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 星期六

開放全齡加牛 民眾食不安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944/web/ 

◆  開放全齡加牛 民眾食不安
◆  加牛輸台 換回什麼?
◆  大學的脊梁 不復再見
◆  律師不是助紂為虐的壞人
◆  新加坡不是雙語國家
◆  黃埔建軍九九 期待帶動全民國防
◆  餵藥案獵巫 醜化教保員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開放全齡加牛 民眾食不安


2023-06-17 02:32  聯合報/ 李亞琪/服務業(台北市)
行政院會拍板,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記者陳易辰/攝影


行政院拍板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隻進口,因加拿大之前傳出狂牛疫情,恐有食安疑慮,民眾惶惶不安,消基會也呼籲拒買。

沒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南韓、大陸、菲律賓為國民健康把關,都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政府卻不顧慮民意,貿然開放全齡加牛進口,犧牲民眾健康。萊豬殷鑑不遠,迄今進口兩年多,民眾在不知不覺中吃進多少含瘦肉精美豬?無論去超市還是菜市場,小吃店,豬肉產地標示幾乎都是台灣,詭異的是既然市面上不見美豬蹤影,為何美豬又源源不絕進口?美豬去了哪?相信許多國人心知肚明卻莫可奈何。

萊豬做成的豬肉加工食品,外表無跡可循,民眾只能碰運氣,政府真有嚴格把關嗎?或者根本行政怠惰,讓不肖商人魚目混珠,民眾難以防範?如今變本加厲,開放有狂牛症疑慮的加牛進口,讓民眾再次陷入食不安風暴。萊豬沒能好好把關,加牛進口後,能做好嚴格檢測嗎?只怕會重蹈萊豬覆轍,以後民眾既吃萊豬又吃加牛,健康問題堪憂。未來去牛排店點餐,美牛加牛,除了瘦肉精,還有狂牛症疑慮,讓人怕怕。家庭主婦上菜市場或超市採買,面對萊豬加牛,惶惶然不知如何買了,可憐我們的孩子吃了萊豬又要吃加牛。

萊豬、加牛比台灣豬牛便宜,在萬物飆漲當下,最可能吃到有安全疑慮的萊豬、美牛恐怕是窮人。政府不顧民意,任意犧牲民眾健康,難道是因為別人的孩子,尤其是窮人的孩子,死不完?












加牛輸台 換回什麼?


2023-06-17 02:27  聯合報/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
行政院會拍板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消基會呼籲政府要確保食品進口的資訊透明度與安全性。圖為來自加拿大的進口肉品。記者陳易辰/攝影


行政院會拍板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輸台。不過,加拿大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才再度傳出有牛隻感染狂牛症,韓國、中國大陸、菲律賓因此暫停加牛進口。諷刺的是,民進黨過去曾由時任主席蔡英文率領走上街頭,力挺國人健康,反對有狂牛症疑慮的牛肉進口,並說美牛就是毒牛,對照現在,如此的雙重標準,完全是自打嘴巴,無疑證實蔡政府完全不在意人民的健康與食安!

政府表示開放加拿大全牛齡進口將有助於台灣與國際關係,則更難使國內消費者接受。因為國際參與與食安是兩碼事,什麼時候變成要以犧牲國人健康為代價,來換取國際參與,或是自以為可以增進的台加貿易關係及投資機會?再者,從過去開放美豬牛的經驗看來,其對台灣的效益未顯,最後大內宣多於實質效益。此次開放加牛,能否換取我國加入 CPTPP 的敲門磚,恐怕仍未必。

在狂牛症疑慮未釐清前,政府執意不顧民意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消費者應拒買拒吃!












大學的脊梁 不復再見


2023-06-17 02:32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台灣大學國發所學倫案,林智堅、鄭文燦皆因碩士論文被認定抄襲而撤銷學位,兩人的指導教授陳明通遭檢舉究責,台大最後認定陳明通指導不周,但未達解聘程度;另因年齡因素,未來將不能歸建擔任教授、不能再申請延長服務、不再聘任為兼任教師。圖為椰林大道。報系資料照


關於台灣大學國發所學倫案,林智堅、鄭文燦皆因碩士論文被認定抄襲而撤銷學位,兩人的指導教授陳明通遭檢舉究責,台大最後認定陳明通指導不周,但未達解聘程度;另因年齡因素,未來將不能歸建擔任教授、不能再申請延長服務、不再聘任為兼任教師。沸騰了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的這場論文抄襲風暴到此似乎告一段落,但台大最後的決議卻讓社會大眾有「為德不卒」,甚至有「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感慨!

