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059/web/
◆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貨幣政策架構應有新思維
◆ 聯合報社論/小英加碼育兒津貼,將殺死賴清德的準公托
◆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敢唱不敢去立院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貨幣政策架構應有新思維
2020-09-15 02:4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在8月下旬的全球央行年會中發表新的貨幣政策架構,將改採「平均通膨目標」,未來容許通膨高於2%一段時間,讓通膨達到長期平均2%的水準。這是 Fed於民國101年(2012年)將通膨目標設定在2%後最重大的貨幣政策架構變革,意味著長期低利率時代的來臨,也代表弱勢美元將成為各國央行要共同面對的一大挑戰。值此之際,我國央行也有必要擺脫長期以來固守貨幣目標化機制的舊思維,全盤檢討貨幣政策架構。
所謂的貨幣政策架構,是指央行為達成法定職責,必須建構一套明確的制度性安排,包括央行可動用哪些工具、透過何種操作程序,來實現最終目標。因此貨幣政策架構所扮演的功能,就是提供經濟體系有效的名目制約,藉由設立明確的短期目標,引導外界的正確預期,以實現最終目標。
1980年代初期,各國央行在貨幣政策架構上多採取「貨幣目標化」機制,但未久多數央行即陸續改採「通膨目標化」機制,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值或區間,這也成為國際主流貨幣政策架構機制。我國央行自1980年中期起採行「貨幣目標化」機制,基本上是根據經濟與物價預測,推估未來一年貨幣數量(M2)需求並訂定成長目標,以M2做為中間目標,再藉由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調控貨幣數量,以達成物價穩定等最終目標。
歷經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及環境丕變,央行總裁楊金龍鑑於近年來以貨幣總計數M2預測短期物價的成效減弱,加上全球經濟面臨長期停滯的低通膨與低利率環境,國際間資本快速移動,使得指引貨幣政策的指標更不容易掌握,早在去年底的央行理監事會議中,央行即宣示將M2年成長「目標區」調整為M2成長「參考區間」,不再逐年設定成長目標。
其實,央行雖稱所採取的仍是彈性貨幣目標化機制,卻已納入及參考更多元經濟指標,甚至表明現行所採彈性的貨幣目標化機制,與彈性的通膨目標化機制已無太大差異。更者,央行今年3月間更新網站上的央行貨幣政策簡介時,不僅指出自民國89年(2000年)以來,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NEER)大致維持在過去36個月移動平均值上下5%內的操作範圍,還明示了「央行中期監控物價穩定採行 CPI 年增率介於 0%~2% 的區間定義」。
凡此,都說明了央行的貨幣政策架構正在重新建構之中,並向彈性的通膨目標化機制傾斜。我們無意糾結在貨幣政策架構的名稱為何,因為更應該重視的是貨幣政策能否與時俱進地有效運作,但近期一些指標變化卻令人驚心。首先,受到資金行情影響,近期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減,上周更傳出央行祭出「限賣令」,雖然央行澄清只是「善意勸導」交易員單次掛單金額不宜過大,仍突顯了央行在穩定匯率操作上的左支右絀。
其次,主計總處公布今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跌0.33%,是連續七個月負成長,儘管各方都強調沒有通縮問題,但顯然數字已逐漸偏離了央行的通膨中期監控區間。還有,受到資金淨匯入及放款與投資增長加快推動,央行公布的7月貨幣總計數 M1B 及 M2 年增率分別為10.3%及5.89%,創下近十年及四年半來的新高。其中,M2年增率並快速向央行所稱二到三年中期成長參考區間2.5%~6.5%的上緣逼近。這些指標的變化,都存在著彼此干擾及可能失控的潛在威脅。
我們理解貨幣政策存在的侷限性,但仍要強烈呼籲央行,除了以新思維全面檢討貨幣政策架構與機制,並應儘速梳理及清晰地向外說明貨幣政策的短期目標究竟為何,以及利率、匯率及貨幣數量等各項政策指標間的相互影響關係,才能有足夠的透明性來引導市場正確預期,並避免政策架構調整過程中進退失據而引發更大災難。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敢唱不敢去立院
2020-09-15 00:0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衛福部長陳時中(左)擔任詹雅雯30周年巡迴演唱會加場的嘉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歌手詹雅雯周末開演唱會,神祕嘉賓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兩人合體開唱,引來滿堂喝采。不過,此前立法院舉行過多場討論美豬進口的記者會和公聽會,陳時中卻選擇缺席;陳時中敢開唱,卻不敢面對立法院監督,非常奇怪。
陳時中迴避立院監督,不是頭一回。今年二月疫情剛開始,國民黨就紓困條例開公聽會邀請陳時中參加,卻遭綠營以「國民黨扯後腿」回擊。當時有「防疫順時中」護身,最後逼得國民黨取消公聽會。
今非昔比,立法院關切的焦點,變成了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如此重大爭議政策,時代力量黨團辦公聽會,衛福部卻推稱「只有部長能代表發言」;陳時中索性撇清,說沒有收到邀請。相關記者會不知凡幾,皆不見陳時中出席;難道陳時中公務如此繁忙,連幾十分鐘時間都撥不出來?或者根本他不把溝通放在心上?
