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經濟/川習會能解開美中貿易矛盾?

聯合/蔡政府要如何應付日本的嬌嗔
聯合/誰在「永懷領袖」?
經濟/川習會能解開美中貿易矛盾?







經濟/川習會能解開美中貿易矛盾?


2017-04-04 02: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6日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會面,預料除北韓、南海、區域安全等議題外,美中貿易問題將是雙邊會談的重中之重。川普上周四發布推文宣稱,本周與中國的會晤將很艱難,美國不能再承受鉅額貿易赤字,也不能再損失就業機會,美國公司必須為尋求替代方式做好準備。川普在高峰會前向北京喊話,顯示美中貿易的矛盾及複雜難解,本周「川習會」若不能就雙邊貿易問題做出一定妥協,則未來美中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恐將大幅升高。
川普是生意人出身,在競選期間及就任總統後,對美中經濟問題著墨甚深,他認為美中競爭主要是在經濟方面,而且美國長期處於下風,他強烈指責中國大陸用貿易保護政策和網路盜竊等手段,搶美國的工作,占美國的便宜;同時,川普認為大陸經濟非常依賴美國,因此比美國更需要美中貿易,要改變現狀,第一步就是要對中國人擺出強硬姿態。基於這樣認知,川普以推文向中國喊話,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不僅如此,上周五川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要求商務部調查造成美國龐大貿易逆差的原因,並調查各國政府採取的傾銷與補貼措施,以利找出反制措施同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2017年外國貿易障礙國家評估報告,抨擊大陸設置一系列貿易障礙,包括網路安全限制、強迫技術轉移、產能過剩、長期禁止美國牛肉和美國電子支付服務進入市場等。在「川習會」前,美國政府這一連串的動作,向北京叫陣及施壓的意味十足。
美中貿易的矛盾,追根究柢,是源自近年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不僅晉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並嚴重威脅到美國全球龍頭地位川普及美國經貿部門首長多認為,中國經濟能夠如此快速成長,主因是享有對美國的龐大貿易出超,去年美中貿易逆差高達3,470億美元,約占美國逆差總額一半
他們指責,這樣的失衡是肇因於中國沒有遵守市場經濟規則,用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包括操控人民幣匯率、傾銷產品、盜竊知識產權,拖延甚至拒絕開放市場,並以扭曲的政策補貼造成鋼鐵等工業產能過剩,從而嚴重傷害美國企業及勞工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更直言,美中貿易關係存在內在衝突」,他希望中國在大談自由貿易論調時,言行應更為一致
美國新政府上任二個多月,對川普競選時承諾包括退出TPP、緊縮移民政策、在美墨邊界築牆,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等,幾乎都言出必行,唯獨對反制中國不公平貿易政策尚未採取任何具體行動,研判應和「川習會」即將舉行有關,這也讓雙方會談結果備受全球關注。
儘管美國政府步步進逼,但迄今為止,北京在美中貿易問題上並未有讓步跡象,中國外交部對外回應,仍強調美中貿易失衡主要是全球產業布局、國際分工以及中美經濟結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所引起事實上,近來大陸面臨經濟大幅走緩及人民幣貶值引發資金外流的龐大風險在美中貿易問題上,習近平對內也面臨不能讓步的壓力,但為避免雙方貿易戰,研判習近平將以向美國鉅額採購及去年已高達450億美元的大陸對美龐大投資,作為訪美大禮及會談籌碼,希望能給予川普有足夠台階下,緩和雙方日益升高的緊張關係。
本周「川習會」對美中雙方皆是不容閃失的巨大考驗,川普有不可預測的性格,習近平是歷經風浪的政治強人;川普要兌現競選承諾,習近平既要力抗美國壓力、又要穩住美中關係,雙方會面究竟會是各持立場、走向貿易戰的開端?或化解衝突、邁向「雙贏」的契機?全球都正屏息以待。

聯合/誰在「永懷領袖」?


2017-04-04 02:2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能捍衛中華民國也不可以永懷領袖。圖/讀者提供


