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砍Alpha的劍 能擋Delta變種?
◆ 消費劇變 疫情下的餐飲業總體檢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糧價、疫情、氣候增加糧食不安全人口
◆ 面對百年中共的台灣思考
◆ 開創商機 紓困切忌為德不卒
◆ 授課能線上 公投當然也行
◆ 中共百年 樣板化的新型政黨制度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糧價、疫情、氣候增加糧食不安全人口
2021-06-30 05:04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
全球5月糧價激增。路透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每月監測全球主要糧食價格,發現價格連續飆漲十二個月,今年五月糧食價格指數高達一二七點一,環比上漲四點八%,同比增加約四十%。為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九月以來的最高值。
上漲的糧食價格指數,不僅反映在植物油、食糖和穀物價格飆升,同時也顯示全球肉類和乳製品的需求殷切。由於中國對玉米強勁需求,導致玉米國際價格漲幅最大,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在五月上旬漲至七點四美元/蒲式耳,超過小麥價格。
五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共同發布《民國110 年(二○二一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各國因為新冠疫情,同時極端天氣持續,導致於民國 109 年(二○年)全球約五十個國家,至少有一點五五億人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比上一年增加了大約二千萬人。
民國 108 年(一九年)台灣糧食自給率僅為三二點○八%,該年主要糧食進口量為玉米四八○萬噸,黃豆二六七萬噸,小麥一三五萬噸,合計約為八八二萬噸。主要進口國家以美國為主,其次為巴西、澳洲。根據財政部六月份發布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五月自美國進口麥類金額為一點二八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二二點八%,但從澳洲進口麥類二點七九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三七點二%。同時自美國進口玉米三點三四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三○七點四%,進口大豆約五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六九點二%。自巴西進口大豆金額亦較去年同期增加八七點五%。顯示我國今年一至五月進口糧食支出受到國際糧食價格上升而增加,當然亦會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
美國、巴西是我國主要糧食進口國,但目前美國西部和南部發生歷史性持續高溫熱浪,對玉米和大豆造成威脅。而巴西在經歷疫情持續肆虐中,亦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不僅威脅巴西農作物生長,並且衝擊農產品的河流運輸。如果美國及巴西乾旱持續,估計全球糧食價格仍將上漲,對我國消費者將產生壓力。
國內新冠疫情嚴峻,最近北農果菜市場等爆發群聚感染,由於該市場掌控全台灣近三分之一的蔬果供應量,政府已採相關管控及防疫措施,建議亦應將相關大型肉類加工廠納入防疫重點,確保國內農產品供應不受疫情中斷。
由於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全國實施三級警戒,衝擊各種行業,失業人口大幅增加,在糧價續漲下,弱勢民眾購買食品支出增加,政府對於這些身處糧食不安全的民眾要有適當作為,避免引發社會不安。
砍Alpha的劍 能擋Delta變種?
2021-06-30 04:37 聯合報 /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台中市)
Delta變異株入侵南台灣,設在屏東楓港、善餘兩村的篩檢站,護理人員全副武裝,場面如臨大敵。記者黃義書/攝影
最早在印度發現的 Delta 變種病毒之所以能輕易入侵台灣,在於指揮中心用了去年的檢疫政策來防堵,沒有滾動式調整到 Delta 變種。現在進來了,政策雖有微調,作秀宣示性的意味比較濃,顯然心中還存著僥倖心理。
可惜 Delta 變種病毒不會給你僥倖空間。因為他已經變異成以上呼吸道為主的傳染病,自然比以下呼吸道為主的傳統新冠病毒傳染力高出很多。只要想想肺炎的傳染力與感冒的傳染力有多大的差距,就不難理解以去年肺炎的檢疫政策去攔阻今年像感冒的 Delta 變種是有多不可靠。怪不得一有國外疫情不久就傳進來,跟去年的其他變種台灣竟然可以擋了一年,完全是政策無法變通。
