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地球暖化 錙銖必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933/web/

◆  張善政、邱奕勝的破冰效應
◆  沒聲援羅 蔣萬安當乖乖牌
◆  揪黑數早投藥 降低死亡率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地球暖化 錙銖必較
◆  真想被網路牽著走? 奪回生活主導權
◆  政府連紓困都想敷衍?
◆  防疫到了深水區 該給人民救生圈
◆  打疫苗後故意染疫 如食蠱傷身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地球暖化 錙銖必較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聯合國警告,地球暖化相關風險高於預期。(美聯社)


巴黎協定」,一九七個國家簽字同意要將地球增溫幅度限縮在兩度C以內,為求安全,升溫最好不超過一點五度C,這個目標在去年的格拉斯哥第廿六次氣候峰會被再度重申,歐盟並將開徵碳調整關稅;這半年以來,碳盤查、碳定價、碳稅、碳抵換、碳權、碳交易…種種「」的話題與行動幾乎成了工商界日常。

科學界也沒閒著。升溫一點五度C大限的科學基礎堅實嗎?地球增溫還有多少空間?大氣累積二氧化碳量的容量目前是多少?還有多少胃納?科學人戰戰兢兢,想要刮別人鬍鬚的人總要先把自己的鬍渣整理乾淨!

地表氣溫年年起伏震盪,我們不能以單一年份作為判準。原先做為比較基準的「一八五○年至一九○○年地表均溫」算得夠準嗎?過去一百廿年的長期升溫趨勢估算準確嗎?科學界知道,這些數字必須屹立不搖,以免又有個別的政治人物說「全球暖化是騙局」,或被「節能減碳」煩到不行的企業聯盟跳出來翻案。六年來,科學期刊相關的研究文章數以百千計,去年年底一篇由六十二位作者聯名回顧型文章整理相關議題,結論正式發表於劍橋大學出版的「全球永續學刊代表著氣候科學界共同看法我國中央研究院全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教授共同作者,也是主編之一,我們與有榮焉

根據原來的估算,相對於工業革命之前全球暖化已達一點二度C;因著對於「歷史氣溫」(相對於儀器測量氣溫)資料的重新解讀與修正,科學家認為工業化初期的增溫比起以前的估算增加了零點一度C。這一來,使得地球距離一點五度C的增溫大限就更近了!原先估計在「二○三○年排碳達峰、二○五○年淨零排放」情境下,可將氣溫上升限縮在一點五度C之內的希望也更渺茫了,大氣中剩餘的二氧化碳的儲存空間也要重新估算;新的數字表明只剩下四千四百億公噸,而原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設定的空間為四千到八千億噸之間,當場少了將近百分之五十。

上面這個數字純粹來自二氧化碳預算計算,並未把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以及土壤、森林、海洋等自然碳匯的變化考慮進去;也因此,未來農林管理土地利用海洋保育成為關鍵,在錙銖必較下,全球環境保育變成重中之重












張善政、邱奕勝的破冰效應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歷經兩次約訪撲空,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左二)和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右二)昨天終於同框合體,邱奕勝不僅贈送茶壺、東方美人茶,他還允諾會支持張善政。記者鄭國樑/攝影



近日,因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堅持徵召張善政競選下屆桃園市長,引發這兩天的桃園之亂。昨天張終於和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見面,邱表現出友善真誠支持態度,一掃先前外界揣測邱故意給張善政難堪,藍營整合困難印象。

與邱議長會面,並得到極大肯定與支持,相信張善政後續拜訪行程會更加順利。張善政與邱議長見面誤會冰釋,影響所及不僅止於桃園地區藍軍團結,也給其他縣市藍軍整合,帶來正面效應。

回想民國 107 年(二○一八)地方選舉,因韓流外溢效應,韓國瑜除了打高雄市長選戰,尚有餘力跑其他縣市行程,幫國民黨候選人帶來人氣。當然,張善政先要有打贏自己的桃園市長選戰,才有餘力兼顧及與其他縣市同黨候選人聯合作戰。打全台地方選戰,絕不是各縣市候選人自己玩自己的就可以。很多選民居住地與戶籍地是跨縣市的,親友同儕間也都相互影響著。縣市長候選人固然是同黨候選人打選戰的母雞。但各縣市之間也一定要有橫向串連,如此方能引領選戰話題,創造更大聲勢。












沒聲援羅 蔣萬安當乖乖牌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鈕則勳/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台北市)
蔣萬安獲提名參選市長後,第一個行程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捐贈募集來的愛心醫療物資。圖/蔣萬安辦公室提供



千呼萬喚始出來,蔣萬安終於接受徵召參選台北市長了,但深深覺得他此時接受徵召,未必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畢竟朱立倫在桃園突襲提名張善政,爭議仍大。

