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

經濟/川普狂性稍減 全球經濟福音

.聯合報社論..拿出「抗煞」精神迎戰禽流感
.聯合報黑白集.北京要五毛 川普給一塊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狂性稍減 全球經濟福音








經濟/川普狂性稍減 全球經濟福音


2017-02-14 01:3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終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上電話,川普表示將維持「一個中國」政策,換得習近平「多方協商合作」的溫和回應,加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與川普相談甚歡,使得三個月來的川普風暴稍稍緩和。「東敲西打數十天,一夜回到當選前」,川普若能就此偃旗止戈,按部就班推動各項成長政策,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及政局未嘗不是一大福音。
川普自從去年11月勝選之後,就一直未曾消停過。不僅透過推特不斷「文攻」,還公開發言頻頻「語嚇」,加拿大、墨西哥、德國、日本及中國都成為他砲轟的目標。今年元月就職後同樣馬不停蹄,退出跨太平洋經貿夥伴協定(TPP)」,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準備興建美墨「千里長牆」,準備廢除「杜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D─F法)等,無不全球震動直到發布對穆斯林移民禁令後才踢到鐵板,遭到各州法院抵制以致令不出白宮,川普的霸氣才稍告收斂接著對習近平重申「一中」政策,更解除了東亞最具破壞力的一枚引信
川普勝選後以「生意人」的思維,毫不遮掩地表示為何不能利用「一中」政策作籌碼,使中國在貿易、安全等問題讓步。換言之,他是想把台灣當作活棋來玩,殊不知川普一旦質疑台灣的狀態,便已經把自己逼入棋局的死角,也使中、美關係進入冰凍期。習近平拒接電話,中國停止溝通,川普手中的這枚籌碼也就派不上用場。何況中、美之間若因台灣問題引發爭執,已令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擔心可能發生軍事衝突,而惴惴不安。
川普在「一中」政策上的大逆轉,國際間普遍認為習近平贏了此一回合。中國一些民族主義人士更表示川普將被看成是「紙老虎」,這也有點樂昏了頭。毛澤東就曾說過,「美國是紙老虎,卻有對核子牙」。大陸可把川普看扁,但對美國則不可,因此與其說川普此舉是對中國「退敗」,毋寧說是一次「轉進」。現在台灣這枚籌碼既已離開談判桌,川普便能從棋局死角轉出,至少已降低中、美軍事衝突的風險;何況中國也算不上贏,因為台灣問題根本就不是雙方可討價還價的。現在中、美關係的焦點將轉移到如何避免發生貿易戰,更可以談北韓及伊朗等國際事務。川普退出台灣議題,又是一片海闊天空,這也代表他在外交政策上還是有些理性的。
在此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恰巧」訪美;由於中國非常在意美、日關係將益發緊密,因此川普趕在安倍訪美之前安排川、習通話,也使日本比較好下台。因為日本雖渴望與美國重建緊密關係以對抗中國,但並不希望被捲入美、中外交糾紛之中,以免習近平打「民族主義牌」或「歷史牌遷怒日本
安倍訪美,也讓川普有機會讓美、日間不友善的氛圍有所轉圜。川普如果只是房地產大亨,當然可以從談判桌一走了之;但身為美國總統,卻揚言日本需多繳「保護費」,則荒謬至極。日本並未主動選擇要接受美國保護,而是美國要抑制日本擴張軍備如果美軍從日本抽腿,便意味川普讓日本自行武裝,此將整個打亂美國在亞洲的安全布局;不止中國,東南亞其他國家也將強力反彈。現在川普重申對日本的安全保證,這也表示他又回到美國原本的政策;至於貿易,如果美、日能率先完成雙邊協定,對全球經濟也是好事一樁。
川普現在終於有機會開始採取更理性、穩健的亞洲政策,也可望把施政焦點轉向經濟成長上經濟學大師史賓塞說得好,未來幾個月間我們將真正了解最近經濟樂觀的期望能否帶來繁榮,川普致力於對抗產業外移並促進成長與就業的主張能否帶來長期的正面影響,及保護主義是否高漲,到時才能判定川普是否當真是美國弱勢勞工的正確選擇。大家都在等著看。

聯合/北京要五毛 川普給一塊


2017-02-14 01: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川普(左)九日與習近平通話時同意尊重「一個中國」政策。 美聯社資料照片


川普回到一中政策,如何解讀?
這個翻轉距去年十二月十二日他說「不再受捆綁」,僅五十九天距他就職總統,僅二十日
至於他說at the request of President Xi,有幾種解讀。一、允其所請,這是高姿態。二、賣給面子,抬舉習,這是人情籠絡。三、把已經存在的承諾,變成一個禮物。四、以上皆是。
至於honor our“one China” policy,譯作尊重,此與「承諾/認知」在字面上雖有不同,但無論如何皆已進入「一中政策」的範疇。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國務卿提勒森的書面證詞,可視為川習通話的鋪墊他除重申六項保證,也明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且認知中國人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政府只提「一中政策」,但罕見觸及一中政策的核心意涵提勒森此說,則是不但又拿出一中政策的帳本,而且翻開顯示其中的細目。在此一定義下,美國的一中政策,已與北京的老三句,及聯合國二七五八決議文,沒有什麼出入。這不啻是:要五毛,給一塊。
川普的翻轉,幕後一定經過雙方折衝。因此,這個「一中政策」的髮夾彎,算不算也是談判或角力的成果,已存有想像空間。
川普變臉像翻書難怪綠委黃偉哲說,台灣必須「維持善意,帶著戒心」。

