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俄陸關係攀升 考驗歐盟等距外交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900/web/ 

◆  俄陸關係攀升 考驗歐盟等距外交
◆  從來政道如棋道,祇為安危計短長
◆  馬赴陸祭祖意義與價值
◆  農委會滅農? 政府應分工解蛋荒
◆  棒球全球化的難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俄陸關係攀升 考驗歐盟等距外交


2023-03-25 02:56  聯合報/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新北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20日訪問俄國,21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右)會談。路透


近日的俄陸合作議題幾乎就是友誼無上限」的象徵,而積極勸和作為倒是沒有跌破外界眼鏡-俄國不可能退出占領區。不過,雙方的聯合公報再次強調不使用核武器,見證了北京對俄的影響力,同時,針對美國的 AUKUS 核潛艇供應則給出回馬槍,抨擊美國才違反核不擴散。端詳聯合公報幾項內容,俄烏戰爭勸和、經濟與軍事是習近平訪俄的收穫。

俄陸保持密切聯繫的類結盟,成為冷戰結束以來反對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普亭失算西方不但未屈服於能源勒索,還和美國攜手對抗莫斯科,北約不解散反而轉強,甚至即將迎來芬蘭和瑞典。經濟被削弱、為了生存的俄國被迫需要一個強大的伙伴,因此願意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京出售能源。

另一方面,北京須趁俄羅斯衰弱之際將北極熊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但也不能放任西方圍堵讓普亭政權垮台。習近平此行不但鞏固了俄中關係,雙方經濟、軍事互賴更為緊密,面對西方制裁下的俄羅斯更給予北京前所未有的優惠:人民幣取代美元作為貿易經濟區基礎、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區、共同開發遠東北極海軍航道,甚至俄羅斯衛星系統要同北斗衛星系統兼容,真實的「患難見真情」寫照,鐵了心替換美國代言的世界秩序

俄中的親近與美抗衡實為必然,倒是歐盟未來的角色值得觀察。中國向來希望歐盟「戰略自主」以避免其與美國聯手,藉此可從歐盟獲得市場投資、技術轉讓。另一方面,多半的歐盟成員國也忌憚失去中國市場及對美國抗中動機猜疑,往往不願開罪北京。北京對俄的影響力和極力扮演和平推手,成為相較於美國的另一選擇,讓歐盟和澤倫斯基有點期待,特別是在拜登政府將一切賭注押在烏克蘭的反攻上,而歐洲增加武器供應卻不見提出任何談判建議的時候。

儘管歐盟憂心俄陸關係不斷攀升,卻因內部分歧中東歐友美老歐洲等距難以同調。只要北京沒有踩到歐盟紅線對俄輸送武器,儘管歐洲質疑北京立場,歐陸關係仍會綁死在習近平的經貿與大國外交範圍內;換言之,面對「東升西降」,歐盟只能持續不開罪北京,採取「等距外交」的策略。歐盟執委會主席只談去除風險,不敢言與陸脫鉤;西、法、義急於赴陸「索惠」即不證自明。












從來政道如棋道祇為安危計短長


2023-03-25 02:56  聯合報/張作錦/退休新聞記者
1945年2月邱吉爾(左起)、羅斯福、史達林簽署雅爾達密約,同意蘇俄所提條件,包括外蒙古維持獨立現狀。中國保有滿洲主權,但蘇聯擁有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及大連、旅順軍港的優先權利。美聯社資料照片


三月廿一日,電視節目「少康戰情室」討論習近平訪俄的種種,主持人趙少康提到筆者最近一本小書《今文觀止:試從故紙看今朝》裡的一段歷史故事。趙先生敘述很簡單,其實這事極不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英美為求蘇聯對日參戰,在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中國外蒙古與東北的利益予蘇聯。美國總統羅斯福向史大林保證,中國一定會同意,因為他知道中國無力反抗。中華民國被迫,於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七月到莫斯科商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由行政院長宋子文偕外交部長王世杰同往,蔣經國隨行。他後來在《我的父親》這本書裡,對談判過程有詳細描述:

「史大林拿一張紙向宋院長面前一擲,態度傲慢,舉動下流;隨著說:『你看過這個東西沒有?』宋院長一看,知道是雅爾達協定,回答說:『我只知道大概的內容。』史大林又強調說:『你談問題,是可以的,但只能拿這個東西做根據;這是羅斯福簽過字的。』」

中蘇條約談判陷入僵局,蔣委員長電令蔣經國以私人身分見史大林。蔣經國在俄長大,諳俄語,通俄情,且為中國領導人之子,原盼史大林或可通融。

史大林問蔣經國:「你們對外蒙古為什麼堅持不讓它獨立?」

蔣經國說:「您應當諒解,我們中國七年抗戰,就是為了要把失土收復回來,今天日本還沒趕走,東北、台灣還沒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敵人手中,反而把這樣大的一塊地割讓出去,豈不失卻了抗戰的本意?我們的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說我們『出賣國土』,會起來反對政府,那我們就無法支持抗戰。所以,我們不能同意外蒙古併給俄國。」

史大林說:「你這段話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過,你要曉得,今天並不是我要你來幫忙,而是你要我來幫忙;倘使你們國家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會提出要求。今天,你們沒有這個力量,還要講這些話,就等於廢話!」

中國既然「沒有這個力量」,再說「廢話」也沒有用,只好在「友好」條約上簽字。

中國與蘇聯的愛恨情仇,剪不斷理還亂。在鴉片戰爭中抗英的「民族英雄」林則徐,遠戍新疆時卻提出「終為中國患者,豈俄羅斯乎」的警告。他的話事前事後都有根據,從沙俄、蘇俄到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外交手段,從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手中,總共拿走了約四百廿六萬平方公里土地。台灣的面積是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約等於一百一十八個台灣。

現在習近平卻去了莫斯科,也受俄方的重視與歡迎。無他,因為現在他們彼此需要對方。換言之,都是因為國家的利益。而他們也各有適當的國力,門當戶對,若一方勢力單薄,對方不會理你。

老牌的英國帝國主義者說得「誠實」:英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系出同門的美國,亦步亦趨做到了這一點。中國對日抗戰時期,美國在物資上資助日本,等到珍珠港被襲,才視中華民國為盟友。但是正當中國浴血沙場時,美國為了讓蘇聯參戰,卻在雅爾達密約中出賣了中國。國共在大陸易手,美國馬上又作「棄華」準備。韓戰爆發,情勢稍轉。但北京稍稍給華府一個好臉色,尼克森馬上跑去握了毛澤東的手。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凌晨,蔣經國被從睡夢中叫起來,告知美國與大陸建交。別責怪美國,他們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

無論是俄國、中國大陸還是美國,所有的外交活動,都是為了爭取自己國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台灣的利益在哪兒?自己有能力去爭取嗎?把國家前途寄託在一個變化無常友邦」的身上,可靠嗎?

喜愛圍棋中研院院士余英時,寫了一幅字送給他的圍棋高手朋友沈君山,最後的兩句是:「從來政道如棋道祇為安危計短長」。

台灣國家的安危,有人在計短長嗎?


【少康戰情室 20230321、完整版上集】習近平挺普欽連任再提陸版和平計畫 美中俄大國較勁? 
【少康戰情室 20230321、完整版中集】馬英九赴陸祭祖創兩岸分治紀錄 卸任元首赴中綠亂了套?                    
【少康戰情室 20230321、完整版下集】何志偉揪逾70人陪同登記立委初選 較勁王世堅拚場? 