原因就在於,從林智堅被揭發論文抄襲迄今,陳明通與林智堅迄未向社會大眾、台大,還有直接傷害的余振煌公開表達歉意。論文抄襲風暴不但重傷民進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大選,更深深傷害台大、中華大學的信譽與名聲,台大國發所可以說被拖累。這麼嚴重的效應,台大學倫案決議只輕輕地點到「陳明通指導不周,但未達解聘程度」,不提對系所與學校聲譽的重傷。這樣抓小放大,不就等於宣告台大將自己做小?

陳明通在風暴期間一再強調他和林智堅是論文原創者,同時一再發表聲明與開記者會,明指暗指「余生才是抄襲者」,可是在台大學倫會調查期間余生不但清楚交代自己引文註解出錯,而當場演算他論文中統計過程,其中有一處有誤,再次演算時還是此處出錯,明顯地證明他就是論文的真正寫作者。相對地,明堅師徒所謂「原創」根本就是假話,陳明通如此誣指余生,師道有虧,台大學倫決議卻不提,不是等於宣布台大校方護短嗎?

當年傅斯年做學問時提出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之原則,對於學風影響深遠。陳明通指導研究生不但沒有發揚這種勤學與實證的精神,反而一個大題目下可以分出不同的小題目來讓一組研究生完成碩論,形同「量產」。台大對這樣的老師所帶出來的學術「典範」,居於只用了「指導不周」來帶過,不去導正歪風,台大如何對得起傅鐘帶給學界的「警訊」呢?

時任台大校長管中閔對於林智堅抄襲案曾說過,「學術倫理與誠信是學術研究基本要求,沒有學倫與誠信就沒有學術名譽,台大不會含糊以對,一定要堅持學倫與誠信標準」,並指出該事件帶給台大很大傷害與警惕,外界許多臆測和情緒性攻擊,對學校名譽是另種傷害。如今管校長下台,陳文章校長上台,台大學倫會顯然忘了學倫與誠信,輕輕帶過,結果就是坐視台大的學倫與誠信繼續遭到社會大眾的質疑。「卡管案」中管中閔、陳維昭與當時力抗民進黨政治壓迫的師生們所堅持「大學的脊梁」不復再見!可惜!可惜啊!













律師不是助紂為虐的壞人


2023-06-17 02:32  聯合報/ 李復甸/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台北市)


憲法法庭審理檢察官搜索律師事務所宣判,大法官認為律師與當事人之秘匿特權應受保護。又值大法官補選,風傳某位被提名人教唆證人有串供之嫌,引發律師倫理界限爭議

我國繼受歐陸法系現代羅馬法傳統,刑事訴訟程序原本採取糾問制。特點在於法官主導審判活動進行,法官可以依職權主動決定一切必要的調查活動以及調查範圍,可以主動傳喚和詢問證人英美法系依當事人自治主義,採取控告制。特點在於檢辯雙方控告範圍內進行訟辯,由雙方自行詰問法官負責聽訟,而不能主動發問或搜求證據

在民國八十八年司法改革會議中,司法院主張全面大修刑事訴訟法的證據法則,要求改歐陸法系英美法系嚴謹證據法則,將職權進行改為當事人進行。法務部在檢察官團體強烈要求下,主張維持原法法官應依職權調查證據。激烈爭執後,採取折衷方案。變成「法院為發見真實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但於公平正義維護對被告之利益重大關係事項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司法單位自詡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其實半套當事人進行,造成日後諸多困擾。

其實不論採取何種制度,辯護律師必須了解事實真相,才能為被告辯護了解事實真相必須先接觸證人辯護律師絕不可能不接觸需傳訊的對象,專憑臆測在庭上矇頭發問。辯護律師不得接觸證人,顯然是不合理,也不是現行法的規定。教唆、串供、毀滅證據是刑事犯罪,律師當然不可以觸犯。審檢辯三方各有立場、各有職分,各有倫理規範要求。法律要求檢辯雙方武器對等,也更必須保障律師有妥善執行職務機會與能力

看病不可諱疾忌醫隱瞞病情辯護律師也必須先了解真相,方能為被告尋求無罪或是法律程序應受的保護。況且刑事訴訟有認罪協商規定,除非辯護人知道真相,又如何勸說當事人認罪呢?辯護人不知道真相,又怎能妥適執行職務呢?

