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劉憶如/從矽谷銀行倒閉談銀行流動性風險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憶如/從矽谷銀行倒閉談銀行流動性風險
◆  陳立恆/明明能當受益人,偏偏想當被害者!
◆  葉銀華/打破舊經濟模式 新經濟又呈現什麼?
◆  嚴震生/扭轉外交劣勢,美官員密集訪非
◆  方祖涵/凡事都值得抱怨的年代
◆  林中斌/習見普亭 停戰將臨






劉憶如/從矽谷銀行倒閉談銀行流動性風險


2023-03-25 02:56  聯合報/ 劉憶如(作者為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矽谷銀行倒閉後引發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危機。路透


流動性風險的出現,往往發生在「以短支長」的財務操作上。例如若一家銀行的資金來源多為短期存款,但資金的去處卻多是長期性資產,則一旦存款流失,就會因為資產處分不易,無法及時應付存款戶的提現,因而造成資金缺口。銀行、企業或個人皆然,即使淨值仍為正數(資產大於負債),但若資金缺口短期內無法彌補,就會發生周轉不靈甚至倒閉的情況。

三月九日遭存款戶擠兌的美國矽谷銀行(SVB),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SVB在三月七日時還宣布「很榮幸連續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榜單」,但是當三月八日晚間傳出 SVB 被迫以十八億美元損失出售債券消息後,恐慌瞬時爆發。失去信心的存款戶爭先恐後敲打鍵盤在網路上轉帳,三月九日一天之間 SVB 被提領現金四百二十億美元,這種情形下,SVB 只得在三月十日關門宣布破產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二大規模的銀行破產案

以短支長」在疫情發生後的這幾年間,已成為許多美國中小型銀行慣用策略。在利率接近於零的狀況下,銀行以極為低廉的成本吸收短天期存款,再將這些短天期存款的資金用來進行長天期放款或購買長天期資產,造成資產與負債長短天期不對稱。因此,這些銀行與其說是在經營銀行業務,倒不如說是拿著存款戶的錢進行融資套利交易carry trade),也因此在去年聯準會猛烈升息,美元短天期利率隨之飆漲後,套利交易風險就此曝露無遺。

至於 SVB,則除了大量的套利交易外,更有其他多項違背風險分散原則的問題。例如,提供資金來源的存款戶性質過於集中,主要多為對升息最為敏感的私募及創投新創公司(全美國有一半的新創創投皆為 SVB 存款戶)。這些存款戶不但因升息而財富縮水,且並未從 SVB 得到較高的存款利率,還有更關鍵的是,這些戶頭的存款金額都遠遠高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提供的二十五萬美元保額,因此一旦對 SVB 流動性產生質疑,這些存款戶便迫不及待地轉存他行,著眼點則是放在若改存幾家最大的銀行,政府就會因為擔心系統性風險而予以保障

另外,SVB 的資產多為美國長天期公債,而較少客戶放款。理論上,美國公債流動性極高,變現力極強,但因長天期債券在利率上升時,資產價值減損幅度較短天期債券更大,因此雖具流動性,但 SVB 被迫在聯準會升息十八碼(一碼為百分之零點二五)後出售債券,也因此必須將原本帳上的「實現損失」改列「實現損失」,造成資產的大幅虧損,更讓存款戶對 SVB 失去信心。

但在所有這些背景下,也不免讓人質疑美國銀行監理單位的角色。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時,美國國會修正陶德-法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大幅放鬆對中小型銀行資產在二千五百億美元以下)的監理包括免除對其進行銀行壓力測試以及資本及流動性要求等規範。作為美國第十六大銀行的矽谷銀行,即使在去年(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底時擁有二千一百二十億的資產也尚未達到需被監理的門檻。曾與拜登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現任美國參議員華倫Warren),當時即提出警語認為此修法可能導致銀行承擔過高風險追逐獲利甚至因而倒閉;曾經極為風光的矽谷銀行,不幸地印證她的警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