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經濟/慎防兩股颶風衝擊股匯市

.聯合報社論..搶錢、搶權、卡位的財團法人法
.聯合報黑白集.洪秀柱何必堅持
.經濟日報社論.慎防兩股颶風衝擊股匯市






經濟/慎防兩股颶風衝擊股匯市


2017-04-10 02:34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經貿新政,影響全球貿易秩序。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經貿新政,已形成一股改變全球貿易秩序的強大颶風,於此同時,由美國聯準會發動的量化寬鬆政策全面退場,正醞釀形成另一股強大颶風,一旦兩股颶風相互激盪,勢將造成全球經濟及金融的劇烈動盪,台灣須慎防風險並做好因應準備。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啟動以量化寬鬆(QE)政策,帶動全球央行持續降息及增加逾12兆美元金融資產,導致全球熱錢亂竄、市場失序問題,也引發金融史上最大規模貨幣戰。近兩年多來,聯準會雖欲亡羊補牢,終止QE政策並啟動升息,但因擔憂影響經濟復甦及太快戳破金融泡沫,採取過於溫和的政策,延誤了扭轉全球超寬鬆貨幣環境的時程,甚至引發「量化衰竭」(Quantitative Failure)苦果。
但在川普勝選及就任美國總統後,情勢丕變,一方面川普強力主張擴大公共建設及減稅來重振美國經濟,財政擴張政策已明顯凌駕貨幣政策之上另方面美國就業市場轉強,美股過熱現象明顯,通膨率逐漸逼近2%目標。面對雙重壓力,聯準會不得不未雨綢繆,從鴿派轉為鷹派,自3月中開始加速升息,上周四公布FOMC會議紀錄更顯示,今年內可能啟動緊縮效果更勝升息的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透過債券到期後不再投資方式,將目前高達4.5兆美元的資產,逐漸縮減,專家預估四年內聯準會資產規模可能縮減近2兆美元,其可能產生的貨幣緊縮效應,勢必影響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向,並衝擊金融市場。
事實上,受聯準會持續升息及歐洲各國發行新債創近年新高的影響,歐洲央行(ECB)已面臨貨幣政策由鬆轉緊的壓力,預料今年底ECB延長購債計畫實施屆滿後,歐洲也將進入升息及緊縮貨幣的行列
日本央行迄今雖仍維持負利率政策及每年80兆日圓購債計畫,但也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改以控制殖利率水準取代貨幣基數目標,安倍政府實施多年的量寬政策已產生質變
中國大陸經濟及金融動向,將是未來最大變數。大陸金融市場迄今仍相當封閉,但其經濟規模龐大,任何重大變化都將牽動全球資金流向。在金融海嘯後,大陸經濟相對強勁成長,一度成為全球資金的最大蓄水池,大陸外匯儲備激升至近4兆美元,人民幣一路升值,貨幣供給亦不斷擴增,並製造出全球史上最大金融泡沫,尤其是房市泡沫,迄今大陸房地產估值占GDP比重及房價所得比,均創下金融史上最高紀錄;因為大量銀行貸款湧入房地產,民間非金融債務快速膨脹到GDP的兩倍以上,比199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崩潰前水準還高。
在聯準會啟動量寬政策退場後,大陸也陷入前所未有的金融變局,資金大幅外流,外匯儲備流失1兆美元,人民幣持續貶值,貨幣政策反轉壓力與日俱增,而北京為平息民怨,最近更祭出史上最嚴厲打房措施這些內憂,加上川普政府為扭轉美中貿易逆差而節節進逼,無疑將大陸經濟推向暴風圈的邊緣
未來三到五年,美國川普政府及聯準會所掀起的兩股颶風,將全面改寫全球經濟及金融秩序,首當其衝的是股市及匯市,在熱錢派對及低息結束後,全球股市將會如何修正?因量寬政策所引發的貨幣戰將如何變化?在在考驗各國政府及央行的應變能力。
最近台股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外資捧場及台商資金回流,萬點行情再次受到期待,但新台幣升值對出口有不利影響,台灣對美國直接及透過大陸台商的間接出口及巨額貿易順差,又正成為川普政府緊盯目標,如果聯準會升息及緊縮資產規模等政策再發酵,台股及新台幣匯率都可能面臨冰火兩重天的洗禮,投資人須審慎評估風險,政府更應全神戒備,做好各種調適工作。




