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速推動「社會暨合作經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676/web/ 

◆  深耕人民和平價值 和平才能永續
◆  儒家文化與楊麗花一生傳承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速推動「社會暨合作經濟」
◆  女性主義的反挫,還是缺席?
◆  全球減塑公約 蔡總統請重視
◆  人行改善不該以死亡數為目標
◆  網紅恣意批評 忘了入境隨俗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速推動「社會暨合作經濟


2023-06-06 03:57  聯合報/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


關心永續議題的人一定常聽到「社會暨合作經濟」(social and solidarity economy),廣泛地說,它是指運用科技或商業創新模式解決當前社會、環境與氣候變遷難題的私營組織,且不以成員或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舉凡社會創新組織、非營利組織、私人基金會、協會、社會企業、社區利益公司、合作社等等都包括在內。

社會暨合作經濟與目前火紅的企業 ESG(環境、社會、治理)責任,是當前全球重視的兩大永續潮流。聯合國大會今年四月中更經由一九三個會員國同意通過了「促進社會暨合作經濟推動永續發展決議案正式對社會暨合作經濟做出定義,並肯定社會創新組織、社會企業、合作社和其他組織,對發展包容性經濟的重要性。

這次決議中也特別強調,社會暨合作經濟能在衝刺經濟效率修復社會環境之間找到新平衡;既促進經濟,也鼓勵永續,關切社會和環境保護,亦讓社會成員擁有更多參與決策和資源分配的權力,有助實現更具永續性經濟成長

同時,這個機制也能在消除貧困促進社會變革發揮關鍵作用,「不讓任何一個人落後」;並提高工作者對人權和勞動權利的認識,促進民主和社會正義,進而發展夥伴關係、互相聯盟,一起提升創業、管理、生產和競爭力。

該決議同時建議會員國,要以政策扶助與制訂具體的合宜法律框架,來支持社會暨合作經濟,並將其貢獻納入在國家的統計數據,提供財政和公共採購誘因。此外,在教育課程、能力訓練和倡議研究,以及創業與商業資源的方面,強化對社會經濟暨合作的重視和支援,並鼓勵其成員參與政府的決策過程。

在我國,政府對於社會暨合作經濟的推動,可追溯至民國一○三年(二○一四)「社企元年」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接續的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則在五年投入新台幣八十八億,結合十二個部會協助健全台灣社創生態體系。日前行政院長公開宣布將推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投入一百億,營造有利社會創新發展的環境。

政策推動下,社會暨合作經濟組織與政府推動的地方創生、社福與長照計畫、及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等相輔相成,透過公私協力的模式,已有初步成果。可惜法律框架制訂仍未能突破,停留在行政措施階段,致使「台灣社會創新組織平台」下的社會暨合作經濟組織因缺乏立法正式認可地位加上不同組織法不合宜限制造成難以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更大永續影響力

當產官學都知道淨零碳排、推動 ESG、強調永續發展是國際大趨勢,就不能輕忽「社會暨合作經濟組織能發揮的整合力與社會影響力;既可透過商業模式和數位科技落實社會使命,更能與傳統企業的 ESG 責任結合,發揮永續綜效。台灣的社會創新組織正是扎根地方鏈結企業與國際重要引擎;而適宜友善的法律,則是啟動引擎的鑰匙。發動引擎向前快跑,才能即時追上,開創永續發展的新局。












深耕人民和平價值 和平才能永續


2023-06-06 03:57  聯合報/ 簡錫堦/前立委、前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新北市)
中國大陸民眾55%支持武統,逾2成認未必要統一。(路透)


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劉遙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副教授李曉雋合作,以「武統台灣」相關問題在中國各地進行調查,經篩選過濾一,八二四份有效問卷分析,研究報告發表知名英文期刊當代中國》,引起各方關注討論。

研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支持北京「武統台灣」者有五十五%,而且有卅三%的受訪者「不同意動用武力統一台灣」,表態希望立即對台灣發動戰爭者則僅有一%;發現中國民眾對解決台灣問題手段有較大包容性

