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179/web/ 

◆  軍校廢國史兵法 武德照妖鏡
◆  棒球、AI登頂世界 政壇日趨下流
◆  為何博幼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  無限包容? 犧牲教師人權
◆  嚇嚇學童? 法治教育薄弱
◆  學生輔導法修正 滿足誰的需求
◆  台灣高教國際化 需要重塑形象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2024-12-02 10:42  文/ 黃思維(野火法律事務所 律師) 提供


近期,Uber 併購 foodpanda成為台灣外送平台經濟監管的焦點,外送員勞動條件的保障議題與市場壟斷風險引發廣泛討論。立法院及外送員聯盟紛紛對此案提出批評,認為相關主管機關應介入處理。勞動部於10月中旬向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平會」)遞函,表達對該併購案的反對意見,理由是外送平台尚未就提升外送員權益與工會達成共識。然而,勞動部的立場揭示了兩個本質上截然不同的議題混淆:(1)競爭法框架下的併購審查,與(2)新興經濟領域中勞動政策的發展與落實。

要實現市場競爭與勞動權益的雙重保障,公平會與勞動部必須各司其職,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推動協作。以下從兩機構的分工出發,探討分工清晰的必要性及可能的政策落實方向。

競爭法與勞動政策:兩個領域的核心區別
公平會與勞動部分別承擔市場競爭與勞動權益保障的職責,各自運作於不同的法律框架之下。這種分工設計是基於政策目標的差異,若未明確區分,可能導致政策目標的偏離甚至執行效率的降低。

公平會的核心任務在於依據《公平交易法》,確保市場競爭秩序的公平性。併購案的審查目標包括市場集中度的影響,合併是否會導致市場壟斷或競爭壓力減弱,進而造成消費者選擇減少或價格上升;對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影響,中小型競爭者是否會因競爭環境惡化而被排擠出市場;市場創新與效率,併購是否會限制市場創新,或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公平會的審查範圍以市場競爭為核心,並不直接處理個別勞工的工作條件或保障問題

勞動部的核心責任是專注於勞動權益保障,針對勞工的權益制定政策並監督執行。對於外送員這類新興型態的勞工,勞動部應負責推動包括以下內容的政策,報酬與工作條件的保障,設立最低接單費標準,規範工作時間與休假條件;職業安全與社會保障,推動外送員參加職業災害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險;平台停權與解約的規範,限制平台業者隨意解約或單方面停權,保障外送員的經濟穩定性,這些議題屬於勞動政策的範疇,應由勞動部主導制定,而非納入公平會的競爭審查範圍

勞動部介入併購案的問題:混淆與延宕
勞動部在 Uber 併購案中遞函表達反對,將外送員的報酬、停權機制等勞動議題納入公平會考量,實際上突顯了分工界限的模糊化,進而帶來兩個問題:第一,政策目標的混淆,公平會的審查以市場競爭為基礎,而勞動部的反對理由基於勞工保障問題,兩者政策目標不同。勞動部的介入不僅干擾公平會的專業判斷,也可能削弱公平會依法獨立審查的公信力。第二,忽視修法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外送員的勞動保障問題並非始於 Uber foodpanda 的併購案,而是平台經濟多年來的結構性挑戰。試圖通過阻止併購案來解決這一問題,實際上延宕了勞動政策的進展。勞動部應集中精力推動政策與修法,從根本上改善外送員的權益保障。

呼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推進
要有效處理併購案中的市場與勞工問題,公平會與勞動部應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加強協作。公平會應依據競爭法框架,對 Uber 併購案進行審查,重點關注市場集中度、消費者選擇權與其他競爭者的生存空間。若併購可能導致壟斷,公平會可設置附加條件,例如要求業者保持價格透明度或限制服務費用的上漲幅度。公平會應避免捲入勞工議題,以保持審查標準的專業性與一致性。

勞動部的角色:主導政策修訂與落實勞動部應專注於制定和推動專門針對平台經濟的勞動政策,通過立法與行政措施保障外送員的權益。例如推進《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的立法進程,為外送員提供結構性保障制定行政命令,規範平台與外送員的契約內容、報酬標準及社會保障責任; 加強對平台業者的監督與執法,確保其依法經營。

分工框架下的經濟監管平衡
分工清晰並不意味著各自為政,而是應在分工基礎上加強協作,實現政策目標的最大化。台灣致力於在促進市場競爭與保障勞工權益之間尋求平衡,而這需要公平會與勞動部各自專注於自身職責,同時在政策執行層面保持溝通與合作。