由於 Delta 變種的傳染力強,受影響最大的在檢疫政策。在關口檢疫時,風險國家入境旅客的認定宜寬列,在世界疫情已遍地開花時,應該所有入境的旅客都要提高規格檢疫,不可以只侷限於某些國家,絕對會造成掛一漏萬。
入境的旅客更不能依靠十四天的集中檢疫所檢疫就想有效防範,因為入境旅客一旦確診集中檢疫所是擋不住病毒的,絕對會散給偶然接觸且有防護的工作人員。只有在入境及離開檢疫所前執行 PCR 篩查是不足的,應該每日執行 PCR 檢測,一旦發現病例就必須立刻執行合規的隔離病房隔離。愈早發現愈能保障檢疫所的工作人員,因為檢疫所的硬體設備參差不齊,絕對無法有效阻擋病毒,以前可以,但現在不可以。
社區檢疫政策也必須大幅調整。確定病例接觸者的匡列,不能只依同室十五分鐘作為密切接觸的標準,因為 Delta 變種不需要同室,也只需要十四秒就能傳染。包括非密切接觸、偶然接觸都必須作為匡列範圍。感染者症狀出現四天前所到足跡,都應以整棟建築為標的進行人員廣匡列。
匡列區域所有人員應立即限制行動,形同精準「微封城」的狀態。此時「國家篩檢隊」立即進駐,對全體匡列人員進行「多輪篩查」。判定陽性者立即隔離病房照顧,陰性者就能解除匡列及限制,也可自由活動。「多輪篩查」的目的可以排除偽陰與偽陽,若能快速執行多輪篩查,可以在短時間內立判陰陽,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解除「微封城」的限制,節省全員管束的大量公衛資源。廣州就曾以此方法成功於卅三小時內就解封城,顯示防疫必須動員才能節省資源,才能減少經濟損失。台灣這種政治味濃厚的社區警戒,拖泥帶水的死拖著,中間也不搞個普篩查,根本只會拖垮經濟,對防疫幫忙不大。
Delta 變種的醫療照顧與隔離政策與最早在英國發現的常規 Alpha 變種差別不大,傳統隔離與醫療政策不需大調整。只希望醫療院所應該常規開放上呼吸道感染病患新冠篩查,老百姓也能多利用快篩在上呼吸道感染時執行篩查。所以整個 Delta 變種的因應政策就是篩查、篩查、再篩查。希望指揮中心也能跨過自己的坎,好好擴大任何型態的篩查量能,才能由各方面圍剿 Delta 變種病毒。
消費劇變 疫情下的餐飲業總體檢
2021-06-30 04:44 聯合報 / 冼翰宇/新聞工作者(新北市)
全台餐飲在停止內用服務後,雖轉向外帶、外送、電商等,效果仍有限。圖/京站提供
疫情肆虐下,社會各群體皆受到影響,但不論在疾病或就業問題上,原本生活條件就較差的底層勞工、中高齡者,卻又難逃受害最深的命運。
勞動部日前公布最新無薪假數據:本期減少工時的事業單位共九八七家、人數達到一○,二二九人,是去年十二月以來首度破萬。當中居冠的是住宿餐飲業,二,八六四人,較上期增加近兩倍。這駭人的數字在全國三級警戒下,短期內恐怕只會升不會降。
餐飲業作為台灣經濟一大命脈,五月營業額只剩五○二億元,是歷年同月的新低,年減達到十九點一%,預估六月還會更差。從中央到地方各縣市首長,儘管在面對疫情時偶有爭鋒,但對未來疫情趨緩後的微解封或軟性解封,餐飲業擺在最後倒是有志一同。
去年美國新冠疫情高峰時,全美有超過十萬間餐館歇業,疫情緩和之後仍不得復工的也大有人在。韓裔美籍名廚張錫鎬悲觀地認為,餐飲業未必能夠撐過這場瘟疫。名廚江振誠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看法,稱疫情對全球餐飲業「哪裡是衝擊,根本就是『斬首』!」
不過相較於張錫鎬的悲觀,江振誠倒是將疫情視為一次「總體檢」:餐廳預備金是否足夠、員工保障是否做得好…。至於後疫情時代的餐廳場景,江振誠則認為,近年「開得太誇張」的現象有望緩解,人們會更謹慎投入餐飲業。
美國在疫情好轉後對餐飲業實施的「漸進式開放」,或許是我們可參考的一條路徑。不必從外送外帶立即跳到開放餐廳滿載,而是逐步允許室外用餐(地狹人稠的台灣恐難實施),最後再分次調高室內允許的客人容納量。
即使未來疫情得到控制,過去行得通的商業模式也未必依然可行,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也將無可避免被迫改變。幾個月前當消費者與業者還在考慮「是否需要」外送外帶,轉眼間已成了「非做不可」。
在病毒全面侵台前,人們原以為只有難以接入外送平台的老餐館才會在疫情中熄燈;殊不知,三級警戒以來,不少新潮餐廳受限於販賣餐點在外送外帶市場的接受度,歸零的內用客數加上不見調降的租金,讓這些業者只求收支打平也嫌奢侈。
針對餐飲業在內的服務業加碼紓困補貼有其必要,政府也已著手進行,但說到底仍只是「救急」。一次紓困能多撐幾個月?很多個體經營的餐飲業者恐等不到進一步措施就會關門。
面對疫情帶來的消費型態劇變,政府更有必要從頭盤整勞動市場的結構問題。當然,這次的「超前部署」必須得是玩真的了,而且動作愈早開始愈好。
面對百年中共的台灣思考
2021-06-30 04:34 聯合報 /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文化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中共即將慶祝建黨百年。美聯社
在全球新冠疫情方興未艾之際,中共七月一日迎向建黨百年。對台灣來說,更需要關注的是中共未來的發展路徑與變化。
