今的經濟表現,還是相當遲緩

今年第1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4.5%,較去年第4季提升1.6個百分點,但明顯未達 IMF 全年預測的5.8%。外貿方面明顯放緩,至於最敏感的指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為48.8,連續第二個月處於萎縮期間,並寫下去年12月以來最低紀錄,也成了疫後經濟復甦動能減弱最新徵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走緩表現人民幣持續走貶趨勢上。總的看來,上半年以來疲弱動能與趨勢,如未能在下半年出現扭轉,讓人對中國進一步經濟發展前景難以樂觀

中國大陸經濟近年來表現不如人意,是多個原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首先,當然是連續三年的疫情,嚴重地衝擊了生產、投資與消費,也對供應鏈造成了極大破壞修復需要時間。其次,是美中關係惡化下,美國對中國經濟的脫鉤斷鏈。再其次,則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對付通膨持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全面地壓縮全球經濟復甦力道

為刺激經濟,中國大陸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除了6月20日下調了1年期和5年期的基準利率,希望促進民眾消費和投資外,據《華爾街日報》知情人士消息,中國政府正考慮發行大約1兆元的特別國債;另外,還考慮取消對中小城市二套房限購政策,以刺激房地產市場。換言之,相關對策已包括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房屋政策,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只是這樣的政策其實也存在著不少爭議。比如,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許對紓解部分企業的經營困難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經濟前景普遍預期不佳的氛圍下,能否有效提振投資很成疑問。

面對著中國自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空前經濟困境出口不振,內需疲弱,企業成批倒閉,股市房市低迷,通縮跡象隱然浮現青年失業率5月)更達到創紀錄的20.8%,究竟該怎麼辦?也許還得從經濟發展改革理論中去尋找新的戰略思維。

一國的經濟發展無非兩個層面,即需求供給需求有力道,供給有潛力,經濟就發展得起來。目前中國經濟的問題出在外需,這也是過去幾十年拉動中國經濟最主要的憑恃,但因近年的「全球化、全球化和全球化」,各國同受其害,此一憑恃已弱化,所幸中國還有內需,而且在幾十年的培育下,已形成一個全球最具潛力的巨大市場,中國政府近年提出的大內需統一大市場,十分正確。

需求之外的另一面是供給供給面的潛力來自生產力、科技、創新與基礎建設,這些方面中國也沒有問題,甚至還是強項,這只要看近年來大陸在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節能電池、無人機等各方面的蓬勃表現就知。

需求與供給條件都具備了,需要一個機制把兩者做最好的結合,這個機制與載體就是民企。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所以能取得非凡成就,正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提供民企發展巨大空間與機會,讓民企與國企一同參與經濟發展,也為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混合所有制創造新典範。但由於中國產權改革部分還未臻成熟,對民企的定位與政策時有爭論,從而對民企的發展出現各種不必要的困擾。中國執政當局如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深思,並採取合宜政策,相信必能為經濟突破困境,取得新一階段的發展創造條件。












聯合報黑白集/中央鬥地方,難道兩國?


2023-06-29 03:38  聯合報/ 黑白集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其中汐止幼兒園部分,士檢今以「與犯罪無涉」全案簽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沒有這樣的政府,中央老是在鬥地方,彷彿那是另一個國家。新北幼兒園「餵藥事件」經一關又一關檢測,確認是烏龍一場,並無任何幼兒檢出藥物殘留。但是,行政院還緊咬不放,說還要再確認檢驗方法檢驗結果是否可靠。行政院這麼閒,何不去查查高雄醫師亂開苯巴比妥事件?

行政院槍口對準新北市,原因無他,因為侯友宜要參選總統。但事實真相已如此明白,行政院卻還在硬拗,不怕被選民看扁?

因去年選舉大敗辭官的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最近重出江湖為賴清德助選,也拿故事亂咬。蘇貞昌指控,中央在新北興建社會住宅相關活動,侯友宜一次也沒到場。對此,侯陣營立即貼出多張和蔡總統同框照片反駁,證明蘇貞昌一張嘴什麼瞎話都敢說

蔡政府號稱「完全執政」,實際上執政面向卻很「不完全」,中央老是把非綠執政縣市視為異己當成仇敵在打。最近,台東縣長饒慶鈴好不容易爭取到釋迦恢復輸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批她「自貶國格」。拜託,農委會若這麼有本事,別人還需要幫你善後嗎?誰自貶國格,民眾都看在眼裡。包括陳吉仲為了爭北農權位,鬧得好難看,還像政務官嗎?

