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一個慶富,各自表述?
.經濟日報社論.中共19大 推進「習核心」改革夢
經濟/中共19大 推進「習核心」改革夢
2017-10-17 03: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以黨領政,黨是最高權力機構,習近平自18大掌權後,楬櫫「中國夢」,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號召,推出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及「全面從嚴治黨」等所謂「四個全面」的黨國治理方略,對近年大陸發展帶來巨大的轉變。
過去五年,在政治上,習近平重用王岐山,厲行反貪打腐,無數高官軍頭紛紛落馬,其間雖不免有權鬥的批評,但反貪腐大大提高了中共統治正當性,穩固一黨專政基礎。在經濟上,習近平延續鄧小平路線,致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以經濟「新常態」及供給側改革等作為政策鋪墊,逐步化解近年經濟泡沫及「硬著陸」危機,穩住大陸經濟情勢。
習近平治理中國有初步成就,大權集於一身,去年18屆六中全會公報首次提出「習核心」,更樹立領導權威,習近平也被視為是中共自毛澤東、鄧小平以來,權力最大、對中國影響最深遠的中共領導人。
19大可說是大陸全面進入習近平時代的新階段開始,外界關注的政治焦點,圍繞在19大人事安排,包括:政治局常委人數變化及習派占幾席、國務院總理是否換人、王岐山去留、「七上八下」及「隔代指定」等成規是否會打破等。從各種跡象及訊息顯示,無論最後黨內權力平衡變化或人事安排結果之差異,19大均將成為習近平權力鞏固的誓師大會,一個更強勢的「習核心」將領導中國面向未來,朝向習近平所提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亦即:2021年中共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以及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大步邁進。
19大之後,中國大陸將進入到一個權力更集中的威權統治時代,照一般預測,如果王岐山不再續任政治局常委及中紀委,大陸反貪打腐可能轉變為常態化,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將何去何從?民主改革的期待和呼聲會否再起?皆是中共及習近平鞏固統治正當性不可迴避的挑戰。
在經濟方面,預料19大後習近平深化改革的政策路線將進一步確立;「習核心」一貫堅持的宏觀目標,是以犧牲短期經濟增長,來貫徹改革路線,打造升級版的大陸經濟,故未來宏觀調控政策內部爭議將降低,只要經濟增長不落入紅線範圍,改革將是最優先目標,這對大陸經濟長期發展利多於弊。
最須觀察的是,大陸迄今仍奉行造成政治腐化根源的國家資本主義,民間資本受到很大壓抑,未來深化改革若不能翻轉扭曲的資本結構,則大陸經濟的現代化勢必很難實現。
19大後的中國,在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下,對全球是機會或是威脅,將取決於習近平如何拿捏「和平崛起」的政策精髓,也將取決於世界主要國家尤其美國如何重新定位及適應和中國的關係。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要從「經濟大國」晉身為「經濟強國」,在軍事、科技、軟硬體建設等綜合國力上要和美國並駕齊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近年美國國內日益升高的反中氛圍,亦是另一變數,美中兩強如何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長期互動模式,將是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轉折點。
19大後兩岸關係變化,是國人最關切問題,但也是最不容易解答的問題。兩岸統一無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之一,但在客觀條件尚不具備下,兩岸雙方如何珍惜並維繫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共同目標,將是雙方領導人政治智慧的最大考驗。
聯合/一個慶富,各自表述?
2017-10-17 03: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承包獵雷艦的「慶富造船公司」財務出問題,國防部說,如果後續有違約或破產就會解約。 圖/慶富提供
承造海軍六艘獵雷艦的「慶富造船」涉嫌詐貸,又爆出財務危機,履約能力受到嚴重懷疑。對此,國防部說,「只要慶富違約或破產,就解約。」但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說,要融資銀行管理慶富的財務,使「慶富的造船能力可以繼續發揮」,讓計畫走下去。
國防部和行政院所言,不僅立場明顯不同,且暗藏玄機,形同是「一個慶富,各自表述」。國防部顯然不想概括承受慶富的爛攤子,而行政院則堅持要讓這個「國艦國造」計畫走下去。
果然,賴清德宣示後,慶富最大的債權銀行「一銀」馬上跳出來說,未來將成立專戶管理慶富資金流向,確保融資用在造艦,且要「說服其他銀行團繼續動撥」。問題是,以銀行的專業能力,足以監督軍武工業嗎?未來若再發生問題,誰來埋單?是行政院,一銀,還是全體百姓?
進一步看,慶富以製造漁船及貨船起家,承造獵雷艦,不過是根據義大利的設計「授權製造」而已,根本無所謂非其不可的技術能力。立委爆料,慶富連獵雷艦的造船工廠都還沒蓋,也就是說,連「頭洗一半」的疑慮都沒有;堅持讓計畫走下去,所為何來?
