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戰爭無知 真國安危機
◆ 抗中護台 美日澳聯軍的4個評估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Metaverse 該譯為「元宇宙」嗎?
◆ 讓國人能快樂返台團聚
◆ 外送平台納管 可參考計程車費率
◆ 台灣能在氣候變遷潮流中缺席嗎?
◆ 中共想共同富裕 莫忘新民主主義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Metaverse 該譯為「元宇宙」嗎?
2021-11-08 03:59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臉書改名為Meta,進軍元宇宙世界。(路透) 路透社
Metaverse 一詞源於民國 81 年(一九九二年)的一部科幻小說「Snow Crash」(潰雪),中文版將它譯為「魅他域」,而當今通行的譯名則是對岸所採用的「元宇宙」。
Metaverse 是新世代的網路世界,人們能透過頭盔、眼鏡、手機和電玩主機等設備,在擬真空間全像投射出自己的數位分身(Avatar,阿凡達),讓分身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可與本尊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同步,穿越時空在數位江湖與阿凡達們即時互動。在科幻史詩電影「阿凡達」和科幻冒險電影「一級玩家」裡,我們都已見識過如真似幻的 Metaverse。
這一年來,在科技巨擘的推波助瀾下,Metaverse 頓時成為商業炒作的流行語,其中文譯名「元宇宙」卻令人看得霧煞煞,究其原因乃對岸將 Meta 通譯為「元」,既不是音譯,也不算意譯,怪不得牛頭不對馬嘴,讀來玄之又玄,期盼未來能有更適切的譯名。
Metaverse 是 Meta 與 Universe 的合體字,Universe 是孕育天地萬物的宇宙,而 Meta 字根原為希臘文,本意是之後、之外,引申的意思包括超越、變化等,如:Metaphysics(形上學)、Metagenesis(世代交替)、Metamorphosis(蛻變)。Meta 字根在近代也被賦予「關於什麼的什麼」的涵義,國內通譯為「後設」,如 Metadata(後設資料,關於資料的另一份資料)、Metalanguage(後設語言,關於語言的另一種語言)。因此,個人認為「後設宇宙」、「外掛宇宙」、「擬真宇宙」、「超越宇宙」,或者音譯「美他宇宙」,應該都比「元宇宙」更能保有 Metaverse 的原意。
其實兩岸資訊領域專有名詞的中文譯名,多年來大半是各自表述,各取所好,但有時也會互相交流使用,例如:Data,我方譯為「資料」,對岸則為「數據」;Internet:「網際網路」/「互聯網」;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萬維網」;Computer Mouse:「滑鼠」/「鼠標」。又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我方譯為「人工智慧」,對岸則為「人工智能」。當前智能一詞的確比較接近現實,故國人在愈來愈多的場合,也使用「人工智能」。然而,未來若智力過人的電腦,果真能展現常人的世俗智慧,那麼「人工智慧」反倒更貼切了。
遙想當年,前人將梵語 Prajñā 音譯為古漢語「般若」,而不直譯為「智慧」,乃因「般若之智」與「世俗智慧」仍有境界之別,採音譯可避免混淆,這真是功德無量的「般若之智」呀!