雙軌並進,共促經濟與權益發展
Uber 併購 foodpanda是一次檢視台灣經濟監管體系的重要契機。公平會與勞動部的分工協作,不僅能提升監管效率,也能為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長久支持。唯有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各司其職、雙軌並進,才能同時實現市場競爭與勞工權益的雙重保障,為台灣的經濟韌性注入更多活力。

本言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軍校廢國史兵法 武德照妖鏡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丘智賢/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台北市)


賴清德訪問夏威夷,到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獻花鞠躬,正是理所當然。若沒有抗戰與二戰的浴血犧牲,賴清德哪有可能登上今日之位,大放厥詞?在鄉碰到日本警察,都只有哈腰作揖的份。

但當賴清德向美軍陣亡將士九十度行禮時,卻傳出民進黨由國安會下令國防部,刪除軍校現行通識教育中的中國現代史與孫子兵法課程,理由竟是這些課程過時且不符實際效益,實在諷刺至極!賴清德在珍珠港的花圈上大書紀念陣亡美軍英雄,國軍的新生代卻無緣認識張自忠、鄭作民、高志航、薩師俊等先烈楷模,沒有在戰場上開過一槍的現役將領們,有何資格批評前人?實是武德蕩然無存

其實,升官發財遠比槍林彈雨更考驗良心,過往已有陸軍官校高層起心動念修改校歌,最後經過全校校務會議一致反對,堪稱保留了黃埔校史與精神,這也是多年以來,官校校方聘任校史顧問群,加強黃埔校史館陳展的努力結果。大概正因有逆上意,今年七月間,官校突然用一封電子郵件,宣布解聘所有的校史顧問,跟過往重道尊師的風格大相逕庭。試問,一個沒有軍事倫理的校園,能夠鍛鍊出國軍幹部嗎?

以美國馬首是瞻的賴清德當然不知道,美軍強大的因素之一,就是重視歷史。翻開美軍聯合作戰季刊,討論軍事事務革新的專業論述,幾乎都要檢視美軍過往歷史,才能瞻望未來成敗;談中國現代史,就是瞭解國軍自己的歷史,沒有東征、北伐、抗戰,就沒有今日的國軍,也無光復的台灣。而早就被舉世認定為研究戰爭藝術必讀經典著作的《孫子兵法》,竟也成了賴政府必欲去之後快的內容,其原因還是擔心中華文化對下一代軍官的潛移默化;美軍讀孫子兵法也是過時之舉嗎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國防部廢除國史與兵法教育,正與孫子兵法所述背道而馳。考試琅琅上口,治軍棄如敝屣,這樣的高階將領,歷史自會有最嚴厲的公斷。













棒球、AI 登頂世界 政壇日趨下流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葉明德/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市)


今年五月,賴清德上任之後,台灣政壇紛紛擾擾,依舊在低階政治打混戰。六月,黃仁勳來訪宣示, 未來 AI台灣不可。十一月,中華隊贏得十二強棒球賽冠軍。政壇這一邊是官場,是「公領域」;AI 產業及棒球則是在民間,是「公民社會」。台灣政壇公領域打群架、貪瀆、霸凌層出不窮,AI 產業及棒球則登頂世界,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牽動著台灣的日常

賴清德領導執政的民進黨,面對立法院多數反對勢力,不思妥協談判,反而採取杯葛議事。在院外,民進黨發動所謂的「青鳥」群眾活動,院內則是吵架無厘頭、追趕跑碰跳,不論政策法案的內容。賴清德的組閣是「分贓制」(spoil system)的台灣版,拿政府的官位獎賞競選有功的人,以忠誠為準,不考慮才能專業,完全談不上開放舉才與公平競爭。而地方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台南,則爆發一連串的光電弊案及台鹽綠能的掏空案,令人匪夷所思。中央的勞動部、衛福部等,則出現公務員遭霸凌,甚至導致輕生的案件民進黨主導的政壇呈現出非理性、分裂、不團結的特色相反的,AI 產業及棒球展現了理性、科學、自由競爭、團結的典範

龍年六月,黃仁勳訪台宣講帶動起 AI 的熱潮,有理想、有願景、有內容,讓人感覺到台灣乃至於人類社會又將要掀天巨變。黃仁勳和台灣半導體科技大老餐敘,隱約出現的是,美國的輝達正與台積電、矽品、廣達、鴻海、英業達、緯創等科技公司努力製造 AI 產品。今日台灣半導體製造已經站上世界頂端,未來台灣 AI 產業也勢必會是世界級。台灣科技界的成就隱含的是理性、科學、公平競爭及精益求精的團結合作。

十一月,中華隊勇奪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冠軍,不僅是棒球史新紀錄,也是台灣棒球界數十年來上下持續一致努力的總結果!

