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突襲式調漲健保費 改革卻無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0966/web/

◆  聯合報社論/美國會衝擊事件一箭射破太陽花神話
◆  聯合報黑白集/高層的手伸得真遠
◆  經濟日報社論/突襲式調漲健保費 改革卻無力






經濟日報社論/突襲式調漲健保費 改革卻無力


2021-01-12 00:1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很會選時機給國人驚喜,耶誕節前夕才通過「萊豬進口」,衛福部長陳時中更在跨年長假前夕宣布明年「健保保費雙漲」:一般保費從4.69%調高至5.17%,補充保費則從1.91%漲至2.11%。加上國民年金保費費率調升0.5個百分點至9.5%,勞保費率也由現行的11%調高至11.5%,今年就有三保三漲!

蔡政府刻意選擇時機突襲的作法,國人應該覺得屢見不鮮,就像衛福部的食藥署也刻意在深夜公布萊劑在豬隻的殘留容許值,而且不用國際標準的ppb,突然改用ppm。因為民眾在休假期間對公共議題比較不會注意,更無法即時反應。此外,當初大家把焦點放在一般保費,沒有討論到補充保費,衛福部將補充保費夾帶過關,也是出乎意料的突襲。因此,國人最好先有理性預期,蔡政府今年一定會選擇某個周五或長假的前夕突然宣布「勞保年金」的改革方案或是日本核災食品進口。

其次,健保雙漲其實充滿了政治考量,算準了今年沒有選舉;調幅只有10%,就是想先撐過明年底的地方選舉再說。但根據健保的精算報告,2024年前健保保費勢須調高30%;換言之,國人應有心理準備,明年選舉過後的下一年,健保保費勢必再調高20%,費率也一定會超過法定上限6.1%。

就在衛福部長宣布調漲保費的當晚,蔡英文總統表示,這是「集結大家的力量,就能確保健保財務平衡,給防疫和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聽起來是要安撫民眾,卻是利用邀功的話術做不當的連結。因為,健保雖然對於防疫確實著有貢獻,但那是25年前成功建立的制度,並非現任政府的功勞;且去年疫情肆虐期間,民眾知道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看病,但健保支出因總額預算制度並未因而減少,政府不應誤導民眾以為是疫情導致健保支出增加,從而作為調漲保費的理由。

至於所謂的「給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好像調漲保費全部都跑到醫護人員的薪資待遇上,則是陷醫護人員於不義。因為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說,門診醫療費用中,醫療人員勞務收入「診察費」占比逐年下降到低於18%,而「藥費」(27%)和「檢驗檢查」(13%)占比逐年上升已超過四成,顯然許多醫療資源被不用勞力與專業知識的機器及藥品賺走,這個生態正在惡性循環中,衛福部一直都沒有做有效的支付制度改革,讓醫護人員得到合理報酬和減少血汗、過勞之前,調漲保費豈不是更使情勢惡化,又來增加民眾的保費負擔?

陳時中部長在調漲保費的同時,所提出的三大改革方向,包括減少浪費(藉由雲端系統促進醫療資源分享,抑制不當耗用),負擔公平(檢討就醫部分負擔與檢討旅外國人權利義務)以及提升品質(整合公共衛生體系,涵蓋預防、醫療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照護),更顯得諷刺。每次調漲保費都說要減少浪費,就代表直到此次調漲保費時,衛福部在減少醫療浪費方面乏善可陳。台灣資通訊產業這麼先進發達,怎麼藉由雲端系統促進醫療資源分享還在光說不練的階段?自己都承認醫療資源仍在不當耗用,又怎好意思調整保費?

至於檢討就醫部分負擔方面,也是陳年老問題。既然知道「使用者付費」才是負擔公平,早就應以價制量來提高民眾的成本意識,則藥品、檢驗檢查或是其他重大支出,就應有「部分負擔」的設計,且要能讓民眾有感,才能減少浪費,為何遲遲不能把觀念化為實際行動?難道要到下次突襲調漲保費時,又再拿出來說。

總之,全民應盯緊衛福部,後年應該交出支出面的三大改革成績單。如果屆時還沒有具體成效,基於收支連動原則,政府以後年度還想調漲健保保費,應該門都沒有!










