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減排 從內部碳定價做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1087/web/ 

◆  聯合報社論/交流當犯罪,歹徒論人權,變態的綠色正義
◆  聯合報黑白集/急徵「中共武嚇」
◆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減排 從內部碳定價做起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減排 從內部碳定價做起


2024-01-05 01:1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淨零碳排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政府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訂出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目標,之後國發會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2月宣布「台灣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氣候變遷因應法去年完成立法,將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且新增對排放源徵收碳費之法源基礎。除此之外,環境部也於日前提出碳費收費辦法,預計自今年起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2.5萬公噸的電力業及大型製造業課徵碳費。

在淨零的浪潮之下,碳定價機制備受矚目,若以簡易的方式區分碳定價機制,共分為直接碳定價及間接碳定價兩種。直接碳定價包括:(1)總量管制排放交易;(2)碳環境稅費;(3)碳信用抵換機制;(4)內部碳定價間接碳定價則包含燃料的燃料稅、貨物稅等。業者普遍對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碳環境稅費、碳信用抵換機制較熟悉,但對企業內部碳定價則相對陌生。

所謂內部碳定價乃指企業將排放溫室氣體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在企業內部訂定一個排碳價格,並向排碳的相關單位實際收取排碳費用。此一機制主要是透過收費的手段,讓排碳者減少排放,促使企業內部在碳排放上自我節制,進而推動更低碳的生產流程、研發技術,或重新調整內部供應鏈,幫助企業轉型,進而達成所設定的減碳目標。

根據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碳揭露計畫CDP)的報告指出,全球已有1,077家公司實施內部碳定價,並且有1,601家公司回報將在兩年內開始執行。另外,全球前500大企業也已有超過半數執行內部碳定價,產業分布則以電力產業及化石燃料產業居前兩名,而台灣亦有超過30家公司(如台達電、台積電、國泰金等)執行。可見內部碳定價未來將成為趨勢。

內部碳定價的方式非常多元,根據 CDP 的報告,企業使用比例最高的前三種,之一為影子價格:其應用方式為公司先為排碳訂定一個價格,並在公司內部進行投資分析時,把排碳造成的成本內部化,計入投資分析架構中的現金流負項,以令特定投資方案的淨現值內部報酬率計算時得以將碳排放納入考量。此種形式的特點,在於並不涉及真實金流變化,而是衡量若將碳排成本納入時,投資決策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內部碳定價之二為隱含價格:當公司為了達成低碳目標,會透過投資執行各種不同的減量專案,並計算這些減量付出平均單位減量成本,如友達即採用此一型式。之三為內部碳費:這種模式與國家層次的碳環境稅費運作機制雷同,重點在於給予受管制對象一個明確的價格訊號,讓它知道排碳所須付出的金流代價。公司在使用內部碳稅費向管制對象收取稅費時,多會成立專款專用基金,以提供低碳相關事務之用,故該機制可引導公司內部金流配置轉向低碳事務投資,以促進低碳轉型,如微軟即採用此一型式。

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亦將促成多種優勢。首先,可以改變公司內部行為並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次,有助於降低有價化法規實施後的風險,並強化企業競爭力;再者,亦有助於篩選低碳投資項目並促進企業永續經營;最後則可促進內、外部減碳政策溝通,以減少監管風險。

總而言之,氣候變遷因應法已經完全立法,不但把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也新增對排放源徵收碳費之法源基礎,而且環境部亦已提出碳費收費辦法草案,可以預見未來不只碳排大戶中小企業也將面對外界要求減碳的巨大壓力,是以建議企業應該積極實施內部碳定價。準此,一方面不但可以提升企業碳風險管理能力、強化自身的氣候韌性,另一方面亦可為落實政府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目標盡一份企業社會責任。












聯合報黑白集/急徵「中共武嚇」


2024-01-05 02: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防部近日突然公布3枚氣球飄越本島的資訊。圖/國防部


年紀稍長的民眾,應會記得國軍對大陸空飄物資與心戰標語的事。當年學子也都被教育,撿到來自對岸的傳單,趕快向老師或警察報告。

台灣海峽不過百餘公里寬,兩岸當年都利用氣球空飄進行心戰。夏天台灣氣球升空,自動「反攻大陸」;冬天輪到大陸放氣球「投奔自由」。如今兩岸已不用此戰術,但氣象單位每天仍須施放多枚探空氣球,同樣可能在季風吹拂飛越海峽。有些不受控的氣球,無法預判確實路徑,就算飄到對岸上空,也難有情蒐價值。

國防部每天都會公告台海周邊中共機艦活動,近日突然加入氣球,箇中「奧妙」不難想見。自然不乏「友好媒體」心領神會,大肆渲染氣球跨海飄至台灣上空,冠以「囂張」、「挑釁」、「入侵」等聳動標題

同樣道理,近日檢調紛傳查獲對岸各式滲透的消息,但若仔細閱讀其內容,會發現泰半雷大雨小。少數與現役軍人相關案件,涉案者只是涉密程度甚低低階士官兵,偵訊後都交保或直接請回。這顯示,這類案子的「含金量」,比被強扣四年的向心夫婦遠遠不如。

這一切措施的背後,自是大選將屆,對岸卻仍未發動大規模武嚇。執政黨期待的「大補丸」遲遲不來,只好濫竽充數,把氣球與小案拿來撐場面。要知道,為了延續完全執政,大內宣此時不能斷炊!















