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0471/web/
.聯合報社論/台灣的成長之喜與發展之憂
.聯合報黑白集/慶富天空下的高雄
.經濟日報社論/亞太龍頭競賽 美中日角力
經濟日報社論/亞太龍頭競賽 美中日角力
2017-11-27 00: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20日才將北韓重列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21日財政部即宣布進一步制裁北韓的舉措。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11月亞太地區非常熱鬧,美國總統川普月初展開任內首次亞洲行,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戰略,被視為川普捨棄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另一個新亞太戰略的形成。緊接著,在越南峴港APEC領袖會議期間,日本主導美國退出後的TPP 11國達成協議,將TPP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並宣布就核心要素達成共識。月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6成員國領導人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首次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指示部長們和談判團隊在2018年結束RCEP談判。
在美國退出TPP後,亞太經濟進入重新洗牌階段,美國提出印太戰略,明顯劍指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日本主導TPP復活,促成CPTPP的關鍵進展,目的顯然是在填補亞太領導真空,和美、中形成鼎足之勢。中國著力最深,也是「一帶一路」支柱之一的RCEP,也跨出了重要一步。在亞太龍頭最新競賽中,美中日三方各有盤算,影響面也愈來愈大,對正力推新南向政策的台灣而言,是很有利的機會,但也是更嚴峻的挑戰。
美國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印太戰略」,核心精神就是聯合日本、澳大利亞及印度等海洋民主政體,把經濟規模及潛力僅次於中國的印度擺在前面,很明顯就是針對中國。今年10月下旬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印度的談話,以及稍早日本首相安倍和印度總理莫迪會談,皆不諱言「印太戰略」就是為制衡「一帶一路」計畫,從而也顯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致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及不斷對外擴張影響力,已造成亞太國家的若干疑慮。
不過,川普在今年APEC會議的演講,美國「印太戰略」顯然已不再追求如TPP的高質量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而是基於為「美國優先」、為美國爭取利益的雙邊「公平貿易」談判。研判川普的想法是要藉由雙邊貿易談判鞏固美國的最大利益,維持美國持續強大,才有能力聯合亞太國家及印度共同制衡及圍堵「中國崛起」。這種捨多邊、重雙邊的政經思維,能否在中長期鞏固、而不是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尚待觀察;但川普政府對CPTPP、RCEP等區域自由貿易談判的進展,會持何種立場?是否保持中立?必然會影響未來亞太區域整合的動向。
中國和東協共同主導的RCEP,約占全球一半的人口,31.6%的產出,28.5%的貿易額,20%的外人直接投資(FDI),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夠完成談判並盡快上路,不僅將成就中國大陸領導亞太經濟整合的龍頭地位,也有助於「一帶一路」計畫的更進一步推展。惟眾所周知,RCEP成局關鍵在印度,而印度又是美國「印太戰略」首要拉攏對象,未來發展也存在美中雙方角力,不確定性仍高。
相較之下,CPTPP約占全球6.9%的人口,12.9%的產出,14.9%的貿易額,雖有一定影響力,但規模遠低於原本的TPP或RCEP。日本安倍首相強力主導TPP復活,據日媒報導,主要目標是在避免多邊貿易框架如骨牌般崩潰,而且最終仍期待可藉由CPTPP促使美國未來回歸TPP。因為CPTPP規模及範圍較小,順利簽署及生效的阻力也相對較低,日本勢必運用CPTPP發揮合縱連橫的關鍵影響力,形成和美、中共同領導亞太未來的鼎足之勢。
面對美、中、日三方的角力,台灣擁有的最大空間就是不躁動、不選邊站,對雙邊及多邊的經貿合作及談判,都應積極支持並盡最大努力參與,爭取最大機會和總體的利益。但另一方面,無論是雙邊貿易協定、CPTPP、RCEP等,台灣的最大阻力仍在於國際政治運作,如何在爭取美、日支持的同時,有效改善兩岸關係,化解來自北京的阻力,無疑是未來蔡政府最大的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慶富天空下的高雄
