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96:職場有愛 大家開心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100:從拿下面具的那刻起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99:感謝盾牌何其多!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98:整人的餐敘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97:用真誠的愛化解懷疑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 96:職場有愛 大家開心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96:職場有愛 大家開心


2022-07-07 15:3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如果全國各公私立機關團體,都能將他們的工作場合變成愛心之所在,該有多好。示意圖/ingimage



憲法規定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糾正及對中央、地方公務人員及司法院、考試院人員,有違法或失職行為時,均可行使相關的監察權。

所以監察院全體員工如能認真行使監察權,可使公務人員違法或失職行為降至最低,政府行政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最後造福全體百姓。造福百姓就是對人民的一種愛,這種愛是透過認真行使監察權所表現出來的。所以每位有愛心的公務員都可以透過其機關的職能,將愛展現在人民身上。

監察院應大公無私
至於行使的方法,則必須公正嚴明且有愛心,以監察院為例,行使監察權時,所標榜的大原則是「大公無私、六親不認、不傷無辜」,監察權的行使有準司法性,如果不能大公無私到六親不認的地步,就容易發生「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情形,如果這樣,要監察院何益?

所謂六親不認,包括輿論壓力在內,如果輿論一面倒要辦某案,監察院就跟著輿論走,那麼也是災難。案子辦不辦,結果如何定,一概以證據為準,不能隨輿論起舞。監察權的行使還要做到「不傷無辜」,沒事要還人清白甚至給予表揚。如果沒問題,也要雞蛋裡挑骨頭,做事後諸葛,治人之罪,公務員將不敢或不願勇於任事,這不是國家人民之福,這是沒有愛心的。

慶生會招待母親
公務機關多數辦有慶生會,壽星一起唱生日歌、切蛋糕、主管致賀詞,這些一成不變的戲碼,久之,變成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很多壽星及同事根本不參加。慶生會乃由一個月一次改為兩個月一次,或半年一次,監察院就是半年舉辦一次慶生會。每次慶生會,來參加的人寥寥無幾。

我來監察院後,將傳統的慶生會改為推動「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活動。慶生會邀請部分壽星的母親來參加,奉為上賓,除有切蛋糕及唱生日快樂歌外,另由壽星為母親洗腳,表示對母親的感恩。很多母子或母女相擁而泣,有的壽星說,長這麼大,只有母親替他洗腳,他從來沒有替母親洗過腳。

離開時,院方備有禮物,不是給壽星,而是送給壽星的母親,因為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孝順母親是人類最起碼,也是最重要的愛。由這個最基本的愛開始,人們開始孝順父親、爺爺、奶奶 ; 友愛兄弟姊妹、鄰居、同事,進而擴大至所有的人。

尾牙改請弱勢客人
很多公私機構,每年春節前都有辦尾牙的習慣,大家聚在一起吃喝一頓。早年窮困時,有頓豐盛的聚餐,倒有打打牙祭、補補營養的意味,但現在大家早已不在乎這種享受了。因此,除非尾牙有豐盛的摸彩,幾乎提不起員工的興趣,但大家還是行禮如儀一番。監察院將年終尾牙由宴請員工,改為宴請孤兒院等弱勢團體的小朋友、學生、老人。

我們派車接送,向他們介紹監察院,由各參加團體表演自己拿手的節目,每位受邀者並獲贈一份三百元左右的小禮物。小朋友開心的不得了,因為在歲末年終,有人沒忘記他們,向 他們獻上了溫暖的愛,當然我們自己也很開心,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

愛心監察院
監察院同仁成立了「愛心社」,自願捐款,定期拜訪弱勢團體,跟這些弱勢團體的朋友一起同樂,遇有行動不便的,就唱歌給他們聽或陪他們聊天,當然也會獻上一份小禮物。幫助弱勢的人隨時獻上愛心,讓大家在愛中共享喜樂。

監察院要從各方面著手,成為一個「愛心院」。我想,如果全國各公私立機關團體,都能將他們的工作場合變成愛心之所在,該有多好!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97:用真誠的愛化解懷疑


2022-07-08 13:2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血濃於水仍然是表象,真正原因還是彼此是否懷疑對方的付出及關愛,彼此是否坦然接納對方了。示意圖/ingimage



