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台灣犧牲於政客不仁
◆ 賴喊民主與獨裁 是無知或邪惡
◆ 明年大選 還會世代對立?
◆ 生病在家休息 不是帶藥到校
◆ 暫停升息 凸顯雙重兩難
◆ 導正學生偏差 比落井下石更重要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別讓台灣犧牲於政客不仁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三位主要總統參選人均各就各位,總統大選可謂正式開打;而三黨各路「牛鬼蛇神」紛紛出動,賣力演出,劇力萬鈞,讓人目不暇給。
賴清德雖是備位元首,但以全時政黨主席身分投入選戰,一方面促成立院通過排黑條款,意圖讓人減少對該黨長期執政後導致日益猖獗的黑金疑慮;只是當年賴市長「大義凜然」地指控李全教選議長賄選,拒絕進議會備詢逾兩百天,碰到有類同問題的同黨邱莉莉卻低調停權處裡,嚴重雙標,也讓人懷疑排黑只是表面功夫。
另一方面,其原擬藉「民主大聯盟」擴大票源,不意提名爭議人選不僅黨內反彈,連帶掀起性平議題浪潮。目前,雖有李正皓與林飛帆退選意圖止血,但改提較不會有性騷問題但同樣引人非議的女性參選人,且以開設性平課程作為「痛改前非,戒律未來」來洗白,讓人莞爾。罔顧黨內性平沉痾、識人不明於先,進退失據於後,大大減分。
柯文哲是此次選戰異數,善以直白用語維持一定聲量,但最近訪日為討地主歡心,妄言台灣漁民不關心釣魚台歸屬,只希望在附近捕魚,顯露其國際事務之生嫩;另稱頗有爭議的駐日代表謝長廷為人生導師,也可一窺其是非不分的價值觀,恐會流失不少中立選民。同時民眾黨可謂一人政黨,而柯在台北市長八年政績乏善可陳,也常為譁眾取寵而口不擇言,尚未具備到中央執政條件。
侯友宜則飽嘗內憂外患之苦。郭台銘爭取提名未果後,雖未像四年前「翻桌走人,惡言相向」,但持續「全台走透透」,並在金門約柯文哲演出「海誓山盟」搞曖昧。顯然郭董仍未捏準自己在選民心目中的斤兩,或以為還有「換侯」空間,卻也可能因此讓自己更為難堪,或可能再度成為破壞藍營大局的罪魁禍首。
「外患」方面,新北幼兒園餵藥疑案,經綠營「中央廚房」一番炮製,咬定為園方「餵毒」、市府「懶政」,未能緊急處理,由於指控茲事體大,一時真假莫辨,弄得沸沸揚揚;目前初步檢測幼童結果絕大多數呈陰性,少數含微量巴比妥,看來似是烏龍事件,且迄無一人被收押,豈非怪事?民進黨見縫插針是意料中事,惡意危言聳聽,造成社會恐慌則極不可取;侯團隊則似未記取「恩恩案」教訓,未能上緊發條,令人扼腕。
目前民調,賴的支持度約在三成五到四成間,柯日前首度突破三成,侯則敬陪末座,但不願見民進黨繼續執政者則穩定超過五成,因而有「藍白合」呼聲;但囿於柯文哲不願擔任副手,且要顧民眾黨立委選舉,希望渺茫。
由於民進黨標榜的「清廉、勤政、愛鄉土」已完全破產,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自稱的賴雖開始高唱兩岸和平,但已表態對蔡英文讓台海兵凶戰危的兩岸政策將「蔡規賴隨」。因此,為避免台灣可能在「政客不仁」政策下莫名成為廢墟,「下架民進黨」為大選第一要務,期待非綠人士能善用民氣,凝聚團結氣氛,力挽狂瀾。
賴喊民主與獨裁 是無知或邪惡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民主與獨裁」是賴清德選戰的主軸,日前他提到,只要中共喜歡的政黨勝選,我們的民主就會中斷。這個說法如果不是對民主無知就是邪惡。
自從去年八月以來,兩岸兵凶戰危,全民有感。賴清德在這種局勢下,迅速收起他「務實台獨」的真面目,提出「和平保台」。但是「和平」不是一廂情願,中共的通關密語「九二共識」又是民進黨萬萬不能接受的,為了消解外部不利的條件,只好轉向內部,「民主與獨裁」的口號就此應運而生。
然而把選戰定調為「民主與獨裁」實在太牽強,中華民國已經出現四任的民選總統,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所以已經是一個民主趨近鞏固的國家,更何況現在民進黨一黨獨大,如果獨裁是可能的,那也是民進黨才有這個實力,怎麼樣也輪不到國民黨。
此外,民主是一套體制,「法治」是民主的核心精神,遵循這套體制選出來的總統,不論他是哪一個政黨,只要他依法治理,就是民主。何來民主中斷的說法?賴清德儼然認為:「民進黨的候選人當選總就是民主,非民進黨當選就是不民主」,這不是民主無知是什麼?