「兩個一百年」是中共既定目標: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建黨百年建成小康社會;民國 138 年(二○四九年)建政百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共強調,過去一百年,中共最主要貢獻是讓中國強起來、讓中國人民富起來、讓中華民族站起來;但更重要的是為人類現代化提供另一種發展可能。
中共認為,歐美西方國家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雖然率先走上現代化道路、享受現代化成果,但也掌握了現代化詮釋權。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堅信,中國乃至任何發展中國家,唯有全盤複製歐美制度和價值觀,才能走上現代化發展。因此有美國學者福山認為,西方垂範下的現代化,即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結。
然而,一些仿效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發展中國家並未成功,不少更陷入停滯或混亂。加上金融風暴、債務危機,及資本主義造成的剝削、壟斷、貧富差距,甚至異化等,都讓中共質疑歐美發展路徑並非現代化唯一方案。民國 71 年(一九八二年)中共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方面為融入經濟全球化提供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為中國現代化因地制宜保留空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中共重新詮釋現代化的企圖。
近年隨著大陸綜合國力提升,以及部分歐美國家治理失序,加上因應新冠疫情相對成功,使中共在「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展現更多自信,也讓中共認為國際趨勢將是「東升西降」,中國可以平視世界。即使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共仍認為,在經濟總量突破一百兆人民幣、世界經濟占比達十七%的物質基礎上,未來中國機遇仍大於挑戰。
可預見的是,在邁向建政百年的現代化征程上,中共最大的難題,將是如何在西方封鎖下推動科技自主創新及產業升級轉型,以及如何回應西方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挑戰。也因此,未來無論是在政治體制、產業經濟、治理模式,甚或文化意識形態,中共將強化更多操之在己的「中國特色」。也就是說,未來中共將在全球文化陣地,說更多的中國故事、中國聲音;在全球產業領域,推動更多的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而在全球治理,倡議更多的中國模式,乃至中國方案。
面對未來無所不在、影響日盛的中國因素,台灣除了重申「中國威脅」,抑或冀望「中國崩潰」,是否能有更多務實的思考與回應?或許這是中共建黨百年的此刻,台灣更應思考的課題。
開創商機 紓困切忌為德不卒
2021-06-30 05:00 聯合報 / 林昭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疫情衝擊景氣,政府提出紓困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從今年五月新冠肺炎爆發社區感染,進入三級警戒後,民生服務業便由初夏進入隆冬,台中市與新北市政府隨即推出地方紓困,執政黨也迅速通過追加預算。然而紓困4.0甫上路就迭遭民眾反應不足,諸如有五十萬名額的勞工貸款,即使加碼一倍,仍不敷所需,逼得行政院只好宣布紓困將採「滾動式修正」。其實總數高達八千四百億元的紓困預算只要聰明運用,絕對不患寡,也不致為德不卒。
表面上紓困之所以捉襟見肘,就是因為錢不夠,否則怎會有防疫照顧假津貼孩童一名一萬元,但因社區長照據點暫停運作而須請假照顧老人者卻沒得領;以及企業紓困僅限第一線經營餐飲、美髮、娛樂休閒之業者,但是幫業者做廣告的公司,由於服務對象需求下降而減少業務,就不符紓困行業別認定之情形。然而要避免為德不卒,首要放棄複製貼上去年紓困的作法。
事實上現在單首波紓困追加預算就有二千六百億元,全台每人發一萬元救急,已足矣;將所餘之三百億元結合本次尚未發出的特別預算一千六百億元,及去年紓困沒用完的三八八億元,總共近二千三百億元,則用於企業紓困。須知台灣的公司行號將近九成都是中小企業,周轉資金有限無法長期處於警戒狀態,因此為了產生多元紓困乘數效應,絕對要善用公私協力,並由中央、地方合作擴大效果。
就以新創事業的紓困為例,撇除行業別認定之問題,即使想申請企業貸款,囿於新創事業往往尚無或僅有部分營收,不符同期營運衰退之規定,而且沒抵押品,要如何申貸?但新創事業擁有的數位能力,卻是成為智慧國家的基礎。試想我們可以運用 AR 與 VR 技術,發展沉浸式體驗,協助無法開演的劇團,或會展業者另闢生路。對陷於解封與經濟衰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的決策者,也能透過無人機偵測體溫搭配快篩,適度解封,為風景區、市場、夜市攤商迎來消費者。