對戰爭無知 真國安危機
2021-11-08 03:33 聯合報 / 吳斯懷/國民黨籍立委(新北市)
路透社5日發布一篇名為《T-Day:台灣戰役》的戰棋分析報導,稱中國大陸為尋求統治台灣,已經開始進行一場「灰色地帶」的作戰,並且提出6套軍事戰略專家設想衝突可能爆發的劇本。路透
人民對戰爭威脅無知無感,誤認戰爭只是國軍的事!甚至蔡總統及國安團隊都以為台海戰爭只要有國軍拚第一場、撐到美國介入就結束了!對戰爭的無知才是真正的國安危機。
路透五日發表「台灣戰爭」特別報導,提出大陸可能升高衝突的六種想定狀況並進行推演,從封鎖馬祖開始,依序為進犯金門、海空封鎖、全面封鎖、空中及飛彈攻擊,到全面侵台,最後美日及澳洲聯手助台反擊,終演變成東亞戰爭。
這種論調是不了解大陸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思考。現代戰爭的特性「勢險節短」、「首戰決戰」,大陸絕不會按照軍事準則的步驟、規畫循序漸進發動戰爭,讓美國或國際有更多干預時間,完全不符現代戰爭原則。
綜整近年共軍學者對武力犯台的相關論述,共軍如果要動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必然會追求速戰速決,於最短時間內瓦解國軍有組織的抵抗,站穩腳跟造成事實,以避免讓美國的軍事干預或國際聲援有足夠反應時間。
個人廿多年前任陸軍總部情報署長,全程參與九二一地震救災,災區接近承受第一擊後的戰場景況,概述當時狀況如下:
一、地震發生三、四天內,災區如同遭受敵人第一波攻擊,政府完全無法應變,各災區形同無政府狀態,災情不明,通訊中斷。國軍第一天投入,派遣直升機、特戰部隊爬山涉水蒐整災情,盡快恢復指揮管制功能。
二、交通癱瘓方面,中部災區鐵、公路系統中斷,橋梁崩塌,許多災區形同孤島,傷亡情況無法掌握,救援兵力投入困難,國軍官兵夜以繼日搶進災區救援。
三、通訊中斷方面,市話、手機、網路全面中斷,救災訊息無法傳遞,國軍緊急架設陸區系統,開設中繼站,提供衛星電話,勉強達成指揮管制最低需求。
四、民生方面,斷水、斷電、斷糧,完全沒有生存物資,國軍配合地方政府、民間團體運水、運糧,維持災民最低生存需求。
五、剛開始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與警政、消防、民防系統完全束手無策,僅靠國防部一個部會統籌整個救災、搶救生命、傷患救助、復原規畫。總統下達緊急命令,行政院開設中部災區前進指揮所後,才漸恢復正常運作。
最後,若發生戰爭,國軍全在第一線作戰,上述場景抽離國軍的投入後,縣市傷亡救護、戰損搶救、交通中斷、網路通訊不通、斷水、斷電、缺糧,要靠誰負責?以上各種情況分屬,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等部會,到時不只是中部地區而已,是全面性的戰場景況。
國防部長說台灣不會引戰端,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強調台灣不會向中國大陸投降。邱部長慷慨激昂不容質疑其對國家的忠誠,但眼前事實是兩岸軍力懸殊,除國防部面對嚴峻情勢積極備戰之外,我們想問蔡政府除了積極備戰之外,開拓對話空間,追求兩岸和平難道不是選項之一嗎?
面對兩岸戰爭:請問台灣人民準備好了嗎?請問各部會準備好了嗎?請問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抗中護台 美日澳聯軍的4個評估
2021-11-08 03:36 聯合報 /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路透推演共軍侵台六個步驟,最後一個情境就是共軍全面攻台,而美日澳會聯手攻擊共軍。台海如果開戰,美國是否出兵援助是國人關切的議題,而美日澳共同出兵,又具備了多少臆測。我們或可回顧美國及多國部隊上一次出動三軍的波灣戰爭,從以下四個角度來探討美日澳護台戰爭的可能性。
一、師出有名
揭穿水門事件醜聞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伍德華,在其民國 80 年(一九九一年)揭開波灣戰爭高層決策秘辛的「指揮官們」書中指出,美軍出兵須有明確軍事目標與任務,否則無從訂定各種作戰選項並決定戰爭何時結束。
美軍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唯恐川普會揮軍中國,所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密利上將繞過川普,密電中共參謀長李作成告知美國不會出兵。近日台海情勢緊張,美日澳會為台灣出兵攻打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嗎?其軍事目的為何?任務又為何?為維護亞太和平?還是違背一中原則讓台灣獨立?
