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行舟的文明理解

◆  拜登「台灣協議」是空話?
◆  炒股,亡了大清…/反貪腐爭民主 武昌一擊成功
◆  高官活在平行時空 庶民經濟無望
◆  紓困條例退場前 應增接種救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行舟的文明理解
◆  基本工資調漲 生活無虞?
◆  團結做不到 如何樂當世界人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行舟的文明理解


2021-10-09 00:25  聯合報 /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潘襎



遠古文明裡的船隻,從獨木舟、竹筏渡河開始,擺渡於河川兩岸,逐漸發展為長江大河的運輸工具,最終跨洋遠征,運輸貨物、軍隊,成為改變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型交通工具。

台灣最具海洋意識原住民是達悟族,馳騁於大海的船隻雖稱獨木舟,其實已經使用多達二十幾片木板拼接而成。台灣先民冒死橫渡黑水溝渡海來台,目前停放在安平港的「台灣成功號」再現鄭成功率軍抵達台灣時的船隻原型。

船在人類文明始源上具有鮮明記憶,並非工具性目的,而是關係著族群繁衍與否的嚴肅議題。兩河流域蘇美人造蘆葦船,水神夢告國王預先搬運糧食、動植物與攜帶族人上船躲避洪水,子孫因之繁衍,《聖經諾亞方舟故事原型或許出於此。希臘、瑪雅文明都存在大洪水神話。中國古代有大禹治水故事,只是他受舜之命治水。人因獲罪於天,故天降大雨毀滅萬物,不論兩河流域或者聖經故事,船隻的發明並非人類長期與自然格鬥的需要,而是依據神的指示創造而來。

船改變人類文明的交流史,日本遣唐使節,廿次渡海十五次完成使命,不少人葬身大海。古代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維京人從紀元八到十一世紀,出沒於北海、地中海、黑海各地,紀元一千年左右甚而到達北美紐芬蘭島。這場漫長的生存競爭史,在動漫《北海小英雄》上面,維京人小威透過機智化解危機,文明衝突成為一場美的際遇。

一八○七年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發明蒸汽機明輪船,航行於哈德遜河,船隻成為內陸交通重要工具。英國畫家透納在一八四○年描繪〈奴隸船〉,控訴奴隸貿易下集體屠殺奴隸詐領保險金事件。船堅砲利是帝國主義給中國帶來的痛苦回憶,一八五三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率領軍艦闖入江戶灣,敲開鎖國大門,終止了江戶兩百餘年和平歲月。一八六七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南端遭遇船難,船員避難斯卡羅領地被梟首,成為異文明遭遇時的一場悲劇。橫渡北大西洋的鐵達尼號、一九四九年撤台的太平輪,都造成一千五百餘位乘員死亡。

船在現實世界裏連接河川、大海,溝通或者降伏對方。在幽冥世界裡,埃及《死者之書》的船隻載著亡者進行死亡之旅,但丁《神曲》上則有卡龍擺渡於冥河,只要繳交船費,就能讓驚慌的幽靈得以安渡地獄彼岸。人類面對未來焦慮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太空船穿梭於廣大無垠宇宙找尋外太空文明。

日本《百人一首》曾禰好忠歌謠:「舟渡由良河口,失其槳,行蹤飄忽,如戀情之旅。」戀愛如行舟而無槳,一出由良河口,河流加速,心情不安。文明際遇或許如乘舟戀人,水流快速,無槳可掌,前途難以名狀,有的發展為怨偶,有的則邂逅良人。中文世界裡大家常用「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期勉賢人掌舵,方免全體覆滅。小至渡船,隱喻戀情,大至國家任才、文明邂逅,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締造美好願景。













拜登「台灣協議」是空話?


