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開台灣疫苗製造史 蔡總統的國產疫苗非國產
◆ 台缺疫苗 中共打壓?蔡政府誤民?
◆ TIFA 台灣不能只採守勢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愛為名的新北檢疫所微光團隊
◆ 中共百年 回首必見俄國伸援手
◆ 他山之石/警方能否偵蒐實聯制個資?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愛為名的新北檢疫所微光團隊
021-07-01 05:09 聯合報 /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
「新北抗疫微光專案」由新北市長照專車業者、計程車服務學院協會投入疫情下的載送、調派任務。記者林澔一/攝影
新北市是新冠肺炎的重災區,筆者有機會參與確診者交通運輸的微光專案,除了抗疫車隊之外,以下是我看到的另一支不為人知的微光團隊,與讀者分享。
六月中旬的某個雨天午後,我深入泰山檢疫所,了解他們的工作和服務內容。當我們聽到集中檢疫所時,大概會有一種戒備森嚴的感覺,那天當我真正踏入泰山檢疫所後,才翻轉了我對檢疫所的觀點。嚴格來說,它比較像是以醫療照護為中心的豪華級飯店獄所。
檢疫所是由三組人馬組建的臨時任務團隊,分別是衛生組、安全組和後勤組。衛生組是由醫療團隊組成,包含醫生、護理師和感控人員,主要工作是追蹤檢疫者健康狀況並彙整回報、協助有症狀檢疫者視訊看診及後送就醫相關事宜;安全組是警察團隊所組成,主要工作是安全戒護、檢疫過程中的人員維安、檢疫場所門禁管理與隔離區域之安全管理;後勤組是由原飯店工作人員擔任,主要工作有檢疫者入住及退房事宜、提供檢疫者食宿、工作人員膳食及維護環境衛生、提供生活基本用品、個人防疫物資,與收取檢疫者日常垃圾等。每一家檢疫所會由一位醫院專業人員擔任總指揮官負責指揮調度,也有一位專業感染科醫師負責場地感染管制之確認與規畫。
其實檢疫所管理和新北抗疫車隊的三重微光基地很像,基本上也是區分為紅區(感染區)與綠區(清潔安全區),有嚴格的門禁和人員管理,只是檢疫所服務對象是確診者和工作團隊的生活所需,三重微光基地則是服務司機的清消和日常生活。因為檢疫所是由醫療團隊主導的飯店服務,所以飯店只負責提供原有基本服務,醫院決定了檢疫所的加值服務與特色。
以我觀察的泰山檢疫所,係由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進駐,因為輔大以天主教的愛神愛人為其服務宗旨,所以該檢疫所不僅提供醫療照護,同時也提供許多貼心的人道關懹、關係扶持與靈性輔導。例如,輔大會提供確診者獨處的防疫生活六大指引,包含早晨祝福儀式、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靜坐冥想、聽音樂、閱讀。其次,護理師也會每天進行電話關懷,並依據個別需求設計貼心的感動服務,例如為確診者遠距慶生、提供生日卡片加油打氣。更特別的是輔大有人文關懷處,會特別提供細緻的靈命關懷或悲傷輔導,而非只有冷冰冰的醫療支援,這些都反映出天主教醫院的使命與精神。
在不到三小時的檢疫所駐足,讓我了解到醫療團隊如何將旅館打造成確診者照護機構。真心覺得他們不僅是在做防疫工作,更有愛人的使命感,一份對病人關懷和對工作的熱情。這支從民間徵召而來的醫院團隊,外加幾位自願加入的退役護理師志工,和安全組的警察與後勤組的飯店從業人員,形成完美的抗疫鐵三角,成就了另一支「以愛為名」的微光團隊。
翻開台灣疫苗製造史 蔡總統的國產疫苗非國產
2021-07-01 04:03 聯合報 / 陳美霞/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公衛研究所特聘教授(台南市)
蔡總統及其幕僚大力護航高端及聯亞疫苗。圖/民進黨提供
日前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因抗議國產疫苗政策的專業與科學受到蔡英文總統及其執政團隊的政治力干擾,憤辭疫苗審查專家會議委員。社會議論紛紛,人們開始質疑:政府為護航所謂「國產疫苗」,竟然可以跳過為疫苗安全把關的專業與科學?