二、戰力部署
美國布希總統要求錢尼對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展示伊拉克的重兵已部署在沙、伊邊界的最高機密衛星照片,讓沙國察覺他們將是海珊軍隊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因而同意讓美軍(含多國聯軍)大規模部署(高達九十五萬六千人,其中美軍七十萬人)在沙國。在沙漠盾牌階段(民國 79 年(一九九○年)八月至民國 80 年(一九九一年)一月)共有四十多個國家的部隊雲集在波灣地區,總兵力達七十萬人。
請問美日澳若為台出兵,要如何說服鄰近國家,大批部隊又將部署何處?日本?韓國?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南韓因部署美軍薩德飛彈系統引起的國內及國際風暴,應記憶猶新。若是防衛台灣,理應部署在台灣,請問台灣哪個區域可以部署如此大規模的聯軍?又如何從日、韓或台灣跨海重演諾曼第兩棲登陸?
三、作戰執行
因伊拉克空軍兵力薄弱,當時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鮑爾規畫的地面作戰是為空戰收戰果。主要作戰方式是空襲四十二天,然後展開歷時一百小時的地面作戰,戰爭隨即結束。主要原因是美軍首次啟用資訊戰,癱瘓了伊拉克精銳坦克部隊的指揮與通訊系統。但不知美日澳聯軍對科技能力遠超過當年伊拉克的共軍,是否也能輕易執行資訊戰?
四、風險管理
現今中共軍力不知是當時伊拉克的多少倍,美日澳若要出兵護台,各種可能風險不得不詳作評估。我們從歷史中學得的教訓是「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困難」。美日澳若出兵護台,值此高科技時代,戰爭風險肯定是難以掌控,後果也無法估算。別忘了波灣戰爭帶來了民國 92 年(二○○三年)的另一場伊拉克戰爭及後來的阿富汗戰爭。
美中密電背後大國棋局的暗潮洶湧,及戰爭風險的不可掌握,又豈是一心想以戰謀獨的棋子可以理解。
讓國人能快樂返台團聚
2021-11-08 03:27 聯合報 /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台北市)
春節返鄉檢疫放寬成「十加四」,卻導致防疫旅館訂房大亂。圖為桃機入境旅客前往檢疫申報。記者季相儒/攝影
春節過年即將來臨,政府對入境旅客全面改為「十加四」檢疫,但防疫旅館數不足,指揮中心鼓勵國人分批返台,並請航空業者協助改票因應,民眾感嘆這樣的安排,怎能快樂過年團聚?防疫當前,放寬自應審慎評估。但至十一月五日,我接種一劑疫苗涵蓋率百分之七十四點四二,接種二劑涵蓋率百分之卅六點八九,至年底應可超前達成政府設定目標。且近二個月來,國內每日本土確診人數不是零,就是個位數,如參考國外先進國家及東南亞政府作法,早應放寬各種管制規定。
自九月起,新加坡便啟動與德國、汶萊的「接種後旅遊通道」,成效不錯,不強制境外旅客隔離,也沒有引發另一波確診潮,因而決定繼續放寬旅遊限制。十一月將放寬韓、澳等更多國家適用。另泰國也宣布十一月起入境隔離一律縮短至七天,十月下旬加碼公布共六十三國,包括台灣、星、韓、日、澳、紐及歐美多國,凡接種二劑疫苗則隔離全免,但入境須附上採陰證明,也要配合篩檢。試問像新加坡與泰國的疫情都比台灣嚴重得多,它們對旅客的優惠政策和放寬措施,皆對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極富參考價值。
宋王安石詩《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最能表達遊子返鄉的心懷。的確,兩年在海外打拚,返鄉與親友過年團聚,是何等的殷切,這種人倫最卑微的請求,王安石清楚描述他們心中的澎湃起伏。台商兩年未曾回鄉,不是老大的近鄉情怯,而是返家規定太嚴苛無情。台商往返兩岸,須面對兩岸的不同隔離要求,一來一回,往往就要耗費近兩個月。春節回台要住防疫旅館十天,加上往返機票及其他開支,十萬元是最起碼開銷,加上中間隔離的不自由的精神折磨,真是情何以堪!
