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放下偏見理智作主,縮短與善的距離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放下偏見理智作主,縮短與善的距離
◆  央行雙率政策/指責彭淮南 是見樹不見林
◆  警紀崩 因政治倫理敗壞
◆  松山之亂真相 等待吹哨者
◆  超越美中對立 擔當和平關鍵/「最危險地區」生機何在?
◆  新舊銜接、引爆痼疾…國土計畫三挑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放下偏見理智作主,縮短與善的距離


2021-05-01 03:38  聯合報 /   方元沂(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很多人都會支持社福團體弱勢設置中途之家、喘息機構、安養中心最好不要出現在自己家附近直到自己家人也遇到需求,才大嘆怎麼每一家都這麼遠」!

無法體會、同理心不足,讓「與善的距離」變遠。前陣子我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寫了一段貼文,希望能為在黑暗中的人們開一扇窗,得到許多朋友的回應和分享。也有臉友感慨的說:「若針對精神狀況特殊者的看法來投票,大家都會覺得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但弔詭的是,大家又投票不希望他們出現在我們身邊。」

就以我臉書貼文的陳生事件為例,起源自一則社群網站的 PO文,原 PO 的第一篇寫著:「怪人開始大吼大叫,從窗戶爬出來,將一包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黑色袋子(裡面有裝東西)丟在地板後,又隨即撿起那袋東西,『往我朋友身上丟去,丟到我那位女生朋友的背上』,害她往前跌倒,擦挫傷很多地方…」

雖然只是轉述,但「怪客」、「夜襲」、「X大學事件重演」都太吸睛,網路和新聞瞬間延燒。「看到黑影就看槍」的慣性讓陳生當了整整兩天的新聞主角。最後女大生出面說明,認為陳男沒有攻擊她,而是從二樓窗戶朝地面丟東西,袋子破掉後內容物彈出,她受到驚嚇跌倒受傷,並表示因為怕冤枉對方到警局說明,不想再追究。

然而願意負責到底,把最後結局寫清楚的媒體或網友,屈指可數。

人權法治是重要的素養和教育,以大學來說,所有教職員生都應能維護人性尊嚴,加強對多元意見和不同群體的尊重包容,並協助弱勢,提升校園內的人權保障。全球頂尖大學正積極推動的永續教育,更是倡議遵循聯合國的永續指標「創建和平與包容的社會」,引導學生認同指標,具備反思和採取行動的能力,支持制定政策,促進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體系。

因此,面對校園裡有身心狀況的同學,學校除了提供專業諮商並與導師、校安員一同協作輔導外,也應透過教學設計,開展學生的胸懷。面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理解他們,跟他們相處。更必須讓全校理解,強制送醫或驅離,都須符合法定要件,否則就是違反人權法治。消極的勸離趕走,也不會是長久之計,專業輔導和社福機制的扶持,才能建構社會安全網。

說到這裡,政府也必須提供足夠資源,支持第一線的社工人員,維護他們的工作權益和工作環境,安全網才能透過網羅更多優秀專業人才而更緊密、更有承接力。對人權的重視與多元包容,向來是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價值。學校和政府,都應以更負責的態度做出明智對策並付諸行動。

一句知名的廣告詞說「世界越快,心則慢」。在享受快與即時帶來的便利之際,更多「心」與「善」的價值,必須放下衝動,讓理智作主。這不只是為他人,更是為了當代的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下一代。












警紀崩 因政治倫理敗壞


2021-05-01 03:38  聯合報 /   楊永年/成大政治系教授(台南市)
季青漫畫


日昨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接連出現「松山之亂」,以及北投分局爆發「不當借提」問題。行政院長、警政署長都「怒了」,行政院長並公開指示,對於警紀敗壞絕不寬容,必須徹查到底。筆者贊成將這些重大個案作清楚調查,找出警紀敗壞的原因,並將其作為警察執法重要的案例教材。然而,與其說這些個案是警紀崩壞的證據,不如說是政治倫理敗壞的徵兆。

一、警察人事的背後是政治:尤其警察官階愈大,決定警察首長人事的權力愈和高層政治有關。而當政治高層決定警察人事過程,考量的是政治利益,而不是「公平正義」功能的發揮;那麼,就可能讓警察組織運作過程,充滿政治考量。因此,問題很清楚的呈現出,政治倫理的敗壞,其實是警察紀律敗壞的根源。

意思是說,如果警察首長的人事決定的因素在政治派系,不在公共利益或公平正義,是導致警紀敗壞的主要因素。只是,警紀敗壞的員警經常會在千夫所指下「無疾而終」,政治倫理的敗壞卻因缺乏制衡而難以或無法課責。

