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休假的自由式
.經濟日報社論.聽彭總裁建言 快進行結構改革
經濟/聽彭總裁建言 快進行結構改革
2016-09-30 03:3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昨天決議,維持重貼現率等指標利率不動,打住連續四季以來的降息步伐。主要原因包括景氣已有復甦跡象,加上我國利率水準接近谷底,在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很快就再展開升息循環之際,央行因而靜觀其變。但我們必須提醒,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效果已近極限,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經濟情勢,政府若未能審慎因應,同步擴大出口市場及加強內需,儘速走出低成長陷阱,未來一年間我國經濟將面對更艱鉅的挑戰。
近期以來,我國經濟景氣的確出現好轉跡象,除了出口連續二個月恢復正成長,繼7月景氣對策信號轉呈綠燈,國發會最新公布的8月燈號也再亮出連續第二個代表景氣復甦的綠燈。國發會認為,這是因為工業生產指數及製造業銷售量指數都已由黃藍燈轉呈綠燈所致,相關分項統計中的景氣領先指標、同時指標維持上升走勢,顯示國內景氣逐漸回穩。
事實上,根據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22%,央行也研判,國內經濟將緩步復甦,各機構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在1.7%左右,高於今年。但在這些好消息之下,令人憂心的是,眼前經濟情勢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短暫的平靜及假象,因為全球貿易及投資依然疲弱,經濟深陷低成長陷阱,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很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仍困於低迷、一籌莫展之際獨善其身。
綜觀當前局勢,真相是全球經濟成長持續下滑,世界貿易恐將持續低迷,景氣前景不容樂觀。另一方面,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各主要國家央行大量撒錢,充沛資金已令全球股匯債價格普遍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也見走揚,全球通膨回溫,不知何時反噬。昨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甫達成減產協議,國際油價立即飆高,在經濟底氣不足情況下,若是油價持續衝高,將是全球經濟的另一場惡夢。
令人憂心的不止前述,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帶來負面外溢效應、英國6月公投脫歐後的後續影響,以及聯準會(Fed)升息時點未定,都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黑天鵝的出現早已變成常態。其中,中國大陸轉型過程產生的副作用,會透過貿易、大宗商品價格及金融市場等影響其他國家經濟,尤其是依賴中國需求較深的亞洲經濟體,所受到的衝擊將會是最大。兩岸經貿投資關係如此密切,台灣經濟更不免受累。
美國何時升息則是另一項重大變數。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日前才於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後表示,如果勞動市場持續改善且無新風險,大部分與會成員支持年底前升息一次。這項談話顯示,Fed年底前升息的可能性已大幅升高,一旦Fed於年底升息,由於歐元區及日本仍維持寬鬆貨幣環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更為分歧,勢必再擴大金融市場波動,屆時熱錢在全球亂竄,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將受害尤烈。
面對國際諸多變數,或許我們只能被動接招因應,至少國內部分的經濟問題可以操之在我。新政府上台至今,勞資爭議頻仍、投資信心不足、內需仍乏動力,還有人口老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隱憂,這些都是老問題,但光是颱風接連來襲,整個社會就可以為了颱風假的問題吵鬧不休,還有樂陞案及兆豐案的風風雨雨,整個就是口水比雨水還多,完全無視更嚴重的生存危機已迫在眉睫。
昨天已表明央行總裁將是最後一項公職及最後任期的彭總裁,語重心長地直言,央行採取寬鬆性貨幣政策支撐經濟成長的能力已接近極限,貨幣政策明顯負擔過重,振興經濟措施的重心,應移往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等的政策組合,才能突破目前的經濟低成長困境。彭總裁的幾番建言容或還有討論空間,但點出了癥結,應憂萬民的廟堂諸公可聽到了嗎?
聯合/休假的自由式
2016-09-30 03:3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孔子誕辰紀念日剛好遇到颱風梅姬放假,意外達成軍公教勞達到全國休假一致,有網友調侃,算是另類解套。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拜梅姬颱風之賜,民眾多了兩天颱風假;各縣市順水推舟宣布教師節放假,更一舉解決「勞休、教不休」之懸念。九月以來,兩度「周休四日」,大家快樂似神仙。
作為民選地方首長,即使是「神」級人物,也千萬別以為自己有權對颱風假作出什麼英明睿智之決策。錯了!在台灣,颱風天唯一的選項就是放假,容不得你自以為聰明。就像陳菊和賴清德,選擇「放半天」,看他們被多少民眾K到臭頭,公開道歉還是止不住眾怒。
台灣的休假已進入一種「自由式」狀態,朝令夕改,各行其是,沒有基本規範或原則可循。人事行政局公布的颱風放假標準,被視為僵固不化的規定,可隨時棄之;前朝調整了勞工的七天國定假日,新政府一上來就反其道而行;閣揆主張勞工「一例一休」,總統就要「周休二日」,綠委甚至乾脆落跑拒審。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極目看不到標準?