但與此同時,陳時中花時間彩排、開唱,還打扮成型男上男性雜誌,還上親綠電視台受訪。這些,所費時間都比出席公聽會多得多。很顯然,陳時中不是沒時間,恐怕是心有旁騖,意在選舉,不想面對民意監督。
不管如何閃躲,無法改變的事實是,立法院開議在即,相關委員會都已磨刀霍霍,等著陳時中來說明。既然有空開唱、扮型男,陳時中再也沒有理由用扯後腿、沒時間為由逃避監督。從防疫的諸多問題,到美豬美牛開放政策,陳時中終究要走出保護傘,好好面對社會大眾。
聯合報社論/小英加碼育兒津貼,將殺死賴清德的準公托
2020-09-15 00: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衛福部研擬加碼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民團與學者齊聲反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低生育率已滑坡廿年,今年人口「生不如死」的情況嚴峻:至八月止,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一萬多人。上半年,新生兒數不到八萬,預測今年全年新生兒數可能跌破十六萬,再創歷史新低。少子化早被歷任總統認證為國安問題,但為何用盡各種政策工具,生育率仍無法止跌?
答案很明白:力氣沒用在對的地方,更糟的是政策互扯後腿。蔡總統近日頻頻重申,育兒津貼將從每月補助兩千五百元翻倍,提高到五千元,明年就上路。總統的「德政」,卻將扼殺副總統賴清德在閣揆任內推出的「準公共化」托育政策。賴清德已不在其位,身為副總統難以置喙,人去政息,只能無奈。但民眾在乎的是,這項措施無法減輕育兒父母的負擔,更悖離托育公共化的精神。
國際研究早已證明,公共化托育才是有效的催生政策,由公托或非營利的托育服務來解決雙薪家庭的育兒難題,民間期待的目標是翻轉公私托比為七比三。賴清德在閣揆任內,走了一條捷徑:既然公共化的「托育國家隊」不足,就讓私托有條件加入。政府管制收費價格及保障第一線托育人員薪資,只要業者承諾做到,就以「準公共化」之名,接受政府補助。賴清德的半套功德也受到批評,但就公共化目標而言,這是雖不滿意、卻可接受的過渡方案,比盲目撒幣催生好。
對於解決少子化問題,歷任政府累加推出的發錢政策品項繁多,既分一次領、每月領,還分零到二歲及二到六歲;因主管機關不同,縣市也會因選舉加碼。老實說,民眾哪裡弄得清楚,這些政策當然也難成為生孩子的誘因。
別的不說,光名稱就讓人一頭霧水。先來盤點一下:「生育補助」是每生一胎拿到的補助,各縣市有別;「育兒津貼」是家庭自己顧小孩,每個月可拿到的錢;「托育補助」則是嬰幼兒送托時,家長可得的現金。另外,還有「五歲免學費」,這是幼教業者直接向政府請領的。
那麼,蔡英文加碼育兒津貼為何大有問題?第一,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差額拉近,將使賴清德的「準公共化」簽約率崩盤。現今育兒津貼兩千五百元,與托育補助六千元,因為落差不小,父母會傾向選擇托育補助;需求多了,才會促使保母和托嬰中心加入「準公共化」。一旦育兒津貼加到五千元,與托育補助只差一千元,業者就樂得脫去政府管收費與品質的緊箍咒,退回自由市場。以往收費巧立名目、品質沒保障、第一線工作人員勞動條件低落等毛病必然復發,曾經的納管與改革白忙一場。
第二,加碼育兒津貼,等於鼓勵家內自行照顧,不利女性就業,更可能生育罷工。台灣目前嬰幼兒照顧重度仰賴家人,媽媽或阿嬤親自照顧,很大原因是公共托育服務建置不完善,讓女性深陷育兒與工作的兩難。這會有兩種結果:女性辭職帶小孩,或者放棄生小孩。這正是台灣少子化的主因。根據研究,父母是否願意生第二胎,女性能就業是關鍵因素。因此,讓自顧幼兒的育兒津貼翻倍,會有什麼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總統的政策打臉自己。蔡英文的托育政見,除育兒津貼加碼,也有零到二歲的「家外托育率」要由就任時的十三.二七%,在民國113年(二○二四年)卸任時提高到廿三.一六%。育兒津貼加碼,在家自顧比率一定提高,如何達成增加「家外托育率」的目標?
政見自相矛盾,實為治國奇觀。這顯示,政策沒有實證基礎,只會漫天喊價。蔡政府應收回錯誤的津貼政策,把預算拿來建置普及的公共托育機構。要催生,蔡總統必須牢記第一任競選時的口號:請給爸媽「平價、優質、普及」的公共化托育。堅持育兒津貼加碼,是走回頭路。解決少子化問題,別拿錯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