聯合/搶錢、搶權、卡位的財團法人法


2017-04-10 02: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通過財團法人法,鎖定蔣經國基金會、中技社等財團法人,嚴加控管。圖為位於台北敦化南路上的蔣經國基金會。 記者程宜華/攝影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法務部草擬的《財團法人法》草案。法務部次長說明,現行法令對財團法人只有《民法》規範,不夠健全,所以要制訂專法。行政院更宣稱,未來將「高密度」監督國家捐助的財團法人,「低密度」監督民間捐助的財團法人,要把幾乎失控的國家捐助財團法人導回正軌。
檢視草案內容,蔡政府顯然有更大的野心,絕不止是「立專法」這麼簡單的事。這裡有四個軌跡可尋:第一,將「國家捐助的財團法人」追溯至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以後接收日本政府或人民所遺留的財產捐助之財團法人;其次,明訂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董監事比例和最低保障名額,以及相對一般人民團體更寬鬆的「廢止及撤銷」條件;第三,草案中一再重複「促轉條例」、「不當黨產條例」出現過的「溯及既往」條款
這些法條表面看似有理,但背後動機並不單純。「財團法人的本質,和政府機關的行政法人或公司行號的營利事業不同,其成立是以公益目的為主。政府捐助財團法人,通常是政府不便直接經營或介入,或為了保持彈性和效率,因而鼓勵民間共同參與。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過度介入財團法人的運作,有違設立初衷
然而,此次的《財團法人法》草案,卻對財團法人採取「高密度管理」,其「密度」甚至高過《公司法》對公營事業的管理。《公司法》並未規定「只要有政府投資,就必須有董監事」,更未強制政府擁有的董監事席次須依照持股比例,僅規範政府的票數在表決時須等同所持有股份比例而已。政府對財團法人管得比公營事業還嚴,這是開倒車
行政院雖宣稱對於私人捐助的財團法人,要採「低密度管理」;但檢視法案內容,顯非如此。草案第三十條羅列了五項「撤銷財團法人成立許可」的條件,其中有一項為「管理、運作方式與設立目的不符」亦即,政府把生殺大權抓在手上。這比起「人民團體法」的類似處分要件,遠遠更為強大。政府名為加強管理,其實是在自我擴權
至於草案中將接收日產和溯及既往的回復條款囊括在內,則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對於接收日產成立的財團法人也要溯及既往,主要是這類法人可能坐擁龐大資產,過去政府並無插手餘地未來納為國家捐助成立」,即可透過解散、合併等手段將之納為國有這裡看上的,只是可觀的資產
草案但書明訂,政府曾經捐助的財團法人,只要政府認為有必要,即可捐贈財產補足差額,回復為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換句話說,只要「曾經」是政府捐助成立者,無論民間投入多少金錢、心力和管理,政府若想要染指,只要「補足差額」,就可以納為國有。如此大膽貪婪的法律設計,在所謂「差額」的成本效益因時間因素難以計算下,變成「無條件充公」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些對各類財團法人的嚴密掌控,可以和民進黨設定的「轉型正義」原則結合,變得所向無敵如國民黨的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未來即有可能成為整肅對象又如婦聯會底下的數個基金會,一旦婦聯會被認定「由政府出資」,所屬基金會被解散充公,也都順理成章了
由此看來,《財團法人法》的立法目的已很清楚,就是「搶錢、搶權、搶位子」的工具最近被行政院點名的「蔣經國基金會」,焦點就在執政黨想要安排自己的人事並操控其運作未來,其他政府曾捐助的財團法人都難逃相同命運尤其,在這項草案的保障下,將有無數董監事被釋出作為執政黨酬庸工具,有千百億資產可供動用民進黨政府的胃口,令人讚嘆
這部法案或許滿足了民進黨的權力欲求,對以公益活動為主的財團法人,卻將是致命的一擊

聯合/洪秀柱何必堅持


2017-04-10 02: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記者曾增勳/攝影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邀六位黨主席參選人舉行政見發表會,但洪秀柱婉謝出席,屆時恐出現「六缺一」之局。洪秀柱說,她會參加「黨辦」政見會,至於「黨團」辦的,不一定要參加。
這個尷尬場面,其實只是冰山一角。洪秀柱接任黨主席後,和黨團之間一直心存芥蒂,可謂「相敬如冰」。由於黨中央叫不動黨團,黨團也自外於黨的指揮,雙方形成「特殊的黨和黨團關係」。民進黨執政惹得天怒人怨,但民眾卻幾乎感覺不到反對黨的力道,主要原因在此。
黨中央或許覺得,黨團辦政見會是狗拿耗子「多此一舉」,因為主席選舉根本不干黨團的事。但從黨內外民主的角度看,這場政見會不僅有助於黨員辨識不同候選人的品質與想法,也有助於社會大眾了解國民黨未來整合分化的可能,當然頗具意義。
原因是,黨中央規劃的政見會是落在四月底、五月初,距今太遠,緩不濟急。而目前,幾組候選陣營之間明來暗去,角逐相當激烈,但交鋒都集中在黨員拉攏和資格認定層次等技術性層次。至於候選人有何領導願景,將如何整合黨的路線、如何規劃二○一八地方選舉等,則均晦暗不明。也因此,及早舉辦政見會,讓候選人各抒己見,同台較勁,絕對要比大家私下拉幫結派綁樁得好。
洪秀柱應拿出主席風範,以開放面對黨團辦的政見會。黨團說,今天台子上仍會排六個座位;我們希望,屆時洪秀柱的位子不要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