中華隊的成功絕非偶然,首要原因是,每一位選手都是從小到大長期學習努力,在公開競爭的比賽當中砥礪技能,沒有投機取巧的空間。國手們在各級教練指導之下,從四面八方的球團聚集在一起,這是團結的典範。賽事的「情蒐」數據分析,球員比賽紀錄的評估、改進及體育科技的應用,代表的是科學與理性

非理性、貪汙、搞分裂的政壇令人厭惡,導致人民的政治冷感人民的政治冷漠易使得政治人物持續作惡多端,造成台灣民主的惡性循環。可預見的將來,台灣的自由民主素質暨政策品質,仍將在世界民主標準值之下;相反的,理性、科學與團結精神支撐的棒球及 AI 產業,已經造就了台灣公民社會的典範,攻頂世界。

在棒球及 AI 產業,台灣民間人士團結一致,跨越綠藍白惡鬥,占世界一席。對外,不僅在中共的外交軍事強壓之下一吐悶氣,成就台灣奇蹟2.0;對內,棒球及 AI 產業的發光發熱,則也對比出台灣「公領域」爛泥仗的低階與不可取!














為何博幼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因材施教是沒有人會反對的,但是我國的小學很少能夠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首先,我們已經廢棄了留級制度。在同一個班上,有些學生跟不上,應該至少實施能力分班的,可是能力分班往往受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因為過去一直有所謂「放牛班」這個名詞。學習能力比較遲緩的孩子會被分到放牛班,當然家長會反對,因為這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之所以會有放牛班,乃是因為學校根本就放棄了那些比較不聰明的孩子。我們的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評論,永遠在於這個學校能不能教出非常優秀的孩子,而不會要求學校幫助所有的孩子,尤其不會注意到不夠聰明的孩子這種情形使得我國有很多孩子早就被放棄了

我們沒有留級,又沒有能力分班的制度,也就等於我們沒有因材施教的機制。可是博幼基金會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們是完全因材施教的。我們做到因材施教,乃是因為我們反而更看重不夠聰明的孩子,要設法幫助他們,給他們更好的資源。博幼的一個中心裡面有一兩位課輔老師是來自頂尖大學的,他們往往都被抓去教那些非常落後的孩子。從這一個措施就可以看出,博幼絕對不會放棄任何孩子。

一個孩子進入博幼,我們會給他英文和數學的測驗,立刻就會知道他的程度在哪裡。有的孩子雖然是小六的學生,可是數學只有小四的程度,我們也將他從小四數學教起。不過我們沒有告訴他留級,而是告訴他到哪一間教室上課。這種做法使得孩子在自尊心上沒有受到打擊,他並不清楚和他一起上課的同學是幾年級的可是他會學得比較愉快,因為他可以跟得上

學生即使是在同一個教室上課,老師仍然會細分地因材施教。有一次,我在博幼一個英文班上,看到一位老師和七、八個學生,這位老師可以告訴我,每一位同學現在的程度到了第幾課,比方說,某一位是第八課,另外一位是第九課。那個老師負責這個中心的所有英文教學,他告訴我,他知道所有學生目前的程度。我當時深受感動

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師在發數學練習卷,大概七位同學中,仍然有三種不同的練習卷。這也使我非常高興,因為博幼真的是在施行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先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觀念,那就是校方不但不能漠視程度不好的學生,反而要使他們有更好的老師來教他們教育部評鑑一所學校,也應該看這個學校有沒有很多學生在學業程度上是非常落後的除此以外,教育部要知道,如果老師不夠多,因材施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可是,如果沒有因材施教的制度,我們的學生之中,有很多人是在浪費時間的













無限包容? 犧牲教師人權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趙埜均/研究人員(台北市)


在台中小學生被警方帶走的事件中,警察未持傳票就進入校園,且全程無師長陪同,這些程序上的瑕疵確實需要檢討。本文不討論現場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師生衝突的孰是孰非,要討論的是市長盧秀燕對教師的指控-「最壞的教育示範」、「不適任」—展現了一種危險的社會心態。

法律和社會固然應該對未成年人採取更寬容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錯誤行為可以完全免除後果當教師感受到威脅時,訴諸法律程序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是憲法保障的人權。我們可以討論警方的執法過程是否妥當,但不應剝奪教師尋求法律途徑的權利。有人可能會批評教師的做法是「拿大砲打小鳥」,但判斷救濟手段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的,應該是權責部門,事件當事人並不承擔此種義務

