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7894/web/ 

◆  高端疫苗疑慮 陳時中應說清
◆  根絕走私寵物 以領養代替購買
◆  爾愛其法 我愛其貓
◆  阿富汗打臉美式民主烏托邦
◆  女性夜間工作權益 誰來保障?
◆  你要他們怎麼昂揚?正視青年困境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科學精神與治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經濟日報社論/科學精神與治國

2021/08/25  02:43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五四運動的口號有「賽先生和德先生」,賽先生是指科學,德先生是指民主。我們實行民主制度已經很有成就了,值得討論的是科學。我們的學校都有教科學,我今天要討論的是科學精神與治國。

科學家所用的名詞都只有一個解釋,但是我們卻允許政府用含糊不清的名詞。比方說,在疫情上的校正回歸,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我們的社會卻對這種現象無所謂,這實在不符合科學精神。學過數學的人都會發現數學裡的名詞不可能有人做不同的解釋,比方說,虛數只有一種解釋。

科學家對每一個現象的解釋都會非常慎重,但是我國政府常常很輕率地解釋一件事。比方說,一把椅子會造成停電。我們的社會也沒有深究這種解釋的正確性。美國的飛機製造公司遇到空難,從來不會輕率地在短時間內說明空難發生的原因。很多空難的解釋是在科學家做了長達兩年的研究後才定案的。

科學家注重實驗,一位工程師可以在公司內提出他的想法,但必須經過很徹底的實驗,才敢開始在生產線上試用。當然現在很多實驗是先經過模擬軟體的測試,沒有一家公司敢貿然地在生產線上立刻採用某一位工程師的想法。以我國的教改為例,教育部會很快地推出一種改革,當然會發現問題重重,因此所提出的改革也就一改再改。會考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各位比較當年所實行的會考和現在實行的會考,一定會發現兩者大不相同。如果教育部在實行某一個制度時,先做小規模實驗,絕對不會發生這種現象。

科學家注重現實,不能完全講究理想。我們常常聽到科學家說「最佳化」,所謂最佳化,其實就是在某種情況之下,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也就是說,科學家不可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比方說,要設計一個電路,如果輸入的訊號是高頻率的,也許就要犧牲一些放大率。我國在能源政策方面也應該有最佳化的想法,因為不可能有一種非常理想的能源,價格便宜、安全、不造成汙染等等。我們所能做到的是,在考量我國的情況之下,找出最佳能源,這當然不是合乎理想的。

最後,大家應該知道,科學家是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一切都是根據邏輯思考的。如果一個社會在討論事情時,能夠完全根據邏輯思考,相信這個國家的政府一定會相當冷靜的處理國家大事。所以我在此呼籲我國重視科學精神,也用科學精神治國。








高端疫苗疑慮 陳時中應說清

2021/08/25  02:43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備受爭議的高端疫苗日前已開始施打,蔡總統和多位執政黨民意代表率先接種,以示支持,但是預約高端疫苗者不若國際疫苗踴躍,延長預約時程亦未達標,可見國人對高端疫苗的成效仍有疑慮。

不幸的是,有兩位首日在接種後的國人往生,目前沒有任何直接證據是與該疫苗有關係,且任何疫苗的施打都有潛在風險,但是這起憾事更加深國人對高端疫苗的疑慮,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能再迴避外界對高端的相關問題。

陳時中擔任指揮官以來,前後可說判若兩人。去年台灣防疫得當,使他成為媒體的焦點,地方政府競邀到訪,甚至為時尚雜誌拍封面照,好不風光,無疑是競選下屆台北市長的最佳人選。

然而,當華航諾富特群聚案後,民眾打不到疫苗,民間採購不順,政府又全力背書未完成三期測試的高端疫苗等因素,引起民眾不安,陳時中臉上的光彩愈來愈黯淡,使得原本應是專業回答的記者會,被不佳口氣所取代。高端開打的當天,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中,對政府是否護航高端的問題表示是無意義的,因為政府有積極催國際疫苗到貨之事,並將郭台銘說成是到歐洲催貨的非正式代表,忘了他當初是如何看衰郭董的疫苗採購,況且郭董用的是自己的錢,買的是有國際認證的疫苗,捐給政府供國人接種。

這已非首例。本月初同樣在記者會上,陳時中對於有幾批高端疫苗作封緘檢驗的提問,直指記者的態度不健康,卻忘了那是指揮中心連兩天給不出答案的問題,如此行政效率,令人無法想像,是否也說明為何我已採購的國際疫苗,無法如期到貨的事實。陳時中一再拒絕回答記者對高端的提問,最後更會反嗆記者,有失可擔大任者應有的風範。

