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經濟/川普減稅政策的機會與風險

.聯合報社論..一中政策 美中台三邊三層次
.聯合報黑白集.蔡未出擊,後院先著火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減稅政策的機會與風險








經濟/川普減稅政策的機會與風險


2016-12-22 03: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自從川普勝選之後,美股投資人便對減稅政策垂涎三尺。市場預期企業稅率從35%大幅降低到15%,盈餘及股利自然大幅提高,因而演出一波「川普行情」。
然而,規劃減稅相關細節的工作,其實是由共和黨國會黨團主導,尤其是眾議院議長萊恩。追蹤川普官網及財經媒體逐漸曝光的減稅計畫細節顯示,共和黨主張的,絕不只是單純式減稅,而是一次廣泛的稅制改革,不同的產業將各自面對不同的機會與風險。
第一,川普主張將企業稅率從35%降到15%,萊恩的草案主張降到20%;這是減稅幅度的差距,對各產業基本上一視同仁。
第二,取消現有的利息支出扣除額,目的是增加稅收,以免因降低稅率使預算赤字過度擴張。據租稅基金會估計,取消這項扣除額後,未來十年企業可能須多繳1.1兆美元的稅。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財務良好的投資級企業由於負債較少,因此取消利息支付扣除額,同時將企業稅率從35%降到20%後,將使企業淨利平均提高11%;但債台高築的垃圾級企業,淨利僅會增加2%。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互異;例如銀行業需要大量舉債,在相同條件下淨利反而可能減少3%。
新稅制不鼓勵企業舉債,也將使銀行業承銷公司債的手續費收入縮水;據美國銀行估計,公司債市場可能萎縮約30%,使華爾街銀行業這項手續費收入一年約減少30億美元。但企業可能藉由增發新股來集資,使銀行的股票承銷收入增加。
第三,為鼓勵企業增加廠房及其他固定資產的投資,企業年度內所有資本支出都能一次扣抵,不需分年攤抵,也無論資金來源。租稅基金會估計,十年間企業可因這項改革而少繳2.2兆美元的稅。
高盛集團指出,企業經營階層可能因此而減少舉債,而偏愛增資,長期間有助於企業改善財務;但也使企業較不願買回庫藏股,而且股權遭到稀釋,都對每股盈餘及股價表現不利。
第四,企業如果把滯留在海外的2.6兆美元累積盈餘匯回,可以享受一次性減稅待遇,稅率可能降到10%。科技及製藥業的海外盈餘最多,因此受益最大。
這些資金如果匯回,可能用於增發股利,或藉由買回庫藏股使每股盈餘提高,對股價都相當有利。萊恩甚至提議對企業的國外盈餘不再課稅,這將是長期的利多。
第五,將稅制精神改為「以目的地為計稅基礎」。產品出口到國外者不論是在何處生產,獲利都不用繳美國的所得稅;進口的產品不論是在那裡製造,都要繳美國稅,即不再對進口成本減稅。這項提議統稱為「廣泛性調整」,顯然是在懲罰進口,並補貼出口,希望能縮減貿易逆差。
最不利的是只出售進口產品的零售業者,例如沃爾瑪。高盛估計,只賣進口品的公司,淨利最多將減少75%。以產業來分,成衣、電腦、汽車、電子設備及基本金屬等業受損最重,受益的產業包括飛機到鐵路等運輸業、出版與媒體業,以及農業。
這項調整也會把降低企業稅率的好處大幅抵消。由於美國一向是進口大於出口,因此這項稅改實施後十年內,稅收將增加1.2兆美元,相當於降低稅率效應的三分之二。但如果沒有這筆收入,共和黨必須縮小公共支出計畫,此將令投資人失望;也可能使政府增加舉債,預算赤字擴大,利率升高,加重美元的升值壓力。因此無論何種結果,股市都會受到不小的「驚嚇」。
「廣泛性調整」也會影響匯率,因為出口免稅進口加稅都會使美元升值。進口品稅負雖加重,但美元升值使售價反而便宜;出口品雖可避稅,但價格卻因美元升值而變貴。
總之,川普稅改還有許多細節未定,股市也將隨著相關內容逐漸曝光而出現震盪;一旦定案,很快就能分出贏家與及輸家。投資人應該了解這絕不只是單純地減稅,對股市與投資人也並非絕對利多。

聯合/蔡未出擊,後院先著火


2016-12-22 03: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外交部長李大維20日對外說明聖多美普林西比與中華民國斷交。 中央社

