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一個人走100步 不如100個人走一步\星期透視/「老屋重建條例」能解都更困境?

.名家縱論/一個人走100步 不如100個人走一步
.星期透視/「老屋重建條例」能解都更困境?
.記錄時代苦難 但別戳傷疤
.一例一休最怕…物價漲,失業增
.何以日本不喊「去中國化」
.排除「自給自足」 年金何來破產?
.「假新聞」當道 施政求透明
.國民黨內造化 中心思想在哪
.老樹有多重要 看了根才知道
.稱陸配426…歧視一直存在
.畫中有話/陽光下,吹泡泡…










名家縱論/一個人走100步 不如100個人走一步


2017-01-08 03:36 聯合報  徐重仁

你愛用國貨嗎?現在台灣雖然沒有推廣愛用國貨,但相較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愛用國貨的程度,台灣用國貨的比例正急速下滑,意味著國人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轉為單薄,若不認同自己國家,恐怕衝擊國內產業,牽累國人就業市場
近期美國新總統當選人川普喊話,要將製造業重新拉回美國,意味著美國生產的比例將拉高;事實上日本也開始意識到,要拉高使用國貨的比例,提高日本人對國家的認同感。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為一名日本人對台灣企業及人民的忠告。他說相較於日本、韓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強烈認同感,台灣人感覺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相對較不強烈,就連汽車、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大多數都使用日本品牌,雖然台灣製造品質也不差,但消費者不見得埋單。
他的論點是,如果國人不買自己國家製的產品,多買了一件大陸製造物、一件韓國產品、一件日本貨,也許就多了一個失業的台灣人,造成台灣產業逐漸沒落。
我們必須去思考,如果不認同自己國家,都去用別國的產品,造成國家產業缺乏內需消費市場的基礎,人才、產業都可能外移,經濟乏力下,生活條件只會愈來愈苦。
過去,台灣在服飾、橡膠手套產業曾有一番榮景,後來企業家為了取得低廉勞力,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技術被學走後,台商便失去了競爭力大陸商一方面有國家支持且低價搶單,很快就威脅到台商的生存空間,現在台灣這些產業幾已沒落。
當前國人愛台灣的心意沒錯,不過應當團結,思考台灣的優勢是什麼?特色在哪?如何努力更好?怎麼行銷台灣?在內外環境都轉為嚴峻下,國人要更努力,千萬別放棄自己。如果為反對而反對,就像家裡面家人吵來吵去,這個家難道不分裂嗎?我們需要更認同自己國家。
「一個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個人走一步」。國家單靠少數人往前,效果有限;然而如果眾人同時動起來的話,因為每個人都不同,齊心往前踏一步,發展得以多元,國家也會因而強盛,大家一同凝聚信念,壯大台灣,從認同自己國家開始
我認為台灣的觀光旅遊、在地文化具國際吸引力,日本人看了電影KANO、海角七號,在日本掀起一波討論台灣的話題,會想來台看看電影場景;如同台灣人、日本人看了韓劇之後,也會想去韓國一樣。
重點是國內銜接外國遊客的設施與建置必須到位,舉例來說,台灣有溫泉優勢吸引日本人來台,做法則可以取經日本,如日本百貨裡的「LaQua」針對都市上班族舒壓的需求,規劃自泡湯、休憩、SPA等順暢使用動線,連外國人首次去也很容易知道如何使用,便值得台灣商場參考。
又譬如台灣有離島、小島,昔日為軍方用地,如今撤離後逐漸荒蕪,亦能參考日本瀨戶內海的藝術祭,透過藝術、傳統祭典展現當地特色及文化,從一座荒島搖身一變讓外國旅客慕名而來,這便是地方創生
我投入經營宜蘭傳藝中心,也是秉持此信念,以地方創生為概念,透過良善規劃、設置,凸顯台灣在地深根的傳統文化,並以讓外國旅客易懂的方式呈現。台灣各地都有地方創生的案例,遺憾的是缺乏政府集中資源,撥出預算,將各地方創生的做法,有系統性地串聯。
尤其,這類在各地相繼在做的地方創生,絕不能僅是曇花一現,而要如「波浪理論」般,一波又一波、綿延在各地開花綻放,持續性地努力做,同時要有國人參與支持。在地文藝做得好,加上國人積極參與觀看,產生良性循環,台灣的文化力量才會壯大,社會才有希望。
(作者為全聯實業中心總裁)

星期透視/「老屋重建條例」能解都更困境?


