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印太經濟架構的挑戰和台灣隱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811/web/ 

◆  聯合報社論/人命在眼前流逝,政府還在惜藥說風涼
◆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的平行世界
◆  經濟日報社論/印太經濟架構的挑戰和台灣隱憂






經濟日報社論/印太經濟架構的挑戰和台灣隱憂


2022-05-24 01:21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中)、日相岸田文雄(左)與印度總理莫迪23日參加IPEF啟動儀式。路透



美國昨天啟動的「印太經濟架構」果然未包含台灣。失望難免,但從更大的格局來看,美國若願意認真重返印太經濟發展,對台灣與各國都有利;關鍵在台灣能否把握機會。

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簡稱 IPEF,包含了數位及傳統貿易的公平及韌性、供應鏈韌性、基礎建設及乾淨能源以及勞工標準與反貪腐等四大面向。IPEF 是美國整體「印太戰略」下的經貿布局,也是美國政治氛圍不支持重返 CPTPP 的情況下所推出的替代方案,因而沒有納入各國所熟悉的關稅減免、投資自由化等所謂市場開放項目。另一方面,固然美國印太戰略及 IPEF 本身都無抗中字眼,然而其屬於美、中進行戰略競爭的一部分,也是本區域各國甚至北京一致的理解。

這個性質,讓 IPEF 未來面對不少挑戰。昨天在東京舉辦的啟動典禮,連美國在內,共有日本、韓國、澳洲、汶萊、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十三個創始成員參加,聲勢確實浩大,也凸顯出日本是共同主導者的地位。不過仔細觀察,東協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汶萊,是由部長代替國家領導人出席,已有降低層級保留彈性的感覺,同時各國領導人在致詞時,用明示暗示的方法強調了三個 IPEF 的原則與精神第一是互惠性(也就是不能只有美日觀點);第二是彈性,不能因此反而對經濟階段不同的國家造成發展上的障礙;第三是包容性,不應淪為圍堵特定國家的工具,也不應妨礙各國參與其他合作機制。

對於前二者,如何在創造互惠並因發展階段不同而給予彈性之餘,又能相容於美國原始設計追求的二十一世紀新經貿秩序,將是 IPEF 的第一個挑戰。特別是不少東協國家及印度的經濟政策,都很看重出口擴張效果,IPEF 沒有市場開放優惠,如何達成符合各國期待的「互惠」程度,恐怕需要不少創意。第二個挑戰,來自美中對抗背景下,美國如何有效說服大家 IPEF 是互惠互利的區域政策,淡化抗中疑慮。由於這些挑戰需要 IPEF 在結構及參與方式上彈性的極大化,或許是其稱為「架構」而非「協定」的原因。

各國出席會議給面子之餘,把條件講得如此明白,反映出美國「離去再重返」後,印太區域經濟及科技力量朝向多極化發展的新現實。IPEF 要成功並不輕鬆,需要更多的資源承諾及創意。從大國競爭壓力的角度觀察,若能迫使美國更加認真投入、更加嚴肅看待多極現實,對各國及台灣而言絕非壞事。

IPEF 本身困難重重起步已有挑戰,加上各國期待極力淡化美中對抗的性質,看起來是台灣未受邀成為創始成員的主因。美國透過談判代表戴琪、國安顧問蘇利文做出無關台美經貿互動的保證,加上在其他如台海穩定、協助台灣等議題上,美國依然維持全力支持的立場,因此不必擔憂台美關係生變。

展望未來,IPEF 的優點也來自其組織的彈性,所謂「參與」可能跟 CPTPP 等嚴謹的入會程序有極大的不同。以台灣的國際處境,沒有受邀出席開幕酒會早已是日常;未來幾百場的大小會議,台灣能否實際參與,才是關鍵。若國人對升溫的台美關係有信心,未來實質參與的作法能發揮創意及彈性,台灣與 IPEF的距離並不遠,但也有二個隱憂。第一,政府是否有因應變化萬千的局勢、以創意創造空間的能量?第二,政府是否有在國內政治現實環境中向產業及國人說清楚局勢及意義,建立共識的能力?這些是美國和日本幫不上忙的問題,台灣要自己加油。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的平行世界


2022-05-24 01:18  聯合報/   黑白集
520總統就職6周年,蔡英文總統(左)在桃園市長鄭文燦(右)陪同下視察桃園市八德區公所「防疫關懷包快易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就職六周年,蔡總統一連兩天到「疫情第一線視察關懷。然而,去的不是疫情重災區的雙北市,而是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和新竹。令人好奇,蔡總統防疫第一線,難道只有「綠營執政縣市」?