後母在家中的地位是十分尷尬的,尤其在自己又有了孩子的時候。管教前妻的孩子輕也不行,重也不行。輕了,丈夫說妳不負責任,因為那不是妳親生的孩子;重了,孩子又說因為妳不是他們的生母,所以她怎麼做都難討歡心。

後母難為
後母如果在丈夫面數落孩子的不是,又會被指責挑撥他們父子或父女的感情。

後母怎麼做似乎都不行,為甚麼會這樣 ? 因為孩子懷疑妳對他們的愛,當心中這種懷疑愈強烈時,後母就愈難為。生母就很少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孩子不會懷疑母親對他們的愛。生母即使打他們,他們會認為這是管教,是在為他們好,很少會記恨的。

因此,後母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僵局,最重要的就是盡一切努力,降低孩子對於妳愛的懷疑程度,當他們理解你真誠的愛以後,你就成功了。很多後母與子女相處極為融洽的例子,表面上看來原因或許都不同,但再仔細探究,會發現「真誠的愛」是最主要的原因。

用真誠換得接納
後母有時也會懷疑孩子對她的愛是否真誠,但對自己親生孩子的愛,就很少懷疑,也許這就是血濃於水的緣故吧!

所以孩子們如果希望被後母接納,與後母相處能更加親密,第一步也是要降低後母對你們愛的懷疑,這點做到了,後母才會真正接納你們。

中國人婆媳之間的問題比較多,原因固然多,但主要是彼此之間就是隔了那麼一層膜,因為我們是婆媳,不是母女。婆媳與母女的差異在哪裡呢 ? 血濃於水。其實血濃於水仍然是表象,真正原因還是彼此是否懷疑對方的付出及關愛,彼此是否坦然接納對方了。失去了真誠的愛,即便是親生母女,亦如同路人。由此可見,不受懷疑的愛是多麼的重要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98:整人的餐敘


2022-07-12 10:3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們請客吃飯,要以客人是否受用為第一原則,客人吃得舒服愉快,才能達到請客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盡了地主之誼。示意圖/ingimage



有位朋友出國多年,回國時大家爭相請他吃飯,從早餐到宵夜,一餐都不放過。後來這位朋友跟請客的人說:「我已經拉肚子了。」請客的人說:「沒關係,你只要來就好,坐著不吃也不要緊。」一端出來的菜,仍是拼盤及前菜四道,外加主菜十二道,最後是甜點和水果。意思是說你吃不吃沒關係,我夠意思,為你擺下了大餐。

賓主盡「哀」?
中國人好客、好面子,造成諸多不便及浪費,有時更是「賓主盡衰」。有次一對近七十歲的美國老教授夫婦來台灣,在台校友會席開五桌,找來各路校友,齊聚圓山飯店。晚上八點多時,教授夫婦一下機便從機場直奔飯店與大家見面。

大家盡情地與老教授寒喧,自我介紹。但是教授夫婦年事已高,加上長途旅行又有時差,體力已不勝負荷,眼睛一直打轉,一臉疲備。終於有人發現了,建議教授夫婦先回旅館休息。兩位老人家才如釋重負,用了兩道菜後就先走了。

這真是整人的餐宴,主人籌劃得半死,花錢又花時間,客人則痛苦不堪。類似餐敘如果多搞幾次,難保不會發生客人體力不支昏倒在餐桌上的事情。唉 ! 這叫甚麼餐敘?


應酬令人厭煩
有次在台北開一項國際會議,地主國為了善盡地主之誼,特地找 了工商界及有關機關分別作東宴客。以致客人在台的每天中午及晚上都安排了正式餐宴。中午吃完大餐下午接著開會,十分累人,晚上又吃,最後弄到外國客人當眾發脾氣說:「天天忙著吃飯,台北長甚麼樣子都不曾看見。」

客人發脾氣了,主人趕忙取消了一、二場晚宴,客人這才有機會去逛逛台北夜市,順便為家人帶點小禮物回去。

這真是好玩的事,主人費盡心力請客,又花了大筆銀子,客人非但不感謝,反而發脾氣,世界上有這種事嗎 ? 有,我就親眼看過好多件。

這告訴我們甚麼 ? 告訴我們請客吃飯,要以客人是否受用為第一原則,客人吃得舒服愉快,才能達到請客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盡了地主之誼。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99:感謝盾牌何其多!