聯合/拿出「抗煞」精神迎戰禽流感


2017-02-14 01:2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面對禽流感來勢洶洶,政府應繃緊神經,拿出當年抗煞的精神迎戰。 圖/本報資料照片



禽流感疫情迅速增溫,不但有境外移入的人感染H7N9確診病例,台灣東西部養禽場也紛傳H5N6的雞鴨鵝遭殃疫情事實上,韓國及中國大陸早有嚴重疫情,台灣的防疫卻遲遲未啟動,喪失「禦敵於境外」的先機。對照二○○三年那波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措施的有條不紊,這波禽流感的防疫實在不堪檢視。
農委會、衛福部是國家兩大防疫龍頭,在關鍵時刻,竟然因首長異動遲遲未能張開防疫網,直到新首長上任才展開工作已措手不及。更可議的是,行政院未盡督導之責,直到西部養殖場也淪陷,才成立中央防災應變中心。
上月底,一名在廣東工作的男子感染H7N9返台,即暴露我防疫網漏洞處處。病患在廣東發燒返台就醫,機場體溫篩檢沒攔下,又被醫療中心錯診為「類流感」,直到肺炎高燒住院才確認感染H7N9,已是第十天二○一三年H7N9世界首例出現於上海,當地醫療機構一天即確認,且完成病毒解析台灣這個首例,已是全球第數百例,我們的醫療機構卻看不出來
H7N9的主要疫區在中國大陸,沿海省分幾皆淪陷,死亡率迄今達廿%,比SARS高一倍,危險性極高其病毒由候鳥傳至鴨時,保毒但不發病但傳到雞時,就大量死亡如何傳人,則尚不清楚病毒基因源頭,可能是長江口三角洲、崇明島濕地的雁鴨,經由東亞遷徙的候鳥傳播。台灣在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H7N9應防也能防,卻未防。
H5N6的防疫同樣離譜大陸二○一四年傳出疫情,韓國去年十一月起大爆發,撲殺了三千三百萬隻家禽,達全境四分之一養禽業的規模除造成禽、蛋相關產業供應斷鏈,還關閉動物園、濕地賞鳥場所,進行大規模防疫。日本的H5N6疫情,則撲殺禽鳥接近一五○萬隻,全境都有防疫動員。對這些,我國政府卻毫無作為,甚至未呼籲民眾警覺。
回顧當年台灣應對SARS的表現,其實頗有水準。前一年底全球首例SARS病患出現在廣東順德,台灣公衛、防疫專家即密切監控大陸疫情,隨即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向政府提出建言也因此,台灣遲至隔年四月和平醫院出現混亂,才爆發SARS疫情。可見,及早監控鄰國疫情,有助於疫情擴散時的應對。
去年十一月韓國傳出禽流感疫情,隨後日本也在候鳥棲地水體檢出相同病毒,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即通知台灣要提防因為西伯利亞候鳥經韓、日南下遷徙,下一站是在台灣度冬,我國發生疫情幾乎是必然。更怕的是,外來病毒與原來的在地病毒結合,殺傷力將倍增。然而,台灣非但未每日召開專家會議,政府部門的防疫步調也極凌亂。
防疫概念不夠精準,也是一個問題。官員談到不同病毒類型時,往往只聚焦在會不會「人傳人」,如果只是「禽傳人」,似乎就可以鬆口氣,這並不正確。禽流感對人的威脅不大,H7N9僅十一人死亡,日韓的H5N6疫情未傳染給人,但對產業的衝擊卻不可小覷。韓國養禽業受H5N6重創,連雞蛋都得進口,延燒三個多月的疫情大致已獲控制,但禽場重建得費上幾年工夫
這一波禽流感防治,在新首長上任後已陸續啟動,而地方顯得比中央積極;中央雖想補上缺口,但卻仍未能掌握疫情發展。待解的謎團是:為什麼疫情先在東部爆發?東部與西部疫情的關連性為何?或者H5N6早就入侵台灣,但疫情卻被忽視或刻意掩蓋,僅當成一般疫病處理?
中央既已開設防災應變中心,即應動員所有防災人力,每天舉行專家會議,檢視防疫有無更嚴密的空間。「區域聯防」也是正確作法,檢疫站要落實運禽車輛的檢查和工具消毒,市場現宰活禽則務必徹底禁止
面對禽流感來勢洶洶,政府應繃緊神經,拿出當年抗煞的精神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