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數位經濟崛起 政府不能忽視

.聯合報社論..兩岸走入以所謂民意為號召的冷對抗
.聯合報黑白集.死在最不應該的地方
.經濟日報社論.數位經濟崛起 政府不能忽視








經濟/數位經濟崛起 政府不能忽視


2016-10-12 00:33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已經通過營業稅修法草案,未來跨境電商在台銷售勞務必須繳納營業稅。相較於西方國家,此舉已經嫌晚,但總算邁出了第一步。台灣的傳統經濟結構已後繼無力,開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是擺脫泥沼的唯一方向;如何建立有利於數位經濟又能維護公益的治理架構,不再是前瞻性研究的題目,而是具有急迫性的優先議題。
數位經濟有很多種定義及同義詞,但簡單說,指的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透過固網或行動上網設備進行的經濟活動。這幾年除了大家熟知的線上購物或訂房、買機票外,數位經濟早已蔓延到所有的商業活動領域,連新聞傳播也早已透過各種載具快速崛起。現代人即便是醫療、教育到停車或颱風資訊,都要靠App。
數位經濟的最大特徵跟網際網路幾乎一樣:無所不在、隨時服務、沒有國境,也因此數位經濟的市場範圍是由語言、喜好、習俗來界定,而非國家。這使得數位經濟與數位貿易幾乎無法劃分,例如台灣的KK Box在東南亞有廣大的用戶,中國淘寶網商家也絕不排斥來自台灣的訂單,在這種是本國或者是外貿市場很難區分的時代,也意味著即便是三人的微型企業,也有把全球當市場的機會。
按麥肯錫全球學院的研究,2015年時全球數位資訊流動背後的經濟價值高達2.8兆美元,首次超越了商品貿易值。美國商務部也估計2014年時美國以數位方式提供的服務已占全體服務貿易的一半,而且貿易順差高達1,590億美元(同年度傳統貿易逆差則為5,050億美元)。雖然重要性已然顯著,但其實數位經濟只是在嬰兒期,例如2016年時在Google或Apple平台的App數量各約200萬,但國際機構預計到2020年時會成長到至少500萬。
先進國家都很重視數位經濟的發展。英國為此設置了「數位經濟大臣」,澳洲過去也曾成立寬頻與數位經濟部。台灣產官學談數位經濟也有相當時日,但主事者多只有「數位經濟=線上購物」的認識,且構想也多過行動。
所以現在是討論成立「數位經濟部」的時候了,雖然還不可能落實,但能突顯出其重要性,以及現有制度的落伍。
比方說,要協助數位經濟發展,了解現況是第一步,但很遺憾的是,我國迄今除了非常狹隘的線上購物及銷售統計外,別無其他數字。統計數位經濟確實困難,但國際間已有許多嘗試。我國既不知數位經濟的規模,也不知誰受惠誰受衝擊,更不了解業者在虛擬世界跨越國界時的困難及障礙。然而數位經濟跨越各行各業,統計調查由誰負責就可能吵翻天。
再者,數位經濟不是單純的商機及貿易利益,更代表著許多法律/社會制度的改變及公益維護的影響。例如數位經濟沒有國界,但國家安全、個資安全卻須以國界為屏障,又如隱私權侵害或消費爭議,更是輕易就涉及三四個國家管轄。國際上已經出現尋找新治理機制的過程,去年歐盟法院判決美歐資料跨境移動協定無效、今年歐盟律師向法院要求臉書的個資必須儲存在歐盟境內,而韓國要求Google地圖的伺服器必須在韓國境內的爭議迄今未解決。台灣對這些議題,幾乎沒有想法,遑論立場或未來推動方向,才會發生Google地圖讓飛彈陣地一覽無遺這類事件。
跨境電商開始課稅,是新治理結構下很小且很容易做的一環,因為租稅制度只涉及財政部,但諸如國安、個資及跨境消保等問題,若非跨越好幾個部會,更可能根本沒有主管部會(例如跨境個資傳輸限制、跨境消保)。更令人擔心的是,部會首長無法忘情於過去的成功方程式,無法真正認識數位經濟的價值及挑戰。確實現在要成立「數位經濟部」是癡人說夢,但如何拿出有效的管理和輔導措施,才是政府最嚴肅的挑戰。