蔡總統常自詡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那麼,面對這個攸關台灣人民健康及生命的疫苗民主問責,人民有權進一步質疑:政府企圖護航的高端及聯亞疫苗,是由兩家私人企業,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陷入疫苗荒的台灣人民急迫需要疫苗的困境中,為賺取利潤,累積其資本而製造的商品,蔡總統憑什麼將之定性為「國產疫苗」?
下面簡短回顧光復後疫苗製造史,這個歷史映照出蔡總統護航的「國產疫苗」其實並非國產的荒謬。
光復後到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疾病管制署疫苗工廠關閉,台灣歷經一甲子輝煌的疫苗製造史。疫苗研發與製造的歷史過程,所需經費及資源、人才培養、機構建立,全部由政府負責,沒有任何私人資本角色,其目標是提供人民疫苗接種服務(而不是買賣疫苗商品)、促進人民健康(而不是藉此賺取利潤、累積資本)。這些疫苗,是名副其實的國產疫苗。
光復初期,台灣已可製造十多種疫苗。民國 39-59 年(一九五○至七○年)代,國產疫苗已為當時盛行的天花、霍亂、痢疾、瘧疾、日本腦炎、肺結核、小兒麻痺等等的防治立下大功。而且,當時國產疫苗不僅供應本國,甚至有些疫苗可援助泰國、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全盛時期,政府疫苗機構可製造近四十種疫苗!直到民國 69-79 年(一九八○至九○年)代,政府持續全力投入疫苗製造的廠房設備及疫苗品質提升、疫苗產能的增加,疫苗生產技術有了大突破,製造三大類疫苗:細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及抗毒血清。
令人扼腕的是,民國 79 年(九○年)代末期在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下,政府也開始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公立機構被迫裁員瘦身,國營事業私有化;對私人資本則施行鬆綁管制的鼓勵政策。表現優秀、成果傲人的國產疫苗機構也無法避免裁員瘦身命運,政府對國產疫苗製造的投入逐漸減弱,到民國 89 年(二○○○年)代末期陸續停產一些疫苗。終於,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疾管署疫苗工廠因設備老舊,不得不關閉,為輝煌的國產疫苗製造史畫下句點。名副其實的國產疫苗也一去不復返。
蔡總統及其幕僚大力護航的高端及聯亞疫苗,其特性與上述台灣疫苗製造史的國產疫苗正好相反:它的製造商本質上是私人企業,疫苗是為買賣而製造的商品,不是提供人民免費或低價疫苗接種服務;他們的主要目標不是促進人民健康,而是為賺利潤、為積累資本、為企業股東增加利潤而製造疫苗商品。
對照國產疫苗製造史,蔡總統及其幕僚將高端及聯亞疫苗定性為「國產疫苗」,反映他們對台灣疫苗製造史及公衛倫理的無知或漠視。當我們看到疫苗生產凌駕人民的生命與健康,成為資本市場競逐的股價與利益時,這樣的國產疫苗政策堪稱是台灣公衛史的另一種不義與悲哀啊!
台缺疫苗 中共打壓?蔡政府誤民?
2021-07-01 04:07 聯合報 / 施炤稽/大學教授(台北市)
季青漫畫
美國白宮發言人昨天說,美國注意到台灣購買新冠肺炎疫苗的管道被砍斷。這句話對苦候疫苗不到的綠營人士而言,似乎是記強心針,因為這間接證明了,台灣對外的疫苗採購受到了某種阻礙。
因為白宮發言人只是簡短地提到台灣疫苗採購受阻,是美國向台灣提供疫苗的一項因素,言盡於此的結果,帶來了無限想像:是誰在何時與何地,做了什麼事讓台灣人民打不到疫苗?但美國的說法到底是真有所本,或只是受到蔡政府的影響所致?