以目前的憲政體制,要變成獨裁只有兩個可能:修憲或宣布戒嚴。但是修憲需要四分之一立委提議、四分之三的立委出席、出席委員四分之三同意,又要全民公投,這真是高估了國民黨。另一條路是由當選的總統宣布戒嚴,但是一旦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敵意下降,不但完全沒有戒嚴的條件,也沒有必要背離民意實施戒嚴。
反而賴清德如果當選,兩岸的情勢可能更加惡化,一旦引發戰爭,賴清德宣布戒嚴的可能性升高,那時的中華民國才可能回到獨裁統治的夢魘。
如果賴清德不是對民主無知,他的「民主與獨裁」論述,就是推銷錯誤的民主觀念。台灣的民主體質尚未健全,一個人為了選票,居然可以延緩整個社會的民主進程,誤導選民、甚至愚民,若這不是邪惡,什麼才是邪惡?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說:「政客在乎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賴清德為了選票,遮掩他「務實台獨」的理想,這是標準的政客。被稱「賴神」,沾沾自喜;漠視「無罪推定」的法律精神,兩百多天不進台南市議會;利用立法院多數,強行通過有違憲之虞的法案(選罷法修正案),展現出「多數獨裁」的本質。坦白說,以賴清德過去從政的霸道作風,他其實比較接近獨裁者的性格!
明年大選 還會世代對立?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衣冠城/自由撰稿人(台北市)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總統大選原本民調低迷的蔡英文,搭上反送中的風口,利用「芒果乾」吸引大量年輕族群的選票。不僅如此,綠營還成功的把熱情的韓粉打成退休族的政治狂熱,將世代與候選人標籤化,營造出年輕人投蔡英文,老人才投韓國瑜的印象。世代間出現支持對象不同的拉扯,最後是誰也別想說服誰。明年的總統大選,這樣的場景還會出現?
上次總統選舉人人數一,九三一萬餘人,廿至廿九歲選舉人數有三一一萬餘人,卅至卅九歲有三五四萬餘人,略超過三成。雖然未必需要突出年輕選票,但失去年輕選民支持,想要在一對一的選舉中出線也是無望。由於年長者在政黨認同有較強的黏著度,所以在選情激烈對抗下,向來政治關注度低、投票意願也低的年輕選民就成決勝關鍵。一六年總統大選投票率僅六十六點二七%,二○年總統大選投票率則高達七十四點九%,年輕選票的確發揮關鍵影響。
據近期一份民調,賴清德支持度持續領先,柯文哲則排第二,支持度並首度突破三成。是否代表穩居第二有待觀察,但對侯友宜來說是很大的警訊;另外,這次調查未決定與不投票的比率大幅降低,雖然離投票日還有半年,這樣積極表態已接近大選前的氛圍,這對國民黨又是一個重磅炸彈。
民進黨在疫苗政策上得罪了年輕族群,俄烏戰爭後台灣民眾對美國出兵協防台灣失去信心,加上去年八月裴洛西訪台引發對岸封島演習,民進黨政府無力收拾殘局,抗中保台謊言被戳破。但年輕選票並沒有流向國民黨。在這份民調中,柯文哲在廿至卅九歲支持度皆超過五十%,對照聯合報五月的民調,柯文哲在四十歲以下選民中,也以三成五支持度領先賴與侯,年輕選民倒向柯文哲十分明顯。
侯友宜不僅在年輕選票沒有起色,還有一個很大的致命傷,就是國民黨支持者對他還心存疑慮與芥蒂。許多深藍對其兩岸政策有疑慮,他也一直說不清楚兩岸政策,對九二共識態度不明。再者,韓粉對侯友宜上次大選刻意與韓國瑜保持距離的心結未解,這次自然也很難對侯熱情相挺。
從所謂的大局看,選民的心中的大局是下架民進黨,不是藍白誰取得大位,也不在乎國民黨能否在國會過半。如果在未來三位總統參選人的民調順序依然如上,侯未能超越柯,屆時會不會有可能一改上次大選的世代對立,而是長輩聽年輕人一次?