2021-10-09 00:34  聯合報 /   王高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左)五日在白宮被問及共機擾台等問題時表示,他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都同意遵守「台灣協議」,習近平不能做遵守協議以外的事。但拜登並未說明何謂「台灣協議」。(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被媒體詢問台灣議題時,突然提出所謂的「台灣協議」(the Taiwan agreement),表示此為他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次通話時所同意的內容,習近平也不能做遵守協議以外的事。到底「台灣協議」為何,引發各界的一番揣測。

面對外界的質疑,白宮終於有了正式的回應。白宮發言人莎奇六日向媒體澄清表示,拜登上次與習近平通話強調,美國是根據《台灣關係法》處理對台關係,美國會恪守對台承諾。原來拜登口中所謂的「台灣協議」(這已是他第二次提此名詞),就是《台灣關係法》。

由此名詞風波可看出美中台關係幾點意義。首先,前次拜登與習近平通話時,台灣議題果然又成為兩位領袖不可迴避的議題,北京當局總是強調,台灣問題是美中關係的重中之重,在每次的美中高峰會議中都會主動提及,此次也不例外。尤其是半年來兩岸關係緊張,中共軍機艦不斷擾台,美中兩國領袖必然就此一議題交換意見。

其次,拜登對於美中關係顯然不夠熟稔,他已兩次提及「台灣協議」此一名詞,但是此協議並不存在。美中之間真正協商通過關於台灣的協議只有三項公報,但並未簡稱也很少有人稱其為台灣協議。而白宮居然出面澄清拜登口中的台灣協議是《台灣關係法》,該法是美國自己訂定的法律,並未經過中美協商,北京也從未接受過,怎能視為美中間的一項協議?拜登如此用語隨便,又對美中台關係不夠專業,台灣要將自己的安全置於這位領導人手中,恐怕要捏把冷汗了。

第三,既然拜登所謂的台灣協議是《台灣關係法》,那只能約束美國自己的行為,中國是不認帳的,則拜登所說的「習近平也不能做遵守協議以外的事」,根本就沒有法條根據,也不能落實。如果拜登在通話中向習近平提出關切北京持續對台軍事施壓的事,希望北京能有所收斂,習近平當然也不會同意了。如此拜登對於媒體的說法根本是空話一句,台灣及各界還能當真嗎?也難怪在拜習通話之後,中共近日又接連派出更多數量的軍機對台施壓。

第四,美中之間真正具有的協議是三項公報,其內容奠定了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承諾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議題,則華府可以降低對台軍售的質與量。如今台海情勢緊張,從北京的觀點是因為台灣民進黨政府捨棄九二共識,華府也在淡化其一中政策的內涵,所以加強對台武力的威嚇。拜登政府如欲緩解台海緊張的情勢,不能只著重《台灣關係法》,還得回歸美中三項公報的內涵,否則再多的美中領袖對話都無濟於事。

拜登上次與習近平通話,顯然是談到了台灣議題,但美方的說法也不令中方滿意,以致習近平婉拒了與拜登在 G20 的高峰會議。但是拜登顯然很想與習近平舉行高峰會,或許是為了國內經濟發展而欲緩和外部競爭,近日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又與中國代表楊潔篪在瑞士舉行協商,此舉是否代表對於中國的政策將有所調整,值得我方密切注意。














炒股,亡了大清…/反貪腐爭民主 武昌一擊成功


2021-10-09 00:33  聯合報 /   周永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理事長(新北市)
孫中山。(圖/取自維基)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孫中山領導革命,終於在宣統三年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首義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成功,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孫中山曾說:「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還要遲一年半載」。川漢鐵路收歸國有,並非單純,是清朝官派挪用公款炒股失職案。清朝任命的川漢鐵路駐上海經理,竟拿修建川漢鐵路的股金二百五十萬兩炒股,最終橡膠股價暴跌血本無歸。

主因一九○八年美國福特汽車發明第一台 T 型車,迅速席捲大眾購買潮,造成輪胎需求暴增,也造成至一九一○年橡膠價格上漲六倍之多。整個上海掀起瘋買橡膠股。至一九一○年七月國際橡膠產量增加,價格崩跌,股票無量狂跌,上海資本市場哀鴻遍野。清官方任命之經理挪用炒股,清政府難辭其咎,這是中國第一次股災金融之大亂民營高層卻隱瞞,大清擬收回股票國營,不願承認虧空讓國家賠償,引發民間不滿,革命黨及民間聯合組成「四川保路同志會」。