獵雷艦案是馬政府時期的政策,恰好搭上蔡政府「五加二」政策推動的國防產業,這只是表面因素。慶富長期以來就「藍綠通吃」,更是民進黨南部的大金主,這是否才是不能說的秘密?果若如此,紙包不住火,恐怕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中。
聯合/十兆濫頭寸和台灣成長消失之謎
2017-10-17 03: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體本國銀行存款餘額36.82兆元、放款餘額26.79兆元,存、放款差額超過10兆元,這是史上頭一遭,反映銀行濫頭寸問題日益加劇。 本報系資料庫
在日復一日的政治對抗氛圍中,一些重要的經濟訊息很容易受到忽略,台灣濫頭寸淹腳目的問題就是其一。金管會日前公布,國內銀行閒錢過多,到八月底止,存款總額高達卅六兆元,放款總額卻僅廿六兆元,濫頭寸突破十兆,創下歷史新高。濫頭寸破紀錄,除反映銀行經營變成「慘業」,更顯示台灣「錢多無處去」的困境。
濫頭寸多,表示資金氾濫,卻無處可去;銀行歡迎民眾登門借款,卻乏人問津。更基本的原因,則是國內經濟環境的「五缺」因素,造成企業家投資意願低落。尤其,政治上的管束及打壓氣氛,加上兩岸關係的退縮,都讓投資人充滿不確定感,寧可抱著死錢過日子,而不願善用資金投資創新。十兆濫頭寸,意味著「衝刺進取」年代的企業家已轉為「退縮保守」心態,新一代企業家則還未找到方向。但投資不足,則無法創造新的就業,無法帶動薪資市場上揚,更無法為經濟添加柴火,產生新動能。
企業投資不足,並非無病呻吟,而是殘酷的事實。企業不僅對國內投資興趣缺缺,根據經濟部的統計,今年四大投資指標,不論是「對外投資」、「對大陸投資」,或「僑外來台投資」及「陸資來台投資」,全部呈現衰退趨勢。換言之,不僅是本土企業家喪失投資信心,包括僑資、外資、陸資對投資台灣也都出現退縮止步現象。這樣的警訊,對照蔡政府一再重申「拚經濟」的口號,格外顯得諷刺。
對於經濟失溫問題,蔡政府雖屢屢以「股市最長萬點行情」作為辯解,認為股市交易熱絡,證明投資人對台股具有充分信心。事實上,如果拿掉台積電、鴻海、大立光等幾個明星股的光環,再扣除外資進出的影響因素,台股的熱度在哪裡?如果政府不是靠著「當沖降稅」來膨脹交易量,台股每天的實際交易量如何有破千億的量能?
更值得憂慮的是,過去十年,台灣有一些原本活躍的上市公司正在朝「中小型化」退化。其中,人們熟悉的宏達電、宏碁、聯電等知名大企業,由於市值節節衰退,已經變成了「中型企業」;其市值原本平均高於三千億元,如今縮減為不到千億的規模。另外,則有四十多家中型上市企業,已萎縮為小型企業。不僅如此,今年已有卅多家上市企業申請減資,大股東失去新的投資方向,失去擴充版圖的雄心,現在他們只想抓著現金過自己的好日子。這種現象,恐怕是台灣創造「經濟起飛」奇蹟以來,最大的一波投資退潮。
銀行體系有十兆元的濫頭寸貸不出去,說明台灣經濟衰退的癥結不是因為真的「窮」了,而是民間的投資意願低落,企業家創新、打拚的意志消退。而如果要問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的禍源,企業界十指所指的,是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五缺」;中研院士王平等人則主張,法律、環評、對中國大陸過於保守是「三大黑手」。除此之外,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的長期干擾,導致投資人無所適從。包括政治人物不時發動「仇富」鬥爭,挑撥勞資對立;發動「藍綠」及「認同」鬥爭,讓企業家無法免於政治選邊的紛擾,甚至被任意套上「賣台」罪名而一身汙名。如此汙濁的空氣,如何激起民間投資開創的鬥志?
日前有藝術家感慨,台灣的低薪「是自己害的」;事實上,台灣經濟的低投資、低成長,又何嘗不是自己害的。在台灣孤懸海隅的困頓年代,人們再怎麼辛苦,也要借錢去投資發展產業,政府則不時提出獎勵方案鼓勵企業投資。如今,我們有十兆濫頭寸放在銀行,既生不出利息,也變不出事業,更創造不了新的資產與就業機會。新安逸年代的到來,加上小確幸魔咒的發酵,以及永無休止的政治紛爭,難道就是民主台灣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