二、警察執法受政治制約:當政治倫理出現偏頗,就可能導致警察執法偏差。特別在警察升遷、獎懲直接或間接受政治影響的情形下,許多警察執法受政治制約的案例就會出現。結果是社會正義遭到腐蝕,警察形象、公信力於是受到社會與媒體的質疑。而這樣的問題,從前述兩個案的明確調查,就可以清楚呈現政治倫理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警察風紀,而最後是社會正義遭到摧毀。還好,我們的媒體可以抽絲剝繭的將事實呈現在普羅大眾面前。

然而,面對政治倫理崩壞,警察紀律是否還有解?作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

第一,案例調查透明公開:為避免警紀進一步崩壞,除調查警紀敗壞原因,還應撰寫調查報告並提政策建議;同時建立網頁專區,將這些重要資訊作某種程度的公開。如高層認為暫時不宜對外公開,起碼應該對內公開。因為前述個案,都是警紀的重要教材,可以避免類似錯誤重複發生。

第二,需有政治的支持:警察執法需要多數具正義感的政治人物,出面支持警察。首先讓警察人事升遷或警察首長人事遷調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就像廿多年前,地方首長曾有許多拒絕地方警察首長就任的案例。其次,可以啟動「廉政細工」運作模式,將前述個案整理後,透過政風系統邀請外部專家,和警察(分)局,進行個案研討。

從前述兩起個案,許多政治高層可能已意識到,警察執法與人事存在警紀的(政治)高敏感性。當社會對警察產生不信任時,也是民眾對政治產生不信任的開始。然而,如果警察與政治首長有心,前述錯誤問題可以避免;但若不重視,或不採取行動,類似的警紀問題一定會再次發生。
















指責彭淮南 是見樹不見林


2021-05-01 03:36  聯合報 /   葉萬安/前經建會副主委(台北市)


央行三位前後任理事著書,以過去廿年央行採行「雙率匯率與利率偏低政策,批判央行前總裁彭淮南。筆者不以為然。

三位作者以一、兩個指標,指責央行政策對部分個體造成傷害,這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法。央行施政要關照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和全民福祉。因此,同一件事,從個體看與從整體看,會有不同結果。

從總體看,近十八年來(民國 90-107 年(二○○一 ~ 一八))台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六,較十年前(民國 80-89 年(一九九一 ~ 二○○○))每年成長百分之六點七,大幅減緩。主因為實質投資增加率大幅萎縮。同時期自前十年每年增加百分之八點二,近十八年每年增加率驟降為百分之一點二。

近十八年來實質投資還能有百分之一點二的增加,全賴住宅房屋及非住宅房屋投資分別增加百分之二點五與百分之三點一支撐。而最重要的機械設備投資,自前十年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九,近十八年每年增加率快速下滑,只增加百分之○點一,顯然是投資環境急速惡化的結果。

可是住宅房屋及非住宅房屋投資每年還能增加,這也是三位作者所指央行低利率政策的激勵,導致房價大漲對無屋者造成傷害。但就整體而言,近十八年來要不是房屋投資增加,經濟成長率將更低。

另就國內外需求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觀察,近十八年外需的增加,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高達百分之四十點四。除業者的努力外,央行維持匯率穩定,功不可沒。

就總體經濟而言,過去十八年由於央行採「雙率穩定」政策,撐起台灣經濟半片天,否則台灣經濟更慘。

再就三位作者指民國 92-107 年(二○○三年至一八年),新台幣匯率相對韓元低估,致使以名目美元人均 GDP 低於南韓,而以 PPP 計的人均 GDP 高於南韓,造成外窮內富的怪現象。可是實際上近十六年來,新台幣對美元平均年升值百分之○點六七,高於韓元的升值百○分點一四,換言之,新台幣對韓元是升值,並非貶值

再分析名目美元人均 GDP,與 PPP 計的人均 GDP 間的差距,三位作者認為是匯率問題。但按照世界銀行計算的內容,兩者差距,除匯率外還包括實質經濟成長率、人口增加率及物價變動率。近十六年台灣平均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七三,較南韓的百分之三點五八略高,而台灣每年人口增加率為百分之○點二八,較南韓的百分之○點四八為低,再加以新台幣對韓元升值,就以上三項指標計算,台灣名目美元 GDP 應高於南韓,但南韓物價每年上漲百分之一點六八,而台灣下降百分○點二二。因此,南韓名目人均 GDP 高於台灣是通膨上漲的貢獻。實質上台灣人均所得與人民生活水準是在南韓之上。

至於三位作者指責央行採行低利政策,傷害了台灣經濟。可是台灣過去十六年資金需求的資本形成毛額為五十三兆元,而供給面的國民儲蓄毛額高達七十七兆元,是需要的一點四五倍:供過於求如此嚴重,利率如何能上升?如今歐、美、日資金供過於求,利率都降到零,甚至負利率,是現實例證。