民主國家都說公務員是公僕,為民服務是首要,替人民看好荷包是本務,政府購買高端疫苗的經費,來自人民的稅收,疫苗是要用在人體,存在著健康風險,所以國人當然有絕對的權利,可以問有關高端疫苗的任何疑問。沒有人否定陳時中和指揮中心的辛勞,但是記者關切的問題,一定是大眾關心的議題,對於高端疫苗的問題,陳時中愈講不清楚,愈不願意說,國人心中的疑慮愈大,愈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因為國人面對攸關生命問題是理智的。









根絕走私寵物 以領養代替購買

2021/08/25  02:43  聯合報/林威廷/獸醫系學生(台北市)


針對一五四隻走私小貓被人道處理一事,身為獸醫系學生的我,想分享一些想法。

我看到這消息第一時間的反應,如同所有人一般,感到無比的不捨與憤怒。不捨的原因,除了為那一五四條無辜生命被葬送感到不捨外,也為在現場執行安樂死的獸醫師學長姐們感到不捨。我相信絕大多數獸醫師們都期許能以所學,使最多的動物可以開心、有品質、有尊嚴地活下去;然而獸醫師為防疫人員,必須把一切可能使國內動物染疫的機會降至最低。這批走私的貓來自狂犬病疫區的中國,這種病毒潛伏期可長達六年、致死率百分之百,且貓正是狂犬病病毒主要感染的物種之一,倘若小貓身上有狂犬病病毒,進入國內,將使犬貓、甚至人類,暴露於感染的風險,到那時所需撲殺的犬貓,將不再是這一五四隻,而是數以萬計!

我真正感到憤怒的對象,是那些非法走私小貓的繁殖與販賣業者!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商人冒著被抓的風險偷渡小貓,必定與其龐大的利益有關;這「龐大的利益」,應該是與台灣民眾「購買動物」的行為息息相關!因為民眾購買動物的行為,使不肖商人看見了「需求」背後的無限商機,因此透過走私進行「供給」,獲取暴利。假若民眾都不再向寵物繁殖與販賣業者購買寵物,寵物販賣市場的「需求」將不復存在,這是對此次事件感到憤怒與不捨的我們,需要深刻反省之處。

有不少動保團體提到「為何不用檢疫放這一五四條生命一個出路」;的確,這是看似可兼顧防疫與生命的作法,但仔細思考,漏洞百出!狂犬病潛伏期可達六年,試問檢疫期間都呈現狂犬病病毒陰性的個體,誰能保證牠來到新主人手上後,都不會發病?要是狂犬病疫情因此在國內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個較具爭議性的議題,則是蔡英文總統指出「在嚴格防疫的前提下,讓執法單位也能就個案的執行,可以更符合人道精神」,我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各國對於走私的活體,都是「人道處理」,台灣沒理由因為這次事件就改變對於檢疫的原則與決心,否則此例一開,台灣不但可能淪為世界笑柄,亦可能因此國門失守,狂犬病等各類高傳染性疾病將在國內大範圍擴散!奉勸政府,務必三思!

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應提高走私罰則與刑責,並全民共同唾棄「走私動物」行為!最重要的是,如果想養動物,請「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絕育代替繁殖」,讓寵物繁殖與販賣業者看不到購買動物的「需求」,讓他們死了這條心!








爾愛其法 我愛其貓

2021/08/25  02:43  聯合報/黃良慈/公(彰縣員林)


海巡署查獲一百多隻走私貓,依法由防檢局執行安樂死。多方聞訊奔走營救,蔡總統臉書被灌爆請求特赦,豈料口口聲聲愛貓一族的「暖女」態度消極,還期待修法「下不為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他負責,但貓死不能復活,他究竟如何負責法?

爾愛其禮我愛其羊,因為動物皆生靈。貓兒是不自主「被走私」,豈是偷渡客,無辜走私貓「罪不至死」,仍被賜死,當天適逢「國際流浪動物日」更諷刺。僅以「痛心疾首」表達對這殘忍冷酷無情政府的嚴正抗議。

法院講法、鄰里講理、夫妻講情,所謂情理法,法不外情,動物沒有非處死不可道理。

筆者鄉下公婆不習慣養寵物,但來了兩隻小流浪貓,仍長期買貓飼料,還專門煎魚去掉魚刺餵食,貓一餐沒來就出去找;現代人寧養毛小孩不養真小孩,寵物貼心不會「氣身惱命」(氣得要命),筆者同事心中把寵貓擺第一,妻小其次,雖不合倫常,也是愛護動物表現。

我家倉鼠長腫瘤無法進食,老公不停聯繫動物醫院,帶牠們急診,花三千元不心疼,細心灌藥灌食,鼠鼠臨死前掙扎爬起朝我一拜瞬間斷氣,第二隻亦同樣情形才絕,似乎知道主人極力想救牠,明知無救,重新來過一樣無悔,這是尊重生命。裝好小鼠屍體載到菜圃厚葬,心情惡劣透頂,一個多月走不出悲傷。

蔡英文發文此事讓人非常難過,她感同身受,坦白說我們感受不到,法令規定與疫病風險考量,太矯情矣!忍見「蔡想想」物傷其類,總統愛屋及烏午夜夢迴應該汗顏!










