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經濟/兩岸變局下 台灣貿易策略何去何從?

.聯合報社論..從博鰲盛衰看習近平新兩句話
.聯合報黑白集.大巨蛋歹戲該收場了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變局下 台灣貿易策略何去何從?




經濟/兩岸變局下 台灣貿易策略何去何從?


2016-03-26 02: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黨再次輪替,新政府看來並不會對「九二共識」完全讓步;中國大陸在無法獲得滿意的回應下,必然會對台灣展開一連串的施壓。繼縮減陸客來台人數、停止兩岸貨貿協議諮商之後,日前進一步宣布和非洲甘比亞共和國復交。一連串的政經動作顯示,我國未來的經貿發展將更為艱辛。
不管願不願意或喜不喜歡,兩岸間所以有今天的各種協議,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未來的新政府說要「維持現狀」,卻不願意承襲「九二共識」,當然會對相對穩定的兩岸關係帶來衝擊。台灣2000年後的貿易表現,早已淪為東亞十餘國中的最末段班。正當各國加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際,台灣無法獲得突破的問題必須嚴肅以對,否則企業陸續外移,投資持續惡化,經濟發展堪憂。
我方欲突破此貿易困境,打個比喻來說,中國大陸像座大山橫擺在我家門前,藍政府說必須面對它、處理它,打個山洞才能通往外界、獲得發展。綠政府則說,它對我不懷好意、裡頭會有陷阱,我們不用管它,只要迂迴旁側,照樣可以打通一條曲徑外出而獲得自由。前面這座大山則說,我們同根一脈,只要你承認彼此同屬這座山脈,你從這裡鑿洞我會給你協助、優惠。但其實洞內卻樁石滿地,也刻意在我家兩側設下障礙,讓我難以繞道。此外,兩側山石比眼前大山,看來更加堅硬,斧斤可能難以對付;但若不迅速打洞出去發展,則家裡丁口眾多、空間卻已狹窄到難以迴旋。
面對此種狀況,最佳策略似乎是,一方面承認彼此同源以獲得對岸協助、優惠,同時注意地面樁石,要求對方協助除去滿地暗石,並隨時注意是否存有陷阱,必要時不惜封洞抽身。另外,同時探尋兩側繞道之可能性,以免有問題時來不及另尋它路。
過去藍政府的作法,雖然大體上符合上述最佳策略,但卻有兩個問題:一是研究準備不足,未能處理地上樁石,導致部分企業認為會相對受損,或無法獲得表面上的利益,亦即對岸的口惠難以轉為實益。二是開鑿側翼路徑的斧斤不夠鋒利,但藍政府除了向山石外的友人呼籲協助外,卻不願或無力花費力氣將斧斤打造得更為鋒利。
相反地,如果綠政府真要放棄眼前洞徑,專注於迂迴側徑,還是得克服斧斤未臻鋒利的問題。要打造鋒利斧斤,就要廣泛和民眾互動溝通尋求理解、耗費一些資源強化弱勢企業競爭力、準備一些資源補助受衝擊而退出市場的企業。過去藍政府的上述作為並不足夠,是企業和年輕人恐懼的主因。未來綠政府如果要有效突破,這些功夫還是要大力加強。
除了協助弱勢企業面對挑戰以外,看看美國1993年柯林頓總統要讓國會通過美、加、墨三國間的「北美自由貿協定」(NAFTA)時做了哪些事,就能了解一個先進國家如何認真推動這種協定。當年9月,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41%民眾反對NAFTA,超過支持的35%。柯林頓總統隨即找到三位分屬不同政黨的前總統(卡特、福特、布希)、八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六位前國務卿、數十位重量級前閣員、工商領袖和多數州長,在不同場合中表態支持;甚至由副總統高爾和反對的獨立總統候選人裴洛進行電視辯論,改變選民看法。柯林頓風塵僕僕巡迴美國各地和民眾溝通,甚至在投票前十天親自打了近80通電話給國會議員,閣員們更打了900通以上的電話遊說國會。到11月,眾議院才以234票對200票艱辛地通過了協定。
對照美國領導者面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作為,我們的溝通倒像是在「玩家家酒」,能不令人汗顏嗎?

聯合/大巨蛋歹戲該收場了


2016-03-26 02: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巨蛋工期展延仲裁結果,遠雄獲一一○天展延,但這要說是遠雄「獲勝」恐怕還嫌太早。原因是,以遠雄和市府間的爭訟多端,只要有一方心存惡念,後續都還有得拖。屆時,最大輸家是台北市民,將陷入「與破蛋共存」的長期噩夢。
在這場官民惡鬥中,北市府將漸漸落居頹勢,似已成了不可避免的發展。試想,一個未完工的醜陋大鋼球矗立在市中心地帶,既說它不安全,又不設法鞏固補強,又不能將它一舉拆除;除了不符城市美學,也是市民心頭的一根大刺。如果最後還要賠上鉅額公帑,許多民眾絕對把帳算在柯文哲頭上,他下一個四年就別玩了。
表面上看,這場惡鬥的決勝點是在比誰的意志強;但隨著時間在沙漏中的流失,主觀意志不再是關鍵,取而代之的將是客觀的仲裁和訴訟結果。而追到終點,法律不能善了的事,就必須以金錢賠償來稱斤論兩;走到那個地步,柯文哲的人氣必然隨排山倒海而來的民怨崩潰。
一年前柯文哲勒令大巨蛋停工時氣焰薰天,當時他魅力無法擋,遠雄也因此頓成人民公敵。但曾幾何時,「素人政治」已不再有人提起,柯文哲的執行力和市政狂想也一再落漆;人們都在等著看,這位狂人有沒有收拾殘局的勇氣和智慧。
我們建議,遠雄和北市府重新坐下來協商,討論大巨蛋的歹戲如何收場。柯文哲確實有製造和轉移議題的本事,但他也該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聯合/從博鰲盛衰看習近平新兩句話


