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洗產地 強化機制刻不容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522/web/ 

◆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洗產地 強化機制刻不容緩
◆  聯合報黑白集/台烏不一樣
◆  聯合報社論/疫情爆增還在分藍綠,政府在想什麼?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洗產地 強化機制刻不容緩


2022-04-08 04:2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美國商務部啟動調查,被美國課徵反傾銷稅的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模組,經由東南亞迂迴出口到美國,透過「洗產地」方式來逃避美國反傾銷稅。(路透社)


最近美國商務部啟動調查,被美國課徵反傾銷稅的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模組,經由東南亞迂迴出口到美國,透過「洗產地」方式來逃避美國反傾銷稅。雖然還在期初調查階段,但是已經對在東南亞企業造成影響;對於不在制裁範圍的台灣廠商,反而可能會產生轉單商機。

過去歐盟也曾質疑台灣廠商協助被歐盟課徵反傾銷稅的中國大陸太陽能業者,將在大陸生產的產品轉運到台灣後再出口至歐盟。雖然最終調查結果還台灣廠商清白,判定在台灣還是有進行深層加工,並沒有利用台灣洗產地,但冗長調查程序已對台灣業者造成損害。

最近也有質疑由越南進口到台灣的洋蔥大幅成長,占台灣進口比重激增,影響到國內業者。由於越南以往並非台灣洋蔥主要進口國,再加上洋蔥為管制進口的中國大陸農產品;所以可能有將中國大陸洋蔥先轉運到越南洗產地,再輸入到台灣的行為。

另外美國對中國大陸發起貿易戰,對多項中國大陸輸美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美國也針對中國大陸特定產品實施貿易管制,均必須切斷中國大陸產品由第三地迂迴進口的管道。最近俄烏戰爭爆發,不少國家制裁俄羅斯,禁止俄羅斯產品進口,也必須有效防止俄羅斯產品經由第三地迂迴進口。

除了規避貿易制裁的洗產地行為外,也有企業為了取得自由貿易協定(FTA)優惠關稅資格,也會將FTA區域外產品轉運到FTA區域內,以享受優惠關稅,形成另類搭便車的洗產地行為。

無論是何種動機的洗產地,都必須藉由縝密原產地規定來預防,原產地主要是由產品的原材料來源及加工層次來認定。事實上,在國際分工更加複雜與多元下,認定原產地與追蹤產品的碳足跡同等重要;目前歐美等先進國家針對不同形式的洗產地,均訂有認定標準及調查機制,形成完整的防護網。

目前台灣防制洗產地主要是在2019年修訂「貿易法」中,規定不得以虛偽不實方式,申請或使用相關貿易許可或證明文件,以防止產地標示的不實行為。另外在貿易法中也大幅提高違規洗產地的罰款,並增列所謂吹哨條款,鼓勵民眾檢舉洗產地的不法行為。

而台灣目前是以「進口貨品原產地認定標準」,做為判定虛偽不實標示的準則,主要目的是防止將中國大陸產品轉運到台灣再銷往美國,以規避美國的懲罰性關稅。不過由於台美之間原產地規定不盡相同,過去也曾發生由中國大陸進口到台灣加工,取得台灣原產地資格產品,但美國仍認定是中國製而繼續加徵關稅的情形,有待加強與美方溝通解決。

另外對於台灣禁止中國大陸進口的產品,但卻經由第三地轉運到台灣的洗產地行為,目前調查機制仍未完善,也有必要結合國內及政府海外駐點單位協力防堵。

政府也應防止被台灣課徵反傾銷稅或平衡稅的外國產品,利用第三國迂迴傾銷至台灣的情形。在目前「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並未觸及迂迴傾銷的問題,所以在認定上容易發生爭議,也是未來必須強化之處。

最後在當台灣被外國視為迂迴傾銷轉運站,則必須全力因應調查。歐美調查迂迴傾銷,除了嚴格查核產品原產地之相關證明外,也會要求企業詳細填答問卷,交待產品原料來源及成本。歐美調查單位更有可能進行實地調查,以了解台灣是否確實有生產活動,還是只是純粹轉運基地。相關流程冗長複雜,目前企業普遍並沒有因應能力,政府應該提供必要協助。

在國際分工更多元,貿易限制措施更普遍,洗產地手段更複雜下,台灣也應與時俱進,多管齊下健全防制洗產地機制,以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聯合報黑白集/台烏不一樣


2022-04-08 01:3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跟烏克蘭究竟一不一樣?現在三票對一票,說不一樣的獲勝。這三票可不簡單,各是美中台官方說法,他們斬釘截鐵都說台烏不一樣!其心各異的三方竟統一了思想,堪稱近年三方博弈的奇蹟。雖純屬意外,這功勞或許該歸給普亭。

那一張孤票就是川普。俄烏一開戰,川普馬上烏鴉嘴,說台灣是下一個,中國將入侵台灣。這下不得了,國內川粉為數頗眾,教主既敢預言,教眾豈能不匍伏?蔡總統忙不迭出來滅火,說台烏在局勢與本質上都不同。

這席話雖在島上大大被酸,遠方卻都是知音。大陸外長王毅開記者會時正色道:台烏沒有任何可比性;最近美國防部長奧斯丁補上拼圖,說直接拿烏台比較並不恰當,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場景跟情節!