這種「自由式」狀態,是在新政府「會吵有糖吃」的鼓勵和獎賞下,漸漸演變成「網民治國」。只要有一人在臉書開罵,經過社群和大眾媒體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馬上被描述成一支銳不可擋的民意大軍,逼迫官員首長伏首謝罪。請問,若要聽任「網民治國」,人民費那麼大的勁選出、豢養這麼大一幫政府官員幹嘛?
接下來還有颱風要來,還有四天被取消又恢復的國定假日要放,林全內閣拿出點說法與辦法吧!台灣有周休四日的本錢嗎?
聯合/北京真在等待蔡總統的答卷嗎?
2016-09-30 03:3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
兩岸都在猜測,蔡總統有無可能在國慶日提出打開兩岸僵局的新論述。
情勢似顯示,北京已愈來愈不寄望蔡能回心轉意;習團隊的計策似乎也並不真正在意蔡是否完成答卷,而像是打算用考卷綁住蔡,順勢將她長期困在考場內。北京只要堅持這是一張「未完成的答卷」,蔡總統就會繼續羈繫在考場中;這是蔡政府應有的警覺。
眾所共見,不接受九二共識,已使蔡政府在「台獨」與「中華民國」兩端皆無以開展。在台獨方面,如監督條例改稱兩岸、入聯降溫,及冷卻達賴訪台等等,蔡的姿態愈來愈低;在中華民國方面,如WHA連結二七五八號決議、APEC人選可能碰壁,及ICAO吃閉門羹等等,蔡也無力突圍。
此一局勢,將使得蔡政府在「台獨」及「中華民國」兩端的國家架構,皆趨向萎縮;俟台灣的困局拖到兩者的條件皆不斷耗弱,北京即有可能等到水到渠成的局面。
北京的策略,顯已由「地動山搖」轉向「漸凍」手法。一、圍堵台獨,使其動彈不得,逐漸萎縮。二、壓制中華民國,使台灣的國際空間更形惡化,逐漸萎縮。一旦出現此種「漸凍人效應」,無論中華民國或台獨的國家架構皆難以撐持。
在經濟方面,北京似無意以一刀切的方式來處理兩岸經貿,它可能攔阻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等對外經貿關係,但會一定程度地維持兩岸肌理連繫的經貿交流,因此才有八縣市的「經貿傑利蠑螈」演出。因而,蔡政府若拒絕答卷,可能須面對「三漸凍」:台獨的漸凍、中華民國的漸凍,及經濟的漸凍。
北京加大「反獨」的力度已是眾所共見,但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對「一中各表」的態度。
過去,北京對「一中各表」始終「在內部政策上不承認/在外部操作上不否認」,並時而對台灣使出王毅的憲法說之類的懷柔手法,無論如何為「一中各表」保留了幾許空間。馬習會最後能互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會面,且馬英九在會中當面提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些皆曾顯示「一中各表」確有努力的空間。
但是,如今北京卻有關上「一中各表」這扇大門的跡象。張志軍說「大陸的憲法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也不能違憲」,被視為北京可能回到「老三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徵兆。而國民黨此際出現「不再談一中各表」的主張,若背後有大陸的身影,則可視為北京有利用國民黨內鬥而甩掉「一中各表」的打算,以與民進黨直接在「一個中國」的國家認同上交鋒。
試想:北京深知國民黨若失去一中各表,必將走不下去;如今,若是對國民黨不再抱希望,則有可能放棄一中各表。當北京不再寄望國民黨,也是關上一中各表大門之時。
台灣有許多人將一中各表視作「和平分裂」的架構,甚至視為台獨或獨台的同義詞;北京若想藉勢擺脫「一中各表」的周旋,亦即進一步擺脫「中華民國」的糾纏,是可以理解之事,何況是蔡政府自己封死了這條路。沒有一中各表,蔡政府面對一個中國的壓力更大,台灣也就必須直接面對「一中同表」及「被統一」。
北京目前可能的做法是,積極性的阻擋民進黨(反對台獨),消極性的改變國民黨(甩掉「一中各表」)。蔡英文倘仍不完成答卷,只消中華民國及台獨皆在蔡政府手中不斷萎縮耗弱,北京豈非有可能坐等瓜熟蒂落?
困在考場中的蔡政府,不會感到地動山搖,這是因為北京的策略或已轉向「漸凍手法」。蔡政府可能覺得,不答卷也能拖下去,但這卻可能是溫水煮青蛙的情境。待造成台獨漸凍、中華民國漸凍及台灣經濟漸凍的後果,始知北京其實未必在等待蔡英文的答卷!
蔡總統也許要思考,在還來得及答卷時作答,認賠殺出;因為,不答,是走不出這個考場的,也逆轉不了「三漸凍」的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