和平是普世價值開戰最大阻力來自人民厭戰。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掀起逃兵潮,得高價雇用傭兵來打仗;一年餘仍未結束,國際金融經貿制裁造成人民生活的痛苦,重重打擊普亭的威信,損及俄國的國際形象。即使軍力超強的美國,歷經民眾反越戰反對攻打伊拉克,使得美國介入戰爭戒慎恐懼

今年三月,英國經濟學人在美國做民調:「若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是否應該動員軍事力量保護台灣?」有卅七%受訪者支持,廿二%不支持,另有四十一%自認對議題不夠了解,無法提供意見。近年來類似民調支持出兵保台的約在卅%至五十五%之間,美國民眾對捍衛民主和反戰,內心拔河而不穩定,國人一廂情願倚賴美國出兵保台,恐有變數。

台海危機全球關注議題今年七大工業國組織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希望抑制中國軍事冒險,但無任何具體護台承諾。因此,除拉攏美國政府與對美國民間的著力更須努力,對主要民主國家民眾也應透過交流增進理解,進而影響該國積極支援台灣。

我國政府和人民忽視增進中國民間情誼甚至鄙視。對中國來台留學生,待遇不如其他外籍生;對中國學生規定「三限六不」政策,不編列獎學金、不得打工、禁讀某些科系、畢業後不得留台就業等,讓中生感到飽受歧視,無從滋生喜歡台灣之心。

政府除對中國政府喊話,更應誠懇運用各種方式及管道和民間對話,使其更理解台灣而珍惜台灣令其認知統獨不是是非題,不論統或獨都必須符合「民主與和平的充要條件」。「和平統一常淪為投降屈服統一以尊重弱者意志的「民主統一」才能長治久安;只訴求「民主公投獨立」也應顧慮引起戰爭危機,應爭取中國人民的認同,才不會引來戰爭而達成「和平獨立」。民主統一和平獨立相容不相斥而能漸次弭平差異

台灣最在意「民主體制」和「自由言論」被改變。而今香港民主及言論自由嚴重挫傷,使台灣人不相信「一國兩制」,害怕成為香港第二。何況台灣健保覆蓋率全球第二低保費卻享有優質醫療服務年金制度社福救助制度穩定而優先性別平等尊重同性婚姻;全球網路平台使用不被禁止屏蔽;人民善良誠實,樂善好施,許多人道救援團體聞名國際。兩岸人民可攜手合作,從事世界人道志業。

戰爭只會增加仇恨反而不利統一,剝奪台灣現有民主自由生活,將遭強烈反抗甚至擴增台獨運動能量。若國際壓力經貿制裁,導致中國政府內亂宮廷奪權鬥爭不斷,人民遭殃。

兩岸人民交流甚為重要,兩方心存和平價值觀可望維繫兩岸和平攜手互助不再崇尚軍武,創建給予人民無後顧之憂的安樂國度













儒家文化與楊麗花一生傳承


2023-06-06 03:57  聯合報/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北市)
楊麗花希望80大壽時,順利完成紀錄片「世紀初戀 楊麗花」。記者李政龍/攝影


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紀錄片《世紀初戀楊麗花》開拍,她在記者會上致詞說:「若無歌仔戲,就無楊麗花,我最歡喜的就是為台灣這塊土地貢獻我會的,將咱老祖先『忠孝節義』的智慧傳承下去。」

楊麗花年近八旬,用歌仔戲陪伴台灣成長何止一甲子?從野台戲到電視台,走進家戶,深入人心,題材包羅萬象,有才子佳人、英雄將相、忠臣孝子、神怪傳奇,傳唱世間百態、悲歡離合,訴盡人情冷暖、愛恨情仇。台上鮮活生動,台下隨人物遭遇而上下起伏,同喜同悲共鳴共情

傳承歌仔戲是楊麗花一生的願望,「把咱老祖先『忠孝節義』的智慧傳承下去」。透過典雅唱詞曲折情節,深寓忠孝節義於其中;不僅帶來娛樂消閒,她更以傳遞道德觀念、民族意識和歷史文化為己任。在早年教育不普及時期歌仔戲撫慰民心教忠教孝正向力量具潛移默化社教功能