為幫國人返台團聚樂度春節,筆者建議:
首先,我方宜主動針對台商春節返鄉與對岸協商。除協商春節前後的加開班機外,也可增加更多的機場開放。並可比照歐美及東南亞正在實施者,已打完WHO通過的六種疫苗,入境兩岸可以磋商各給雙方更優惠的措施,此可看兩岸入境確診者和來自各國之比較,來自大陸染疫者最少且少見,此自有給優惠的依據。
其次,政府宜協調旅宿業者合理的定價,由於這是政策性的隔離,增加台商許多不便和開銷,減輕負擔才能增進他們返鄉的意願,且盡可能要求業者提供網路和運動養生的配備。
再者,包括指揮中心、陸委會、經濟部及海基會等政府機關,宜多發表對台商關懷的談話,且多採取一些重人倫與富人道的措施,讓台商家庭感到回家過年的溫暖,否則如台商老婆的辛酸話:「今年再不回來過年,不是你離職,就是跟我離婚。」試想到海外打拚是為家庭幸福,那有變成妻離子散的悲情?
最後,政府宜與台企聯、台商協會及各種公協會早點溝通協商;春節即將來臨,多給在海外遊子溫馨關心。
外送平台納管 可參考計程車費率
2021-11-08 03:47 聯合報 /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新北市)
外送交通事故及重大違規的問題已急速惡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這二年來隨著疫情影響,民眾使用外送平台訂送餐更頻繁,雖帶來了民眾用餐之便利,更促進外送平台更大商機,機車外送服務愈來愈多。
審計部一○九年度決算報告指出,以Uber Eats及Foodpanda登錄外送員資料,比對一○六至一○九年度交通事故資料,發現外送平台登錄車輛的事故件數及占比,自一○六年度的八八八件(卅一%),驟增至一○九年度的四○一九件(六十一%),四年來暴增三一三一件。此外,檢視公路總局統計一○九年度重大交通違規資料,登錄外送員共違規五○二二四次,主要違規項目為超速、闖紅燈、紅燈右轉。
這凸顯外送交通事故及重大違規的問題已急速惡化,建議未來應以問題導向,對症下藥研擬納管對策,並整合各界多元意見,盡快立法通過實施。
Foodpanda及Uber Eats兩大外送平台,其行銷是運用類似「養、套、殺」的手法,剛開始以較高工資及優惠價格吸引外送員及訂餐客戶入場,等外送員多到一定數量,及訂餐客戶已習慣此便利外送服務,近來開始調整外送員的工資結構降低其配送費用,同時訂餐外送開始加價。所衍生問題除增加外送員與店家或顧客的糾紛外,最大負面影響是降低外送服務品質,及因要維持收入而多接單與趕單所造成外送員的交通事故。
檢視未經任何調整遵循原則,也未與外送員或其工會協商而調降後的外送員配送費用,外送員平均接送單花費時間與酬勞換算只有七十至一一五元/時,比調整後的最低工資一六八元/時低得多,完全不合理。且在訂餐需求量較低區域(如中南部或北部偏鄉),外送員報酬劇降,亦對不同區域的服務權益不公平。
為改善以上問題,促使外送平台報酬公開合理透明化及以後報酬結構調整有遵循原則,建議可朝向參考計程車車資結構,以機車合理行駛成本及適當報酬率,建立外送員基本合理報酬結構,計算每接送單的基本費用,其外送總服務時間的工資至少要高於最低工資一六八元/時,並取消額外趟次挑戰的獎勵以減少趕單的交通安全風險。
此外,建議政府參考前年輔導Uber條款轉變成「多元計程車」模式,駕駛必須具備職業駕照,增加職業機車駕照類別,要求無論外送平台業者與外送員之間是僱傭或承攬關係,均應規範其外送員須具備職業機車駕照,並對其使用之機車配備要有基本要求門檻,同時規範外送平台業者應定期辦理外送員機車安全駕駛教育訓練。
台灣能在氣候變遷潮流中缺席嗎?
2021-11-08 03:45 聯合報 /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大約10萬人6日走上格拉斯哥街頭,要求政治人物、跨國企業和富裕國家加快應對氣候變遷,並解決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美聯社)
第廿八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我國雖未能出席,但是在氣候變遷的世界潮流中,能缺席嗎?