你要他們怎麼昂揚?正視青年困境

2021/08/25  02:43  聯合報/ 賴秀山/大專教師(新北市)


七夕情人節社會充斥各種購物、餐飲、旅遊訊息,但這些都是商人努力營造的浪漫泡泡,實則今日台灣青年們的困境卻很少受到社會與政府的關注。今年二月個人第一次參加學生的告別式,廿三歲青春年華的女孩,四年學貸,為生活騎機車到處打工,卻在前往下一站打工途中遭砂石車輾斃身亡,我面對她老淚縱橫的父親無言以對……

目前台灣社會面臨少子化、不婚、晚婚、低生育率、詐騙橫行、毒品氾濫等問題,其實都與青年們面對的困境有關。青年面對課業與生活的沉重壓力、面對情感的徬徨失落、面對未來的無所適從,你要他們怎麼昂揚?怎麼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怎麼去帶動社會的活力?怎麼去灌注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呢?他們在職場最底層,只能做最低階的工作,領一小時一六○元基本工資,怎可能談什麼遠大的夢想呢?只能去做街頭快遞,用命用速度去換得較高的收入,只能利用青春肉體去做援交,只能用詐騙、用毒品、用拳頭去巧取豪奪金錢,我們怎會讓我們的青年走到這步田地呢?

在此沉痛呼籲當政者重視青年面對的困境,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救救我們的青年也是在拯救台灣的未來。行政院組織架構下沒有青年部,兩黨黨部倒是都有青年部,可見政治人物對青年們都只有選票考慮,從沒有真正為青年們長遠打算過。個人呼籲執政當局可否考慮成立一個可協調整合國家資源的青年部,因為青年問題已不是教育部一個部會有能力承擔的,個人提供幾個方向:

一、面對青年生活困境的部分,青年部可整合全國公家機關的職缺,提供青年課外工作機會,提供較高工作薪資,不要再讓我們青年受到職場底層的剝削,他們也可以安心求學與生活。

二、青年部可以利用寒暑假青年較有餘裕的時間,整合國家公園、台糖及其他國營事業提供青年較完整的實習工作課程,教育部也可要求大專院校全力配合,讓青年的活力可以上山下海,去巡視我們的山林、去保護我們的海岸、去管理我們的農場,去監測我們的海洋,鼓勵全國青年男女共同參與,全程免費還提供工作薪資,讓青年能學以致用,或許畢業後他們就會想繼續投入,成為他們的終身志業,也可以藉此讓青年真正去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才會熱愛這片山林海洋,這是百年大計。

三、青年部利用寒暑假規畫實習課程時,不要只有工作訓練課程,最好與教育部合作提供師資,在課程中規畫一些身心靈與男女社交課程,這是由政府主辦的活動,自然會有專人管理與輔導,安全無虞家長也較安心,和坊間聯誼社活動不同。透過身心靈課程的學習,讓青年男女在工作實習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溝通與尊重對方?學習如何表達與體會他人情感?學習如何與情人相處?情感教育從來就不是聽完演講就會的,是要透過學習與相處之後才能有所領悟的,相信對社會未來不婚、不育會有所助益的。以上幾點愚見,希望拋磚引玉,救救我們的青年吧!











女性夜間工作權益 誰來保障?

2021/08/25  02:43  聯合報/ 何丞竣/研究生(台中市)



日前大法官做成釋字第八○七號解釋,宣告勞基法限制女性勞工於夜間工作,違反憲法第七條保障性別平等立即失效

勞基法規定,原則上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夜間工作,但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而且符合一、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二、無大眾運輸工具可用時,提供交通工具或安排女工宿舍,這兩個要件,就不受夜間禁止工作的限制。

原本勞基法賦予工會、勞資會議一定的權限,讓工會可以跟雇主談判,並且要求雇主採取相關保護措施,作為讓女性夜間工作的程序前提要件,看似給了不錯的保障。

但多數大法官在理由書中指出,基於工會組成結構與實際運作上複雜多樣,成員性別比例也相當分歧,能否取代個別女性勞工意願而為同意或不同意夜間工作,須打上問號。況女性勞工是否適於從事夜間工作,往往跟個人意願與條件相關,未必適宜全由工會或勞資會議代決定,進而認定女性夜間工作交由工會同意違憲。