聯合報社論/交流當犯罪,歹徒論人權變態綠色正義


2024-01-05 01: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法務部在行政院會報告須加強查緝的五大境外勢力新興介選模式,將新住民列為首位,引發歧視新住民的爭議。圖為法務部。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王聖藜/攝影


法務部最近加緊查緝境外勢力介選五大模式,竟將「新住民」列為首位,認為他們是最可能從事介選的第一線嫌疑者。這種將整個族群鎖定為嫌犯的偵辦策略,不僅是公然歧視,也在製造社會仇恨,朝野政黨都認為法務部做法不當。正當國中生割頸案的餘波盪漾,社會對蔡政府過度保障犯罪者人權激烈反彈,法務部卻不斷以《反滲透法》上綱偵辦村里長赴陸交流的小案,又把新住民列為首嫌。蔡政府的人權天平,為何如此倒錯?

檢調部門近期以「中共介選」為由,大肆偵辦各地村里長赴陸旅遊接受所謂「不當招待」案件,共高達上百案,涉案人數超過兩百人,正式起訴近七十案。蔡政府如此大規模地對村里長動手,主要是今年尚無像「王立強共諜案」那樣的大型案件可資操作,因此選擇基層村里長下手,希望產生恫嚇作用,阻止「下架民進黨」的氛圍在地方發酵。

問題是,檢調祭出《反滲透法》的大刀,向基層村里長的尋常旅遊交流應酬開鍘,是一個正常政府的做法嗎?這些村里長自費赴陸旅遊,其間接受對岸台辦或統戰官員招待吃了一頓飯,或是在台商邀約的餐會上有大陸官員說了幾句統戰言論,甚至只是不經意間在「兩岸和平統一」的宣傳標誌下拍了照,都構成「被滲透」罪嗎?在村里長眼中,旅途接受招待不過是兩岸交流的「應酬人情」,要說他們就會甘願聽命中共協助介選,誰能相信?如今一頂叛國紅帽戴到頭上,誰又能承受?就算有人可能貪點旅費的小便宜,就能說他受到對方利誘犯罪嗎?

選戰正酣,蔡政府用《反滲透法》來對付人民,不僅村里長不滿,一般民眾也覺得名不副實。試想,這些村里長半夜或清晨遭到檢調搜索傳喚,即使訊後無保請回聲名形象也已大受損傷。尤其,法務部鎖定新住民為介選嫌犯之首,一個指令下去,各地檢警將立刻大肆動員對轄內新住民家庭盯梢、查水表;如此疑民擾民,跟警總復辟有何差別?再說,法務部到底有何憑據敢這樣大剌剌打翻一船人?或者,它真正在意的只是選前的嚇阻效果,卻不在乎政府公權力侵害了誰的人權

蔡政府把赴陸觀光交流的村里長和陸配當成罪犯,這是赤裸裸對人權的侵害。相形之下,包括校園割頸案及許多殘暴凶殺案中的犯罪刑案,卻在民進黨催眠般人權口號下,受到保護和隱匿,這是多麼諷刺而荒謬的事。國中生割頸案原不必上綱到「廢死」議題,但民進黨的「人權」標準真的太變態了,才會訂出連搜書包都要家長會代表、學生代表共同執行等背離現實規定就連有重案前科學生學校都必須照收不誤並隱匿其個資。種種做法,不僅剝奪教師管教權,更形同將危險人物丟入群眾中,任由無辜者受害。蔡政府這種心態,不只是善惡不分,更是無能解決現實問題,才會凡事都假藉人權大帽子來遮掩

再看,國中生割頸案中,人們議論紛紛的是宮廟八家將及黑道文化滲入校園問題,民進黨對此卻避而不談。這點,就像蔡政府打詐始終只抓「車手」並隨即縱放,永遠逮不到詐團核心人物,只能任由犯罪滋生。八家將正是民進黨所鼓勵本土文化,至於多少黑道寄生其間販毒逞凶,蔡政府一概不問。國中生遇害招魂後,校園驚恐未定,卻有一群黑衣人在校外聚集向學生叫囂,警方僅加強巡邏了事;公權力只有這點能耐嗎?

交流者被當犯罪,犯罪者卻受維護,你要倒立著看才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