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8200/web/◆ 聯合報社論/有英系監督國政,蘇揆即免於更換嗎?
◆ 聯合報黑白集/張淑芬神救援
◆ 經濟日報社論/再評大陸「共同富裕」的理論基礎
經濟日報社論/再評大陸「共同富裕」的理論基礎
2021-09-03 02:5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提出「共同富裕」新論,加上「三次分配」新招,引來社會關注。(取材自微博)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高規格再提出「共同富裕」以及「三次分配」的概念,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其中兩個時間點:「改革開放後」及「黨的18大以來」,至為關鍵,恰好點出了從民國 68 年(1979年)以來迄今及延伸到民國 138 年(2049)建國百年的兩個發展階段。為說明分析方便起見,不妨分別稱為一,中國改革開放的鄧小平階段;二,中國改革開放的習近平階段。兩個階段的特色與發展重點並不難區分,似也可分別冠之以「鄧小平理論」與「習近平理論」。
新中國自民國 38 年(1949年)成立後迄民國 67 年(1978年)的30年期間,正如中央財經委員會所言,體驗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並作出了總結,「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因此,在走到了幾乎是一窮二白的民國 67 年(1978年)時,鄧小平終於在中共第11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鍵性的歷史決定:改革開放。至於怎麼改,怎麼開?那就摸著石頭過河,但大方向還是有的,分別是:
─在經濟方面,「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政治方面,「穩定壓倒一切」;
─在社會方面,「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
引號中的話,全是鄧小平的原話,因此也不妨把這三個方向理解為「鄧小平理論」。客觀理性地評論,在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與形勢下,恐怕再沒有比這三句話更能抓住發展的精髓與要領了。
要發展,只能靠市場經濟,所以在社會主義下加上了市場經濟,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果然,市場經濟釋放出了數以億計的中國人的生產力,中國 GDP 才30年就從民國 68 年(1979年)的全球排名第15位躍升到民國 99 年(2010年)的全球第二位,而且,的確實現了「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然而,隨著快速增長,諸多發展問題如貧富差距拉大、環境生態惡化、社會矛盾浮現,腐敗問題等也伴隨而來,嚴重衝擊了社會和諧與政治穩定。這也成了民國 101 年(2012年)上台執政的習近平面臨的重大挑戰與嚴峻考驗。
民國 101 年(2012年)年底,中共18大除了展開全面重拳反腐以排除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礙外,習近平還提出了「五位(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生)一體」的發展理念與「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改革重點。如果借用前述「鄧小平理論」,那麼不妨把「習近平理論」理解為在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發展問題時對「鄧小平理論」的調整與補充,即:
─在經濟方面,「發展才是硬道理,但可接續的發展更是硬道理」;
─在政治方面,「穩定壓倒一切,但有和諧的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在社會方面,「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但現在是到了該共同富裕的時候了」;
這應該就是習近平主持召開「817」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高規格提出「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至於會議中跟共同富裕大目標一起提出的「三次分配」,應該是為了追求及實現共同富裕大目標的一種手段與方法。
應該看到,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到的「小康」目標,40年之後的民國 109 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基本實現。從扶貧到脫貧到全面小康,可以視為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已完成基本鋪墊,接下來,即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落實,並努力針對初次分配(依據市場競爭力法則進行的分配)、二次分配(依賴政府通過政策手段進行的再分配)及三次分配(基於社會公益及慈善行為進行的分配)進行深入研究並作出制度安排,這應該就是今後中國改革的重大方向與挑戰。
從鄧小平到習近平,總的來說,中國的改革大工程還是一脈相承,有理想、有目標、有方向、有脈絡、有策略、有邏輯可循的,這在舉世各國中,如非僅見,亦屬罕見。
聯合報黑白集/張淑芬神救援
2021-09-03 02:5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昨天首批BNT疫苗終於到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親自到歐洲催貨,返台仍在檢疫隔離,特別委託表姊張淑芬(左一)代為接機。記者鄭超文/攝影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一批九十萬劑的 BNT 疫苗終於抵台。美國人都要開打第三劑加強針了,台灣人民卻苦等一年,才得見它真面目。
畫風詭不詭異?當初擋下這款評價優良疫苗的指揮官,竟親到機場迎接它。陳時中受訪時都說「不後悔」當時決定,現在恭迎它,自然無須害臊。對他而言,前倨後恭的矛盾,邏輯完全一致:擋它是順應上意,接它是順應民意。此一時彼一時,見風轉舵來接機,完全沒毛病。
更精準地說,陳時中順應的是「英」意:擋小明是為製造兩岸敵意,擋 BNT 更是。美中對抗下,小英總統為投白宮所好,貼了復必泰標籤的疫苗就成了「一中」陷阱,優質疫苗頓成牛鬼蛇神。
但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八百多條人命殞落,再強大的謊言都會被戳破。不是郭董神通廣大讓小英退讓,而是驚悚的死亡數突破了小英防線;否則 BNT 抵台時,郭董怎會湊巧隔離中?
