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雙脫鉤下的新冷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6166/web/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雙脫鉤下的新冷戰
◆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面子價,時薪二元
◆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和陳時中官氣逼人,謙卑呢?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雙脫鉤下的新冷戰


2020-08-20 02:1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迄今將近四年,反中幾乎成了他治國的最主要內涵,幾乎貫穿了他所有的外交與內政。一開始,還是碎片式的,想到什麼做什麼,久了之後,把碎片拼湊一下,一個完整的、體系化的輪廓就浮現,並可以「脫鉤戰略」統而稱之。

──通過貿易戰,提高中國產品進口關稅,減少對中國貨的依賴;

──鼓勵在大陸的美國企業回歸,降低對中國製造產業鏈的依賴;

──為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製造麻煩,形成下市壓力,切斷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管道;

──以技術及零組件的斷供,打擊中國關鍵企業如華為;同時施壓盟友,放棄對華為電信設備之購買;

──對於意欲留學美國之中國學生,限縮簽證名額;干擾甚至切斷兩國科技交流;

美國之所以如此,無非是認為長期以來,美中關係全面密切地交往,讓美國吃了太多虧,也讓中國占了太多便宜,必須及時煞車,體現於政策行動之上,便是「全面脫鉤」。

面對此等形勢,加上全球新冠疫情的效應,預見到全球化已難以持續,中國大陸決策當局乃提出內循環發展概念以為因應。「以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理念,或將成為中國今後中期發展策略的主基調,就某種意義而言,這也是「脫鉤」。作為對照,美國的脫鉤,是主動的、全面的;中國的脫鉤,是被動的、局部的。兩者同時並行,就是「雙脫鉤」,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對美國而言,這是自民國34年(1945)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全力鼓吹推動全球化的一大變陣,美國不惜以犧牲全球化,用脫鉤戰略來對付它心目中比前蘇聯還要難纏的對手,是空前的考驗;對中國而言,從民國38年(1949年)建立新中國開始,走了一條30年沒走通的計畫封閉經濟,不得不從民國68年(1979年)開始走向改革開放,逐步融入全球化。未料到了民國109年(2020年),為形勢所逼,又不得不從全球化轉進半球化」。21世紀,自此將進入到一個世界,兩個半球,或一個地球,兩個體系的嶄新運作狀態

美國的動機,無非想複製上個世紀用冷戰方式對付蘇聯,並讓蘇聯最終解體的成功經驗,用來對付在龐培歐口中比蘇聯還難對付的中國。美國的策略因此被人們視之為「新冷戰」並不意外。眾所周知,上個世紀的舊冷戰或「冷戰1.0」的本質是一場價值、意識形態與體制的競爭,結果是共產計畫經濟體制輸給了民主市場經濟體制。那麼,本世紀的新冷戰或「冷戰2.0」又如何呢?

不妨先對「冷戰1.0」作個簡單回顧。當年蘇聯陣營之所以敗給美國陣營,主要是一、經濟上,計畫公有體制缺乏效率與積極性;二、政治上,蘇式極權體制也拙於解決社會政治問題;三、所得低,市場規模小,產業體系不完善,自體循環能力不足;四、軍備產業內需規模不大,難以成為支柱產業,反而成為財政負擔。美國最終勝出,其實乃是必然。

進入到新世紀,對手換成了中國,但本質上仍是一場價值、意識形態與治理體制的競爭,美國重溫冷戰舊夢,難免重燃起複製經驗取得成功的野心,然而時移勢易,情況大有不同。

如今的中國,一、市場經濟加混合所有制,效率高,積極性強;二、中共集權加地方分權,國家治理,運行無礙;三、人口規模大,中產階級眾,產業體系完整,自體循環力強;四、軍備產業內需規模大,又有出口競爭力,假以時日,不輸美國;五、更重要的是,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年度申請專利數科學論文數均已超過美國

至於美國,無論體制、科技、內需、軍備產業等雖均處於優勢,但不少已呈盛極而衰之兆,就長期看,許多領域均未必優於中國,冷戰2.0最終誰將勝出,恐怕只能讓時間給答案。但無論如何,全球化到了21世紀竟然演變成了兩個半球化,不能不說是整個人類的極大遺憾。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面子價,時薪二元


2020-08-20 00:3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基本工資明年將調為二.四萬元,小漲兩百,時薪則微調二元到一六○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本工資明年將調為二.四萬元,小漲兩百,時薪則微調二元到一六○元。微調二元的時薪,被批評為「是在哈囉」,不知道在幹嘛。說穿了,疫情期間大家都很辛苦,調兩元算是「小英面子價」,否則勞動部交不了差。

民國105年(二○一六)大選時,蔡英文曾說最低工資三萬元是她的「夢想數字」。她任內的前五年,政府以每年幾百一千的速度調高基本工資,五年來共調升了三千多元。距離她任期結束還有三年,未來仍有六千元的長距需要跨越,這個挑戰相當嚴峻。因此,就算疫情肆虐經濟欠佳,勞動部長許銘春拚死拚活也要加點碼,不能讓總統漏氣。

儘管只是月薪兩百、時薪兩元的微調,勞資雙方都對此感到不滿。資方哀嘆的是,今年經濟這麼慘還要幫勞工加薪,萬一撐不下去,仍是勞工受害。勞方則怨嘆,一天打工下來多攢十幾元,也只夠幫自己加個滷蛋。時機歹歹,漲幅小小,大家不滿意,但是又何奈?