2017-11-26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電視辯論日前登場,趙天麟(左起)、管碧玲、劉世芳、林岱樺及陳其邁參與尋求支持。 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內積極爭取高雄市長選舉提名,共有五人角逐初選,且互不相讓,外界形容是打得「刀刀見骨」。殊堪玩味的是,經過周末的首場電視辯論,五人的支持度發生變化,原本遙遙領先的陳其邁民調滑落第四,原不被看好的趙天麟則竄升第一。
最近慶富詐貸風暴延燒,高雄作為慶富發跡的大本營,再加上陳慶男長年深耕的政商人脈,使高雄政治人物和慶富的關係深受矚目。也因此,慶富風暴會不會對高雄的政治氣候造成衝擊,會不會改變當地選民的政治態度,會不會有更深的內幕會被踢爆,在在受到關注。
從民進黨首場初選辯論結果看,五個人的支持度變化,似顯示慶富風暴的威力已在隱隱發酵,選民的態度已變得更嚴格。自認十拿九穩的陳其邁,在電視辯論中說了最多黨內「團結」之類的大話,面對具體的問題卻閃爍其辭;這樣的態度,當然不容易通過民意的檢驗。
相對的,趙天麟聲明自己兩屆立委從未收慶富「政治獻金」,他也支持弊案查究到底,就顯得具體而有力。至於劉世芳,稍早自揭曾邀約陳慶男會面,顯然是先為自己打預防針。她更在辯論中坦承,曾邀陳慶男參與其募款餐會,但也同時發文請雄檢前往蒐證;儘管此語難以證實真假,但至少先行坦白,可避免落於遭攻擊的被動地位。
在慶富的天空下,高雄政界多年來的豔陽天,正轉變為烏雲密布。政治人物別想再打迷糊仗。
聯合報社論/台灣的成長之喜與發展之憂
2017-11-26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經濟回溫,全年經濟成長上修到二.五八%,是三年來最高。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發布的季度經濟預測,顯得暖意洋洋。我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交出暌違已久的三.一%成績單,全年經濟成長因此上修到二.五八%,是三年來最高。此外,以美元計的人均GDP,更終於在停滯廿二K多年後走高,明年估計可望跨越二萬五千美元。由此看,台股的萬點行情可謂是有「基」之彈,至於能彈多久,其實變數不少。
和自己比,台灣今年總算脫離近年在「保二」與「保一」之間的瀕危掙扎,可堪告慰。但若和世界相比,當頭就是一盆冷水。台灣經濟雖然回溫,但成長低於同一發展梯隊的經濟體,更低於全球平均水準。依國際貨幣基金(IMF)等組織的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可望有三.二%到三.七%的成長率,台灣的表現仍然相形失色。
這樣的低速成長,其實已持續多年,台灣人均GDP排名近年節節後退。進入廿一世紀時,台灣還名列全球第廿四,如今已掉到卅名之外。而最常被拿來比較的南韓,明年人均所得就要拚三萬美元,正在急起直追的,還有東協國家及中國大陸。台灣何以致此?如果不想通前因後果,台灣就擺脫不了這個困境。
其實,從今年GDP增長來源,就可以看到台灣經濟的長期困局何在。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外貿順暢」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大於「國內需求擴張」;這顯示,台灣經濟走升主要受惠於全球景氣回暖。值得注意的是,在內需中,民間消費的表現遠優於投資,民間投資已幾近「零成長」。儘管從行政院前院長林全到現任的賴清德,都在大動作解決投資五缺問題的努力,但民間投資顯然不埋單。即使台積電宣布下世代投資將落腳台南,有望帶動相關投入,但明年的民間投資成長展望並未見起色。若計入產業集中度因素,更意味其他領域的新增投資有限,顯示除半導體外,新一波的成長動能不明。
從景氣循環的角度看,新成長動能不明的問題,不致立即反映在台灣的經濟表現上。原因是,全球景氣正開心地享受金融海嘯後慘澹多年後的復甦期,世界經濟及金融市場瀰漫著樂觀的情緒,景氣順風車尚在運轉。依IMF的估計,各國如果沒有「浪費掉這一場可喜的復甦」,而能善加利用這段經濟穩定而採取行動,推行體制改革及擴大研發支出,那麼,這輪繁榮期的長度與強度也許能持續多年。然而,經濟的現實狀況,往往要比數據統計複雜得多。各國會不會浪費掉這個改革契機,仍有待觀察;非系統性的黑天鵝事件,經常難以預料;景氣衰退的風險,則依然存在,而且會隨著擴張周期的延伸而升高。
一如IMF所言,政府千萬不能浪費這場好久不見的復甦,要掌握經濟運行的底氣,加大力度推動經濟改革、提振民間投資。目前,賴揆已將解決投資「五缺」問題列為經濟施政重點,這是正確作法,也是政府本來就該做好的事。因此,即使五缺問題真能解決,也未必能激發民間大舉投資的行動。原因是,民間投資是植基於可預期的需求,例如有確切的訂單需擴廠、有值得開發的產品或技術待研發、有長期穩定的政策紅利可運用等。若沒有可預期的未來,企業如何出手?
先撇開訂單和技術研發不談,就以政策而言,勞基法去年以來一再變動,政策的不確定性徒增虛耗。再如兩岸關係,停滯不前不等於穩定,而是另一種更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讓企業安心投資呢?總結一句:要促進民間投資,真的不只是解決五缺問題。
在各個經濟研究機構的眼裡,今、明兩年的經濟表現都值得期待;但台灣切莫因此耽於眼前的成長之喜,忽略未來的發展之憂。蔡政府還是要誠實面對投資不足、新動能不明的課題,採取必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