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經濟/全球經濟為何一籌莫展?

.聯合報社論..陸客中轉:紅綠對弈的嚆矢
.聯合報黑白集.童振源與馬曉光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為何一籌莫展?




經濟/全球經濟為何一籌莫展?


2016-02-03 01: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經濟一進入2016年,就是一幅紅天鵝與黑天鵝亂飛的景象。從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快貶開始,誘發了美元之外的幾乎所有貨幣的快速貶值,匯市震盪立即通過資金流動衝擊各國股市,連美國股市亦難逃劇跌。同時,國際油價連番破底,拖累國際油企,令人擔心會否引發債務危機。整個形勢變化之快、牽涉之廣、衝擊之大,完全超乎預料。投機大鱷索羅斯說,這讓他想起了2008年;這是兩星期前說的。現在,不少人擔心情況會不會比2008年更糟,剛閉幕的達沃斯論壇對全球經濟也一籌莫展。
2008年距今未遠,當時全球金融市場一片驚慌,英、美金融體系甚至一度進入冰河現象,實體經濟急速萎縮,大型金融機構與企業連番爆出危機。此一危局最終被控制住了,讓全球經濟逃過了一次類似1929年大蕭條的一劫。然而,逃過一劫後的美國及世界主要大國,卻似乎不約而同地犯下了重大的政策錯誤,以為經濟之病就在於有效需求不足,後者又在於流動性不足,必須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因此從美國開始,日、歐繼之,紛紛採行量化寬鬆(QE)政策,大開資金水龍頭救市。
其實這種過於迷信貨幣政策、以為光靠此就能促動經濟增長的錯誤,是各國政府經濟專家與官員最常犯的錯誤。美國2008年爆發世紀金融海嘯之前奏,即2007年的次貸危機是一例;美、日、歐各國在2008年先後採取的QE是第二例;2008年之後中國大陸採取非QE的QE政策是第三例。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令人遺憾,現在全球都要為此付出昂貴代價。
先講美國次貸危機。它的源頭是2000年爆發的「網路泡沬」及緊跟著的2001年911事件。兩個事件都大大地衝擊了美國金融市場,當時擔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斯班採取了大膽的降息政策,把利率一度調到接近1%的水平,連續數年:後來利率再度拉升,但已擋不住房市出現泡沫了,這是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並於稍後一年進一步引發金融海嘯的背景。
2008世紀金融海嘯終於獲得控制,接下來卻誤以為寬鬆貨幣政策可以刺激需求。由於當時利率已低,靠印鈔票誘導利率下降的空間有限,於是另出奇招(即QE),由聯準會印鈔之後直接購買債券。未料實體經濟的需求疲弱,跟缺不缺流動性基本無關,更多的是與大多數國家的貧富惡化、當今全球大範圍的人口老化現象有關,當然也跟各國企業普遍的去槓桿化、去泡沫化以降低金融風險有關,這些,都不能靠流動性來解決。所以QE之後釋放的巨大流動性,流不入實體經濟,只能流入各種資產市場,尤其是新興國家的股市與房市,造成了一個階段性繁榮的假象。
至於第三的中國,情況略有不同。中國大陸除了救市的人民幣4兆元之外,也大印鈔票,只是不叫QE。結果是保增長超額完成,不但拉動了中國本身,也拉動了新興國家、特別是資源國家的經濟,成了全球經濟的中流砥柱;但2013年上台的新執政當局,終於發現產能嚴重過剩,房市庫存太多,地方政府也債台高築,不得不改弦易轍,決定即使是增長減緩也不能再輕易走刺激政策的老路。
無巧不巧,美國也在發現QE效果不彰並決定叫停後,開始調升利率。這一來,首先全球資本大流動,從中國大陸及各新興國家大量流出,前者實體經濟中很多是虛的,後者資產與資源市場的一度繁榮其實也是實中有虛;其次是資本流出國家的貨幣大幅持續貶值;第三是此一形勢產生的預期心理又引發金融市場的巨大喊空,加劇市場的震盪;第四、接下去令人擔心的就是企業占金融債務危機。
這一切都可視為是一個全球的大循環。不幸的是,這是由一連串錯誤的貨幣政策誤導造成的大循環,迄今仍未能為多數的經濟專家所充分認知。