2022-07-13 09:1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改成小卡片,或用印刷精美有護貝的感謝卡,贈者及受者都很方便。示意圖/ingimage



在中學唸書時,看到學校頒發優勝錦旗或銀盾,十分羨慕。想到若我也能得到一面錦旗掛掛,或抱個銀盾回家該有多好。

後來由於各處演講或參加的慶典多了,經常收到銀盾或紀念牌。因為太多了,常無處可放,但又不能隨便丟掉,因為上面都刻有名字,反而十分困擾。

感謝銀盾無處放
但是因為實在太多了,總得加以處理。所以我先把銀盾外的玻璃罩除下,放到垃圾箱裡;但又怕玻璃會傷到收垃圾的人,因此玻璃也要裝箱包好,以免散落。然後將銀盾上刻了名字的那塊牌子取下來,疊在一起放在儲藏室。紀念牌則用螺絲起子,慢慢將黏在木牌上刻了名字的金屬片,取下來疊在一起,放到儲藏室裡,木板則丟進垃圾箱。

即使如此,放在儲藏室的金屬片仍然越疊越高,佔去許多空間,而且容易刮傷手,不得已只好把它們拿出去埋在地下,後來又覺得不妥,便將包起來丟進垃圾箱,但心中仍然害怕會被人家撿去,讓致贈的單位尷尬。總之,擁有盾牌已不再是小時候嚮往的事,反而變成一種負擔。

送卡片或捐款更實惠
這些盾牌的製作費用都不低,送的人除了花錢外,還要花人力向店家訂做。我們接受的人,要搬回來,還要花這麼多心思來善後,回想起這整件事,實在既浪費又滑稽。但是大家都這麼做,又能怎麼辦呢?

其實大家可不可以移風易俗一下呢 ? 以後不要再送銀盾或紀念牌。有的地方我只是去致詞幾十分鐘,他們也致贈一個紀念牌給我,放在家裡久了,根本不記得那是在甚麼場合、甚麼人送的了,毫無紀念價值。

如果一定要送,乾脆折合現金作為捐款,反而實惠的多。否則改成小卡片,或用印刷精美有護貝的感謝卡,贈者及受者都很方便。總之,不希望再有盾牌之苦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00:從拿下面具的那刻起


2022-07-13 15:1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1986年夏天,考古學家在四川三星堆上發現遠古時代古物九百多件,並運來部分在故宮博物院展覽。示意圖/ingimage



1986年夏天,考古學家在四川三星堆上發現遠古時代古物九百多件,並運來部分在故宮博物院展覽。展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古面具,高65公分,寬138公分,重達150公斤。

人人戴面具
遠古時代的人相信戴上面具,能使人與超自然的神力溝通。現代人除了化妝舞會戴面具湊熱鬧外,平常很少戴面具。但這是指有形面具,如以無形面具為標準,人們幾乎是天天都戴著面具,有時一天還會換好幾副面具。

最厲害的是,我們常說的「假冒偽善,笑裡藏刀」。這種人經常帶著敦厚有愛心的面具,面帶笑容,使人疏防,暗裡則揮動刀子,只為達到另外的目的。這些都是帶了惡毒面具過日子的人。

將軍身著漂亮的軍服,星光閃閃,威風凜凜;艷麗的王后穿著華麗的長衫,侍女簇擁,有如仙女下凡。但這些都是戴了面具的人。把這些面具拿掉後,他們只不過是個男人及女人罷了。

回歸孩子樣式
有部電影叫「埃及艷后」,由名影星伊麗莎白泰勒主演。戲中有段對話,凱撒說:「脫光了衣服,女人都一樣,無所謂艷不艷后。」艷后也諷刺的說:「將軍脫了衣服還不都一樣。」的確如此,因為將軍及艷后都是靠面具在支撐的,面具拿掉後,所剩就無幾了。

聖經裡有個故事說 : 有人帶小孩子來見耶穌,希望耶穌摸一下孩子。旁邊的門徒怕引起騷動,不准孩子接近耶穌。耶穌看到了就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耶穌為甚麼說,進天國必須要像小孩子呢 ? 因為孩子純真,心裡想甚麼,嘴裡就說甚麼,臉上就表現甚麼;簡單說,孩子們甚少戴面具,所以戴面具的人是進不了天國的。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