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經濟/厚植製造實力 找回競爭利基

.聯合報社論..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聯合報黑白集.等這「智慧」很久了
.經濟日報社論.厚植製造實力 找回競爭利基







經濟/厚植製造實力 找回競爭利基


2017-05-25 03: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集團計畫赴美國投資,董座郭台銘先是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其後中國總理李克強更親赴拜訪,表達希望鴻海加強在大陸的製造與研發投資。在全球都聚焦並拉攏製造業投資時,來自台灣、全球最大的製造廠鴻海,成了美、中兩大國釋出合作善意的優先對象。
只是,當各國政府都積極延攬企業投資設廠,以增加工作機會與繁榮經濟時,台灣卻對留住製造業不甚重視,社會上甚至還存在一股反製造業的氛圍,這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形成很不利的影響。
日前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就發出不平之鳴,表達台灣投資環境對產業界很不友善,台積電計畫在台灣生產領先全球的3奈米製程技術,但光是土地就搞很久,政府還將整個案子「弄成像是很難決定的事情」。過去,製造業是撐起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柱子,如今企業想在台灣投資設廠,卻有諸多有形無形的障礙要克服。追究根源,最核心的問題是,社會上持續有一股很強的意見,認為製造業是「毛3到4」,利潤極低,而且硬體製造沒有軟體平台有價值,還會造成汙染危害環境。
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想在台灣投資製造業,不僅要面對民眾的長期抗爭,也要通過冗長的行政程序,導致建廠遙遙無期、商機延誤,不然就只能出走海外,讓台灣的投資動能與經濟發展都受到嚴重衝擊。
事實上,製造業是台灣在全球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國內企業最頂尖的前三強,包括市值最大的台積電、每股獲利最高的大立光、營收最多的鴻海,都是以製造結合研發為核心,這種領先優勢是長期扎根的結果,在可見的未來,也將持續是台灣競爭力的主軸,只有繼續努力精進,才能帶動整體產業發展
台灣還有許多不打自有品牌、與客戶一起成長茁壯的企業,常被稱為「隱形冠軍」,即使是先進國家如德國、瑞士或日本,也都是產業與經濟的發展主軸,許多後進國更是百般努力卻求之不得,台灣有幸建立如此扎實的基礎,在資通訊產業擁有眾多的隱形冠軍,若是坐擁寶山卻不知珍惜,是相當可惜遺憾的事。
其實,小國寡民的台灣,原本就不可能什麼都做,只有把資源放在最有相對競爭力的地方,把優勢發揮到極致,才可能在全球產業版圖搶得一席之地。當然,聚焦發展製造與研發,不代表台灣不能發展品牌、軟體平台或應用服務等領域,但即使要投入到這種其他國家更具優勢的領域,也應思考如何與台灣的硬體與製造優勢結合,否則難以開創出具差異化的競爭利基。
環顧當今全球科技產業的生態模式,類似台灣採取與國際大廠分工合作的例子,以色列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論是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大數據分析等,以色列一直扮演歐美大廠在科技研發與技術的供應商角色,許多創新公司都成為歐美授權或併購的對象,近來在農業科技、網路安全、海水淡化等技術,甚至成為中國積極拉攏的淘金寶庫,這種與全世界當朋友的合作模式,值得台灣學習效法。
因此,在台灣標竿企業鴻海、台積電、台塑等陸續宣布投資海外時,政府除了要理解企業為何這樣做,也應思考要採取何種因應策略。其實,企業進行全球布局時,為了接近客戶或市場,投資海外是很重要的一環,政府不應該限制,也無法限制,反而應該給予祝福
但是,政府仍然要採取適當措施,例如以較佳的稅賦、研發抵減等優惠,讓企業優先將技術開發、高階研發等核心放在台灣,至於只仰賴人力密集、低度研發的企業,就讓他們自然淘汰外移,不必強留,如此才能厚植台灣製造實力,讓台灣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聯合/等這「智慧」很久了


2017-05-25 03:3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阿扁趴趴走又踩紅線,就是要逼蔡英文給個答案。陳菊說,相信政府會發揮「智慧」,在適當的時候特赦陳水扁。這當然是說給蔡英文聽的。
陳水扁不斷遊走司法邊緣,凌遲中監,踐踏法治,測試民眾的神經。他到底要放或是要關,民眾都希望蔡英文早點拿定主意,不要再搞「朦朧美學」。人們等她這個「智慧」,已經等很久了。
最近民進黨要求特赦陳水扁的聲浪高漲,各種建議已到創意無限的地步。最簡潔的呼籲出自前副總統呂秀蓮之口,她說,這是個自由的社會,關阿扁幹什麼,讓他自由不是很好嗎?這邏輯簡單明瞭,但既然是自由萬歲,其他罪犯要不要一體適用?
最俗擱有力的,則是民進黨「三寶」之一的蔡啟芳。他要求其子立委蔡易餘,須將《赦免法》草案迅速排入議程,否則就「結束父子關係」。事實上,蔡易餘去年五月就遵照老爹指示,提出赦免法修正案;目的是方便蔡總統能跳過阿扁未定讞的刑案,直接給他特赦。有趣的是,民進黨卻遲遲不排審這個法案,一直讓它凍在法案倉庫裡。
陳水扁公然踐踏中監的「五不」紅線,事隔多日,中監仍遲遲無法作成決議是否要阿扁回獄。當然,中監也許和陳菊一樣,都在等蔡總統的「智慧」裁示,卻久候不至。
沒錯,特赦是蔡英文的最佳選擇;但民進黨卻極力避免放赦免法過關,這就著實耐人尋味了。我們就和陳菊一起等待小英的智慧吧!