沒錯,疫情正在作亂,此際基本工資有加總比沒加好。問題是,政府要努力的目標,難道只是提高基本工資嗎?據統計,民國106年(二○一七年)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國勞工是七十二萬人,到了民國108年(二○一九年)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勞則超過一三○萬人換言之,短短兩年內,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勞近乎加倍

老實說,如果不能有效促進經濟升級,只在基本工資上拚命加碼,結果只會把更多勞工打成「基本工資階級」。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和陳時中官氣逼人,謙卑呢?


2020-08-20 00:3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官員的權力傲慢,愈來愈令人感到難耐,他們卻毫無自覺。行政院蘇貞昌日昨痛批地方議員質疑有假三倍券是「帶頭作亂」,要用《社會秩序維護法》將他們法辦,還說這只是「剛好而已」。同一天,則是彰化衛生局查出自美歸國的少年確診,卻引起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悅,以地方違反無症狀不查原則,要求衛福部政風單位調查

蘇貞昌一向官威逼人,覺得自己推動的政策不容外人置喙,面對批評一律鐵臉利嘴以對。在他的示範下,愈來愈多首長染上自吹自擂之風,認為硬拗才足以凸顯氣魄,謙虛接受批評則是懦弱的表現。久而久之,原本行事平和形象頗佳的陳時中也沾染此氣習,非僅不接受公衛學者促他擴大篩檢的建議,更對積極任事的地方官員擺出「指揮官」權威不容挑戰的姿態。蔡總統沒有意識到政府的格調和形象正在急劇下滑嗎?

蘇貞昌和陳時中的高姿態演出,說穿了,是自己的決策品質受到質疑,惱羞成怒下,只能祭出手上權威來壓制或威嚇對方。但深一層看,如果拿他們的權威和遭質疑的事實放在天平上衡秤,要一般百姓評理的話,多數民眾應該會選擇站在「真相」那一方,而不會支持無理霸道的權威。原因很簡單:權力一旦剝奪了真相的探討,就剝奪了百姓知的權利,即不可能再誠實為人民服務。

先談假三倍券的爭議。兩名被法辦的台南市議員聲稱市面出現「假三倍券」,消息是根據民眾反映而來,儘管時間點是在商家向銀行兌換之前,並不能排除商家是在收券後辨識出假券的可能。何況,民意代表反映民意並提醒政府注意是其天職,蘇貞昌竟視為「造謠」、「作亂」,顯示其器量狹小。身為閣揆,若連一點不同的聲音都不能容忍,這個政府難道真要變成一言堂嗎?

再說,雲林日前破獲了偽造假三倍券的工廠,其他是否還有未偵破之偽造集團則仍未可知。可見,兩名台南市議員的警告並非無的放矢,更非無稽之談,只是蘇揆拒絕聽見挑戰自己政策的聲音罷了。最可議的是,蘇貞昌對於地方民代的提醒不僅不領情,還冠上「散播謠言」、「企圖擾亂人心」的罪名,要用《社維法》法辦。自命追求民主、進步的執政者,如今卻濫用法律對付在野黨民代;我們倒要看看,台南地檢署最後將辦出什麼欲加之罪來。

再看彰化衛生局查出少年確診的事件。這名少年自美返台,在居家檢疫十日後接受彰化衛生局採檢,發現確診。照理說,地方衛生局主動發現確診案例,指揮中心應該予以表揚才對。但陳時中卻一反常理,認為該少年並無症狀,衛生局依規定不應對他採檢;甚至認為衛生局故意違反規定,要求政風單位介入調查。換言之,地方衛生局「超前部署」,陳時中卻大棒一揮要給予懲戒。其中原因究竟為何:是彰化衛生局揭穿了陳時中不願面對的真相嗎?

一個月來,陸續發生多起居留台灣的外籍人士在出境後被他國驗出確診的案例,讓台灣檢疫的嚴謹度及真實性大受質疑,也使指揮中心臉上無光。先前比利時工程師在出境前自費篩檢發現確診,由於其工作地點就在彰化外海的風電基地,彰化衛生局因而對此特別保持警戒,主動對居家檢疫者採檢。從任何角度看,公務員積極任事,都是值得鼓勵的事;誰料,在政府官員眼中,竟反而可能遭到整肅。那麼,蔡政府標榜的倫理、正義和透明,到底標準何在?

蔡英文總統就職時曾高呼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經過四年多淘洗,民進黨已鮮少再提起。如今取而代之的,則是全面執政後的浮誇、傲慢和霸氣官氣沖天。蔡英文該留意一下這種現象了,酷吏也許是必要之惡,但當他們不節制權力,不謙虛探索真相時,民主的惡瘤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