生病在家休息 不是帶藥到校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劉松柏/小學校長(南投市)
近日新北市幼兒園陸續被家長指控「餵食孩子不明藥物」,引發社會恐慌,但此事件其實可以避免。依照我國「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相關協助用藥規定,看似嚴謹,卻依舊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首先是教保服務人員無法確認藥物真偽,且因未具醫療專業,對於各種藥物的保存方式是否適當,也值得討論。
美國早在卅年前對於過動兒用藥便有嚴謹的規範;如果學生必須在學校用藥,藥品必須統一由學校護理人員保管,並依照規定冷藏或常溫保存,教師不可對學生餵食藥物。我國雖讓家長填寫托藥單委請老師負責,但老師在教學之餘可能會忘記餵食時間,致使病情無法有效控制。
根本之道在於,幼童生病應盡量在家休息,而不是帶藥到學校服用;家長若在家照顧幼兒無法上班,則可由政府或雇主提供家庭照顧假,讓家長能帶職帶薪在家照顧幼兒,如此才是給幼兒和家長一個完善的社會照顧環境。否則小孩生病到學校,對於其他小孩仍有群聚傳染的風險,反而不利幼托機構醫療保健。
政府相關單位應加強宣導,小孩生病盡量不要到校,而非只是帶藥到學校讓老師協助服藥,加重教師的工作負擔。若是慢性病,或是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等特殊狀況,則可模仿國外經驗,由專業護理人員統一保管藥物,如此也可避免誤食風險。
暫停升息 凸顯雙重兩難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吳芳銘/自由撰稿者(嘉縣太保)
美國長達十五個月、連續十次升息以來,聯準會首次按下暫停鍵,但這次只是不叫牌(Pass)或跳過(Skip),未來仍可能繼續升息。「暫停升息」是現階段比較適宜的權宜措施,恰凸顯聯準會的「雙重兩難」:一邊是通膨黏性,另邊是經濟衰退,鋼絲下的兩邊都是懸崖;而要平衡就業和通膨的雙重任務,也益顯困難。
在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增持下,現在的做法如同近期加拿大和澳洲央行一樣,先停歇腳步觀察經濟動向再決定是否升息。短期利率來到十六年的高位階段,任何利率政策都比過往單純升息的作為更添風險;現階段和未來的升息幅度和速度,仍需要關照不同的經濟面向與更複雜的外溢效應。
縱使CPI下降至四%、連續十一個月下降,創二○二一年三月以來新低,從去年六月九點一%的高峰「腰斬」有餘,但距離二%的目標仍有不小的距離;尤其是五月份核心通膨成長五點三,仍深具黏性。五月份美國非農新增就業較四月多出四點五萬人至卅三點九萬人,失業率為三點七%;強勁的勞動力需求下,薪資成長四點三%,遠高於疫情前二點八%水準,顯示勞動力市場有韌性。加上房租居高不下及服務業需求堅挺,商品通膨的反彈和薪資通膨的黏性,使得斜率仍有不確定性。
美國通膨已在跌落趨勢中,回落斜率已有所放緩,但未來可能存在反彈風險。與去年同期高基期相較,六月 CPI 同比可能下降至三%至四%區間;五、六月 CPI 的「翹尾效應」(carryover effect)明顯,且要警惕通膨黏性與下半年的低基期比較下,延滯的效應讓通膨可能彈升至四%至五%區間;頑固的通膨黏性可能使得升息再起,美國經濟會籠罩陰霾還是維持韌性值得關注。
回顧歷史,自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以來,美國經歷過七次通膨抗戰,無一例外地都出現了衰退;CPI 平均下降四點一%,核心 CPI 平均下降二點四%,失業率平均上升二點七%。
勞動力市場的強需求不僅不是軟著陸的充分條件,反而是衰退的預警指標,二戰後的衰退都出現在勞動力市場強需求之後。亦即經濟的規律是:勞動力市場需求愈大,薪資通膨壓力也愈大,貨幣政策就愈可能緊縮;而信用緊縮期愈長,經濟衰退的壓力就愈大。