傳統觀念將「師」與「親」相提並論,期望教師能像父母一樣無條件地愛護學生然而,教師並非家長,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教師的職責是教育和引導,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必須犧牲自身的權益來滿足對學生的無限包容要求教師將學生的利益置於自身權益之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現今的教育體制一方面要求學校大量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卻縮減教師人力,導致第一線教師疲於奔命,難以深入關懷每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教師扮演完美的典範,展現無限的包容,無疑是苛求。這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現象,凸顯了制度對教師的過度期待及對其獨立人格的抹殺

遍覽《教師法》,它對教師的保障主要在於其工作權及工作上的自主性,唯一一處提到「人格」一詞時的對象是學生這反映出制度對教師人格權的忽視,或是對教育現場權力動態的無知在這種背景下,市長對教師的公開指責,更是對教師人格的不尊重

真正應受指責的,是社會領導人在處理教育議題時所主張的情緒化道德批判。教育問題需要理性討論,情緒化的指責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師生關係,損害教育專業的尊嚴。如果教師的人格權都得不到尊重,我們又怎能期待他們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嚇嚇學童? 法治教育薄弱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游龍吟/教師(新北市)


台中市有國小教師在三月間遭學童以軟式樂樂球棒攻擊腿部,對學童提告傷害。轄區派出所兩名警員入校將教師與學童帶回偵訊,引起議員與市長的動怒,有人甚至要求要依照少年事件處理法處理。筆者提出幾點看法:

首先,少年事件處理法所稱「少年」,是指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國小學童多半未滿十二歲,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似有爭議。

國小學生情緒失控打老師,這也不是第一次。如果下次再發生,相關人員該如何處理?類似案件處理的 SOP,教育部訂立了嗎?警察這次很熱心,協助校方處理師生衝突,反倒是越俎代庖,惹上麻煩。

其次,教師遭學生毆打,該如何處理?教育部必須說清楚,大家才可依循。這次老師撥打 110 進線後,如果警察不處理,會被罵「吃案」;但兩名警員前往處理,將教師與學童帶回派出所詢問,又不符合「比例原則」,也會嚇壞家長與學生。當然,如果這是學校與警方「特意」只是嚇嚇學生,只能說手法不夠細膩,一旦上新聞,學校與警方都鐵定完蛋。

其三,警員進入校園辦案,警政署有相關規定,例如需經校方同意、需有校方學務主任以上人員陪同、低調原則(如著便服、使用偵防車),當然不能「穿警察制服入校辦案」,以免嚇壞學生。

最後,刑法規定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小學生未滿十四歲,不能以刑事責任論處,老師只能以民事責任向家長求償。

教育人員與警方的法治教育都須強化。大家管教學生的立意或許良善,但事件一旦鬧上媒體,兩者鐵定挨罰,得不償失。














學生輔導法修正 滿足誰的需求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董馨梅/高中教師(新北市)


去年十二月發生震驚社會的國中校園案件後,教育部火速提出學生輔導法修正案以回應輿情,第廿二條定明人員配置自一○六年起每五年進行檢討,此修正案已延遲兩年。此次修正案將國中小的專輔教師師生比提高,國中提升至十二班一名,國小提高至廿班一名,但是高中仍維持十二班一名。教育部提出的修正案,滿足了誰的需求?達到了什麼目的?

首先便宜行事疊床架屋。去年發生割喉案之後,主管機關要求學校必須針對十二歲以上觸法學生,在接獲公文通知七日內召開「個案聯繫會議」,必須邀請少年調查保護官與會,擬定輔導策略;若學生已被收容,必須研擬「中介教育過渡方案」。依據學生輔導法針對行為偏差或重大違規學生,學校進行處遇性輔導,教育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編印各級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明訂,評估學生需求後召開個案會議,此階段個案會議的功能就在於跨專業的合作,本已包括司法警政系統,何須再增加個案聯繫會議呢?近年來少年犯案人數增加,少保官因案量大增,根本無暇與會,難道主管機關以此方式回應輿情,企圖蒙混社會大眾

再者各種措施相互矛盾。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各級學校學生自殺與自傷通報數急遽增加,高中自一○六學年度至一一一學年度案量從六二六件增加為二,九九六件;但根據自殺防治通報標準,僅有「自殺企圖」與「自殺身亡」才能通報,有「自殺意念」與「自傷行為」均不符合自殺防治通報指標根據筆者通報經驗,衛生局自殺關懷員私下透露案量多到無法負荷,但經費有限人力未增加,只能緊縮通報類別標準。然而,衛福部去年八月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十五至卅歲族群三次免費心理諮商,今年八月加碼提供十五至四十五歲族群,總經費近五億,政府砸下大筆稅金企圖以心理諮商規格進行全國自殺風險的「普篩」,卻將各級學校輔導室已評估具「自殺意念」的高風險個案,排除於可通報對象,本末倒置,資源錯置,極其荒謬!