在進一步討論前,有些基本資料必須再述一遍:台灣二,三五○萬人,若每人接種兩劑,以疫苗覆蓋率七成計,約需三,三○○萬劑;目前生產疫苗的西方藥廠分布在英國、德國、美國;英國有AZ,德國有BNT,美國有莫德納、輝瑞(即德國的 BNT)、嬌生、諾瓦瓦克斯;蔡英文政府向 AZ 下訂一千萬劑,莫德納下訂五○五萬劑,另外還有 COVAX 平台分配的四七六萬劑,以及六月上旬與當時即將做完第二期臨床實驗、迄今尚未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的兩家本國公司簽訂的一千萬劑。
就算中共真有本事要求德國 BNT 不要賣台灣,甚至透過其大中華地區總代理上海復星公司給蔡政府穿小鞋,但蔡政府已與AZ訂了一千萬劑,目前只到貨七十一萬餘劑,是因為該公司印度及泰國生產商受當地疫情影響,無法如期出貨,恐非中共政府打壓台灣所致。
那麼,中共政府能不能影響美國公司賣給台灣疫苗呢?蔡政府在這一點上從來沒有講清楚。
向美國莫德納採購的疫苗,目前到貨八十萬劑,要說中共把手伸到美國政府眼皮底下的公司,拜登政府竟到目前為止沒有嚴厲還擊,頗不合常理。
至於其他幾家美國公司,根據目前公開資訊,即使在台灣疫苗到貨率超低情況下,蔡政府仍未向他們洽購。如果是中共政府打壓,而非蔡政府沒興趣之故,拜登或蔡英文政府應該盡快提出讓中共一刀斃命的證據,不是嗎?難道中共勢力早已超過拜登政府所能反制的了?這不可能吧?
以往中共政府在外交打壓我國時,無論是邦交或者參與國際組織,蔡政府都立即嚴詞指責中共,而且美國政府(尤其是川普政府)也常常會為台灣說話。
這半年多來,如果中共政府試圖影響我國對外疫苗採購,這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絕不亞於搶我邦交國或阻撓我國際參與。但令人好奇的是,蔡政府對中共口誅筆伐的力道卻遠遜於過去,而且,除了衛福部長陳時中在談到與德國 BNT 和上海復星的溝通中,對方要求蔡政府的中文新聞稿不能用「我國」,必須依照英文新聞稿一般寫「台灣」之外,其他的「中國打壓」多是蔡政府官員對外媒或外國官員的口頭指控,證據力實在不強。
不知道蔡政府能否拿出交涉過程中,外國公司受到中共壓力,而非因為價格、數量談不攏以致破局的證據,好讓中共陰謀攤在陽光下?
還是說,根據台灣主要在野黨的看法,台灣購買疫苗的管道被砍斷,有一大部分是蔡政府自滿、緩慢、不務實地等待國產疫苗的結果?
