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以建設性角度看基本工資調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8470/web/ 

◆  聯合報社論/林智堅又三振,黨意無所不在的鐵網破了
◆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先殺後捧
◆  經濟日報社論/以建設性角度看基本工資調漲






經濟日報社論/以建設性角度看基本工資調漲


2022-08-26 05: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一年一度基本工資的審議將登場,卻面臨多年來最為複雜的經濟局勢。本報資料照片



一年一度基本工資的審議將登場,卻面臨多年來最為複雜的經濟局勢。一方面這兩年經濟成長佳,構成了調升基本工資以分享經濟果實的基礎,但另一方面經濟也正面臨數十年來少見的高通膨,導致前幾年辛苦爬升而略有成效的實質薪資開始滑落,勞工團體希望基本工資必須反映物價上漲以維持生活水準,資方則指調高基本工資可能造成物價進一步上漲。爭議擴大,更激烈的辯論攻防在所難免。

基本工資本質是一個落後指標,試圖在「事後」反映經濟情況到勞工的薪資保障上。消極來說,基本工資應至少反映前一年的物價上漲幅度以維持勞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積極來說,基本工資還要能反映前一年的經濟成長情形以便讓勞工也能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依據此一邏輯,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6.28%,物價上漲率1.98%,因此基本工資的調幅應該為8.26%。這當然是一個少見的高調整幅度,在具有高折衝妥協性質基本工資審議過程中,恐很難得到這樣高的調幅。

持平而論,去年的高經濟成長主要來自高投資與高出口,而投資和出口則有很明顯的 M 型雙元化特徵,資通訊產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有相對明顯的貢獻,其他製造業雖也享榮景,貢獻並不那麼明顯,一般服務業甚至受困於疫情。因此要將必須一視同仁的基本工資調升8.26%,的確有討論的空間。儘管如此,基本工資既然適用於各產業,也有基本的邏輯可為依據,並不宜每次遷就特定產業的狀況而有太多的妥協或權宜,以避免一直想確定調整準則的基本工資審議更現紛亂。因此,前述的基本工資調整邏輯還是應該被高度尊重,除了有「事前」的數字可做為共同商議基準優點外,也能充分掌握基本工資作為一落後指標本質

至於調漲基本工資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的壓力,則完全不應該成為基本工資調整的考量因素。首先正是因為基本工資落後指標本質,以及其保障勞工最低生活水準精神,基本工資無由去承擔「未來物價可能變動責任。其次,近來物價上漲的主因,一在於疫情、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不順的供給面衝擊,二在於央行貨幣嚴重超發帶來的拉動效果,此二根本性原因不除,反而將平抑物價責任交由勞工承受,事實上是本末倒置的思維。應該反過來說,只要物價穩定,基本工資調幅就可以不用那麼大。

更積極地來說,兩年半來的疫情已造成經濟結構大改變,生產、消費、生活方式都產生永久性變化,即使疫情過去,所有企業都必須隨之調整才能圖存獲利,最明顯的便是企業都須面臨綠色轉型數位轉型挑戰。正如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所課徵碳稅已是企業未來必須承擔的合理成本合理調漲基本工資也是如此。唯有能夠負擔合理成本的經濟,才能以健康體質邁向未來

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也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境,就是剛啟動談判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此一倡議有別於傳統貿易協議,在美方主導下,特別強調貿易須帶來「包容性成長」的結果,因此「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將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儘管具體內容尚未可知,但建構、優化良好的勞動條件,將貿易帶動的經濟成長果實更積極分享予勞工,絕對是此一倡議最重要的元素。若對照美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每次均有明顯升幅的情形,恐怕我國必須明顯調漲基本工資也是完成此一倡議的重要基本條件。

如果我們認定台美倡議將是台灣更深度連結美國、促使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的重要里程碑,便知我們必須以更建設性的角度來看待基本工資調漲,非但不應拘泥於「調漲基本工資可能帶動物價上漲」的錯誤邏輯,反而應該積極樂觀面對改善勞動條件邁向經濟包容性成長第一步帶動經濟結構優化與更公平分配社會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先殺後捧


2022-08-26 00:4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陳水扁(右)諷刺陳時中「踏著萬具屍體進軍市府」,圖為去年水扁主持廣播節目訪問陳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水扁評陳時中選情有意思,先貶後褒。先談陳時中吃碗內看碗外,既想當部長、指揮官,又想選台北市長,踩著萬人屍身拾級而上。但隔天卻發聲明,預言阿中「將成為民進黨第二位台北市長」,灌他一碗滋潤迷湯。

政治混久了,大約都聽過什麼叫「捧殺」,先捧後殺。但扁這一著倒著玩,叫「殺捧」,先殺後捧。兩者目的相同,都在殺!但殺了再捧,讓對方受了內傷卻不便發作,只能吐血。

扁民國七十九年(九○年)代初就選上市長,他一頭抹油黑髮菁英行頭,加上一口官田腔國台語彷彿擊中台灣人悲情密碼;競選歌「春天的花蕊」感傷又振奮,扁迷瞬間全台爆棚。這點,和阿中靠世紀疫情恐懼中得到的抗疫威權截然不同。君不見,如今累屍近萬後,任誰都敢「逆時中」了!

