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油限價 當心漲風再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1357/web/ 

◆  聯合報社論/黨主席,是賴清德總統之路的前一站嗎?
◆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不能老跑三點半
◆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油限價 當心漲風再起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油限價 當心漲風再起


2022-12-09 05:11  經濟日報/ 社論
烏克蘭戰爭以來,西方國家對於如何對俄羅斯經濟制裁,一直是頭痛的問題,俄羅斯出口的原油與天然氣,歐洲經濟依賴甚深。美聯社



烏克蘭戰爭以來,西方國家對於如何對俄羅斯經濟制裁,一直是頭痛的問題,俄羅斯出口的原油與天然氣,歐洲經濟依賴甚深,在北溪天然氣管被炸掉後,天然氣問題解決了,但是原油還是問題。

烏克蘭指責歐洲每天付出巨額油款,資助莫斯科作為戰費,轉成殺人工具,這樣的道德負擔讓歐洲難以承受,但是俄羅斯每天出口約 500萬桶石油,占全球5%產量,完全禁絕輸出,高漲的油價,將對歐洲經濟造成極大的傷害。

歐盟於是想到了原油限價機制,這是由原油購買國對俄國原油輸出的單向限制,參加協議的包括歐盟、G7國家與澳洲,所有俄羅斯海運出口石油,不得超過60美元的價格上限,根據這一限價機制,如果俄羅斯出售原油的價格高於上限水準,那麼歐盟和七國集團的企業將禁止為俄原油運輸提供保險金融等服務

參與協議國家掌握了幾乎所有海運石油航運業以及保險業,可以阻絕莫斯科把原油運往不遵守油價上限的國家,如印度與中國大陸,藉此削減莫斯科的石油收入,同時「保持全球原油計畫穩定」。

歐盟限價的目標本來就是自我矛盾的,俄羅斯總統普亭已經放出話來,如果限價有悖於自身利益,俄國就不會出口原油,歐洲國家當然也料到這點,未來幾個月就是雙方測試彼此的耐力,是看俄羅斯先告饒,還是歐洲國家先屈服

俄方為了規避航運業與保險業制裁,私下買了一百艘油輪自用,號稱「暗黑艦隊」來運送石油,而原油可以在不同船隻之間轉運,達到洗產地或掩飾來源功效

這場對峙僵持戰中,其他還有幾個角色,其一是美國,白宮國安發言人柯比對此表達歡迎,「價格上限有助抑制普亭從石油市場牟取暴利的能力」,防止普亭獲得更多戰爭資金。但美國是飽漢不知餓漢飢,現在美國能源早就自給自足,歐洲不買俄羅斯天然氣,或是壓低俄羅斯原油的價格,對美國利益無損,反而讓美國的能源業者大賺其錢,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表示,「歐盟國家在自己給自己製造能源危機,並讓美國愈來愈富有」,本質上沒錯。

其次是,該限價機制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產油國的配合,尤其是主要產油國「OPEC+」的反應,在10月4日,OPEC+決定自11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

當時引發了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口角交鋒。沙烏地表示,減產是出於「經濟考量」,並不含有政治因素。而美國方面則大為惱火,堅稱沙烏地出于政治原因,是在幫助俄羅斯增加外匯收入

5日部長會議中,OPEC+決議:「當時的減產決定純粹出於市場考量,是必要且正確的做法,以讓全球石油市場邁向穩定」,換句話說,會持續減產;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段話:「與會國重申他們準備在任何時候舉行會議,並立即採取額外措施,以應對市場發展,在必要時支持石油市場的平衡和穩定」,換句話說,OPEC+是站在俄羅斯這邊的,倒不是支持其入侵烏克蘭,而是兔死狐悲,不知道西方國家下一個會對付誰。

12月5日為限價開始實施的時間,之前已裝載俄油的油輪,將有45天緩衝期,明年1月19日,預計明年初價格會開始上漲。

當然如果全球經濟明年陸續陷入衰退,原油需求可能減少,但如果只就原油供應面來看,目前 OPEC+決定維持減產,而俄羅斯決定停止輸出,全球供應會進一步緊張,推動油價繼續上漲,甚至可達每桶120至150美元。

這不只會衝擊到歐洲國家,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全世界能源輸入國,目前美國的急遽升息,到今年底雖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明年初,把石油當成地緣政治工具來使用,又將開始原油漲價,對於依賴國際貿易的台灣來說,實在是個壞消息。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不能老跑三點半


2022-12-09 03:27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台北市第三選區立法委員參選人吳怡農周四晚間在台北小巨蛋前進行街講。記者鍾維軒/攝影



北市立委補選開跑,民進黨的吳怡農行程中接連「掉漆」,幫國民黨的王鴻薇化解不少「落跑議員」壓力。蔣萬安帶著孕妻登門拜託,總算讓「最佳副手工務專家李四川點頭擔任其副市長;對行政經驗缺乏的蔣萬安,無異是定心丸。