TIFA 台灣不能只採守勢
2021-07-01 05:13 聯合報 / 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30日以視訊會議形式復談。 聯合報系資料照
第十一次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已經舉行,距離前次會議間隔已將近五年。雖然遲到總比不到好,台灣未來有不少機會,但也面臨不少挑戰。
台美早在民國 84 年(一九九五年)即召開首次 TIFA 會議,之後美國主導 TIFA 的舉行;美國主要是以台灣推動自由化及經貿制度改革能否符合美方期待,做為啟動 TIFA 參考,所以台美 TIFA 會議時程也不固定。此次 TIFA 會議在中斷近五年之後,在拜登上任不到半年再次啟動,顯見美國對於台灣推動經貿自由化,特別是放寬美豬美牛進口限制的正面回應,雖然開放萊豬進口在台灣仍存在很大爭議。
TIFA 再度召開,有助於強化台美經貿關係;台灣應將 TIFA 視為對美經貿戰略布局的重要平台,然而台灣在與美國周旋之際,首先應力爭未來 TIFA 可以定期召開,而非只是單憑美方之所好,避免再度發生停頓空轉的現象。
小國在與大國進行經貿談判,本來就處於不對等的地位。台美TIFA 會議由於間隔較久已經累積不少問題,所以此次美國仍然提出陳年的市場開放、制度透明化等問題,美國當然希望台灣可以一次結清;但其中有不少問題仍具有爭議,台灣未必理虧,所以必須據理力爭。
在 TIFA 下台灣不能只採守勢,純粹只是因應美方要求;台灣應主動爭取解除川普時代對台灣加諸的貿易限制措施。川普政府除了對中國大陸擴大貿易制裁外,也對其他國家貿易限制措施加碼。特別是二三二條款下對全球鋼鐵及鋁製品,分別加徵百分之二十五及百分之十的關稅。不過有許多國家經由與美國諮商而得到豁免,台灣則是少數幾個目前還被加徵關稅的國家,對台灣並不公平。台灣對美國出口鋼鐵及鋁製品,不但已經負擔超過三億美元的額外關稅,出口更是大幅滑落,未來應列入要求美方改善的具體項目。
其次,美國為防堵中國而實施管制對中國出口的「實體清算」,台灣不少企業深受影響,有再檢視的必要。另外美國在二零一條款中對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的進口防衛限制措施,台灣未來都應要求美國重新評估。
TIFA不應只停留在解決雙邊經貿問題的層面,未來台灣也應針對台灣的利基,創造更多的議題,以賦予 TIFA 更強的功能。特別是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針對美國十大產業進行供應鏈盤點,希望可以降低對外依賴,並就近在美國生產,以確保經濟安全。其中包括美國積極拉攏台灣參與合作的半導體產業;也有美方具有優勢及市場規模,例如高效能電池、醫療防疫產業、能源及運輸。台灣可以主動爭取與美方合作,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使力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都是未來台灣推動 TIFA 可以聚焦的亮點。
中共百年 回首必見俄國伸援手
2021-07-01 05:15 聯合報 / 胡逢瑛/元智大學助理教授(桃園市)
7月1日是中共百年黨慶,圖為深圳市亮燈慶百年活動。中新社
六月廿八日,在中國大陸慶祝中共百年黨慶前,中俄元首習近平與普亭通過視訊宣布並發表關於《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廿周年聯合聲明,確認延長條約五年。這對雙方在當前國際環境趨於對抗與衝突的險境中,確實扮演相互支撐與穩定局勢的關鍵力量。
習近平民國 102 年(二○一三年)上任後首場元首外交地點就設定在莫斯科,這就決定了習對外方向的軌道。習近平的轉航和普亭兩千年「轉向東方」相互呼應,是北京在民國 78 年(八九)天安門事件後對經濟改革開放的一次重大調整。從鄧小平與戈巴契夫,到江澤民和葉爾欽間,都為改善與推動中俄關係發揮定錨的作用。
忽略俄國就無法說明中共的根源,中俄關係從中共建黨到建國的融合,到冷戰初期的意識形態鬥爭,上升到珍寶島邊境軍事衝突,將雙方的民族主義對抗情緒推到高點。然而,中共歷史回頭必見俄國,第一個五年國家發展計畫就是由蘇聯援助的。
習近平與普亭在中俄七十周年建交之際,特別確認彼此是「新時代下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習近平與普亭雙方僅將兩國貿易額目標訂在民國 113 年(二○二四年)以前,完成原本應該在民國 109 年(二○二○)前達到的兩千億美元貿易目標。這說明了雙方的貿易合作,需要根據國際情勢及各自發展道路,無須使用貿易制裁手段對付他國,因為睦鄰友好才能永續合作。
普亭強調,俄中畫定邊界並且建立永久和平區足以作為國際典範的說法,並不為過。透過和平手段解決領土爭議,必然是外交的最高原則。不戰而達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彰顯治國與用兵智慧。西方現實主義講求權力平衡與置國家利益為最高道德原則,而俄羅斯與中國卻透過談判,不但保全雙方的國家安全,也使雙方能夠將國家資源放在人民福祉上,而非對外發動戰爭。雙方領導人確認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原則,確保了人民最大的福祉。反之,全力放在對抗鮮少能夠使人民感到幸福。
俄羅斯不但為中國建造最大的田灣核電站,更在鋪設天然氣管道,及雙方航天航海發展提供核心技術。這不僅顯示俄羅斯的技術自信,更沒把國家安全建構在遏止和阻撓對手上。那麼,面對西方指責和戰略進逼,習近平的抉擇會是什麼?至少,雙方在此文件綱領中確認不干涉他國內政的一貫原則。雙方對於如何恢復榮光,從貧困中走向富強道路,仍是任重道遠,也難怪習近平說無論道路上有多少坡、多少坎,都將繼續篤定前行。
他山之石/警方能否偵蒐實聯制個資?