不過,解釋理由書也很妙,多數大法官亦認為,就女性夜行人身安全之疑慮,國家原即有義務積極採取各種安全保護措施,甚至包括「立法課予雇主必要時提供交通工具或宿舍之義務」,以落實夜間工作之婦女人身安全保障。因此,是否能認為,原先依勞基法本應是透過工會與雇主協商談判女性可夜間工作的前提要件,經過第八○七號解釋後,提升變成立法者的立法義務呢?這樣算不算某程度上的勞權提升?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行政機關、立法者怠於立法課予雇主保護義務呢?大法官沒有加註相關機關盡速通盤改進的指示性解釋,甚至直接賦予違憲並立即失效的強烈效果。勞動部雖即表示,將依解釋文意旨檢視法令及政策,關注及促進勞動領域的性別平權,但距離真正立法保護,仍有一段真空期間。

假若真的立法了,還是有問題。雇主見到第八○七號解釋後,會不會見獵心喜認為,既然立法者課予我提供夜間照顧的義務,是否雇主只要符合立法者規定的最低法定義務就好,若員工想要更好的福利,員工自己來跟老闆談!此時,不禁該納悶,員工失去工會協商後同意的後盾後,真的有辦法跟老闆談出更好的工作條件嗎?

本號解釋固然有提升性別平等的意義,但在集體勞動的議題上,仍有值得細思之處。若勞工欲夜間工作,爭取更好更安全福利,不論將來修法時是否保留工會同意為前提要件,不難想像協商時雇主會以已符合法規抗辯,剩餘的要員工自己想辦法,如此更可能間接造成國人參加工會意願降低的負面影響。

這次釋憲案,是少數能撇除藍綠以外,更傾向是在左派右派之爭、自由市場、性別平權等經濟社會議題交鋒後的論證,為我國釋憲實務增添新的風貌,惟未來如何修法保障夜間工作權益,在勞雇間取得新平衡,值得觀察與追蹤。






阿富汗打臉美式民主烏托邦

2021/08/25  02:43  聯合報/ 耿慶文/文化觀察者(加拿大)/



八月十五日,一群裹著頭巾的民兵湧進了阿富汗首都總統府大廳,舉槍歡呼並攝影留念。神學士的發言人宣布:戰爭已經結束!

遠在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內兩黨議員們憤怒難掩,國務卿布林肯倉促上媒體強調:美國的任務已經完成,並說「這絕不是西貢時刻」再現。拜登總統隨後向全美國民眾演講說:當卅萬由美軍訓練,美式裝備的阿富汗士兵「不能或不願意捍衛自己的國家」時,美國再長時間的存在也無補於事。

全世界都在分析事件的原委,試圖比擬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美國撤出越南的情況。國際輿論的大部分論述也都著眼於現在進行式的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消長。而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者鄭永年教授卻從政治史觀的視角指出:阿富汗悲劇只是現世紀西方民主烏托邦主義實驗的再一次大失敗。

上世紀六○年代以還,隨著二戰後經濟蓬勃發展,以增進人類幸福為理想的後現代化主義思潮興起,而物質文明先進的西方世界與其所實行的政治體制,遂成為第三世界國家人民對繁榮與福祉的嚮往和訴求。許多接受西方教育的政治精英也都相信民主是人類歷史的唯一方向,是放諸全球皆準的普世價值。「民主」儼然成了不容置疑的天賦人權。

冷戰期間,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更對民主賦予了無限的道德意涵,將對政府體制和有效國家治理的探討,上綱至價值觀層面的意識形態對抗。一種泛道德化與普世化的現代民主烏托邦主義於焉成形。西方陣營認為民主是可以移植和複製的,而且是抗衡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有力工具。從而以類似宗教的情懷向全世界輸出民主,即使動用武力造成殺戮,也自認有其正當性。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就曾公開宣稱是上帝指示他出兵阿富汗的。

然而,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雖然承繼了原殖民地宗主國的民主架構,卻鮮有成功的民主之實。軍人與財閥包攬政權造成動盪不止的政府更迭,無法形成穩定有效的施政體系來發展經濟和推動民生建設。徒具形式的民主反而成了社會騷動與政治腐敗的誘因與掩護。

其實,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是歐洲歷史進化自然形成的,歷經了神權與君權的競逐和文藝復興思潮的歷練,且具有濃厚的資本主義商業社會文化底蘊,這些都不是人類其他文明或民族所具備的。阿富汗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再一次見證了外加式的西方民主烏托邦主義,就是一股過眼雲煙的「烏托邦」。

崇拜西方民主的人們最喜歡引用福山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西方式(美式)民主是最完善的,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終的政府體制。而福山的老師「文明衝突論」的作者哈佛大學杭亭頓教授對此論點卻不予苟同,他指出:西方式民主是西方文化特有的產物,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政治標竿。回顧半個多世紀以來由美國主導的這場「民主實驗」,顯然福山是過於浪漫了,而他的老師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