馬赴陸祭祖意義與價值


2023-03-25 02:56  聯合報/ 陳長文/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秘書長、良制一國的信仰者
謝英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律師
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並率台灣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本報資料照片


馬前總統在疫情方歇、兩岸兵凶戰危、中美對峙毫無緩解之下,不畏抹紅與賣台之攻訐,決定到大陸祭祖並與青年交流,其所傳遞的訊息既具勇氣,且富睿智。相對於李登輝前總統當年日本行馬前總統大陸祭祖更有中華民族不忘本之初衷,以及寄望於青年象徵未來寓意

謹就馬前總統此行之意義與價值略綴數語,供讀者參酌:

一、憲法增修條文前言指出「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並明文規定:「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奠定了兩岸關係法制化的基礎。儘管台灣民主多有沉痾,但大陸的砲彈威脅,傷害的卻可能是反對台灣獨立人民的情感或生命。試問:如果武統造成台灣破毀,那麼國或不國,還有意義嗎?也就是國家統一只能以和平方式完成

如果法治是理性的象徵,那麼,法治不彰,理性沉淪,就是惡魔竄起的沃土。法學家勞特派特曾說:「國家是為人類而設,而非人類為國家而設。」國家主權追求個人主權手段。基此,如果台灣人民為了虛無縹緲國家主權(如台灣獨立、更不用說充當霸權棋子),而犧牲自己和家人的主權,顯然是本末倒置了;大陸亦同。

二、兩岸自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起分治至今,「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馬前總統語)乃兩岸的政治現狀最貼切的描述。大陸當局支持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如WTO、WHA等)也是兩岸共謀國家統一的重要利多。中國共產黨因為內戰及其延伸,而不喜歡中華民國存在的代表性,或可理解。但是為了嚇阻台灣獨立,除了排斥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甚至以武力相向,就有商榷空間。中華民國地位承認國共內戰和解與「良制一國方案不可迴避的議題。鄧小平先生曾說「中國永不稱霸」國際,習總書記可對兄弟之邦的「台灣」、「中華民國」表現更多善意。一旦「善意」定調,則兩岸之間的個人認同、社會連結、族群融合必可得到相應的確認,對等的啟示必將在兩岸交流中產生綜效。

大陸對台灣(中華民國)的立場眾所皆知,不可分裂的台灣是兩岸關係重中之重的立場,也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核心利益,而這項利益與中華民國生存發展也是不謀而合。既然台灣在經國先生生前可以終止戡亂,習總書記也可在精神與心理兩個層面解嚴(包括將部隊撤退到一定的界線),藉以宣告兩岸和平新時代來臨

馬前總統的大陸祭祖與青年交流刻意避開北京的政治敏感,但所到之處又充滿兩岸共同抗戰」的「隱喻」。往者已矣,來者可追。讓兩岸兄弟認同只有和平,唾棄戰爭!保持善意、建立良制!兩岸要追求的是良制,這並不表示兩制不好,而是良制才可以確保統一成功!













農委會滅農? 政府應分工解蛋荒


2023-03-25 02:56  聯合報/ 陳佑澈/台中市養雞協會理事長(台中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記者陳正興/攝影


自農曆年以來蛋品短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農委會,最近兩天,農委會的主張與發言更加引起產業團體的不滿與埋怨。農委會滅農(小農)之說,似乎成了產業界的共同語言。

農委會職掌著產銷調節,肩負著平穩物價穩定的責任;同時輔導農民在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提升與精進,與產業關係密切。但曾幾何時,農委會與基層似乎愈離愈遠,是因為產銷督導又會牽扯到價格與政治的關係嗎?總之,農委會與現實基層脫節已是事實。產銷之所以無法平衡,資訊掌握脫軌,或許與這些事情也不無關係。

在筆者的認知裡,農委會職掌的應該是產業發展技術管理與產銷環節。而市場價格數量不足是否開放進口,理應是經濟部的職掌業務才對。進口品,不論是蛋、肉、還是其他農業產品,都是商業行為,且都是經濟部商業司轄下的公司行號處理,應由經濟部處理,農委會則應就進口商品的疾病蟲害進行管制與檢討。當然,負責食品安全食藥署應該照顧全體國人的健康,針對藥物、農藥殘留或運輸過程的食品安全進行積極查核。有如此的分工,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目前的農委會,肩負了太多的責任與壓力,承擔了不必要的政治口水。如此一來反而失去焦點。主委與底下長官及技正應該積極處理產業環境與提升競爭力並使產銷趨於穩定,且能有效掌握產銷數字,而不是四處尋求進口國家,並且與產業產生對立關係,甚至要求農委會官員不要接產業相關人員的電話,這是何等的傲慢與自大!