中央不把地方當成合作夥伴,一個國家難道要撕成兩半?「君不君」的不仁模樣,我們算見識了!











聯合報社論/新聞自由民主體制核心靈魂(系列二)


2023-06-29 03:42  聯合報/ 社論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今天在台北舉行,世界新聞出版協會主席Fernando de Yarza開幕致詞 。記者季相儒/攝影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在台北開幕首日,主辦單位把象徵新聞自由的「金筆獎」頒贈給迄今仍受監禁的兩名伊朗女記者哈米迪和莫哈馬迪。她們因為報導伊朗道德警察」在阿米尼頭巾事件中的暴行,被逮捕入獄迄今。

世界編輯人協會會長拉莫斯在宣布獎項時,譴責伊朗政府罔顧人權,壓制媒體,封鎖新聞自由。她也感嘆,因商業模式的不定、科技的演進,當權者更容易操弄民粹社群媒體,破壞媒體的公信力。她說,言論自由仍極脆弱,產製有品質新聞也較以往更為不易。

拉莫斯的憂心其來有自。她來自墨西哥,過去廿年,墨西哥有一百五十多名記者遭到謀害。墨西哥政府算是民主政體民主體制並不代表民主治理。政府有意無意的放縱或不積極作為,讓新聞記者的生命和新聞自由受到威脅與戕害,更削弱了媒體的監督力量。

再看另一民主政體的美國。本月十六日越戰密件吹哨者艾斯柏格過世,這距離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他將該國防密件交由《紐約時報》在六月十三日刊登,正好五十二年。當年身為軍事分析師艾斯柏格,將美國對越戰的七千頁機密報告交給《紐約時報》,引起軒然大波。尼克森政府下令紐時停止刊登該密件,但紐時拒絕遵從;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後紐時勝訴。這場媒體硬槓上當權者的訴訟,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試金石,也成為言論自由里程碑,更牽動後來法院在水門案中對《華盛頓郵報》的判決,繼續為言論自由開路艾斯柏格民主國家吹哨者」的代表人物。

但新聞自由並非一條康莊大道。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有人預言自由民主體制將遍地開花;人們看到東歐解放、中國大陸轉型,中東和非洲地區出現民主運動,但自由民主體制本身發展卻也遭到挫折和質疑,其中之一,便是言論自由民主國家發生質變與逆流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五月世界新聞自由日上說,對新聞自由的攻擊,仍在全球各個角落發生。去年五十五名記者和四名媒體工作者在線上喪生,但他們並非死在戰場,而是在家中或採訪場合受到致命攻擊。在集權或專制國家,新聞自由受到的迫害,即更頻繁。更諷刺的是,新聞自由民主國家也一樣受到威脅。以美國為例,意識形態對立,已使言論自由面目模糊不清,美國人對媒體信任度也降到新低。北溪二號海底管線遭爆破事件,美國政府明明事先知情,卻故意讓假消息散播,企圖掩蓋真相。此外,媒體在俄烏戰爭中選邊的心態,也傷害閱聽大眾追尋真相自由與權利

新聞自由在自由民主國家發生的質變和逆流,一方面是科技發展使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崩塌假新聞和偏激言論意見自由市場流竄,更折損人民對媒體信心。另一方面,則是掌權者意識形態掩護攻擊新聞媒體,不僅逃避監督,也激化對立

在歷史的長流中,言論與新聞自由挑戰其實未曾稍減,只是形式不同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在台北舉行,正有助於人們省思新聞自由在不同制度下的不同挑戰。

紐約時報董事長沙茲柏格上月也在國際新聞自由日發表演說稱:「當新聞自由受到侵蝕,民主制度本身侵蝕,也隨之而至。」在越戰密件揭發後的半個世紀,此警語提醒我們:民主和自由不是喊口號,而是要以行動爭取、呵護、堅持和奮戰。新聞自由民主制度核心與靈魂,媒體人須時刻自我警醒和惕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