第三人力不足問題根源。以高中專任輔導教師人力而論,十二個班級、逾四百名學生配置一名輔導教師,要包辦特選繁星申請分科各項升學輔導、一○八課綱的微課程、生涯規畫必修課等等眾多發展性輔導工作,以及介入性與處遇性輔導,還有上級機關為隨時回應輿情增加各式各樣的方案與措施。即便增設專業輔導人員,但一位心理師與社工師負責七至八個學校甚至更多,無法提供三級個案每周一次諮商。對於需要處遇性輔導的個案而言,校園中的專任輔導教師才是隨時隨地穩定個案的主要人力。

執政者不願意積極增加校園內的專任輔導教師人力,做好第一級的發展性輔導工作,卻讓全體專任輔導教師時時修補人力不足的破網。十年後才修訂的學生輔導法,未能回應學生輔導需求,且繼續讓第一線專任輔導教師疲於奔命,修法目的何在?













台灣高教國際化 需要重塑形象


2024-12-03 03:37  聯合報/ 陳憶寧/政大國合長、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台北市)


台灣作為科技經貿島國,國際化是高等教育的必然,加上少子化趨勢,對高等教育的生存更是無法迴避的挑戰。教育部曾經以各種政策引導各大學積極推行國際化,近年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大學雙語計畫,目標在與藉由大量以英語為媒介的教學,來提升本地人才的國際競爭力,並藉由英語課程的質量提升以吸引國際學生來台。

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並不是這幾年才開始,筆者服務的政治大學即在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積極籌備設置國際學程,並在近年成立全英語的學院,而短期國際交換生(不含陸生),也於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之後蓬勃發展,每年可高達千人,占本校學生數百分之十以上。這條路走得並不容易,尤其近年國際交換生人數似乎已達到飽和狀態,要再突破,需要各種條件配合。不容否認,雙語計畫所添加的柴火有相當的幫助。

然而國際生數量絕對不能單靠雙語計畫,政策推動者必須理解國際生的養成成本極高,不僅僅是英語授課,另外需要轉變教學方式、提升校園生活條件、提供國際生需要的心理輔導以及安排未來本地就業。另外一項最嚴峻的挑戰是如何找到台灣想要的國際學生,這項挑戰迎來我們必須有的最痛的反思,也就是當台灣高等學府中的教師多具有歐美博士學位所隱含足夠的英語教學能量時,仍具有系統性難以突破的局限,也就是台灣在國際呈現的風險形象,對於吸引全球人才的負面影響。

筆者在各種國際場合,包括於國際招生展與各國大學國際事務人員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台灣在國際上的風險形象對於國際學生招攬的影響。許多國際事務人員坦言,儘管他們深知台灣文化的豐富性與教育質量的高度,但因為地震、颱風及可能的兩岸衝突等安全問題,他們在推薦學生前往台灣留學時感到踟躕。安全問題無疑是影響學生選擇留學地點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試想二十歲的外國大學生,在大學階段通常只有一次國際交換機會,如何能讓台灣而非日韓,成為他們的最佳選項?

國外大學生多靠國際宣傳與媒體認識台灣,在國際形象的建立上,台灣以珍珠奶茶、熱鬧的夜市及台積電為代表。然而,這些符號雖然富有特色,卻不足以全面代表台灣多元而豐富的文化及高等教育的優勢。在全球教育舞台上持續吸引國際學生,我們需要更全面地展現台灣的學術研究、文化深度與生活品質等更有吸引力的長項。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應當積極對外傳遞正確並平衡的訊息,以消除或減少國際社會對於台灣存在風險的過度擔憂;強調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的自然美景及其先進的防災技術,包括台灣的建築法規嚴格要求地震防護設計,學校和公共建築都裝備最先進的安全設施,確保在發生自然災害時人員的安全。

更嚴峻的挑戰在於兩岸關係的風險,台灣應持續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在政治穩定和地區和平方面的努力和成就。這些交流不僅有助於增進國際理解,也有助於建立國際間對台灣長期政治環境的信任。

透過上述的策略,台灣能夠重新定位國際形象,將自身塑造為一個學術優秀、文化豐富、高度包容與安全的國際教育目的地。這將是一項長期且挑戰性的工作,透過持續的努力與創新,台灣將在國際教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吸引更多全球青年才俊來台學習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