2021-07-01 05:08 聯合報 / 廖緯民/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中市)
簡訊實聯制。聯合報系資料照
防疫簡訊實聯制資料遭檢警利用成為查緝犯罪的證據?成為近日熱門話題。「吹哨者法官」的報刊揭露,引發社會熱議:一方面檢警反駁不法指控、NCC指摘法官誤解;另一方面指揮中心允諾責成警政署自制、法界則普遍指責指揮中心未守個資法、建議盡速修法,反對黨更全面檢討蔡政府個資法施政。職司犯罪偵訴的法務部,不能容受犯罪偵訴不法之指控及偵訴手段之受限,聲明執行通訊監察及調取通信紀錄或通信使用者資料,均依據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相關規定辦理;實聯制資料之特殊情況,將蒐集疫情期間各國文獻資料,再積極研議修法。
此問題恰巧在德國也發生;筆者在此簡介供參考。去年德國各邦個資保護監察人的個資保護年度報告書中,多有指摘各地發生多起所謂新冠肺炎接觸者名單的違反個資法案件。其中,以警方查緝犯罪時調取名單資料情節最多,在各邦多引起爭議。
德國警方堅持其查緝行為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但法界多引個資法,質疑其目的外利用欠缺明確之規範依據。依據德國個資法的嚴格審酌要件,法界之質疑頗有論據;但是終究欠缺更明確的標準。
於是,聯邦政府乃於今年五月廿八日修正施行其《人類傳染性疾病防制法》(IfSG)第 28a 條(防制新冠肺炎的特別措施);其第四項明文規定:警方查緝犯罪除非「急迫且必須」,否則不可調用此等名單資料。名單資料之利用目的必須以衛生主管機關公告之目的範圍為限;連衛生主管機關也只在防制疫病之嚴格要件下才可調取名單資料。衛生主管機關的二次交付與目的外延續使用則全遭禁止。而蒐集名單資料之店家,其對外傳輸同樣受有嚴格限制。紙本蒐集之來店名單資料一併受此規範。
上述 IfSG 第 28a 條第四項構成《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特別法;依據規定,德國警方犯罪查緝如涉及非法使用名單資料,其證據能力之採認將遭法院否定。甚至在明知狀況下,其犯罪查緝的強制處分將被追究違法責任;傳統犯罪偵查權限無法再提供充分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基礎。
從此次爭議,可見檢警對個資法都欠缺足夠法治認知。固然《通訊保障暨監察法》及《刑事訴訟法》至今尚能提供一定偵蒐權限,但法院與法學界多年來提醒與敦促強制處分涉及基本權時,應有更完整的人權熟慮,則似乎並未顯現。至於做為資料控管人的疫情指揮中心及相關行政體系,雖說疫情緊急、百廢待興,但是基本的觀念與體制不足,造成此高達六點二億筆個資的中央集中超巨型資料庫近乎無人維護安全;其空洞虛幻,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