宣統三年因鐵路國有案,川人反對最烈,四川總督趙爾豐下令鎮壓,民怨沸騰,當天同盟會員用木片製成水電報,投入錦江,傳警各地。清廷派鐵路大臣端方赴川查辦,並令湖北新軍隨行,復為維持兩湖地方安寧,派調新軍出防。

湖北新軍步隊共有一萬六千餘人,調離武昌者近半。因原效忠清軍、保持中立者與革命黨人各占三分之一。此次調動後駐防武昌革命黨人尚有三,五九五人(為原革命黨人的三分之二)。此調動相對的也打亂削減了革命軍的戰力,所以說因四川鐵路國有案造成武昌起義形勢大好,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革命軍滲透在各兵營數相當平均,人數上原來就和清軍旗鼓相當。

革命軍能在兩日光復武昌、漢口、漢陽,主要因革命兩大組織文學社共進會,於武昌起義數月前合併,一律稱為武昌革命黨人」,並組建起義領導機構起義總指揮部,指揮統一,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將起義時間訂為辛亥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國曆十月六日),雖然中途事洩,發難日變動,以及調動支援四川諸因素,攪亂布陣,但任務目標行動準則已胸有成竹,況且名冊被搜,清按冊捕抓,風聲鶴唳,退無可退,起義必須孤注一擲,猛虎出匣,乃一舉成功。

軍事專家蔣百里評價武昌起義「歷次革命皆由外鑠,其勢不堅,而武昌大革命由內而外、下而上,其成功非偶然也」。這些「反貪腐、反欺凌、救國家、爭民主的民主先驅、先烈先賢的拋頭顱、灑熱血必將永留青史,為世人所緬懷。  













高官活在平行時空 庶民經濟無望


2021-10-09 00:28  聯合報 /   何素娟/公職退休(台中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日前在立院被質詢時表示,蚵仔麵線一碗20元。記者季相儒/攝影



立委質詢主計長物價上漲影響民生時,問蚵仔麵線一碗多少錢,主計長答廿元,跌破眾人眼鏡。看來實在是距離群眾太遙遠了,高官們好似活在平行時空中,無感無知也麻木不仁。

昨日清晨住家不遠處路口,一滿頭花髮婦人推著滿車沿街撿拾來的廢紙箱及寶特瓶,一個不留神,腳踏車上掛滿廢紙箱及塑膠袋散落,我幫她撿拾並捆紮後,婦人稱謝後離去。

事實上,疫情期間大台中隨處可見沿街撿拾破爛的中老年人,火車站前台灣大道、地下道,及寬敞火車站內隨處可見街友睡臥,這是近年少見現象。

上月去台北,回程在北車與轉運站四周覓食,看到更多街友或坐或臥,首善之區尚如此,走訪台南、高雄市區商家不是大門深鎖,就是門可羅雀,其他偏遠地區庶民日常生活與經濟壓力也就不言可喻了。台灣經濟已呈兩極,大企業訂單滿載,小店家與庶民經濟每下愈況,嗷嗷待哺,讓人看了深感無助與無奈

台灣經濟成長率容有不錯表現,但物價不斷上漲,貧富差距擴大,薪資所得及退休族群,特別是年金少的勞工朋友,區區所得早被通膨吃盡,小店商家也都不堪負荷;即使政府發放五倍券,敢問區區五千元,能為升斗小民帶來多少助益?