蔡政府訂四月七日鄭南榕自焚日為言論自由日」,內政部長葉俊榮拍了支文宣短片,並自唱燒肉粽》與《今天不回家》等「禁歌」,凸顯言論自由受限年代的悲情。葉俊榮唱作俱佳,可惜演出和社會情境脫節。
這些「禁歌」,許多民眾其實都能琅琅上口,並不是誰一唱就會被抓去關。所謂「」,主要是要求歌星勿演唱,以免將悲苦、負面情緒感染給社會大眾。威權年代的一些規範如今看來確實可笑,但台灣已解嚴卅年,內政部長還拿這種事宣傳,真不知誰在緬懷昔日?
諷刺的是,退伍軍人近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行向蔣公致敬活動,現場寫有「捍衛中華民國,還原歷史真相」與「永懷領袖」等標語,卻遭主管單位要求塗銷。這不正是燒肉粽禁唱的再版嗎?
所謂言論自由,就是容忍社會出現不同、不苟同、甚至刺耳的聲音。《燒肉粽》因不符當年主政者要求的積極、勵志而受到壓抑,如果那樣違反言論自由,那麼,不許老兵捍衛中華民國或永懷領袖,又算哪門子言論自由?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假新聞」納入《反滲透法》裁罰,又懂得什麼言論自由?
內政部廣告最後旁白是:「我們邀請您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一起來思考言論自由的真諦,並面對當前的挑戰。」這段話,現在的當權者更該警惕:那些高喊拉倒銅像的人才是在「永懷領袖」,他們不僅心裡長存著「獨裁者」影像,更在仿效其作為。

聯合/蔡政府要如何應付日本的嬌嗔


2017-04-04 02:2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宣傳「多彩日本」觀光活動,25日來台主持開幕式。中央社


行政院去年底宣布暫緩解禁福島食品進口後,台日關係一度陷於低潮,但最近突然出現轉熱跡象。日本政府日前派遣總務省副大臣赤間二郎來台參加魅力日本的宣傳活動,這是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後日本官員訪台的最高層級過去日本對於台日官方互訪一向保持低調,唯恐觸怒中共,這次卻大鳴大放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稱赤間訪台是一項極有意義的活動,而安倍首相也盛讚台灣是最好的價值同盟」。此舉,被解讀為台日關係的一大突破
實情果真如此嗎?恐怕不然。事隔數日,日本媒體即以頭條砲轟台灣海調船擅闖釣魚台海域,且次數多達八次,創歷年新高,均未經日方許可。報導還稱,這類行為「不能被容許」。我科技部則聲明,海調船的作業均未超出我方專屬海域的範圍,我方不可能為了迎合日本而提出申請由此可見,所謂台日關係的友好或突破仍未脫日方兩手策略的手法,不能只看一時或僅看表面
我們須先釐清幾個事實。首先,日本對赤間來訪為何如此「主動」,民進黨政府反而顯得被動?這次赤間來台,是由日本交流協會主動發布消息而安倍誇讚台日關係,則是在與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馨祐私下會面時所說的話,卻由內閣府主動對外發布,顯示這是日本政府刻意對台灣人民釋放善意問題是,赤間訪台期間卻不談日本魅力,反而大談福島食品議題,盼台灣早日解禁可見,赤間訪台目的不在行銷日本觀光,而在宣揚福島食品的安全性這個敏感議題,是讓蔡政府保持異常低調的主因
再看,日本不但派出官員向台灣人民示好,也向反對解禁福島食品的國民黨釋出善意,邀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赴日參訪這是日本政府的一貫手法:假藉「溝通」之名,在酒酣耳熱之際,讓對方自然而然卸下心防。王金平率領國民黨籍立委一行赴日訪問,成員中包括先前反對福島解禁的黃昭順、廖國棟及林德福等人外界好奇的是,經過這次訪日之行,國民黨反福島核食的態度會不會鬆動
日本的民族性一向崇強欺弱,它崇拜強者,卻瞧不起弱者。套用在對外關係上,當你頻頻向他示好,他會看不起你;但如果你對他強硬,他反而會向你撒嬌示好。這次赤間訪台與安倍的談話,表面上是台日政治關係的提升,其實就是日本對台灣人民的「撒嬌」。然而,赤間空手而回,日本不免要轉嬌為嗔」,因此拿海調船在釣魚台海域研究的問題大作文章,怒控我船隻擅闖其海域
有媒體把赤間訪台解讀為是台日關係突破的「新常態」,其實,從台日兩國交手的歷史看,這並非日本政府首度如此作法。馬政府時期,日本因擔心馬英九推動兩岸和解會造成兩岸在釣魚台問題上聯手,因而主動打破慣例,與台灣簽署《台日漁業協議》,開放台灣漁民到日本主張之海域捕魚換言之,這只是日本舊常態的一種策略運用
那麼,赤間訪台可以稱為台日關係的大突破嗎?就職務而言,總務省的權責接近我國的內政部,是負責地方自治及行政統籌的部會,其敏感性遠不如防衛省及外務省從級別看,「副大臣的角色不如大臣具有政治象徵,也不如政務官具有實際權力從行程安排看,赤間此次來台是參加魅力日本的民間交流活動,而無任何正式的官方拜會至於安倍說台日關係友好,則只是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表達,日本並未突破七二體制的框架
從外交戰略的角度看,蔡政府其實大可抓住日本想要對台灣撒嬌的心理,善用台灣反核食的民意,繼續延緩解禁福島核食進口,藉此向日本爭取更多實質的政治利益,達到台日關係真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