2016-03-26 02: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前副總統蕭萬長(左)和大陸總理李克強(右)在博鰲論壇舉行「蕭李會」。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政忠/攝影



蕭萬長又回到了寂寞的博鰲論壇。二○○八年,他以副總統當選人身分,銜準總統馬英九之命,跟胡錦濤拍板重啟已中斷十年的兩岸協商,開闢了兩岸分隔半世紀後僅有的盛景。而如今,這個歷史鏡頭彷彿成了羞赧的記號,它所創造的繁華景象也彷彿不久之後即將消失。
博鰲在偶然間成了兩岸關係榮枯的縮影。早年博鰲只是海南一座小小漁村,在台灣沉酣於藍綠惡鬥的年頭,蕭萬長獨自一人寂寞地參與這個論壇,幾乎無人聞問。在馬英九力邀他搭檔並一舉勝選後,博鰲突然成了耀眼的南島明珠,在各國經貿人士的見證下,熱騰騰剛當選的中華民國準副總統,與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席在這裡暢敘歡言,兩岸的新歷史列車也從這裡轟隆啟動。
然而,此刻再從博鰲回看兩岸,卻已成模糊蕭瑟之景致。兩年前的此刻,學生占據國會議場,將歷史賜予的機遇一竿子皆打成賣台行徑。今年蕭萬長踽踽獨行,雖然仍與李克強一晤,也只能行禮如儀。蕭胡會所締造的兩岸另類峰會,蔡英文毫無興趣將它燒成一口更加紅火的灶。
這樣天壤之判的反轉,其實不能只怪兩年前那群盤踞國會的年輕人,而在於民進黨經年催化出來的台獨教條。如果蔡英文真認為馬英九所創造的「兩岸現狀」就是她想要維持的現狀,那麼,民進黨何以這八年卻全力詆毀,將馬英九的成績形容成必須遊街示眾的賣國罪行?
從其中矛盾,正可以看到未來蔡英文執政下的兩岸,將是險峻危顫、禍福難測。因為,北京豈能想像,一個執筆兩國論的蔡英文竟可能直呼兩岸「同屬一中」?又豈能信服,一個曾稱中華民國已然流亡的蔡英文,真會戮力遵行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
蕭萬長當年在博鰲會見胡錦濤,主要肇因於馬英九對「九二共識」的長期認同,因此蕭萬長獲派出席後,胡錦濤即在中美熱線裡主動表露重啟兩岸協商的願望。可見,兩岸的往來基礎絕非僅繫於一句政治表白,而是在一個人或一個政黨長期各項言行的總和。蔡英文的政治傑作是其兩國論,那麼,如何奢望北京輕信她此刻的任何政治語言?
習近平將蔡英文就職演說的答題標準,拉高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或許早就料定蔡英文恐怕連「九二共識」的表面文章都難說出口,遑論「同屬一中」。這也是卜睿哲穿梭兩岸的重大發現:「與蔡英文求同存異似乎不是北京的目標。」據此,似可斷定,北京並不寄希望於蔡英文,它寧可倚恃自己的政經實力,而不是蔡英文的演說修辭。
亦即,人民日報所稱的九二共識「歷史事實」、「核心意涵」兩句話,固然仍是兩岸未來互動的政治準則,但蔡英文不能回應這兩句話恐已是確鑿的結論。那麼,習近平新的兩句話更加值得玩味:他的第一句話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第二句話則是「把握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首先是大陸的發展進步」。
國台辦網站近日將一篇新華社解讀習近平談話的文章置於主頁頭標上,文章即重點琢磨了這兩句話。關於第一句話,習近平在今年兩會上表明,將「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以「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這或可解讀為,中共當不會任意斬斷兩岸經濟動脈,以懲罰台灣民眾。
但更值注意的是,這篇文章將去年這句「兩岸走向繫於大陸發展」之舊話特別撿拾起來,作為今年兩會談話的補綴,絕非偶然。這似乎意味信奉唯物主義的中共已意識到:兩岸最終決勝點,在於大陸的物質力量。
孜孜十餘年,博鰲已不再是個偏鄉漁村,而大陸也已長成魁梧的巨人。對北京而言,蔡英文願答覆九二共識,固然受到歡迎;就算她選擇附和美日、挑弄兩岸心結,恐怕也在意料之中,且已有了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