適值我們國家慶典,民眾面對實質通膨與生活壓力,只怕更勝共機擾台的震撼與影響;蔡政府如果以為降低疫情管控,民眾藉假期出遊,台灣經濟就撥雲見日,那就大錯特錯了;執政高官千萬不可自以為是,不知民間疾苦。

主計長一碗蚵仔麵線廿元,只說明蔡政府高官仍高高在上,坐享雲端,與我們一般民眾處在平行時空,讓人既感遺憾又覺無奈。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當年勝布希入主白宮,說了句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台灣面對各種內外衝擊與環境變化影響,整體經濟如何,主計長、財經首長再清楚不過。當知庶民經濟無著無望,可是要喪失政權的。

慶祝國慶,希望來年,台灣經濟有一番新氣象,庶民生活能夠獲得改善提升,才是正辦與硬道理。














紓困條例退場前 應增接種救濟


2021-10-09 00:27  聯合報 /   江一豪/律師(新北市)
立法院審查紓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歷經五月確診病例的大規模爆發,新冠病毒防治在國人共同努力下漸有成效。告別疫情蔓延時的緊急狀態,此時檢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紓困條例),將陸續通報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一併納入思考,展望後續的修法方向,應是適當的時機,也有其必要性。

紓困條例第七條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此一近乎空白授權的立法模式,遊走在違反法律明確性授權明確性的邊緣。在新冠流行初期,受限於認識有限且疫苗尚未研發完成,該條規定或許有正當性;但隨著對疫情掌控增加,其合憲性必將持續受到挑戰,尤其指揮官確曾以此推行引發高度爭議的防疫處置或措施。

如果沒意外,《紓困條例將於明年六月底落日失效,參考釋字第六九○號解釋先例,比照 SARS 疫情過後針對《傳染病防治法》進行全面修正,將必要採行的合理防治手段新增入法,使國人能預見在何條件下應配合防疫,將是重要的法制工作;但如何在退場前,給予疫苗接種受害者妥適救濟,或許是《紓困條例》後也最重要的一件差事。

截至九月底,疫苗接種後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近四千件,其中死亡達八二四件,已跟染疫死亡人數不相上下,民間固已籌組義務律師團協助受害者爭取權益,但後續救濟之路有必須面對的障礙:衛福部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修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審議辦法),將原本「無法排除」不良反應與接種有因果關係者皆予補償,改為僅對「有相關」及「無法確定」者才提供補償,明確提高申請的門檻,使得補償核准更困難,偏離救濟制度精神。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制度精神,在於藉對個人補償,以實現監測並改良預防接種副作用的公益目的,且由於疫苗獲得、接種方式及安全評估,均在行政機關掌握中,接種者處於絕對資訊不對等地位,因此有必要將「因果關係不明的不利益歸予行政機關,將舉證責任倒置由行政機關負擔始得免責。更甚者,為防止新冠病毒擴散而產製的疫苗,以有史以來最快速度研發,並採用緊急授權方式上市,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知風險更大,實不該將可能發生不明原因副作用的風險交由個別民眾承擔,因此《紓困條例》中新增較現行審議辦法寬鬆的補償門檻規定,例如沿用舊審議辦法的規定,除非能查明預防接種與不良反應確實無關,否則皆得請求補償,即足資參考

相對於行政院刻正大力宣傳五倍券及總額達八千四百億紓困特別預算,為補償接種受害民眾及家屬,其所需預算並非龐鉅,更重要的是,國家必須展現照顧所有促成群體免疫而成犧牲者的堅定立場,這比官員為個別疫苗掛保證或貿然推斷不良反應與接種疫苗無關的言行,更能提升民眾施打疫苗意願,並實現社會連帶的理念。













基本工資調漲 生活無虞?


2021-10-09 00:23  聯合報 /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明年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至2萬5250、時薪調至168元,調幅為5.21%。記者蘇健忠/攝影



基本工資自民國 96 年(二○○七年)揮別凍結,迄今持續上揚。今年因為出口暢旺,再加上公務員明年調薪三%,所以審議前各界均認為調漲「勢不可擋」,結果也一如預期,漲幅創蔡總統任內新高。過去十四年間十四度調漲,多數受雇者無感」,甚至憂心會造成失業率攀升,為何當局要年年漲?