蔡總統上一次與疫情有關的公開行程,已是一個月前的四月二十六日,當天是「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即,疫情大爆發後,蔡總統除了偶爾在臉書用文青體發心得文,再也未到抗疫第一線。

那次去指揮中心,蔡總統老神在在,要民眾「配合指示、保持冷靜,戒慎不恐懼」;但此後風雲丕變,情況演成「指示不明、政策走樣,人民恐懼」。五二○蔡英文在桃園說,這次疫情,「對台灣衝擊不能說不大」。喟嘆慢了好幾拍,她至今才發現「衝擊很大」?

上周民進黨中常會學者何美鄉發表的「疫苗加確診免疫論」,無論是基於專業或示好,爭議都不小。蔡總統卻興味盎然,還問能不能借用,因為這概念「很重要」。難不成,蔡英文要讓「全民染疫以防疫」?實在嚇人。

蔡總統對疫情的反應,彷彿在平行世界。那個世界裡,台灣仍是防疫模範生,地方對中央感恩戴德,染疫還會讓人身強體壯。為何閃躲一個月,首次視察就跳過雙北?只因沒有自己同志護駕配合演出,蔡總統就得被逼回真實世界,無法再裝睡了吧!













聯合報社論/人命在眼前流逝,政府還在惜藥說風涼


2022-05-24 01:18  聯合報/   社論
季青漫畫



從「零確診」到單日九萬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的聲調很少變化,總是行禮如儀地報告數字。四月迄今,已有近六百人染疫死亡,其中十八%在確診當日即死亡,十四%在確診次日死亡,九%死後才查出確診,計有六成五死者是在確診五日內亡故。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質疑,從確診到死亡的時間這麼短,顯示防疫和醫療都有問題。對此,陳時中冷回,他不認為這與投藥太慢有關。

陳時中因應外界質疑,一向擁有殊異的才智。例如,他說「不快篩,就不會確診」,所以醫護人員可以繼續加班;對於疫情來得快又急,他說「要怪就怪病毒」。對於案底甚多的小吃店變身生醫公司奪超級快篩標案,他說「大公司都賣過小東西」;對於唾液快篩率先給了高端關係企業獨家代理,他說「那有什麼關係」。基本上,這是一種「不在乎」的氣質,不在乎醫護及基層的負荷,不在乎自己的責任,不在乎公私利益的分際,不在乎民眾的疾苦乃至人命的流逝。

蔡政府一再宣傳,Omicron 九十九%以上都是輕症,甚至「嘸症頭」。但對於眾多確診者在短短五天內死亡,這類「都是輕症」的宣傳,不嫌誤導嗎?不僅如此,政府準備的快篩劑數量不足,又遲遲不採認「篩陽即確診」,迫使每天有數萬民眾必須到醫療院所排隊做 PCR 採檢,從而又造成醫療體系過度負荷。這一步步遲緩決策落後部署,在在都造成疫情加劇,並導致確診者因求助無門而快速病亡。對此,陳時中依舊漠然以對。

再看,確診者的治療也是問題多端。指揮中心宣稱,國內抗病毒藥物有八十多萬劑的存量,看起來庫存算是充裕。但實際上,醫療體系每天開出的藥量,卻只有一千人份上下。以五月十二日為例,醫療院所的開藥率○・五五%;到了五月十九日,單日確診數已飆破九萬人,開藥率仍僅一・七%。看著人命在眼前快速流失,政府卻仍在「惜藥」,不肯給藥;這些人的腦袋結構,難道真缺了「同理心」的一角?

追根究柢,這又與衛福部的規定繁複有關,使得醫院和醫師無所適從。例如,有些醫院從未被配發抗病毒藥物,有些醫院宣稱門診不能給藥,有些醫院推稱急診不能給藥。試想,若連醫師對規定的認知都南轅北轍,病人哪裡搞得清楚?更糟的是,衛福部的給藥指令有許多額外限制。以口服藥 Paxlovid 為例,規定體重四十公斤以上病人才能使用;輝瑞藥廠規定限用於十二歲以上病人,但指揮中心卻要求必須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才給。民眾在政府的條條框框推來推去,許多人從未取得藥物,即告不治。

台灣前兩年自命「防疫模範生」的光環,已在這波疫情被徹底沖垮。但這並不表示,失去光環之後,我們面對尚未到來的疫情洪峰就能掉以輕心。觀察近日的變化,單日死亡案例平均超過五十人,其中包括了幼童、長者和年輕人。更值得擔憂的是,中重症的案例,正以每天兩百多的數字累增。如果政府不快速改善投藥給藥及治療政策,這些數字,極可能意味著我們在洪峰時刻要面對更可怕的死亡數;那對台灣而言,將是無比沉重的社會及心理衝擊。

先前疫情沒那麼緊迫時,陳時中提到確診死亡者,往往以一句「有慢性病史自我釋懷。最近,陳時中在報告死亡數時,則新增了死者「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的註記。然而,死者的 DNR 註記,能舒緩政府防疫不力的愧疚嗎?他們都是人家的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