為了辯護律師獲知真相,律師便有保守其職務上所知悉秘密之權利及義務。律師不能保守秘密,當事人不會坦白事實。律師與當事人訊息交換係屬特權,不受任何他人或公權力侵奪。被羈押禁見之嫌疑人在律師接見時,不受監聽,律師得以無障礙接見。由此證明,律師秘匿特權是被法律所保護。律師接觸證人亦非法律所禁止。

律師接觸當事人秘密,事務所可能存有相關的文件檔案。檢察官還能搜索律師事務所,把律師電腦硬碟檔案一律沒收帶走嗎?律師依法保守當事人秘密,法院更應維護保障律師執行職務必須之機能。司法強制若是真可介入律師訊息特權,那麼何不廢除律師辯護制度呢? 憲法法庭一一二年憲判字第九號判決能作成正確判斷,值得喝采。

律師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使命。本於自律自治之精神,誠正信實執行職務維護社會公義及改善法律制度。律師不是助紂為虐的壞人,是協助司法完善遂行公正公平機制












新加坡不是雙語國家


2023-06-17 01:28  聯合報/ 廖咸浩/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文系特聘教授(台北市)
1979年開始,新加坡放棄了雙語皆優的政策,而改以英文為主,華文(及馬、塔二母語)為輔的政策。 路透


在強推「雙語政策」的過程中,我國的兩位主推人賴清德與柯文哲都以新加坡為其典範。但他們是否了解新加坡的真相,令人懷疑。

一八二四新加坡全島被英國統治迄近兩百年。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被迫獨立後,最初的確是以「雙語皆優」(proficient bilingualism)為其語言教育的目標。但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吳慶瑞報告書》中已表明,多數學生無法兼顧兩種語言。從這一年開始,也就是四十四年前,新加坡放棄了雙語皆優政策而改以英文為主,華文(及馬、塔二母語)為輔政策,以達成「寧願畢業時英文好,也不要兩個語言都不好」的目標。從此「學校中的一般中文水平持續降低,以便能學好英文,以達第一語言的水準」。

簡單講,新加坡以其十四年的實踐在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向全世界宣告:雙語皆優)的政策不可行!而且從此新加坡就決定要變成英語國家,而雙語國家

英語國家的目標一旦確立,其華文程度便只能不斷下修。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王鼎昌報告書決議放棄書寫轉向聽說讀」。到了民國九十三年(二○○四)《黃慶新報告書更建議大學入學不計母語。從此母語學習便只是聊備一格了。民國一○○年(二○一一)《何品報告書》進一步建議只要求口語溝通能力即可

目前新國華文課程乍看是中學程度(從幼兒園開始,小學平均五點二小時,初中三小時),但因為英語是教學語言,一般華語的程度應該只有台灣小學畢業的程度。

雖然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再三強調不能因為學好英文就變成了「偽西方人」,從而遺忘了自己優於西方的文化價值。但新加坡卻是在緩慢但難以逆轉地往英語國家的路走去。然而新加坡的英語學習成效如何呢?李光耀在書中也說得很清楚,到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的時候,還有四十%的學生覺得英文這個科目是「最大困難」。事實上,有史以來全世界也只有一個國家成功的從一個非英語國家變成了英語國家,那就是愛爾蘭。但愛爾蘭與英國一水之隔,且與英國人大量混血並被殖民統治了八五○年才有今天。以新加坡的條件,恐怕要更久吧?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曾具體說明新加坡語言政策的理想:「培養一小部分,占人口約五%至十%的雙語菁英。另外,約五十%能夠使用實用的雙語,能聽、說和讀華文,同時利用科技的輔助,掌握書寫實用華文的能力。其餘的人至少也具備程度較低的雙語能力。」顯然,他期待雙語皆優的人只占極小部分。但這些人絕大多數是歷史悠久的英語階級的產物,而非語言政策的成果。這些人的華文要超過小學程度可能如登天般難。至於其他百分之九十來自非傳統英語家庭的人,中文即使能超過小學程度,其英文要有達「第一語言」的程度恐怕也難如登天。難道這就是賴與柯的理想嗎?