基本工資調漲,怎麼會多數勞工「無感」?以今年為例,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至二萬五,二五○元、時薪增至一六八元,預估有一九四點二八萬名勞工受惠,時薪則有五十一點一一萬人受惠。但是,實際上目前參加就業保險的有一定雇主之勞工已經達七百萬餘人,受惠基本工資調漲者僅一九四萬餘人,可見有七成三的勞工對此無關痛癢

照理基本工資變動,只對打工族與邊際勞工造成衝擊,儘管基本工資不斷成長,不過失業率僅在民國 98、99 年(二○○九及二○一○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破五,其餘包括去年均維持在四%上下。因此有學者斷言,今年內需產業雖受疫情影響,但在振興券與補助配套的加持下,調升基本工資不致提高失業率。

但失業率未明顯增加的原因,在零工經濟日益普及,特別是景氣差時,老闆為控制成本常會將正職缺改以外包或打工族代替。今年五、六月疫情竄升,市場立馬增加七十九點五萬打工族,而這正是何以需要持續調整基本工資之理由,所以蔡總統才會開出「制訂最低工資法」的競選支票。

遺憾的是蔡總統執政五年,在國會過半的優勢下,仍未見「最低工資法」送出行政院大門;更弔詭的是,當局欲藉調漲基本工資,帶動整體加薪的作法,竟出現全體受雇員工所得增幅低於基本工資漲幅之情形。以民國 109 年(二○二○年)為例,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當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一點七%,但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審議民國 109 年(二○二○年)實施的基本工資是月薪調漲三點○三%、時薪提高二點三三%,顯然蔡政府需要全盤檢視加薪策略。

調漲基本工資是為了保障弱勢勞工,不因通膨而使其實質所得縮水解決低薪則是要讓企業與員工分享經營成果。比起進行產業升級、推動稅制革新的富民措施,使全民賺錢,用調整基本工資這招達成加薪目的,是既輕鬆又容易迎合大眾。但蔡政府以短期手段解決長期沉痾,治絲益棼,反而讓邊際勞工人數爆增二百萬,且加大貧富差距。

古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終不可得」,勸誡當局不要老想著彎道超車,小心翻車哪













團結做不到 如何樂當世界人


2021-10-09 00:22  聯合報 /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季青漫畫



團結、團結、團結!總統年年在國慶慶典呼籲國人要團結,卻看不見成效,團結變成語助詞或空包彈罷了。

蔡總統的國慶文告,從民國一○六年的因為民主、自由、團結而偉大、一○七年台灣獨特堅韌團結起來、一○八年團結人民捍衛民主,至一○九年的團結台灣自信前行。一再強調要國人團結一致,克服種種挑戰。

好像只有人民自發戴口罩防疫情,是唯一成功團結案例,但最後卻被政府收割。口罩成為國家隊,增援外國做外交,對國內採配給購買,還得感謝政府,否則網軍群起攻擊。

現在總統府光雕展演主題台灣人樂當世界人」,跟國慶文告的「團結」字眼,好像就是過場的表演光雕,華而不實。把台灣推向世界化是個議題,台灣為防疫排斥大陸人,小明不能回家,大陸疫苗經過世衛組織認證卻不能進台灣,連德國 BNT 疫苗經過上海代理商入台原本都是不可以的。沒有開闊的胸襟,台灣人又如何樂當世界人呢?

德國總理梅克爾正是用「世界人」觀點治理國家,解決希臘債務、接納百萬難民。台灣政府眼光短淺,只知道抱美國大腿,被強迫買貴又不符合防衛作戰需求的武器裝備,緊隨美國「反中抗中叫囂,更是偏離「世界人」的價值好遠。

總統國慶文告,大家都知道聽聽就好了,團結台灣人不成,改換成樂當世界人也只是空話。不妨先追求「中華」共通二字,讓兩岸民眾共同以中華民族為榮,踏出團結的第一步,才有機會當個世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