眼見目前勞動力市場帶著強勁的彈性,驅動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美國何時衰退也引起討論。在第二季經濟疲態露現下,蟄伏的停滯、軟著陸、淺衰退或滾動的軟衰退(rolling soft recession)等衰退模式,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到來;如果失業率快速成長,也將改變美國經濟的走向,硬著陸風險將增強。
回頭看,目前勞動力需求依然過剩、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附近,以及核心通膨強黏性等因素,「重啓升息讓貨幣緊縮以輾壓通膨」的長期抗戰,在未來仍具高度可能性。尤其若通膨再彈升,暫停升息後再啟升息則不可避免,聯準會暗示再升息兩次,埋下了未來經濟前景的伏筆,這次的「暫停升息」不止是定調,還考驗著聯準會如何面對美國經濟走勢的「雙重兩難」困境。
導正學生偏差 比落井下石更重要
2023-06-16 05:38 聯合報/ 劉宏恩/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北市)
近日因為政大法律系一名大二學生開設「把妹娛樂公司」,並提供「出租女友」服務的事件,在校園內及社會引起軒然大波。有媒體指責政大校方似乎「無感」,或不在乎淪為「法外之地」。身為政大法學院的一員,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一方面深感遺憾與難過,但另一方面也知道,早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媒體尚未曝光時,法學院就已經積極介入、進行調查。政大法學院對於學生犯下這種錯誤,絕對不是無感,而是非常迅速且認真嚴肅地處理。
其實,政大法學院向來重視專業倫理與道德自律的教育。舉例來說,政大是最早開設法律專業倫理課程的大學。雖然近年來因為「法律倫理」成為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考科,多數法學院陸續開設相關課程,但政大早在國考還不考的年代,就為了培育學生而開設這類課程。
專業倫理課程最重要的內涵,就是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瞭解不能只以「法律」當作行為舉措的唯一界限。「不違法」的行為未必是「合理」的,不會被法律處罰的行為也不表示就是「正當」的。法律的標準往往採取道德倫理的低標,如果我們只是將「不犯法」當作行為的圭臬,很容易變成道德粗鄙的「低標人」。尤其身為「專業」人士,如果要承擔更多的權力與責任,不但不能只採取低標,甚至必須採取高標。
專業倫理課程的另一個重點是強調「專業自律」、「同儕之間相互揪錯」。個人的道德主要牽涉個人的事務,但專業倫理牽涉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涉及群體或制度性的專業事務。如果要讓專業倫理落實,就要摒棄自掃門前雪的鄉愿心態,發揮道德勇氣,指出他人不當行為。在這次事件,我們雖然深感遺憾,但同時也很高興看見法律系學生發揮自律、相互揪錯的精神,公開對於該同學的不當行為提出質疑,並且不是只在網路爆料、躲在鍵盤後面,而是積極採取行動,通知師長和學校,讓我們有機會及時導正這位學生的偏差行為,避免發生更多的憾事。
但無論如何,政大法學院畢竟還是一個教育機構,而不是懲戒機構。學生在學期間犯錯並坦白承認,身為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只是追隨媒體輿論,或對他落井下石。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成為更好的人,學生犯錯並願意悔改,教育者當然有責任導正並協助改善。懇請各界能給我們保留一定的教育空間,尤其在這個信任愈來愈稀薄的時代,請相信我們仍會堅持教育理念,在犯錯學生付出應有代價之外,仍會繼續關心並協助學生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