聯合/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2017-05-25 03: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一例一休勞資都受害,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回應媒體表示,之所以提案連署修正勞基法,盼將休息日加班工時改為「核實計算」,是為了創造勞資雙贏。記者陳正興/攝影


一例一休新法上路,勞工、企業和消費者咸表不滿。民進黨廿多位立委最近連署提案修法,主張改採「工時帳戶」制,放寬工時認定及加班上限,顯示地方的反彈壓力已大到難以承受。然而,綠委提議放寬規定,卻只想簡單修剪一下皮毛,不想碰觸核心問題,這恐怕無濟於事。
一例一休議題經過漫長而激烈的討論,去年底才通過修法,今年初正式上路。如今實施不到半年,執政黨立委不惜自己打臉,急急提出再修之議,顯示一例一休將造成「三輸」之局的預言已獲得驗證。而觀察這次提案的綠委名單,涵蓋了來自東西南北各選區的立委,除吳焜裕外,其餘皆為區域立委;可見,地方基層的民意壓力已到了嚴峻的地步。
比對政經現實,這次綠委修法連署基本上反映了三個現象:第一,全台尤其是中南部一些以中小企業為骨幹的鄉鎮,受一例一休衝擊極為嚴重;政府對勞工和業者的困境必須正視,並設法紓解。第二,區域立委更能體察社會民情,能聽到中央府院部會高層聽不到的聲音;比起去年底修法是綠營不分區立委扮演衝鋒要角,這次再修必須調整偏頗的設計。第三,蔡英文總統雖高唱改革理想,但面對施政傷害經濟及人民權益,不能無感,應該務實調整,不可一味迴避。
檢視這次綠委提出的修法主張,完全著重在放寬勞工的加班規定。包括:採取「工時帳戶」制,放寬工時的計算改以三個月為一期總量勻支使用,單月加班上限由四十六小時提高為五十四小時。此外,對原本過苛的加班計費方式,如「做一算四,做五算八」的挑高標準,改為核實計算。這些放寬作法,表面上雖給予勞工加班更多彈性,但實質上,對於紓解勞資雙方遇到的困境卻助益無多,反而使加班費的計算變得更複雜,更容易發生糾紛。
廿多名執政黨立委大費周章研究,卻僅提出如此枝微末節的修正意見,把勞工加班費計算方式變得比解數學方程式還難,不禁令人失望。其原因有幾:第一,這樣的修法提議,幾乎未觸及勞基法包山包海設限的核心癥結,尤其對於以傳統「製造業」思維規範「服務業」的弊害,一點都沒有解決。第二,一項優良的法制應該以規範簡潔明瞭為原則,但去年一例一休修法已造成勞資雙方的協調困難,這次再修又一味在末端枝節上著墨,勢必增加企業勞動行政上的難度與困擾,這是治絲益棼。第三,蔡英文推動一例一休最大的口號是要落實勞工休假,但綠委的修法提議卻反其道而行,完全著重在增加勞工的加班工時,這在政策上顯然很難自圓其說。
正本清源,我們認為,一例一休政策帶給勞工、企業和社會的衝擊已陸續浮現,非要進行調整不可。包括主計總處近日發布的調查,今年第一季實質薪資所得已退回低於十七年的水準,是嚴重警訊。然而,要彌補一例一休造成的傷害,卻不能僅靠民進黨立委目前所提的土方。因為,綠委提議採行的「工時帳戶」制,幾乎只是在勞工和企業的偌大傷口上貼一張傳統膏藥,一點療癒作用也沒有,反而可能使傷口的感染愈發嚴重。
治本之道,應該由行政院和立法委員坐下來共同協商,就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及民間受到的衝擊逐一檢視,拿掉那些旨在彰顯「官威」的苛刻懲罰性條款,並排除服務業的適用,再針對後者另訂新法。如此作法,才是誠實的、根本的、有意義的解決之道。問題就在,蔡政府去年把姿態擺得那麼高,今天要迴旋轉身當然就顯得尷尬和困難。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情況只會更慘。
去年底在立法院喊撞衝表決的,是民進黨立委;今年,他們至少知道要調整方向,給人民一條活路。請問,府院難道連這點知覺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