任何事件,從個體以一兩個指標觀察,與從總體觀察,其結果確有重大差異,孰輕孰重,就由讀者判斷。不過,我對現任央行楊金龍總裁引用美國老羅斯福總統所言,大意是那些勇於任事、苦幹實幹、熱血至誠、全心奉獻、投身崇高志業人的地位,永遠不應該與那些冷眼旁觀而不需承擔成敗的人相提並論,筆者深有同感。













松山之亂真相 等待吹哨者


2021-05-01 03:36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這次警界爆出的「松山之亂」,背後民代、黑幫、警察三方關係盤根錯節,圖為松山分局安排砸毀警方電腦的黑衣人與闖禍教官楊忠蒞握手和解記者會。記者蔡翼謙/翻攝


近日松山之亂疑雲籠罩,儘管上至行政院下至警局派出所均極力澄清,但國人最大的疑惑仍是,到底真相是什麼?是否要期望台灣版的吹哨者凱薩琳甘恩現身,謎團才能撥雲見日嗎?

凱薩琳甘恩英國國家通訊情報局擔任翻譯,民國 92 年(二○○三年)一月,她看到一份涉及美國為發動伊拉克戰爭而尋求英國協助的機密郵件。凱薩琳不認同這種戰爭,她的良知現形在前的是「阻止戰爭,拯救性命」,她遂將此密件訊息透露給「觀察家報」,該報以頭版獨家見報,震驚世界。她隨後被英國當局以洩密之由,逮捕拘留。民國 93 年(二○○四年)二月案子開庭,很多團體為她聲援奔走抗議,開庭不到半小時,檢察單位主動撤銷告訴,凱薩琳迅即被釋放

扮演吹哨者的凱薩琳真實故事,在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被英美合拍成傳記電影「瞞天機宻」(Official Secrets),劇本是改編自凱薩琳工作生涯的小說。吹哨者原本就被認為是高度風險的角色,凱薩琳卻有過人的膽識及人格特質

有趣的是,民國 64 年(一九七五年)凱薩琳出生在台灣,雙親均為英國人,父親曾在東海大學外文系任教,凱薩琳則自小就居住台中,並在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就讀至高中畢業才回英國。十多年的台中生活,使她的中文極佳;她被許多媒體形容為「不做國家機器,為人民工作」、「拒絕幫政府欺騙人民」等諸多特質,是否與自幼成長在台灣相關?筆者不敢確定。但英國權威影視刊物「銀幕」 (Screen Daily)讚許凱薩琳有堅強性格,及有台灣媒體認為她阻止戰爭與拯救生命是「直覺與良心」,都是貼切的評價。

直覺與良心」不是深奧知識難以學習,而是發自人的本性,如禪宗六祖惠能所說的「自性」,是與生俱有。但為何世上仍有不倫理的情事呢?六祖的解釋是,因為我們飲食男女被世俗貪嗔癡等矇蔽,而失去一顆明淨的心。明淨的心也不是形而上,最近還在世界舞台上被見到,近日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頒獎台上,得獎的華人女導演趙婷向全球說明「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影響她的處事為人甚為深遠,直到今日她仍對性善深信不疑。她就在詮釋人類亟需明淨的心。

松山之亂也好,女老師不明就裡被上手銬也好,攸關基本人權。至今仍有許多公僕沒說真話,直覺與良心的性善面已被世俗毒害遮蔽,明淨的心未被大眾發覺。如果公部門仍不自省,那麼請吹哨者勇於揭弊,並蔚成輿論壓力,從結構上矯正偏執的現況,也是民主制衡的表徵。















「最危險地區」生機何在?


2021-05-01 03:34  聯合報 /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以雷達掃描台灣全島圖像,再加上「全球最危之地」。圖/取自經濟學人網站


經濟學人》以台灣雷達圖為封面,美中機艦隔著台灣對峙,稱這是「全球最危險地區」,指美中須極力避免爆發戰爭。

當前的美中衝突,摻雜了複雜的政治、經濟、軍事與種族等因素。其中不能不說美國確實是抓緊著歷史良機,充分利用反共反中的大旗,在國內凝聚人民與國會共識,在國際上號召「民主聯盟」抵禦中國的崛起,事實上是合理化美國重新確立其世界領袖的一個全面性的運動。