義,就是儒家文化內涵,現代人或許覺得儒家文化飄渺遙遠,甚至與我何干,殊不知儒家文化已融入你我的日常,深入文化肌理。民國六十九年(八○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令不少西方學者關注東亞現代化課題,最後紛紛把焦點放在儒家文化,認為儒家傳統對於東亞生產力貢獻不小。

美國社會學家 Peter Berger 在〈世俗化-西方與東方〉一文指出:「儒家倫理不是韋伯所說的知識分子與廟堂之士,而是一種通俗的儒家精神,是市井小民信仰價值。」他已然觀察到儒家精神內化為市井小民生活價值,日本、韓國都受此影響,通俗的儒家文化成為東亞文化共同遺產,因此東亞經濟奇蹟並非憑空而來

過去我常在校外的一家簡餐店晚餐,漸與老闆娘成為好友;她是客家人,常談到她母親勤勞節儉、天天做農活,雖不識字卻從小教她不貪不取、吃虧就是占便宜等等做人道理。後來,她母親年歲漸大,不再做農活,常到店裡走動,我對老太太格外敬重。課堂上我會舉老太太的例子,沒讀過書的母親,不由學可身教言教子女,是因儒家傳統已在先人的血脈裡代代相傳。楊麗花說:「我老爸在世時,教我做人就是『不貪不取』,才吃會長久」,兩位老長輩傳承家訓竟是一致,怎不令人驚嘆?

今人強調台灣是多元社會,不同文化要彼此和諧相處、共存共榮,這話沒錯。據統計台灣人口有九十六點四%漢人,皆是源出中華文化的後代,我們應當反思,在保障他者文化的同時,是否維護自身的固有文化?回顧當代,無論學校教育、社會風氣、民族氣節,都與傳統精神漸行漸遠。

楊麗花說:「歌仔戲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與驕傲…希望這支紀錄片讓我們子孫了解台灣最美的文化。」忠孝節義在個人,是品格修養;在社會,是和諧基礎;在國家,是團結力量通俗儒家文化已然成為華人日常行止根本社會安定力量

早年大陸文化大革命未能革掉,如今台灣卻因政治分離意識去中國化,把儒家文化打成彼岸的東西,去之而後快,有如台灣版文革;但兩千五百年來的文化根本,革得掉嗎?













女性主義的反挫,還是缺席


2023-06-06 03:57  聯合報/ 顧燕翎/女性主義起點站網站站長(新竹市)
針對遭指控性騷擾,總統府資政顏志發提起刑事訴訟。圖為蔡英文總統(左)二○一九年連任競選總部開幕時,授旗給台北市後援會長顏志發(右)。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不論在匿名的網路世界或者公開的大學學生會選舉,都充滿了仇視或貶抑女性的言論。這兩天陸續爆發在民進黨性平部(今年二月以前為婦女部,事件的發生在婦女部時期)、青年部、組織部和高市府的性騷擾,更強化了這樣的印象。但這是「女性主義反挫勢力逆襲」?還是女性主義缺席?值得深思。

女性主義的逆襲應是以女性主義為基礎,對其進行反駁或攻㩓,提出反對意見或者不同主張。然而仔細檢視這些事件當中的言論和行為,卻彷若回到前女性主義時代,找不到絲毫女性主義的蹤影。

暫且不論其他事件,婦女部無庸置疑是婦運的成果;其橫空出世一方面宣示了政黨追求性別平等的決心,同時也為婦女開創了政治活動的空間和權力的管道,有重要的象徵和實質意義。然而,當受害者向婦女部主管申訴典型的工作場所權勢性騷擾時,在法律上須負責防治性騷擾及採取糾正及補救措施的主管,竟提醒她不要張揚,以免自己(受害者)名譽受損,同時也向其他同仁打聽受害者有沒有「散布她(主任)的謠言」。為提升婦女權益而生的婦女部竟成了危害女性工作環境主管在事後竟仍然加官晉爵,升任黨的副祕書長!台灣的婦運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行政院婦權會成立,將近卅年來,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的努力可以說是全球最積極的: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皆設立性平專案小組、訂立各項工作指標、定期開會、定期填寫表格呈報成果、執行性別主流化六大工具、接受中央和國際委員考核;投入大量行政資源,設立專責機構,任用專職人員;所有公務員每年必須性平課程等等。只是在政策、課程和如山的公文中皆鮮少觸及婦運基礎女性主義。表格填不完,政策目標十分模糊