總統府剛公布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四國的計畫,當天深夜,外交部即接獲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斷交的惡耗。李大維甚至必須漏夜叫醒總統,向她報告。即使是壞消息,也是一刻都不能等的。
五月以來,中共奪我友邦的傳聞不曾間斷,但北京選在「英捷專案」宣布之時機拿下聖國,顯然已準備多時。一則打臉蔡英文,潑其「川蔡熱」的冷水;二則奪取人口僅十幾萬的聖國,打擊力道僅屬輕度,當成首度示警輕重恰好。中共未直接說出口的是:你要外交出擊,我讓你後院著火。
這次的「英捷專案」和上次「英翔專案」一樣,都是九天八夜的行程;不同的是,由於有了「川蔡通電」,這次蔡英文過境美國便有了更多想像。綠營一度放出「川蔡會」的狂言,日昨又稱將會晤川普重要幕僚;如此高調,不僅讓歐巴馬政府難堪,也增加蔡英文過境美國的不確定性。如果蔡英文在出訪途中,還發生邦交國被拔,將更難堪。
老實說,川蔡通話恐怕就是台美新局俳劇的最高潮;但為了這個曇花一現的短暫興奮,卻丟掉一個二十年的邦交國,怎麼看都不划算。
李大維說,台聖斷交與九二共識無關,還刻意透露該國曾向我國勒索天價,並怒斥北京操弄「一個中國」;這些,顯是佯裝無辜。兩岸關係從來就是台灣外交的上位構造,聖多美的財務黑洞亦非始自今朝,我卻在川蔡通話後「被斷交」,這難道是純屬巧合?

聯合/一中政策 美中台三邊三層次


2016-12-22 03:3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普不知會不會拋棄一中政策,備受矚目。 (美聯社資料照片)

川普不知會不會拋棄一中政策,至少他已鬆動了一中政策。有人預言他終究會回到一中政策,但也有人勁爆推測他甚至可能與台灣恢復邦交,並協防台灣。這些猜測皆是未知數,因為他是川普,他的特徵是不可預測
以下,試從美中台三方面分析情勢:
川普的操作,有三個層次。第一層,他將自己當作「美國的金正恩」,想用滑邊但不具縱深的語言去左右情勢。在某種程度上,他似已做到了這一點。但這種「罵街政治」,其實可能只是提升敵意、惡化情勢,沒有解決問題的效能。第二層,將一中政策商品化。事實上,川普也想將一切國際戰略合作商品化──包括美國與韓日的關係,如果北京想要美國維繫一中政策,也必須「使用者付費」。但如此一來,就如卜睿哲所說,一中政策就失去了道德高度,成為對一中政策的最大傷害。何況,美中經貿現況,大致上是在互利情勢上進行,損人未必利己,政治介入的空間有限。
必須嚴肅面對的是第三層,川普是否要藉此阻擋或摧毀中國崛起。一、美國拋棄一中政策,就真能阻擋中國崛起嗎?二、川普不願做世界警察,但拋棄一中政策攪動了亞太情勢,豈不是澆油救火?三、放棄一中政策,與調整美中經貿關係恐怕不是一路的問題。四、放棄一中政策,將嚴重撕裂美中關係,川普這個生意人,難道有魚死網破的意志?倘若川普的操作,不具摧毀中國崛起的縱深,或即使拋棄一中政策也終究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一切就可能回到金正恩的層次。
北京的操作,也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拒絕與「金正恩」一般見識,官方的言行節制,用官媒及個體回應川普,這是下駟對上駟。第二層,如果一中政策有了「可交易性」,顯示美國並非在道德責任上持守一中政策,這反而成為北京的收穫。既然是交易,在商言商,北京的籌碼還算寬裕。第三層,北京與美國可以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但若能繼續將台灣框限在「一中原則」中,使台獨不致實現,則美國即使放棄一中政策,也不能改變兩岸情勢,這就考驗川普操作的縱深如何。他到底想化解兩岸問題,或惡化兩岸關係?
台灣的操作,也可從三個層次談。第一層,無論蔡政府或社會輿論,非但未將川普的操作視為片面的喜訊,反而多所戒懼,這是朝野多年憂懼歷練而漸趨成熟的表徵。第二層,川普非但要將一中政策作價賣給北京,也要將它賣給台灣;一個政策,正反兩面,賣給兩個買主。美國一中政策道德性與責任感的喪失,是台灣最大的損失與隱患。
最嚴重的在第三層。前文指出,川普畢竟搖撼了原本如神主牌一般的一中政策,蔡政府如何解讀及運用其中可能出現的空間?是朝「中華民國/一中各表」的方向走?還是朝借殼上市法理台獨的方向走?這就要看蔡政府如何正確評估自己可能操作的戰略縱深。
此時,蔡政府或許可以趁勢爭取「中華民國/一中各表」的空間,但若繼續操作借殼上市的去中國化,或無力防止獨派「國歌公投」等操作,皆將使台灣陷於僵局危地。
以上情勢,要看美中台三方如何各自正確評估自己的戰略縱深。所謂縱深,就是你到底要如何。川普是否會以摧毀中國崛起為目標,那將有不同的操作。合理的預估是他不會,但川普不能以常理計。北京是否會以容許台灣借殼上市或台獨為縱深,那也會有不同的操作。唯可確定,北京不會接受。至於台灣,在川普作態要搖動一中政策時,蔡政府究竟想趁勢甩掉「一中原則」,或反而必須回到「一中原則/一中各表」以維護兩岸關係,以免被川普玩弄,這也是對於不同戰略縱深的嚴肅考量。
蔡政府必須評估,不論川普要怎麼玩弄,兩岸到底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