由上述可知,政府所謂的雙語政策根本是毫無根據的妄想。想要雙語皆優,最後必然演變成以英語為主,而且多數人也必然淪為雙語皆陋。至於中英文雙輸對知識學習的負面衝擊,就更不在話下了。













黃埔建軍九九 期待帶動全民國防


2023-06-17 01:24  聯合報/ 張博智/退役上校(高雄市)
今年是黃埔建校99年,6月16日在陸軍官校有一場頗具規模的慶祝活動。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是黃埔建校九十九年,六月十六日陸軍官校有一場頗具規模的慶祝活動。通常,逢五、十之年,才會有大型慶典,何以九九之期會有偌大的活動呢?識者以為,一是為百年大典預作暖身,或也因為對岸大肆宣傳且「拉」人,此間不得不與之打起「擂台」。

無論如何,欣逢黃埔校慶隆重祝賀本是必要之舉,何況今日國際形勢詭譎多變,兩岸即使不至兵凶戰危,卻也隱然有了煙硝味,實在令人憂心。值此「非常」時期,慶典略事擴張,適足以彰顯國軍建軍備戰的決心與作為,連帶具有增強全民國防認知與行動的效用。

九九周年慶典,國防部邱部長代表總統親臨主持,後備軍人與現役軍人的正步連,無疑成了新舊傳承與交替的轉捩點。但願沉寂已久的正步,能發揮「振衰起敝」、「振聾發聵」的啟發作用。

既是建軍百年的熱身運動,筆者提供淺見,以為主其事及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周密規畫與積極作為的參考:

首先,三軍官校黃埔同源,應預作躬逢其盛的規畫與作為,展現身先士卒的領導風範。

其次,全民國防建構須軍事院校起帶頭作用,並以鼓動大專院校關心國防、參與國防為目標,最簡捷的作法,可先舉辦軍事院校體能戰技武藝運動會,進而擴大規模,帶動大專院校參與,成為軍民通用的國防體育競賽。如今講究全民國防扎根,對岸、越南等都十分注重高中職及大學的軍訓教育。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國防事務,而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舉辦國防體育競賽,期能寓教於樂,發揮積極誘發、普遍參與的作用。

第三是後備軍人的動員與參與。全民國防必以後備為支撐骨幹,應責成後備指揮部及各縣市團管區舉辦武藝競賽,並於黃埔建軍百年之際隆重展示成果,藉以號召後備總動員,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期能廣儲與厚植整體戰力。

現代戰爭,尤其是我們的處境,堪稱地不分前後方、人不分現役與後備,無一能置身事外,可謂「處處皆戰場,人人皆戰士」,故在戮力常備部隊戰訓同時,尤須落實與強化後備與全民的應變能力,藉由活潑、有效、具體、針對性的教育訓練,寓教於樂整軍經武。

欣逢黃埔校慶,軍民高度參與及支持,引發各界關注,共同譜寫佳話。九九之舉,已為百年大典奠基,期待在周密規畫積極作為之下,全民迎接劃時代的盛典!











餵藥案獵巫 醜化教保員


2023-06-17 01:21  聯合報/ 鍾邦友/高職教師(高雄市)
新北市某私幼餵藥案延燒,毒理背景網紅不斷強調尿液篩檢要零檢出才正常,全國家長人心惶惶,但北榮醫師強調,現階段不可斷言有沒有用藥。示意圖/ingimage
波波漫畫


新北市板橋私立幼兒園幼童疑遭餵藥案,汐止區同家連鎖私幼家長在臉書貼文指孩子尿液檢驗出體內有微量安眠藥成分,衛福部醫福會立刻加碼公布該幼童體內「苯二氮平類」成分超過其他個案,民進黨立委賴品妤也喊出「餵藥案很可能不是單一個案」,頓時讓全國幼兒家長陷入恐慌,教保員也彷彿成為全民公敵。

先前在任教班級提到暑期輔導開課,有學生說老師是「薪水小偷」,我找他來談話,他一臉委屈的表示大家都這麼說,還說老師存銀行的錢利息都是十八趴,以訛傳訛的離譜內容令人搖頭。

每到選舉,這種刻意醜化假想敵來刺激選票增加的奧步便層出不窮,一如過去軍公教被形容成「米蟲」、「既得利益者」,現下教保員則被獵巫成殘害幼兒身心的「餵毒者」!餵藥案不僅事實尚未釐清,甚且有可能是烏龍一場,但對幼教師的形象傷害卻已深植人心,即便真有少數的害群之馬,卻不該是公部門帶頭的全面性汙名化!難怪已有教保員拒絕幫幼童餵藥,並出現轉職潮,最後倒楣的還是孩子與家長。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納粹透過機關報「衝鋒報」散布「猶太人是我們的厄運等煽動性的仇恨言論,最終爆發舉世震驚種族大屠殺,血淚教訓歷歷在目,難不成執政黨還要放任網軍、側翼,甚至公部門散布惡意言論,助長莫名仇視,重蹈這樣的歷史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