聯合報黑白集/高層的手伸得真遠


2021-01-12 02:3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陽明大學及交通大學擬於二月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經遴選成為首任校長。 記者葉信菉/攝影


陽明、交通兩大學合併,首任校長遴選,毫無意外由學界猜測「上面要的那個人」出線。無獨有偶,延宕多時的台北榮總院長,也在閣揆蘇貞昌「親自面談」後,殺出黑馬人選。府院高層的手,還伸得真遠,連這種人事都要管

陽明、交通兩校聲譽卓著,各有專精,合併固可有多元發展之益,但過程中,各種產官學利益分配的質疑甚囂塵上,因而屢遭外界批評。從這次「陽明交通大學」校長的遴選看,顯然未能釐清外界猜疑。

其一,校長遴選委員名單,又出現與台大校長遴選時同樣的爭議人物。其二,遴選出線的林奇宏,與竭力推動併校卻因爭議過大,而不便參選的原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關係密切,亦非偶然。

除了陽交大校長遴選,還有北榮「誰來當院長」風波。北榮院長自去年七月即懸缺,遲遲未補並不是找不到人,而是相關人選「各有靠山」;一方和「府方」關係良好,一方和「重量級民進黨立委」有親戚關係。正因相持不下,才發生「代理院長代到退休」的現象。

榮總院長為何需要閣揆欽點這就是民進黨的獨享風格,不管怎麼喬,反正必須是自己人才行什麼尊重專業、大學自主都是其次從陽交大到北榮,總看到這樣的斧鑿痕跡









聯合報社論/美國會衝擊事件一箭射破太陽花神話


2021-01-12 02:3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大批川普支持者6日翻過圍牆攻入美國國會大廈,輿論譴責川普,眾院並發動彈劾。美聯社


川普號召川粉到國會示威,演成暴徒衝擊國會事件,輿論譴責川普,眾院並發動彈劾。美國對強闖國會的暴徒展開搜捕,數十人已遭起訴,罪名包括擅闖國會、襲警、盜竊聯邦財產、持有槍械及煽動罪等。美國處理這個「美版太陽花」事件的做法,恰可看出當年「台版太陽花」如何浪得虛名,嚴重扭曲台灣的民主與法治

川粉能輕易闖入國會,主要是現場警力守備薄弱,華府沒料到兩百年來沒人敢闖的國會聖地竟會成為攻擊目標。台灣被太陽花攻占時,情況類似,加以有長年在立院門口埋鍋造飯的台獨組織掩護,而順利得逞。但美國暴徒在四小時後即遭驅逐,國會得以完成拜登當選的認證程序,並開始追捕暴徒。反觀台灣,太陽花占領國會廿四天,卻被當成英雄;其中第五天還發動占領行政院,彷彿政府全在他們的指掌之下。

回看當時亂象,朝野都有無可推卸的責任。馬政府未在第一時間排除國會的占領,主要是院長王金平以保護學生為由拒絕警察入內排除,形同擅將國會當私器提供學生使用。王金平當然是出於私心,一則報復「馬王政爭」中馬英九指控他幫柯建銘關說,二則藉此積累個人政治資產。但馬政府當時也躑躅不前,無法說明為何遲不採取行動,卻讓國家最高民意機構癱瘓。民進黨更是居心叵測,學運領袖其實是它一手栽培,抗爭期間更不斷提供火力和物資支援,目的就是為坐收成果。

直到三二三太陽花突襲行政院,馬政府才如夢初醒,連夜動用強勢警力排除入侵者。倘非如此,行政院次日也將癱瘓無法運作;台灣若落至那個地步,將變成無政府狀態,淪為全球笑柄。但更荒唐的是,行政院的驅離行動使用警棍和盾牌,卻遭在野黨指責是「血腥鎮壓」;受傷民眾更反控公權力施暴,將閣揆、警政署長、警分局長、警員全告上法庭。亦即,台灣先丟了民意機構,其後連法治也一起葬送在太陽花狂潮中

美台占領國會事件的主體確實不同,美國是川粉,台灣是太陽花青年;但川粉是不滿大選結果,太陽花則是反對服貿協議,理由有更正當嗎?若因「反服貿」即可占領國會,那麼以目前民間「反萊豬」的情緒,不也可以如法炮製?拋開示威主體、抗爭議題等不論,國會之所以必須受到保護免於侵擾,因為它是依憲法分立及人民選舉產生的最高民意機構,代表的是全體民眾的意志,依法必須受到保護無論民眾是以什麼身分抗爭,都不應任意入侵並破壞其正常運作無論是總統下令在野黨煽動,都不應以踐踏國會為目的,這是最基本的民主共識與素養

也因此,川粉衝擊國會後,立刻遭到全國不分黨派譴責為「暴民」,各地民眾都在協助警方指認參與的暴民。一名西維吉尼亞州共和黨議員艾凡斯,因跟隨群眾衝入國會禁制區,被逮捕並起訴後,立刻表示後悔並宣布辭去議員職務,並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反觀台灣,太陽花卻以公民不服從為藉口為自己辯白,且接受因此獲利的民進黨幫他們脫罪事實上,公民不服從運動的手段必須是和平非暴力,且以接受法律制裁為前提,而非當事人能隨口自我正當化

民進黨面對川粉衝擊國會事件,一靜默無聲飛上枝頭的林飛帆則說,把美國國會和太陽花相提並論,是不當類比。他忘了,自己曾向激進派喊話,「你們若攻進總統府,我給你掌聲,並加入你們。」太陽花的神話如今被射穿,但台灣民主已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