目前產業有許多的亂象,不過,創造亂象的不會是單一事件或對象,農委會自己也該責無旁貸。但為了處理短期問題而失焦,並犧牲了產業的未來,筆者認為很不妥。如同前述,若這些問題如此嚴重,政府更應讓跨部會團結合作來處理問題,而不是讓「不專業」的農委會去處理「經濟與民生問題」。希望溫暖內閣能夠仔細思考,讓專業回歸,讓部會各司其職。














棒球全球化的難題


2023-03-25 02:56  聯合報/ 黃煜/清大運動科學系教授(桃園市)
日本隊成為世界棒球經典賽最大贏家,大谷翔平(中)和全隊隊友開心慶祝隊史第三座冠軍到手。(歐新社)


第五屆經典賽終告落幕,中華隊雖未能進入八強,但精采表現獲國人高度肯定。由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主導的經典賽自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開打以來,雖說在全球的推廣獲得的關注度日漸提升,但相較於足球、籃球,以及有韓國國技之稱的跆拳道在全球化的程度,似乎仍有一段差距。

棒球算是全球最早進入職業化的運動種類,在美國已有一五○年之久,要比現代奧運會歐洲足球更早商業化,只是棒球運動的全球化推廣似乎比足球、籃球更為緩慢。同樣是美國人發明的籃球,在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於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年)首次派出夢幻隊參加巴塞隆納奧運後,就奠定其國際籃壇盟主地位

相較於此,美國職棒界對奧運一直採取不合作主義,理由是與賽季衝突,影響其商業利益。不過,賽季衝突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案,去年底卡達世足移到冬季進行,歐洲多數國家的職業足球聯賽也配合調整;過往美國冰上曲棍球聯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也曾因冬奧調整賽期

說穿了,禁藥問題才是難言之隱,大聯盟近年都被禁藥議題籠罩,從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的米契爾禁藥報告到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的職棒禁藥風雲紀錄片等都凸顯問題的嚴重性,知名選手如邦茲、索沙、馬怪爾、A-Rod 都有前科,因此,禁藥問題會是美職所顧慮,且國際奧會對禁藥是零容忍。

再者,經典賽的時間正是許多職棒聯盟新球季的熱身賽時間,許多選手也會選擇不出賽,因此,辦理賽事的時間點確實值得商榷。同時,為保護投手而提出投球數上限的規定,再加上分組機制、選手國籍認定等議題,都是美國標準,與國際規範出現落差。

事實上,經典賽辦理五屆以來,賽事舉辦區域仍侷限在中北美及東亞等,本屆更是只有在美國及東亞辦理,即使本屆參賽隊伍擴充為廿隊,卻有不少球隊被稱為「美國二隊」,例如英國、以色列及義大利,為這些國家效力的球員是因血緣關係而得以效力該國,其組隊方式對於推廣棒球運動是否有助益值得觀察。

棒球運動職業化雖超過一五○年,其娛樂價值非常豐富、產業鏈也非常成熟,卻一直無法融入國際體系,特別是奧運會,使得棒球在許多國家成為非主流運動,全球化腳步緩慢。相對於籃球、足球,特別是韓國在跆拳道運動的推廣,不僅擴大各地基層人口、積極與國際賽事接軌,亦有專責機構協助研發、人才訓練及全球推廣等,全球化成效卓著。美國棒球運動主事者需要有宏觀的視野結合國際及他國棒球組織,棒球運動才會在各地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