張淑芬替郭董接機真是神救援,完美詮釋謝志偉接力政治精髓。董娘一人分飾二角,一笑泯恩仇,無縫接合蔡政府矛盾。更神奇的是,新華社高調報導「復必泰」抵台也沒人駁斥,功勞人人有分,結局皆大歡喜。受害的卻永遠是民眾,臨時加演的廿二歲前施打橋段,一下就激活了人民的對立與憤怒。政客弄權的天性,跟蠍子螫人沒兩樣。
聯合報社論/有英系監督國政,蘇揆即免於更換嗎?
2021-09-03 02:5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英系」掌門人立委陳明文。圖/取自陳明文臉書
立院新會期即將開議,民進黨內倒蘇聲浪欲去還留。這波逆流,主要來自立院非新蘇系立委,帶頭大哥是英系掌門人陳明文。蔡總統嫡系站在政爭浪尖上,不僅府院關係引人疑慮,而陳明文大動作介入五倍券及疫苗分配逼行政院退讓,固假藉民意之名,但仍讓外界驚見「派系治國」之魅影。
五倍券之亂,引燃倒蘇風暴。英系、正國會綠委公開挑戰政策,蔡總統將陳明文等人找去官邸「溝通」,最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妥協免費發券。蔡總統事後強調執政一體,肯定蘇內閣振興規畫;但陳明文在蘇揆施政報告前爆料,稱政策轉彎「是我們說服總統」。他更預言,蘇揆任期會超過游錫堃在扁朝的三年紀錄,還故作玄虛稱蔡蘇體制牢不可破,「院長任期可能不止明年」,恍若以影武者自居。
蘇揆面對「保位戰」其實心懷戒懼,五倍券讓步後,立即南下嘉義送上建設大禮,向英系示好。而陳明文肯定蘇揆接地氣之餘,高調直斷內閣生死,姿態高亢。更耐人尋味的是,他細說「英系」成軍歷史,「當年是我們找她出來選黨主席,她來還民進黨人情,我們當然挺到底」。他也沒忘了算上總統連任初選時,自己如何挺蔡力抗獨派,促成蔡賴配。
陳明文趁民怨四起時,一舉翻轉蘇揆獨霸局面,又不經意自曝其「造王」背景,好不威風。一時間,英系聲量拔高,站上綠營風口浪尖。在外界談論組閣人選及接班人名單時,陳明文在「後蔡時代」頓時舉足輕重;但卻也凸顯蔡政府體制的荒謬,不僅脫出憲法權力架構,更淪為派系地盤拚鬥。
我國的雙首長制固由閣揆主持內政,但民意基礎在民選總統,蔡總統選擇蘇貞昌,當然對其施政良窳負有政治責任。更何況,她身兼黨主席,有黨政協調平台可協調。然而,五倍券卻演成蔡蘇會「溝而不通」,蘇揆假傳聖旨,最後由英系立委集體造勢反制內閣,扭轉決策。免付千元看似順應民意,事實上,順著綠委意見讓各部會擴大各類印券,方便地方造勢,浪費更多公帑。
更可議的是,蘇揆為安撫英系,直接拿地方建設分肥。英系立委食髓知味,又瞄準全台瘋搶的 BNT 疫苗,要求指揮中心為十八到廿二歲開「貴賓廳」的插隊便門,擺明針對明年選舉首投族政策買票。
英系利用府院矛盾搭設權力違建,明明是攫掠國家資源中飽黨私,陳明文還否認「派系治國」,聲稱堅守本土價值。若這是蔡總統默許,那便是她派系再平衡的訊號。早從去年全代會改選,綠營派系權鬥開打,新蘇系獨大,積怨日深。今年疫情前,蘇揆先是拒對四大公投提對案,接著太魯閣慘案林佳龍下台、黑道入黨,兩方來回攻防,英系重傷。疫情緩和後,民生經濟問題衝擊蘇內閣,危及總統人氣,英系挾民怨「監督」,拉著正國會吹起倒蘇號角。
由於蘇內閣已非維穩助力,蔡總統與派系的互動,格外引人注目。最近她搭專機南下探視海派領袖林崑海,引發外界議論;微妙的是,蘇貞昌早在一月就去破冰。海派去年黨職選舉攻勢受挫,同床異夢的蔡蘇先後向其示好,顯示派系力量已介入府院權力蹺蹺板。
蔡政府一黨獨大已破壞民主制衡,在防疫的黑箱體制下,人民權利不斷被侵蝕。此時,執政黨內鬥演變成派系替總統監國,牽制內閣,更劣化施政品質。看到閣揆胡亂撒幣以求自救,英系人馬不顧體制左右國家資源分配,總統防跛卻仰賴派系當助行器,有識者能不擔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