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正忠/請消費者關注禮盒的「體積添加」
黃正忠/請消費者關注禮盒的「體積添加」
2024-10-11 03:25 聯合報/ 黃正忠(作者為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這些年來社會上會送禮的三大節日,有端午節、中秋節與農曆春節。送禮期間物流運輸特別繁忙,為了怕物流作業緊張而錯過送禮時機,三節禮盒的遞送越來越提前。雖然減塑包裝確有所改善,卻有另一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就是應用回收紙材包裝設計將禮盒的體積硬是憑空撐出一倍以上。
看似大的水果禮盒,水果只有薄薄一層,底部是空的。不勝枚舉的案例盡是量少的內容物,卻用紙包材框出多一倍以上的空間,可以稱得上是「體積添加」。
全世界喊節能減碳已超過三十年,結果透過包材設計是把禮盒做大了,材料使用量增加、運輸負荷量與後續回收處理量都擴大,運輸的車次、燃油、排碳、上馬路的車輛數都會增加,明顯地提高範疇三的碳排放量。曾幾何時台灣的送禮文化再也不是禮輕情意重,而是變大盒的膨風讓收禮人的感受變差了,在環境、社會、與經濟面向都有負面衝擊,實實在在的「三重損失」。
隨著受資源、能源與排碳限制的現實,永續發展與低碳淨零的轉型需要的創新是能夠創造環境、社會與經濟的「三重盈餘」,但我們的消費卻不知不覺走上體積增量的膨風文化。食品業的永續與食安發展,無添加是關鍵要項之一,沒想到台灣的禮盒卻嚴重出現「體積添加」,看似無害,卻是反永續的負向示範。
疫情期間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 KPMG 進行未來零售市場轉型之研究,發現目前全世界消費市場正從過去傳統的 B2C 向 C2B 靠攏,也就是消費者意向與認知將對品牌及通路產生絕對的衝擊。品牌與通路必須就其使命清楚闡述其如何對人們的生活、社會、與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價值」開始有逐漸凌駕於「價格」的趨勢。
全球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表示會僅憑品牌在特定社會或政治議題上的立場,就決定要支持或抵制這個品牌;使命清楚且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高度正面影響的品牌,比使命模糊與正面影響低的品牌成長動能會高出二點五倍;有具體意義的品牌相對於其他品牌,既有客戶的回購率高出兩倍,吸引非既有客戶的採購意願幾乎高達三倍;有意義的品牌在股票市場的股價表現,相較其他高出一三四%。
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KPMG 也與零售業相關研究單位共同針對十八個亞洲國家零售業調查出版「亞洲零售業展望報告」,結果指出「價值交換」是維持消費族群緊密連結、變成決定消費行為忠誠度的關鍵,消費者更想多瞭解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並期望企業與自己的價值觀一致。
C2B 只有透過採購與消費決策的具體行動化,才能對企業釋出明確的信號並產生制約的效果,台灣的消費者如果對於禮盒的「體積添加」無動於衷,那麼禮盒的膨風文化將會持續惡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