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全國國中會考教會我們的二三事

◆  【專家之眼】全國國中會考教會我們的二三事
◆  【專家之眼】外交兩敗與拜登承諾保台 要台人出來面對

◆  【專家之眼】說參加WHA是矮化 民進黨執政為何參加?
◆  【專家之眼】防疫保單之亂—蔡政府護航保險業者?







【專家之眼】全國國中會考教會我們的二三事


2022-05-24 10:51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一年一度的國中會考22日結束試程,考生們神情輕鬆的走出考場。記者邱德祥/攝影



年度盛會的國中會考,本月22日順利落幕。像是基隆市即有 2,832人應考,其中有84人確診而要改參加六月份舉行的全國補考,到考率約 95.8%;另有112名因為有居家隔離等的特殊狀況,則改在備用考場內作答。如果將確診與收到隔離單的同學做加總,那麼在這將近兩百名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考生,約佔基隆全體考生的百分之七

再則,全國會考的考生共計19萬9千餘人,會考前確診或快篩陽的考生,一共3,413人,將參加在6月4日、5日的補考;另外啟動601間的備用試場,以供4,667名隔離考生能夠順利完成考試。若比照前述基隆受感染影響的考生計算公式,那麼八千零八十名的新冠關聯考生,其所反映出的全國感染率推估,達4.04%

根據聯合報健康版在5月22日所做報導,分析基隆市確診數超過4萬人,占市民總數的11%,致死率將近1‰;這兩項數據均高於全國平均值和鄰近縣市。由於基隆的工作人口,尤其是與基隆港務與運輸相關,來自四面八方;因此,僅以市民戶口數做為分母,顯然要高估基隆市民的新冠感染率。

有趣的對比是,到目前為止今年累計感染人數,約在120萬人,換算全體國人感染率幾達百分之五;而國三會考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同時也反映出病毒在各地區、在家人之間的肆虐程度。當然,可以慶幸的是4.04%的考生受影響,比率依舊低於全體確診率的百分之五。

因為有配合會考的課程設計,國三生比較早停課;莘莘學子的辛勤付出,除了要擔心被感染而耽誤考試權益,自然是步步為營!更有來自家人與校方、師長的協力保護,因此,上述像是在基隆約有百分之七的國三生受到影響,這個比率應該會是基隆確診感染推估,值得參考的下限估值。

同時,根據教育部所彙總的統計資訊,從四月下旬疫情擴散以來,原本六到七天即增加一倍的學生感染人數,在上星期則延長到九天以上;換言之,當各級學校都放寬停課標準之後,全國學生的感染速度確實有減緩跡象。透過台灣市民社會的自主性格與防疫注意力,已經看到初步成效。

首先,大台北地區的人口數接近香港與日本的東京都,自歐密克隆的疫情發生以來,大台北地區的感染擴展,速度確實高過東京都;但仍遠低於香港、韓國。目前大台北地區的感染已進入高原期,每天大約在五萬人左右。有類於國三考生的概況,只要悉心付出,尤其對於兒童與老年人,總能有回報的。

其次,從台灣鄰近國家的疫情演變來看,當真要度過這一波的疫情侵擾,除了加強疫苗注射的普及率與補強特定族群的第四劑;這之外,自然取決於群體免疫力的進展流程,如何讓全體感染率相對在無痛苦之下,增加一倍以上。也就是說,台灣的感染總人數,只怕要再增加一倍半。以目前每日增加約達六到八萬人,那還要有三到四個禮拜的漸進過程,大約是在六月中旬之後了。

再則,晚近以來,中央首長與地方政府關於停課指引、隔離程序、給藥流程、快篩檢驗的法定效力,尤其 PCR 檢測場所的設置上,可說是各執一詞。像新北侯市長所認定的救急手段,是放寬快篩的法定效力;台北市的柯P醫師,則堅持廣設篩檢站與醫護人力的調配,仍必須根據階段戰況來逐步做因應。

最後,關於確診死亡的發生,從小英總統到地方政府都有決心要盡全力降到最低。如果以冰島和紐西蘭的情況為例,萬分之八的死亡率和三百萬人的感染發生,意味著會有 2,500 人的死亡;若是以西歐國家的普遍狀態,千分之三左右的死亡發生,則會有近萬人的不幸罹難。

可喜的是,依據已公布資訊來看,本波疫情較早蔓延開的北北桃基,在近幾日已有下滑趨勢出現。像在五月19日有2,530人感染的基隆市,之後即在隔天降為2,045人,21日的1,757人,以及22日新增確診的1,799例。目前基隆市的新冠感染率,一成一,與新北的情況約當;桃園的染疫率,為7.9%,台北市則在7.5%。均高過全國平均,百分之五;不過這幾個城市都有大量外來人口。

在疫情蔓延過程當中,如何有效減少死亡發生呢?有跨地域的醫療合作、經驗傳承與物資調配,殊屬重中之重。不過,若從最近發生的一連串爭議事件來看,中央首長的積極性與行事風格,似乎經常跟著新聞風向和自訂指標走,因而忽略了在地第一手的疫政需要與情資,老會跟錯疫情擴散的節拍!