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起,以爭取亞洲性平領先地位並與國際接軌為名各級婦權會陸續改稱「性平會」(雖然聯合國在民國一○○年(二○一一年)成立婦女署非性別署)。在少數性別專家主導下,發明了台灣獨有的「多元性別」一詞,成為性別工作不容質疑核心;卻因意義紛歧不易理解,在執行平添紛亂政策內容空泛賦予權勢者任意詮釋自由不受約束高壓的政治正確,卻為無權無勢者增加相對剥奪感焦慮,以致行為脫序

沒有女性主義的「性別主流化」,擁有龐大的架構、複雜的工具,卻缺少對議題和方向深刻使命感具同理心關懷以致徒具形式不重視女性主義性平機制,有助於少數女性參與權力遊戲、晉升高位,卻未必能為女性群體掃除工作生存障礙當下婦運應當致力的,不是成為受主流歡迎的一分子,而是理解女性主義理想不畏困難真正改變主流











全球減塑公約 蔡總統請重視


2023-06-06 03:51  聯合報/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
響應世界環境日,環團召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邀請六都共同響應。記者胡瑞玲/攝影


昨天是世界環境日,蔡總統接見部分環團,作為連續兩次缺席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拜會的「補償」。除了萬年非核訴求外,這些環團尚有多項訴求,蔡總統也有不同回應。

然而,巴黎協定之後,國際最重要的多邊環境公約全球減塑公約」,從相關報導來看,似乎並沒有獲得相對應的重視。

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結束塑膠汙染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歷史性決議,內容涵蓋塑料生產、設計和廢棄等全生命週期,要求制定「國家行動計畫」,並訂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前完成條文,開放各國簽署。就在前幾天,「減塑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已於巴黎結束第二輪談判,預計在第五輪談判後就確定目標,擬定實質性條款。

全球減塑公約」試圖複製巴黎協定模式,制定全球目標以減少初級塑膠原料生產由各國自願承諾,或更積極設立國家確定之承諾或目標。

以歐盟為首的「減塑雄心聯盟」 更發表五十七國部長聯合聲明,訴求於民國一二九年(二○四○年)前終結塑膠汙染。歐盟已陸續立法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禁止有害和難以回收的塑膠垃圾進、出口,朝向生產與回收量平衡,塑膠淨零方向邁進。可預見,過去寬鬆無環境外部成本便宜又大碗」的「塑膠經濟」將不復存在,對石化、塑膠王國的台灣影響巨大。主計總處統計,石化業產值共三點五兆占全台總產值八點七%,相關從業人口高達四十五萬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評估,到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與塑膠生產、使用和處理相關的碳排將倍增,高達碳預算的十五%,使全球控制增溫在攝氏一點五度的目標無法達成。

減塑與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目標緊密相扣,台灣是塑膠大國,要何去何從?蔡總統是否意識到大廈將傾?即將背離國際減塑淨零航線?執政黨倘若以少說少錯被動接受建言安全模式虛晃應付,實有愧於選民的託付。














人行改善不該以死亡數為目標


2023-06-06 03:51  聯合報/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行政院五月廿五日通過七年花費四百億元的「行人優先行動綱領」,相較於以往每年五、六億元,是十倍數成長,顯見政府這次真的想要有所作為。

另外,聽說陳院長對每年大約四百位行人死於車禍,認為一定要改善,要求年底降到三百人!不到一年內要降廿五%,這也是發大心願哪!

台灣都市十二公尺以上道路(依法應有行人道而實際上)只有四十六%設有人行道!更不用說十二公尺以下,我們家居最常出入的巷道,被荒唐法規所遺害(市區道路條例縱容得設」,事實上)幾乎全無人行道。這樣數十年忽略,全面落後的生活系統,編出四百億,只能算是起步,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但是,話說回來,行人環境要改善,跟現在用行人死於車禍數字當目標,甚而有大官要為此下台,這個責求就勉強了!