本期待中壯派領頭羊、要參選首都台北市的蔣萬安能說幾句公道話,因為同樣是中壯派,羅智強明顯被黨中央不公平對待;甚至更期待蔣萬安能暫緩接受徵召,至少對黨中央表明態度,而不是全部順著黨主席意志,要他如何就如何。

退而求其次,就算蔣要順著朱與黨中央意志在五月廿五日接受徵召,好歹在參選宣言裡帶到「期待黨內強化民主程序,黨中央更要全力弭平桃園的心結,才能讓北北桃戰力加成」相關論述,畢竟外界對國民黨中壯派接班與改革仍有相當的期待。孰料蔣萬安船過水無痕,不知是不敢、還是不願著墨在此應該被關注的議題上,是怕挑戰主席權威?還是怕節外生枝影響提名?吾人認為,既然是中壯派領頭羊,他之於黨,早是蔣萬安大過國民黨,手中滿滿籌碼,當然有和黨中央博弈的本錢,所以蔣當然應提兩句,如此做利基明顯。

除了可凸顯蔣萬安,作為中壯派領頭羊的企圖心外,也可真正點出藍軍的問題,且能夠為自己形塑改革先鋒的積極角色,況且也讓支持者看到中壯派的惺惺相惜、互相聲援,與努力呼應民主價值的企圖心。此外還能跳脫傳統乖乖牌的印象,凸顯打破傳統醬缸框架的勇氣與建構改革的可能性,讓支持者期待;最後,也能給主席一個制衡的訊息,至少讓他以後的作為多多考慮觀感、重視溝通及同志們的權益。

只是很可惜,蔣還是只打了張安全牌,這樣的話,除了幫朱立倫搞的桃園亂局轉移焦點外,也會讓支持者感覺,蔣萬安仍然是傳統「溫良恭儉讓」的蔣萬安,無法拉高支持者的期待,並順勢拓票到中間及年輕選民。更令人擔心的是,長久下去,朱立倫的決策風格勢必更無所忌憚,因為中壯派沒人敢質疑,畢竟唇亡齒寒啊!

況且蔣萬安目前在民調支持度一直無法擺脫對手,確實凸顯他在形象與戰力上確實有其弱點,議題主導的方面也有待加強,若是他能在一些關鍵議題上表明較清楚的態度,凸顯自己的氣魄,才能給支持者鼓舞,放棄了這個呼籲黨內民主及建構中壯聯盟的絕佳機會,無法在形象上加分,當然可惜。特別是單一選區的首都之戰,要當選首重候選人魅力,再來是政黨形象,現今國民黨政黨形象完全無法幫他加分的當下,若他的形象與戰鬥力也無法強烈呼應選民的需求,跳脫固有框架的話,風險就更高了。












揪黑數早投藥 降低死亡率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張法迅/醫師
高雄市今天有9千多例確診,民眾反映有部分企業因擔心員工確診影響公司營運,要求確診員工不得向上通報,業者坦言,傳統產業的確可能出現黑數。記者劉學聖/攝影



每日新增案例徘徊在八萬左右,中重症數目卻持續飆高,來到三百多,而死亡人數更首度破百,令人憂心。

新增沒變,中重症增加,最可能原因是染疫黑數變多了。幾個月來,中重症比例平均約萬分之廿四,近兩周早已超過這個數字,甚至達萬分之四十一,代表實際染疫人數可能有七成黑數。造成黑數的主要原因,是 PCR 檢驗有些麻煩,好多人即使快篩陽性,也不前往受檢。輕症可以隱瞞,但中重症必須就醫,於是呈現出中重症比例與死亡率增加的現象。

另一個可能原因,是老年染疫人數增加,而老年人中重症與死亡風險都比較高。一個多月前,六十歲以上染疫占率約一成,目前已升到一成四,而八十歲以上約百分之一,目前也升到百分之一點五,因此中重症比例與死亡率都會增加。原本八十歲以上死亡占率不到五成,最近已接近六成。此外,八十歲以上染疫死亡率原本約千分之五,現已升到將近百分之一,也會讓整體死亡率增加。

以台灣原本的防疫佳績,如果把 Omicron 死亡率設定在千分之一,跟鄰近國家差不多,只是及格,應該努力固守目前的萬分之五,不要再增加,而方法便是:揪出黑數、及早投藥。

目前疫情曲線看起來是高原,實則隱藏了好多黑數。香港採用「快篩視同確診」後,新增數目提升了一倍,讓他們把疫情實況看得更清楚,台灣接下來也必須藉由快篩來揪出黑數。在快篩確診施行後,PCR採檢量能不縮減,而是雙軌並行,將每日檢驗數目從目前十一、二萬拉到更高,才能讓黑數現形。

黑數現形有兩個好處,一是讓染疫者進入自主防疫流程,避免感染給更多人;二是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八十歲以上族群與安養院住民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讓這類長者染疫後盡快確診與服藥。