而中國是否真正的崛起了,還是在經歷解放後三十年不正確的發展過程而開始逐漸正常化的階段?其實並未經過多方面實證的考察與量化分析。

真正的問題出在冷戰以來,美國以軟性帝國主義的戰略與戰術規範世界秩序,民國 59 年(一九七○年)代拉中打蘇,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代提攜中國在經濟與科技方面的發展,甚至曾經提供軍事合作,民國 79 年(一九九○年)代蘇聯與東歐集團崩潰,美國以為從此以後,共產主義必然逐步土崩瓦解,美國將長期屹立不搖,由是號稱人類歷史將進入民主政治自由經濟最後階段

沒想到,中國居然並沒有因為人民日益富有而產生民主政治,共產黨由於卅年來警惕蘇聯的垮台與西方和平演變「陽謀」,反而在政治上收更緊,在軍事上發展得規模更大,迫使美國重新回到冷戰時期的圍堵中國戰略。而台灣也重新被置放在第一島鏈上居首的位置,劍指中國。一位西方歷史學家說如果台灣落入中國手中,美國的世界霸權必然逐步遜位,這些話似是而非,實質上就是維持白人的霸權

筆者認為不論美國、中國,都在這個階段各有所圖,雙方皆藉機運用了許多的謀略和政策,以保障其國家與政權的穩定性與發展性。從某個角度說,這次看來刀光劍影、磨刀霍霍,似乎戰爭一觸即發,事實上皆有利於美國和中國各自進行大規模地整頓內部,擴大與集中資源建設經濟與軍事,雙方皆有動機與動力在國際社會上一爭高下,從而產生了充滿戲劇性的「鷹龍對決」畫面。

自鴉片戰爭歷經動亂的一百七十多年來,中國人不斷掙扎摸索民族不被滅亡的方向,現在是否已經確定走上了中國復興的道路,尚不能過早地判定。要出現一個適合中國歷史與文化,並且值得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尊崇與仿效的政治經濟體制,應該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中國沒有可能,也不需要發展成為另一個美國。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證明西方特殊的文明模式難以公式化,強加諸在其他國家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都應尋求適合自己歷史文化的現代化的道路,其中當然不反對知識與科技的共享,經貿的交流,以及保障人權和言論自由的基本價值。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台灣內部不論統獨,執政黨在避開戰爭以保障人民安全的思維下,絕不應參加美日的反中同盟序列。近兩年來國際局勢變化莫測,加上疫情的影響長期化,不論各國的意識形態如何,經濟情況如何,已經明確的是人類社會必須互相幫助,才能有機會避免走上戰爭與自我毀滅的道路。台灣在目前的處境下,尤應考慮超越美中對立,主動促進兩岸與東亞以至世界的和平。













新舊銜接、引爆痼疾…國土計畫三挑戰


2021-05-01 03:34  聯合報 /   王瑞興/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科長(南投市)


直轄市及縣市國土計畫四月三十日公告國土計畫法規定,後續完成劃定國土功能分區編定使用地,民國一一四年五月一日取代現行區域計畫,土地使用規畫與管制邁入新紀元,但同時面對三大挑戰。

一、政策理想陳義高,可行性是未知數。這是中央推動政策的通病,常透過委託研究結果完成立法;但從擬定政策、立法、計畫與執行,缺乏統整性評估。筆者專長為區域計畫,退休後擔任地方政府都委會、區委會及國土計畫委員會委員,個人研判一○九年雖修國土法展延三年作業時限,但縱使如期完成,計畫可行性也是未知數。因為區域計畫在中央分屬營建署與地政司權責,地方則多由地政單位執行,事權不一,以致中央難掌握基層問題;何況區域計畫分區編定作業距今已卅幾年,面對新舊機制轉換,無人理解舊制全盤狀況。

二、新舊機制銜接轉換能否順利,為成敗關鍵。民國六十三年實施區域計畫法前,除「田」地目等極少數外,任何土地皆可建築使用。因此,屏東縣於六十四年首辦非都市土地分區編定公告,一度引發地方不滿,擬罷免當時縣長柯文福。以當時威權政治尚且如此,如果國土計畫功能分區與使用地,未與既有區域計畫順利銜接轉換,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以當前政治環境,將釀成重大事件,應審慎處理。

三、區域計畫潛藏問題將因國土計畫引爆。以往各縣市辦理區域計畫作業時間一年,但從屏東縣首辦,迄嘉義縣於七十五年十一月公告,分十期十一年陸續完成,當時尚未電腦化,高達五百餘萬筆土地,均仰賴人工作業。之後頻頻發現問題,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於民國七十年代後期推動全面複查,改正許多錯誤,然因複查也是人工,仍有疏漏。這些遺留問題,地方或不知,或避不處理或難以處理,國土計畫分區編定公告時必將引爆。

國土計畫有許多創舉確認國土計畫優位透過計畫引導使用納入民眾參與監督推動國土復育建立補償救濟機制,可改正區域計畫問題。但要能落實執行,否則治絲益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