車禍死因大部分來自撞擊力過大,而撞擊力來自速度和車重。每年行人往生四百人中,在斑馬線因轉彎車致死者約廿人,相對並不高,就是因為轉彎的速度快不來,致死率不會高,除非是大型車。

然而也許因為國外媒體一句「行人地獄汙名,又有轉彎公車奪走小童生命的畫面,我們政府的行動都放在路口(轉彎車禮讓行人上。警察一再動員到路口,立法院趕快把罰款加倍!為的是降低廿人死亡嗎?

那請問其他多半死於速度(很可能還超速!)的四百位死亡狀況有什麼改善?到底速度致死怎麼防範怎麼降低

政府有決心有愛心要改善行人,但是精力放在並非致命路口禮讓,而又以總死亡數為目標來自我要求,有如抓小放大,又有如用體溫計去診斷高血壓病患。這怎麼可能落實改善救回人命?

今天,政府如果真的在乎搶救行人,就要針對車禍死亡的主要原因:「車速」來布局整頓。

車速要判定為車禍原因,必須有證據,要有動態的科學證據。

近來標榜科技執法,就應該針對肇事高路段路口優先配置。但是科技設備昂貴來不及編預算地方交通專業也不足,不容易普遍提升執法效率。要在年底前馬上改善的唯一機會:「建議開放現在廣設治安用街頭攝影機」,配合重要交通節點,予以連續路段連線,開發測速軟體,相信可以在短期內支援交安執法有效節制非轉彎路段路口車禍,救回另外的三百八十往生者。

開放治安設備幫助交安執法,讓警力針對肇事更多死亡率更高的路段車禍正面宣戰,等於是集中資源管束禍源,是最有效執法,是對警力最大鼓舞。進一步善用路口攝影機去分析轉彎車行為,加以數位比對,暸解路口車輛行為特性,更可以精準調派勤務。藉支援交安開發出更有效執法作業,提升了專業,更救回人命,說不定真的可以達成陳院長年底降低一百條往生者的大心願。加油!











網紅恣意批評 忘了入境隨俗


2023-06-06 03:51  聯合報/ 林志彥/日語領隊導遊(台北市)
蔡阿嘎日前拍攝「日本5家超難吃的連鎖地雷店」影片,但內容惹議遭砲轟。 圖/擷自蔡阿嘎臉書


網紅蔡阿嘎公布「日本五家難吃的地雷店」,在引來大批網友吐槽後,除將影片下架,又發表「蔡阿嘎五大 NG 旅人行為」道歉。身為日本旅遊從業人員,不得不說「口味見仁見智、飲食入境隨俗」。

我很認同蔡阿嘎反省到的一點:去日本餐廳共食,冒犯日本文化。在日本與他人合吃一份餐點的確很失禮,這或許源於民國六十九年(八○年)代景氣泡沫化前餐廳一位難求,甚至會收「席料」,從此上座必須點餐成了不成文規定。可能是他所謂「難吃的地雷店」都是知名連鎖餐廳,外國遊客比較多,在「不知者無罪」的觀念下被默許。

年初六名台灣旅客到福岡知名傳統老店,只點了三碗麵還輪流吃,被店員出聲制止。蔡阿嘎可能不知道,影片中用筷子夾菜給別人更是日本人最禁忌的,不僅不衛生,也像是人火葬後撿骨的動作,很不吉利。

蔡阿嘎沒有反省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食物及相關人的尊重。日本幼稚園第一個教的句子是「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會用「頂」這個漢字,據說就是把雙手高高地舉到頭頂恭敬接受食物,感謝動植物以它的生命結束換得我生命的延續。用完餐說「ごちそうさま」「多謝款待」,原意也是感謝為我「奔走」食物的人。

由於飲食習慣不同,對台灣人來說難吃的店,對日本人來說不一定難吃。況且,難吃的店或許提供景觀特色和親切服務、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性等。台日飲食文化不同,口味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人喜惡的差別;飲食入境隨俗,除了展現對當地的尊重,也更能體會當地飲食文化,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