後面的聲明稿,與其說扁是在捧中,不如說他在自我傷逝。他說阿中「永遠第一」,其實讓人憶起曾經「永遠第一」的阿扁: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第一位民進黨首都市長,與第一位民進黨總統。若非成了階下囚,多少人仍相信他喊水會結凍。

陳水扁其實立下一個「阿扁障礙」,當年萬人空巷魅力至今無出其右只懂讀稿的小英總統更望塵莫及。只是統獨早已易勢,阿中前方險灘不多,但能否摘下第二頂桂冠,得看他吹出的牛皮能撐多久!













聯合報社論/林智堅又三振,黨意無所不在的鐵網破了


2022-08-26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華大學24日認定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且情節重大,撤銷碩士學位。本報資料照片



雖較原訂時程慢了數日,中華大學公布林智堅論文抄襲案審定結果,認定抄襲「情節重大」,決定撤銷其學位。林智堅的台大及中華大學碩士均因抄襲遭撤銷,過去十四年他從議員平步當上市長的光輝之路,至此黯然收場。但該羞愧的不只林智堅,還包括那些刻意包庇並縱容抄襲的指導教授,使學術蒙上汙點;此外,還有為選情而罔顧道德與真相的綠營黨政要員,他們的墮落令民眾不齒。

中華大學的抄襲審定先發卻後至,加上該校與新竹的地緣和人脈關係密切,一度令人擔心它能否保持超然。所幸,最後證實中華大學極力保持獨立客觀,即便它可能承受了不為人知的壓力,該校仍決然撤銷林智堅學位,並將其指導教授賀力行、口試委員李友錚移送教評會檢討。這些作法,值得肯定。相形之下,竹科管理局委辦的報告遭林智堅盜用,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科管局竟只訥訥稱「研議後處理」,足見官方機構的消極被動,這也是蔡政府治理下基層機關喪失自主意志的病態。

對林智堅放水的台大指導教授是陳明通,中華大學放水教授是賀力行和李友錚,儘管三人均已退休,但兩校均將繼續追究他們的學術倫理責任。唯有如此,才能遏止這類「量產碩士」及「助長抄襲」的歪風,防止他們繼續危害高等教育品質。所不同的是,比起中華大學的兩退休教授,陳明通仍是現任國安局長的高官;他最近雖已辭聘台大的兼職,但他為包庇林智堅抄襲所做的種種栽贓、誣指、混淆是非等行徑,已到了誠信塗炭的地步。他若不道歉辭職,蔡政府因抄襲案而潰爛的道德傷口即不可能癒合,陳明通要繼續迴避自己的責任嗎?

就在中華大學撤銷林智堅碩士學位的同一天,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就「三大社會關注事件發表談話,要求同志對政府不足之處要即時提醒、確實檢討、加速改善、積極回應。有趣的是,蔡英文提到的三大社會關注事件包括:中介法要歸零思考,殺警案要立即修改《警械使用條例》,柬國詐騙案要加速營救及掃蕩不法。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她獨獨漏掉了林智堅抄襲案,她不曉得林智堅光環破滅對民進黨的道德形象衝擊有多大嗎?

民眾沒有忘記,這些年來,蔡英文對「小英男孩」林智堅的寵溺到了什麼地步。論文抄襲原本是林智堅個人必須承擔的道德重擔,但蔡英文下令全黨「挺堅」,等於要求全黨放棄是非價值為他背書。如此一來,使她自己陷入「識人不明」及「領導無方」的窘境,包括蘇貞昌、陳建仁、鄭文燦、鄭運鵬等人被迫公開說出不問是非之言,等於公然說謊欺騙百姓。如果「挺堅」是民進黨的一次忠貞試煉,後來的「換堅」拆穿了它的西洋鏡,那些非由衷之言也將跟著這些政客久久難褪,因為人民會記住撒謊者。

回顧四年前的「卡管」事件,在黨政勢力介入前後持續了一年,為此換過三任教育部長,最後才由葉俊榮的請辭得以收尾。兩相對照,這次台灣大學並未因「卡管」之傷而畏首畏尾,中華大學未因政治勢力盤踞董事會而退卻,在一個半月內即使風波水落石出,可謂是學術的勝利,也是真相的勝利。從某個角度看,蔡政府這些「以黨篡國」的治理,在抄襲事件上,無所不在黨意鐵網已經被剪破了一塊。也因此,隨後的人口販賣事件、粗暴的《中介法》和殺警案,才會兵敗如山倒

蔡英文要不要道歉,其實無關緊要,民眾已經看破她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