「台烏不一樣」,至此算是蓋棺論定。但細究一下,內涵卻大相逕庭。蔡英文說的不一樣,是台灣有海峽天塹與護國神山,打不得也;王毅說的不一樣,卻是台灣純屬中國內政,誰也別想干涉;奧斯丁的不一樣倒耐人尋味,依上下文脈絡儼然是說,預先部署美軍在烏克蘭或可阻止普亭蠢動,預先部署美軍在台灣卻恐適得其反。

台烏有多少不一樣都不打緊,光這項一樣就要人命;那就是台烏都拿中俄當空氣,成天挑釁沒停過。現在,最讓台灣害怕的一樣是:美軍一樣不來救!










聯合報社論/疫情爆增還在分藍綠,政府在想什麼?


2022-04-08 01:2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6日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僅邀請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人口最多的雙北卻被排除在外。 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疫情連日以數百爆增,多數都是「散發」型個案,足跡難以追查。由此看來,「清明節後大爆發」的預言確將上演;陳時中也承認,半個月內疫情會達到高峰。蔡總統在連假後首個上班日親自主持防疫會議,多名首長與會,但地方首長僅桃園及高雄兩市長應邀,人口最多的雙北卻被排除在外。防疫事關全台人民福祉,蔡政府卻仍赤裸裸黨派掛帥,偏聽綠營。這副景象看在人民眼裡,能心服嗎?

觀察政府連日來的應對,自創的名詞和口號雖多,卻無法讓社會大眾乃至地方官員明瞭中央到底意欲何為。蘇揆的「新台灣模式」,基本上是空話;蔡總統的「以減災為目標」,只點到皮毛,不見具體路徑。至於陳時中被問到究竟要繼續「清零」或是要「與病毒共存」,也只能以「維持正常生活的防疫」應答,把責任推給民眾。事實上,全台目前已有一二八所學校停課,這符不符合「正常生活」的標準呢?

陳時中稱,一旦每日確診達到一千五百例,將放寬「無症狀」及「輕症者」居家隔離。這種作法,一則意在減輕醫療院所的負荷,二則是輕症及無症狀者確實沒有就醫需要,是必要之計。問題在,民眾究竟是免疫力強而無症狀,或者只是處於症狀惡化之前期,這要由誰研判?如果居家隔離期間病情惡化,又要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提出「在宅照護」建議,可能更為完整。亦即,不能把輕症者隨便丟在其家中了事,還應透過視訊或遠距醫療讓他們取得專業意見,以達到有效照護。

除此之外,衛福部目前不僅檢驗量能不足,現有的新冠肺炎藥品也明顯不足,必須趕緊補充。否則,一旦確診患者大增,勢必來不及因應。目前國內相關藥物庫存,治療中重症的瑞德西韋僅一・六萬份,必須適時補充。尤其,治療輕症患者所使用的是輝瑞帕斯洛韋(Paxlovid),目前國內僅有四千多劑,以確診者增加的速度,可能沒多久就會見底。帕斯洛韋是口服膠囊,適合居家隔離患者自行服用,可將住院或死亡的機率降低八十八%;美國就是靠這款藥物,成功對抗了Omicron的攻勢。台灣目前僅握有四千劑存量,顯然遠不足以對付急速攀升的疫情。

指揮中心近日公布台灣Omicron確診者,九九・七六%是輕症,呼籲民眾毋需過度擔憂。數字看起來雖令人放心,但如果確診人數放大到十萬人,換算下來,就會有兩百四十名重症者;如果百萬人確診,就是兩千四百人重症。對於任何可能的生命風險,仍不能掉以輕心。以美國為例,因Omicron死亡者每十萬人約為四十二人,比起之前死於Delta的每十萬人四十人,風險並不更低。尤其台灣年長者接種比率低,抵抗力又弱,這一塊的風險必須設法補漏。

以韓國為例,七十歲以上長者的接種率超過九成,因此其累計致死率僅○・一二%,遠低於美國的一・二二%,或日本的○・四四%。即使如此,韓國七十歲以上長者雖只占確診數的七%,卻占了死亡數的八十%。這個鑑戒,陳時中必須時刻掛在心上。別忘了,去年那波疫情,台灣的新冠死亡率超過了五%,顯示我們的醫療及防疫準備極為不足。經過七八個月,最近死亡率才降為三・三八%;作為一個健保大國,又不斷吹噓防疫本事,這樣的表現實在沒有值得自豪之處。

作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若對藍綠縣市心存差別待遇,面對狡猾的病毒,只怕難以打出好看的成績。蔡政府若無法贏得信任,又如何贏得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