當局老說錢要花在刀口上,但只有貸款給業者發薪水苦撐是不夠的,須設計多種方案讓業者申請,以開創新商機。再結合官民資源,鬆綁法令限制,同時運用地方政府提供的緩徵或減免地方稅、租金等措施,幫大家發展不一樣的營業項目,諸如透過物流媒合平台請小黃運將宅配農產,抑或經由直播系統,協助才藝老師們授課,才不至於斷了生計。
這波的疫情原可避免,然因主事者拒絕地方官廣篩阻斷隱形傳播鏈之建議,方導致今日的困境。但此刻若能將眼光放遠,藉紓困進行經濟超前部署,在步入後疫情時代,便可看見現在投資的成果。
授課能線上 公投當然也行
2021-06-30 04:42 聯合報 / 王振寰/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中選會5月公告包括國民黨提出的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公投,以及珍愛藻礁公投、重啟核四公投,將於8月28日舉行公民投票。圖/中選會提供
聯合報載,由於新冠病毒還沒減弱的跡象,因此行政院考慮延後八月的公投。投票是公民的權利,但是投票未必需要每次都親自帶著身分證和印章才能投,這可是十九世紀美國鎮民大會的概念,並不適合廿一世紀的台灣。
現今因為新冠病毒,連上課都以線上上課的方式進行,投票當然也可以用網路科技解決。現今報稅都已經可以使用自然人憑證或是健保卡來解決認證問題,技術上選舉投票也可以用自然人憑證以及健保卡來解決認證的問題。
長年來,每次選舉,很多海外公民為投票必須坐飛機回來投票,這實在不像一個尊重公民投票權的國家。前年印尼總統大選,我家的印尼幫傭都可以去投票。我們自豪地聲稱為先進的民主國家,竟然連印尼都不如。
當政府要人民納稅時就願意提供各種便民措施方便報稅,但當人民要行使公民權的時候,政府部門中選會卻只會阻擾,實在令人覺得不平。
希望趁此次公投以電子投票方式一次解決不在籍投票的問題,相信唐鳳政務委員可以很容易解決相關的科技層面問題。
中共百年 樣板化的新型政黨制度
2021-06-30 04:37 聯合報 /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
7月1日是中共百年黨慶,圖為深圳市亮燈慶百年活動。中新社
配合中共建黨百周年,大陸國務院日前發表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意在說明採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黨政治模式,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此「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的新型政黨制度,本質上仍是中共一黨專政,白皮書中未能宣示這僅為「訓政」時期的政黨政治模式,其餘內容就皆屬多餘。
中國大陸目前雖有八個民主黨派樣板,形成在中共領導下參政議政的政黨制度,但這些民主黨派都是中共建政前已成立,且當時也皆屬反蔣中正主控的國民黨。因此,這八個民主黨派早已失去中共對其進行「統一戰線」的價值,且其本身更不具有需進行「民主協商」的代表性。
相較中共將近有九千二百萬名黨員,八個民主黨派所有成員總計僅約一三二萬人,說明八個民主黨派的繼續存在,只具保存歷史遺緒的意義,並不會發揮政黨政治的效用。更何況,八個民主黨派存在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追求成立時的宗旨與理想。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是二二八事件後由台共謝雪紅創立,現有盟員僅三千三百餘人,且主要是由居住在大陸的台灣人及從事台灣問題研究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但「台灣民主自治」的理想,早非該同盟追求的目標。另如現有黨員十五萬餘人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又何能在中共領導下致力實現中山先生「正統」的三民主義,並以此號召有志一同的黨員參加呢?
中共在鄧小平時代曾一度對「以黨代政」進行改革,但其後黨國體制又再收緊,而「黨管幹部」原則的確立即是表徵。「黨職」在中國大陸政治體制中也是「公職」,所有公職人員皆是「幹部」,包括在各民主黨派機構任職或出任公職的民主黨派人士,也是「黨管幹部」原則下受中共管理的「黨外幹部」。故而,這種政黨制度並不具有多黨合作和協商民主的實質意義。
百年的中共固然致力於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但也凸顯難以從馬克思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其實,中共大可以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還政於民的條件,而將目前的政黨制度界定為訓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