目前指揮中心每天公布死亡案例的疫苗施打比例,其實更應公布抗病毒藥物服用狀況,因為疫苗覆蓋率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反而是抗病毒藥物才是降低死亡率的救急之道。對於未能服藥的死亡長者,應檢討到底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才能趕緊補強。

雖然七十五歲以上長者仍有兩成多尚未施打疫苗,更重要的指標是安養院的疫苗施打狀況。最近死亡人數,有將近三分之一來自安養院住民,這是很大的警訊,須知香港死了九千多人,就因一半以上都來自安養院。韓國雖然高齡族群疫苗覆蓋率極高,但安養院淪陷以後,導致八十歲以上染疫占率將近百分之三,死亡率就難以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當能夠脫下口罩那一天到來,如果背後是過高的死亡數字,很多人恐怕都會落下愧疚的淚水。台灣要的「共存」應是低死亡率那一種,而非為了解封而犧牲長輩!













真想被網路牽著走? 奪回生活主導權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者(台北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希望未來的生活是什麼樣態?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安全肯定是必要的!但要和網路的關係更緊密,還是多一些真實的人際互動和與大自然親近的時間?

科學已證明真實的人際互動和親近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但是網路的確能讓人生活更方便、更安全,關鍵在於科技是為人所用,還是人被科技和網路牽著鼻子走?消費者可要好好想清楚!

「元宇宙」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近來不斷攻占各種媒體版面,訴說著未來網路世界有多麼新鮮和充滿娛樂性,不過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實用,或者是民眾想要過的生活?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想活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

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的確可以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樂趣跟應用,可以用在遊戲、旅遊、教育訓練、安全、各種商業模式…,科技為人所用,可以使未來生活更方便、安全和充滿實用性。

不過科技巨頭間對於科技應用,也有截然不同看法,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就曾嘲諷:「 不會有人想整天在臉上綁著一個該死的螢幕」,而他想發展的是:「利用大腦植入晶片透過電腦來改善人類的肢體能力」, 但這同樣有道德風險和實用性的問題。

科技的發展和網路的發達的確帶給人類很多方便,也是人類生活更有效率、更多元化的必要工具,但是人類快樂的根源終究不是基於網路,而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還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所以消費者要想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消費者應該是利用科技和網路去形塑一個對人類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的世界, 而不是讓人陷在虛擬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政府連紓困都想敷衍?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何素娟/公職退休(台中市)
國內疫情位處高原期持續不墜,嚴重打擊旅宿、餐飲等內需產業,業者希望政府加速補助和紓困。記者葉信菉/攝影


蔡政府四月間喊出「新台灣模式」,說要透過積極防疫,穩健開放,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就是要走向與病毒共存,蘇貞昌院長提七大措施。一個多月下來,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未如預期;不但難有效因應疫情,市井小民也難與病毒共存,庶民經濟跟著萎縮,甚至走向蕭條,政府不得不提紓困措施。

以經濟部針對餐飲業受到疫情影響,推出營運補貼、改成行銷補貼,截至廿日統計,已突破六千件申請案,逼近紓困預算餘額,經濟部表示將向行政院爭取加碼因應。看了這則新聞,只能說政府施政總是見樹不見林,如蜻蜓點水般,聊勝於無,只想敷衍帶過,殊不知其他與庶民有關行業如文化補教、運動休閒產業也都備受影響,嗷嗷待哺,需要相關部會給予紓困補助。

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報告染疫情況,坦白說,Omicron 疫情肯定尚未達高峰,籲請政治人物別再創造新名詞唬弄民眾,不要再將防疫視同政治籌碼,請走入民間基層,傾聽所有民眾的心聲與訴求,再提防疫措施。

願主事者盡心盡力防疫,人民一如既往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政府對百工百業提出圓滿周詳紓困計畫,願天佑台灣人民,早日走出疫情與悲情,使新台灣模式成為台灣真正的驕傲。












防疫到了深水區 該給人民救生圈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左)上午陪同疑似接種疫苗致死的馮小妹案家屬(右)前往台北地檢署按鈴提告國賠。記者陳正興/攝影



馮小妹打疫苗亡故,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陪馮母赴台北地院提國賠告訴,直指防疫官員失職致人民傷亡;成罪可能性或不高,但凸顯非生而亂,治亂在上也。

台灣確診數屢創新高,累積死亡人數一千六百餘人。防疫優等生何以淪落致此,引發媒體高度關注。過去台灣口罩的確曾引領防疫風騷,小英宣布成立「口罩國家隊」,對外則高呼「台灣能幫忙」,衛福部長也高喊「我台灣,我驕傲」,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果然好景不常,因邊境防疫失誤,使變種病毒長驅直入,疫情擴大蔓延,所謂「超前部署」原形畢露,從疫苗、篩劑、藥物無一不缺,有廠商及宗教團體要捐,尚設關卡阻礙惺惺作態。「防疫女神」及慈善團體的善行,是台灣一道美麗的風景,也反襯執政團隊恃寵而驕,及「超前」的空話,為政者應以天下蒼生為念,切勿專斷獨裁。