2017-01-08 03:36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

都市更新加速推動,是各界的共識與焦點,關鍵是應如何推動?在推動過程中,如何避免不公的利益分配與都市環境和法律體系的破壞爭議?換言之,政府推動「危險老屋重建條例」能否突破困境且避免爭議?
首先,危險老屋重建給予各種獎勵的正當性為何?過去都更提供獎勵,是因老屋重建後提供空間供公眾使用產生公共利益,包括道路、開放空間、停車場、公共設施或場所,即便如此,均需嚴格審查,避免獎勵不當。
危險老屋不但產生居住不安全,且可能危及周遭,產生負面外部性,照理應予以懲罰並強制改善;如今政府不執行公權力,保障人民居住安全,反而提供獎勵讓住戶自行解決;原本該給棒子,卻反過來給蘿蔔,這樣獎勵的正當性何在?
其次,危險老屋重建必須全體住戶同意,政府既強調此條例適用對象是經建築主管機關嚴格評估有危險且有拆除必要建物,為何還需要住戶都同意才拆除?如此少數住戶不顧自身安全影響大多數住戶權益,政府公權力不介入,是不顧人民的居住安危,是否失職?
第三,是否一定要達到卅年以上老舊屋齡?政府應該只有建物安全是唯一標準,屋齡較新的建物也可能因不當增建、改建,甚至違建,再加上土壤液化或地震風災等影響,成危險建物;這些未達卅年的老屋,政府就不介入評估是否危險,且排除適用,是否恰當?
第四,為危險老屋另立重建專法,是否破壞整體法制?危險建物必須拆除以保安全,這是建築法令規範的基本原則,完全不應涉及容積率、建蔽率、甚至租稅及融資等獎勵。如今為改善居住安全,捨棄建築法令基本規範與執行,也不去面對整體都市環境改善,透過都市計畫都更條例修訂,全面解決問題,只為急功近利,排除根本建築法令、都市計畫或都更條例規範,另立專法;如此便宜行事,破壞法制,對後續的影響不可小覷呢?
第五,立專法是否能突破困境,加速推動都市更新?都更推動關鍵在地主與建商實施者協商整合,如今地主百分之百同意不需整合,且不限建物地區規模,換言之,單棟四樓危險老舊公寓的改建,也可適用獎勵對象,如此不但失去都更的本質,更可能使得原本都更地區範圍的個別建物改建,阻礙後續該地區都更的整合推動。因此,此條例的推動,不但可能無助都更,反不利未來都更的加速推動。
或許有人認為,居住在危險老屋地主,有些是弱勢家庭,若缺乏多方獎勵將無法重建。這是將弱勢居民的補助老舊危險房屋的獎勵,混為一談;目前已有許多投資客專門投資危險老屋等待都更,我們研究發現有些老舊都更宅,比鄰近屋齡較新屋況較佳的房子還要貴,如此不合理現象,將因此條例更加嚴重。
追根究柢,訂定危險老屋重建條例,只是政府不願執行保障人民居住安全的公權力,希望透過獎勵討好危險老屋地主,自行解決個別房屋改建,其結果是本來就該重建且容易談成的少數地主(包含投資客),突破現行建築、都計及都更法規,輕易獲得各種獎勵,形成錦上添花效果;多數困難整合的危險老舊房屋,政府仍未積極介入,沒有雪中送炭,都市更新的困境仍然無解,令人憂心。原本藉此小規模零星個案重建,企圖達到振興經濟與房地產業目的,能否達成也令人懷疑。

記錄時代苦難 但別戳傷疤


2017-01-08 03:36 聯合報  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我寫過一些一九五○年從大陸隨軍來台後的記憶性文章,那年我十二歲,舉目無親,孤苦伶仃,流浪基隆碼頭時幾乎餓死,後來當了幼軍兵,和我命運相同年齡相仿者一千多人過著嚴格的軍中生活。
這些文章在台灣報紙副刊發表並結集出書。幾年前廣州「南方周末」邀我寫相同題材文章,以小說題材寫了十餘萬字,之後同時以簡體字和繁體字出版。
寫這些文章的動機,一方面是對自己生命作交代,另方面是希望補綴歷史之不足。歷史的紀錄是冷冰冰的,且有謊言;文學性的自傳,固然仍可能有漏述錯置之處,但因發乎真情,胡佛教授謬為血肉文筆
接著,出現與文章相同的一些事,台灣多家電視台訪問我;大陸方面,有三家機構和我洽商將其中一篇文章拍成電影,但向大陸有關單位提出拍攝意願時,皆未獲應允。
先後有福州廣播電台、香港鳳凰衛視、二○一五年北京中央電視台春節有個特別節目叫「回家」,都希望訪問我或參加節目。最近,大陸又有電視台來電,表示年後有個特別節目,打算來台灣採訪我。
訪問中要談的,都是我已寫成文章的那些苦難事。
每次訴說那些事,我便會流淚,甚至大哭,無一例外。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中有我的故事,她來台南訪問我時,我便哭過。
後來「大江大海」放映訪問紀錄影片,瘂弦、管管也和我一樣哭得涕泗縱橫。龍應台任文化部長時,處理過基隆政府欲拆碼頭遭文物保護者抗爭,一九五○年我來台,就在那碼頭上岸;她邀我參加現場說明會,有位UDN記者訪問我,我又哭了。
最近幾年,我漸漸沉澱下來,覺得歷史還其真面貌是必要的;但大悲大痛之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它、刺它,也是必要的嗎?我上述經歷,使我聯想到台灣有一群人對「二二八」事件不斷重複碰它、刺它,似乎有使歷史的不幸,成為台灣永續不幸的意圖。如此,身受其苦的人或其後代,便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目的的工具。
我的疑慮或警覺,使我拒絕了許多邀訪。上述三家機構的節目,我都拒絕了。最近一次,一時失察我竟答應了,但幾小時後我又透過友人向對方表示,同樣事不願再傷心,請他代為轉告取消。
我一直覺得,兩岸有許多歷史真相,亟需摘下政治面紗還其真面貌。我的故事說完,別的故事還埋藏著。大陸有本高水準雜誌「看歷史」頗有意爬梳出這些故事,三年前曾派人來台南,約我寫十萬字關於反共救國軍的故事,我承諾執筆;不料數日後對方來電,連說抱歉,因為這題材未獲審查機構同意。
近兩年住榮民之家安身,聽了許多比我年長榮民故事,個別瑣碎的苦難是那個時代共同苦難。因八、九十歲老人口齒不清,記憶模糊,記錄相當困難。馬英九任總統時曾要求退輔會整理老兵故事,不了了之,確因有難為之苦。
然而,有些大事件,如一九五四年韓戰前後有一萬四千多名「反共義士」,及五○至七○年代十六名中共空軍飛行員和機組員駕十三架飛機來台「投奔自由」。中共理該讓事實進入歷史篇章,顯示出大國胸襟。
榮家還有許多「反共義士」,他們刺在手臂上「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藍色刺青依然可見,時常和他們聊天,感慨萬千。大陸媒體,為何要「忘」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