聯合/死在最不應該的地方


2016-10-12 00:3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小學童受傷死亡,是一悲劇。若再揭露出這孩子是家暴受害者,被政府安置於育幼院,結果反在育幼院遭輔導員重摔致死;幼童逃離家暴,反而迎向死亡。這種個案,令人無言以對,是蒼天不仁,或竟是體制殺人?
何姓男童案,看似輔導員「失職」、「情緒失控」,指向個人過失。但對照媒體整理出歷年各收容中心和中途之家發生的脫序、虐待事件,加之南部某特教學校曾長年發生一百多起集體性侵的驚人紀錄,凸顯出台灣這些收容和特教機關的結構問題。這不是一二人的過失,其中必然存在資源不足、人謀不臧、政策輕忽等問題,是從上游到下游「一條鞭」式的錯誤造成悲劇不止。
一名男童之死,死在最該保護他的人之手,死在最不應該的地方。這故事作為冰山一角,還映照出其他什麼問題?
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台灣通病的寫照:政策口號何其漂亮,執行面的黑暗殘酷卻乏人聞問。和這名家暴受害卻「安置」致死的男童比較,最近各地動物收容所傳出撲殺率暴增的新聞,起源竟是動保法修法號稱「零安樂死」的政策施行在即;各地方收容所擔心未來應接不暇,乾脆先行下手屠殺。
陳義過高的零安樂死政策,卻無合理資源支援,反而變成流浪動物遭大屠殺的輓歌前奏。
死了一個本來就受家暴的男童,死了成千上萬隻本來就被棄養的流浪動物。執政者洋洋自誇的政策,竟是如此結局,偽善莫此為甚!

聯合/兩岸走入以所謂民意為號召的冷對抗


2016-10-12 00:3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10日在國慶發表演說,重申「維持現狀是我對選民的承諾」,並呼籲中國大陸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記者楊萬雲/攝影)

從五二○就職到雙十國慶,北京翹首期盼的無非「九二共識」四字,但眾人亦皆知蔡英文不可能說出這四個字;「未完成的答卷」,在她國慶文告後可算是塵埃落定。北京當然了然於胸,沒等到所要的答案,於是乃有一番「歷史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疾言厲色。
蔡英文豪氣干雲地說,「只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什麼都可以談。」她當然知道,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談的臺子。這番表露,就只剩一個蒼白而空洞的姿態,只為自己保住一點和平的名聲。
蔡英文不談「九二共識」的內裡,並不像陳水扁那樣只為計算選票,而是出於政治意識形態,認為兩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而「九二共識」先陳明「一個中國」,她自然不能接受。
但蔡英文也應該知道,她堅持固守的這一條戰壕,接下來將是艱險多舛、甚至是烈焰遮天。因為,北京的耐心不可能無限展延,在她拒絕答卷後,兩岸關係可能進入新的階段。五二○到雙十國慶,若稱之為「冷和」階段;接下來,則應該是「冷對抗」的關係。令人憂心的是,「冷對抗」也有上升為「熱對抗」的風險。
兩岸如今不只陷入僵局,更進入了相互以「民意」為號召的對抗。蔡英文在國慶前接連接受《華爾街日報》等外媒訪問,都訴諸「民意」,表明不會屈服於中國壓力;而國台辦的回應也援引「民意」,聲稱「不要低估大陸十三億多民意的堅定決心。」
這次國慶演說亦然,蔡英文再度張揚民意。國台辦也毫不含糊地再次表明:「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的強大民意做後盾,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
兩岸各自召喚某種危險的所謂民意,以求在氣勢上恫嚇對方;但是,民意的怒潮卻可能因為這種刻意的政治召喚,而變得日益攪動、翻騰、對立。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國台辦對國慶的回應,再次出現了「國家統一」的字眼。前一次,在十天前,出現在國台辦回應蔡英文「力抗中國壓力」言論的簡短聲明中。而兩次談及「國家統一」,都說這是歷史的必然或潮流。
過去,北京為避免刺激台灣脆弱敏感的神經,甚少使用「統一」的字眼,甚至連「一個中國」都迴避,而以「九二共識」取代。近期頻密地出現「國家統一」文字,表明北京已不再顧忌,認定「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既已難以期待,今後必須「寄希望於中國人民」。
在馬英九的任內,北京自認以各式協議與政策惠台八年,台灣的人心卻與大陸愈行愈遠,竟然選擇了蔡英文。而蔡英文上任後,卻又屢次以「民意」作為與大陸對抗的籌碼,讓大陸深感挫折。這使得一向少談、甚至避談「民意」的北京當局,如今也加入了「民意」的大合唱,高喊「十三億多中國人民的決心」。
經過這次國慶演說,北京對蔡英文回到「九二共識」徹底絕望之餘,很可能藉此進行廣泛而深層的路線檢討,並可能作出歷史性的戰略轉向,從長年的「羈縻」思維,走向「圍堵」策略。如此轉向對中共具有巨大的誘惑,一方面中國大陸的整體力量仍在上升,令它更為有恃無恐;一方面則認為台灣已到難以理喻的地步,竟連「九二共識」都峻拒。
果真如此,兩岸關係在蔡英文這篇雙十告白之後,將墜入一個悲觀的走向。蔡英文雖留下了一絲細微的線索,宣示「什麼都可以談」,但她在北京的眼裡履歷甚差,北京從五二○就繃緊了神經,不願掉入她的文字迷陣中。這次「什麼都可談」,勢必一樣被認為不過是在故布疑陣。
無論如何,注定在兩岸繼續失分之後,蔡英文挽救經濟的嘗試也將更為吃力,而她所召喚出籠的抗中民粹,則不無可能調過頭來撲向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