各界環保人士有近十萬人參加示威遊行活動,呼籲各國採取措施,防止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沿海遭淹沒等環境受衝擊。目前會中已經承諾二○三○年前,停止森林濫伐和土地退化,並以一九○億美元投資保護及恢復森林。
會中也有共識認為「燃煤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引發氣候變遷的元凶」,已有四十多國簽署將在二○三○年代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反觀我國在二○二○年發電量中,煤電占四十五%,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台灣二○一九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二億五千六百萬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零點七六%,全球排名第廿二名。
民進黨政府二○一六年推出能源轉型,非核家園、廢核是重要施政主軸,蔡英文總統更宣示「二○五○年淨零排放是減碳目標」。口號很響亮、目標很清楚,但是可以達成嗎?如何達成?
多國將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政府是否跟隨世界潮流也宣布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然而目前能源轉型的「廢核」,將使我們供電量穩定性堪慮,恐使台灣不僅難淘汰燃煤電廠,反而得更依賴燃煤電廠而「火力全開」,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潮流中要逆流而上嗎?
中共想共同富裕 莫忘新民主主義
2021-11-08 03:29 聯合報 /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中共施政將往共同富裕目標前進,也是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的折衷路線。 (網路照片)
中共今起舉行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審議中共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此刻,值得重溫並釐清中共歷史。
中共革命勝利後,毛澤東採取過渡時期的新民主主義政策。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對於民主黨派,給予接近中央政府三分之一的正副職務;在經濟活動中多種經濟成分可以並存與合作。這些都是中共在建政前和民主黨派與社會有代表性的人士所作的協議,以期獲得他們支持參加一九四九年九月的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從而制定「共同綱領」,做為臨時憲法,再由其中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新民主主義政策的執行很快發生分歧。劉少奇認為中國基層農民過於貧窮,應該讓他們普遍發展至富農生活水平,再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制。但是毛澤東觀察一些老區的土改,不少農民有了地,開始產生了新地主與新富農的資本主義萌芽現象,而非往集體經濟方向發展。因此,在中共建政二、三年後,毛劉的路線就出現了矛盾。這樣內部激烈的路線和權力鬥爭進行到文化大革命爆發,劉少奇被徹底打倒。
中共建政後的六年中,經歷三反、五反,民族資產階級的私人企業灰頭土臉,不久即紛紛自動交出企業,由政府分配紅利,繼之中共對手工業的改造,農業的集體化,使得原本宣布十五至廿年的新民主主義過渡社會在一九五六年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公有制與集體制的社會主義社會。在中共黨史相關著作中少有記載的,由於民間工商業的停擺,物資開始匱乏,人民大量失業。一九五八年開始的大躍進以及之後將不能升學的青年安排進入農村和邊疆勞動,都是急遽施行社會主義制度而致民間缺乏積極性以及去除了大量工作機會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高層的變化,其性質與面臨的問題,基本上沒有脫離中共建政後關於新民主主義與反新民主主義路線的鬥爭原型,沒有脫離劉少奇和毛澤東對於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目標與作法的矛盾。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接近劉少奇的概念,中國人先富起來。習近平執政以後,在政治和經濟路線上愈來愈接近毛澤東的思維,對於黨內貪腐的清理與三反運動類似,對於馬雲等民族資本家的鬥爭則類似五反運動,且進一步利用、限制和改造到了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必須納入黨的體制。
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前,習近平宣布中國社會基本去貧,中共施政將往共同富裕目標前進,也是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的折衷路線。筆者建議,中共莫忘初心,飲水思源,沒有新民主主義的實施與其他黨派及知識分子的共同參與,就沒有新中國,因此應該考慮回復到新民主主義的基本原則,開放實質性的政治參與以及在國營經濟做為社會主義的基石上,允許民間企業正常與獨立地發展,不受政治壓抑,讓人民能夠自由發揮中國與西方文化融合的智慧,參與全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