聯合/童振源與馬曉光


2016-02-03 01:3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親綠學者童振源日前在新加坡的一場兩岸智庫座談說,大陸不斷要求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他認為「這已經是不可能的選項。」
隔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答覆多名記者提問,反覆十三次指出「堅持九二共識」。自大選開票夜,國台辦聲明「堅持九二共識/意志堅如磐石」以來,國台辦的相關發言,沒有一次少去「九二共識」四字。
童振源與馬曉光的發言,也許不是對話。但一個十三次強調「堅持九二共識」,一個說「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已經是不可能的選項」,則呈現黑羊白羊的場景。
國台辦的發言,當然代表北京官方對九二共識的立場。選後,大陸較具代表性的智庫人士,對九二共識亦採較強硬的立場,如周志懷稱蔡英文「終究要被叫醒」。其他周邊的智庫人士所持立場,則有緊有鬆。緊的咬死「九二共識」四個字,鬆的主張回到「兩岸一中」。其實,對蔡英文而言,直接承認「兩岸一中」,恐怕更不容易。
在台灣,網民、名嘴、專家學者與輿論,對九二共識的意見紛紜。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接受。但尚未見蔡英文或民進黨代表性人物,作出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的論斷。即使蔡英文自己,也仍在「名詞使用/名詞詮釋」上繞圈子,尚未作出可否的斷言。
在這個局面下,童振源這樣背景的人物,說出「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已經是不可能的選項」,其代表性如何?其效應是寬解情勢,或製造僵局?此時此刻,愈有代表性的綠營人士,恐怕愈當惜言,應給蔡英文較大的空間,不要代蔡英文把話說死。
由此可見,蔡英文若在選前就轉身,尚可叫深綠為她背書;現在想轉身,也許真的就成了「不可能的選項」。

聯合/陸客中轉:紅綠對弈的嚆矢


2016-02-03 01: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引頸翹望多時,終於有八位陸客來到桃園中轉。這偌大的喜事,北京卻不事前通知台北,其中有多層意涵可解。它也隱約透露,對於蔡英文上台後的兩岸,北京已不再糾結,究竟該寬該嚴、是緊是鬆,想法已十分篤定。
陸客中轉算是「馬習會」的禮物。習近平將它與航路優化脫鉤,不再秤斤論兩、步步為營,癥結一旦解開,成果唾手即得。然而觀察它如今的開場,卻是稀稀落落,既不鑼鼓喧天,也未奔相走告;大陸媒體早幾天雖有零散報導,卻刻意低調,讓整件事情透著蹊蹺。
最近中紀委的整頓,外界也在揣測台辦系統是否因台灣選舉而被檢討。在媒體已報導中轉陸客翌日就要抵台的前夕,我方的陸委會與海基會仍然無法肯定確認訊息,更讓這種揣測甚囂塵上。台辦儘管否認,但對台工作有缺失似乎也是事實。
這次大選國民黨以懸殊差距慘敗,對於北京而言,並不單單只是國民黨今後的潦倒落魄,點滴在心頭的更在於,這是對台政策的重大挫折。北京中央可能會抱怨,國台辦就算不能召喚台灣民意的走向,至少應及早偵知台灣內部尤其年輕世代中彷彿有一股反中燃油,只需星星之火,即可熊熊燎原。
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在台灣大選後三天即因嚴重違紀被查,也被視為政治燈號,要對過去的作風究責。習近平顯然不能了解,大陸多年的惠台政策,不能春風化雨般地澤被百姓人家,反而一夕間悉數被解讀或化為買辦勾結的利益。若是買辦階級確實存在,孰令致之?
對台八年慨然讓利,若竟換來台灣人心愈發背離的結局,無論如何都是徹頭徹尾的難堪。對台系統經營台灣的不力,應該也在於對國民黨無力自我辯解的軟弱。習近平如今得在這等殘局中力挽狂瀾,他一方面必須整理與改造對台策略,改變過去的沉痾;另一方面,他也必須直接與蔡英文所謂的「天然獨」世代較量。
習近平手中剩下的選項不多。一方面,是繼續以往的太陽放暖策略,但要檢討改正過去的各項弊害,將它做深、做細,鑑別敵友,分層對待;另一方面,則是改吹北風,認定台灣民意已無從挽回,和平發展反而養癰為患,必須直接用鐵錘重擊,才能驚醒天然獨的昏昏美夢。習近平去年三月兩會上提及的「地動山搖」,與十一月馬習會上的「驚濤駭浪」,似乎都在暗示「北風政策」已經進入他的思維,蔡英文一旦越過界線,他將毫不猶豫地結束和平發展階段,讓兩岸變成風狂雨驟。
然而,就在民進黨正式掌控了國會的歷史時刻,習近平卻放出了八位陸客來台灣中轉。這個訊號,當然是婉轉而輕柔的,它猶如一根輕輕飄過海峽的羽毛,依然吐露了和平友善的願望。它也像是一種撩撥,循循誘領民進黨向著「九二共識」趨近,它更是一種不懈的意志展示,表明北京將窮盡一切與分離主義纏鬥到底。
藉著讓陸客中轉上路,習近平實際上已展示了第三個選項,它既不是一片和煦的太陽,亦非全然凜冽的北風,而是揉合了兩者。對於人民的經濟民生,北京仍然要以太陽照拂,因此陸客雖然減少,仍然照舊要來,航班照舊要飛,如今甚至加碼中轉略略示好。但對於堅拒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則備妥北風伺候,雪崩斷交、國際擠壓,乃至軍事威嚇,都是點菜的方案。
陸客中轉試點率爾上路,當中真正的蹊蹺就在於,習近平已深切體認: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展開,它是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兩岸關係,此時此刻是紅綠對弈的真正嚆矢。去年M五○三航路、卡式台胞證皆已有跡可循,耐人尋味;而陸客中轉,無疑是習近平蹲好馬步,畫出的第一招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