這些,應該都讓藍營支持者感到寬心。但值得憂慮的是:曾號稱人才濟濟、比綠營更會治國的國民黨,如今常常陷入「臨陣拉伕」的窘境。

民進黨素有從校園覓才的傳統,網羅不少有志從政的學子,國民黨却早忘了充實牛棚」。在野黨自然客觀條件較受限制,但不長期耕耘培養新血如何重振門風?如今,藍營政治幕僚質與量明顯落後學者專家也未占上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若無法執政,老本耗盡,頹勢將更明顯。

短期的選戰謀略,國民黨也未表現出遠見。蔣萬安聲勢穩定領先,即該考慮接班人選;若認為王鴻薇是最強棒,就該和她溝通預作準備。儘管王鴻薇不可能放棄議員選舉,但若由她呼籲選民支持同志一起上榜,展現「大姊」風範,徵召轉戰就更理所當然。所幸黨籍候選人均未落選,否則,勢必為立委補選增添障礙。

王鴻薇與李四川的出線,皆是一時之選,卻不值得勸進的高層自誇。大老們更該想的,是總統和立委如何布局。否則,老是「跑三點半」,遲早會遇到跳票。











聯合報社論/黨主席,是賴清德總統之路的前一站嗎?


2022-12-09 03:35  聯合報/ 社論
副總統賴清德8日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補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剛結束,朝野政黨馬上把眼光移向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目前八字還沒一撇,民眾黨的柯文哲以得票四趴之實力只能待價而沽,民進黨則三千寵愛目光齊聚副總統賴清德一身。由於選舉驟敗派系糾葛等因素,賴清德此際是否應出手爭搶黨主席一職,以確保獲得提名,外界有些不同看法。由於登記時間緊迫,賴清德在確診隔離次日隨即宣布參選,並已向蔡總統報告。

賴清德擔心黨內初選橫生枝節,並非神經質,而是三年前的血淋淋教訓。當時他大膽挑戰蔡英文,卻遭到跟監、改規則種種不公待遇,結果以民調八.二%的差距落敗。這回,他的對手不再是蔡英文,但蔡英文仍為他設下了一個路障,那就是前副總統陳建仁陳建仁去年底突然加入民進黨,成為蔡英文運用的一顆活棋;最近傳出的內閣改組名單,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即是劇本之一。為此,賴陣營人馬不免擔心舊事重演。

有了權力,就想要有更多權力,以便牢牢掌控一切,這是許多權勢人物通病。陳水扁如此,蔡英文如此,蘇貞昌也如此,他們對於權力似乎從無饜足之日。賴清德須想想:自己是否也要變成這樣的人物?事實上,權力有一個平行面,叫做「責任」,這是那些濫權政治人物所遺忘的事。賴清德在朝向總統之路邁進時,是否先想想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再仔細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權力。若能如此,他才有機會成為不一樣的領導人。

賴清德是否該參選黨主席,民進黨內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派認為,賴清德已是「黨內最強棒」,他應該接下黨主席,並一肩扛起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重任;這派以綠委高嘉瑜為代表。另一派則認為,黨政權力不要過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樣會失去民眾信賴,賴清德不應兼任黨主席;這派以正國會立委陳歐珀為代表。陳歐珀反對賴清德接任黨主席,主要是同屬正國會的林佳龍亦有意角逐黨主席,自然不希望硬槓強棒。陳歐珀平日並非一言九鼎之輩,但他這次的反對理由倒是鏗鏘有力,說出權責相副的道理,值得賴清德傾聽。

就事論事,以賴清德之人氣,他是目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最受看好的人選之一,殆無疑問。然而,民進黨這次選舉受到重創,黨內卻連檢討的聲音都發不出來,究竟敗在哪裡依然各說各話,只想以拖待變。如果毫不反省,僅憑「完全執政」便繼續橫行硬幹,並公開上演派系權力爭奪大戰,難保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不會遭逢更大的挫敗。因此,賴清德此時若去搶奪主席職位,便要負擔更大的風險,他極可能在黨、政兩端都難討好,或遭派系杯葛,反惹得一身腥臭而損了形象。如此,硬爭黨魁便不明智。

進一步看,賴清德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他身上原本閃閃發亮的「台獨金孫」及「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標籤,要如何調整。蔡總統近年濫用「抗中保台」戰略,已讓民眾因憂慮戰爭產生反感,這從此次選舉結果看來,已十分清楚。而賴清德的台獨路線,比起蔡英文則猶有過之,這也是美方對他始終保持戒心主要原因。此一傾向,雖有助於他鞏固深綠基本盤,但如果過度凸顯而讓民眾感到疑懼,必然會成為他邁向總統之路的一大障礙。

賴清德的總統之路,依然存在荊棘,包括了蔡英文的不信任、陳建仁的挑戰,乃至於民眾對他領導國家的信心和疑慮。說穿了,出任黨主席,絕非他角逐總統的前一站,他得先把自己準備得更周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