深則厲,淺則揭。」(詩經)意謂若涉深水,衣褲不必提起,若涉淺水,則提起衣服過去,比喻行事隨機應變。因防疫政策失當,確診數失控,蔡政府又提:「新台灣模式」就是要穩健開放,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事實上「重症清零」又是空話,近日死亡人數節節攀高;到了防疫深水區,不談揭與厲,而要給哀哀黎民救生圈。

確診護理師被醫院叫回繼續上班,但休息時只能用紙板鋪在地板上睡覺;陳時中直說:「怎麼會這樣」。確診不能休息,累了席地而眠,何以致此?是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是醫病比不合理,還是執政者高居廟堂之遠,不知第一線戰情,以道德綁架醫護人員。

媽祖進香活動是國家無形文化資產,人民心靈上的慰籍媽祖遶境代表神明巡視轄區,驅邪納吉,安定人心,祈求平安,酬神謝顧。媽祖能否驅病毒保平安是科學問題,而非宗教問題。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高達九萬多人共襄盛舉,具有哈佛公衛背景的副總統賴清德親自前往參香,小英則親為媽祖淨轎,視防疫社交距離如無物,莫怪有醫務人員看此盛況感到背脊發涼。

唉!在上者風在下者草風行草偃,領導者視防疫如無物,是否致力將人民推向染疫深淵,以加速群體免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蔡總統以蒼生為念












打疫苗後故意染疫 如食蠱傷身


2022-05-27 04:55  聯合報/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


針對日趨嚴峻的新冠疫情,十八日執政黨開中常會,邀公衛學者疫情報告, 她提出超級免疫力說法,全民施打疫苗再加上自然感染 Omicron 病毒,可以有較高、較持久抗體,是為「綜合免疫力」,免疫效果特別好。筆者認為,藉感染野外新冠病毒提升抗體防疫,小心染疫後遺症,恐得不償失。

不約而同,廿一日也有防疫官員提及「無敵星星」保護力論;無獨有偶,媒體報導美國和香港學者研究發現,接種過疫苗,突破性感染 Omicron 病毒痊癒後,可獲得目前最佳的免疫效果。顯然這些人都將野外新冠病毒 Omicron 株,直接當作活毒疫苗使用,忽略 Omicron 病毒和武漢原始株、Alpha、Beta、Delta 等變異株,其毒性和病原性之基因結構,至今仍未見有變異。

由於國內完整疫苗施打率達八成以上,感染確診患者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以上為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少見中重症,且目前醫療體系對確診者廣泛使用藥物,呈現的是 Omicron 毒性和病原性變低的假象,讓社會大眾,甚至具醫學專業能力人士誤判。Omicron 病毒對有慢性病、免疫力差的老人、堅持不打疫苗等族群,還是一種具致命性的病毒。

其實 Omicron 病毒一旦侵入人體,雖然沒有造成明顯症狀,但病毒都會在某些器官組織中,持續感染一段時間,造成某種程度炎症病變,以致類「痊癒」後,會有後遺症發生。因此,若為了要獲得所謂「綜合免疫力」、「無敵星星」,打了疫苗,卻主動去染疫,此絕非將變成免疫無敵超人,而是會像吃了武林蠱毒「黯然傷神丸」一樣,造成大內傷!

目前全球現行疫苗持續免疫力都不足,縱使打了兩劑、三劑,甚至四劑,還是會被病毒感染,只是罕見出現重症或死亡的案例而已。今年初,美國多位學者在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報告指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不論有無症狀都易造成長期後遺症;需住院中重症病患,後遺症發生率為百分之五十;症狀輕微的患者發生率為百分之廿七點五;無症狀者也有百分之十九的發生率。成人後遺症主要包括乾咳、易喘、疲倦、腦霧、睡眠障礙等。青少年、孩童染疫後,除上述症狀外,因病毒易侵入此年齡族群中樞神經系統內,造成或輕或重炎症病變,因此感染過新冠者,日後學習能力恐大受影響。最近這波 Omicron 疫情,已出現十二位兒童重症病例,其中有五位呈現嚴重腦炎病變。

防疫中心每日例行記者會中,公布的中重症確診患者,幾乎有半數以上都打過疫苗。筆者建議政府應加緊採購新冠治療用藥,讓確診者都能服用,及早消除體內病毒,避免傳播外,並可防止殘留病毒在體內造成後遺症。

目前國內正值疫情大流行,筆者認為國人完整接種過現行疫苗,「可以不畏感染」,但應「避免被感染」才是防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