像是日前在中正紀念堂松山機場增設檢測站,就開設第一天的採檢人數和使用率來看,其差距之大著實令人錯愕。當真想要仗著超前佈署,所曾有過的風光想像,面對變幻莫測的每日疫情,實難再有所成的。

在疫情應對的關鍵時刻,何妨想想國三會考的妥善安排;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可要謹記,手心、手背都是肉,惟有守好國家邊境和醫療院所,才不會糟蹋國人在過去兩年間的集體付出。一如會考生的辛勤向學,有家長和校方的合作無間,感染資料即充分顯現出的,能多一分關懷,就能夠減少感染危害啊。









【專家之眼】外交兩敗與拜登承諾保台 要台人出來面對


2022-05-24 07:57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訪日,23日稱願軍事介入保衛台灣。歐新社



台灣今年再與 WHA 無緣,IPEF 首輪也無法加入,但拜登承諾動武保台,又給藍綠政客互噴口水機會。然而,該問的是:對台灣人民來說,有什麼意義?中華民國國民理應自主取捨尊嚴生命、戰爭和平與國家前途選擇,但不少台人只挑軟柿子吃,迴避思考重要問題,這給政客上下其手空間。最近出現的外交三事,正好讓台人自省該如何面對。

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正在日內瓦開議,此前美國高調表態,稱要協助台灣重獲觀察員地位,但從其並未參與邀請我入會提案,結局大概已能一葉知秋。23日大會已駁回今年提案。

蔡總統說參與世衛大會很重要,否則可能會對全球防疫體系的完整,造成破口。言下之意是說,如果不參加,台灣疫情可能雪上加霜。既如此,人民應該好奇,如果不參加真的對人命有威脅,那蔡政府在堅持什麼?

答案是不承認九二共識。由於前總統馬英九稱他任內,從民國 98-105 年(2009年至2016年)台灣連續八年能以觀察員身份參與,民進黨回說,馬是以矮化自己、配合一中框架來加入 WHA 為榮,奉勸馬少提這種不知今夕是何夕、自我矮化的言論,為國家保留尊嚴。

綠營會說不知今夕是何夕原因之一,是現時台灣民意不支持承認九二共識。所以面對無法參加 WHA 的首要問題,追根究柢,是要台人取捨:人命與尊嚴,要選哪一邊?值得一提的是,藍營對此不認為有失尊嚴。反而中共方面給世衛的理由稱,我方雖不能參與大會,不影響及時獲取世衛各種訊息。他們會這樣說,是因為會通報世衛組織資訊給我們。這種方式,國家會比較有尊嚴嗎?

如果不要這麼沉重的選項,也可以問接下來的問題:連續六年未能參與,這還包括疫情期間,看來 WHA 好像也沒那麼重要?既然如此,我們請其他國家為我發聲、動員美歐議員通過決議,這都不是免費的。年年這樣搞,划得來嗎?

如果說,美國只是因為力有未逮,只好做上述表態,如果有機會挺台時,還是不會忘記小老弟的,那麼能完全作主的區域經濟組織又是什麼情況?世人均知,美國不加入 CPTPP,要新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就是要主導印太局勢。結果拜登與日相岸田文雄舉行峰會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證實,台灣不會納入印太經濟架構首輪名單。這除了表明日本在台海局勢的消極角色外,更是提醒台人,美國完全能自己決定時,也還是把台灣排除在外。尤其強調首輪,恐怕是要跟中共交易的籌碼。該面對的問題是:美國的支持堅若磐石,能信嗎?

或許拜登與日相的記者會,振奮了部分台人的心。拜登面對記者把烏克蘭局勢與台灣類比時,說出如果中共犯台,美國將軍事介入的承諾。如果我們忽略稍後白宮緊急聲明,點明向台灣提供自衛軍事手段的承諾,看來對台似乎還是好事。

我們當然該歡迎,來自美國高層的承諾,然而,卻擔心獨派火中取栗的冒進。可以想見,目前蔡總統還能壓住陣腳,但隨著任期跛腳時刻到來,台人恐怕必須面對獨派聲音高張、頻丟擦邊球,與對岸磨刀霍霍的情況。

這會激化美台與中共對抗態勢。人民恐怕更要面對準備戰爭的詰問。隨後觀察的點包括:中共如何看待這個承諾?這會把我們更帶向衝突第一線,還是免受戰火蹂躪?那該怎麼回應呢?

對台海相關的政治勢力而言,這三件外交兩岸糾纏事務給他們找到了黨同伐異的存在材料,但對台人來說,除了要面對的疫情與經濟問題外,也似乎提醒著,生命vs.尊嚴、戰爭vs.和平,乃至於國家命運議題,越來越到必須面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