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968/web/◆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道德高度 難道只有一只投票箱
◆ 聯合報黑白集/羅智強送槍給柯文哲
◆ 經濟日報社論/解讀劉德音對能源供應的示警
經濟日報社論/解讀劉德音對能源供應的示警
2023-06-19 02:58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積電日前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答覆股東,政府說不會缺電,「我們只能相信」。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日前舉辦股東常會,會中討論圍繞台積電的兩個挑戰:地緣政治與能源供應的挑戰,這兩者均非操之在台積電,也成為台積電經營上必須克服的難題。從創辦人張忠謀到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台積電面臨的外在考驗不斷轉變,但有一考驗卻是一路延伸從未改變,就是台灣能源供應是否充足;劉德音為此在股東會上做了許多延伸說明,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重視。
綜觀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在股東會上有關能源的發言,他們與台積電對台灣能源供應的三個判斷或預期是:政府認為供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綠電發展過慢;台灣無法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要看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前何時可以做到。上述三件事剛好涵蓋了台灣能源的短、中、長期趨勢,雖然台積電「相信」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時不會缺電,但中期缺綠電是事實,台灣何時能達到碳中和則是長期挑戰。
台積電高層在股東會上的談話,不意外的成為藍綠白政黨間攻防的題材。民進黨認為台積電肯定政府維持供電穩定與發展綠能的決心,在野黨則認為台積電明顯對台灣能源供應不放心。台灣政黨競爭激烈,台積電對能源的評論一旦被泛政治化,反而沒辦法務實看待產業界對當前能源供應的建言,進而喪失滾動調整能源政策的契機。
在供電穩定一事上,雖然台積電選擇相信政府所言供電足夠,但產業界對此仍有不小疑慮。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將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驗收,屆時所有核電都會退場,但要取而代之的離岸風電要從今年下半年才開始逐漸進入啟用發電高峰,發電量與穩定度能否達到政府之前的承諾,仍需要時間驗證。另一個配套方案天然氣發電,四接以後的接收站興建進度仍不明朗,若接下來的四、五、六接收站無法如期推動,將影響未來天然氣發電調度的彈性與穩定度。
在綠能發展上,經濟部之前已承認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綠能發展無法達到20%的目標,原因是用電成長超出預期。由於歐盟的碳稅即將開徵,產業界都在積極應對,但國內綠能僧多粥少,未來數年都無法達到產業所需,雖然業者可透過購買 CBAM 憑證達到歐盟的要求,但這樣必然會增加產業的出口成本,長遠的解方仍是產業鏈能在國內生產各環節即降低碳排,充足的綠電是政府協助業者出口競爭力的關鍵政策。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表示,政府相關單位正在評估緊急時刻使用核電的可能性,此舉雖然被在野黨批評為政策轉彎,但從維持電力供應穩定性的角度來看,現有核電廠延役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日本之前不但已同意核電機組使用至60年,必要時還可以超過60年,我國核二與核三廠在技術上都有延役的可行性,適度增加發電年限十年,不但可以增加我國當前的供電韌性、降低因天然氣發電比重激增帶來的電價上漲壓力,對我國加速達到碳中和目標也有一定助益。
劉德音等台積電高層對台灣能源供應提出的判斷與建議,是出自於產業界務實的評估,簡單說就是工程師實事求是找出問題的思維,背後並無政治考量。劉德音說台積電不自蓋電廠是因為「不是台積電專業範圍」,背後代表的意義是台積電相信政府、經濟部與台電能夠處理好供電。目前包括綠電發展的總量與速度不如預期,台積電建議政府必須有「新方法」投資綠能,包括行政程序的優化、國外技術的引進等,都是政府目前還做不夠的地方。台積電點出供電穩定、提升綠能與降低碳排是能源供應三關鍵,要靠「專業處理」而非「政治處理」,是產業界的心聲。
聯合報黑白集/羅智強送槍給柯文哲
2023-06-19 03:02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羅智強拋「政黨輪替大聯盟」,相關言論被解讀為「棄侯保柯」,引黨內反彈。記者蘇健忠/攝影
將代表藍營參選立委的羅智強突拋出「政黨輪替大聯盟」之議,稱明年大選主要目標是下架民進黨,不一定要支持侯友宜,政黨輪替最重要。隨著各方七嘴八舌,此主張被解讀為「棄侯保柯」,引發軒然大波。儘管羅智強取消次日記者會,也收回發言並致歉,但藍營的散沙景象已暴露無遺。
羅智強是戰將型人物,有對抗能量,卻好作驚人之舉;他這次發言,就是暴衝。以羅智強平日的敢衝敢闖,這次選舉他理應找個艱困選區去展現鬥志,但他卻選擇選情安逸的北市大安棲身。而正當侯友宜情勢卡卡,他自作聰明地拋出「政黨輪替大聯盟」論調,把全黨的尊嚴都丟在地上。
作為藍營精心栽培的菁英,羅智強行事如此魯莽,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被如何解讀嗎?他身為馬英九嫡系人馬,不怕此舉被解讀為黨內的派系之鬥嗎?何況,其共同倡議者王淺秋是韓國瑜人馬,韓、侯兩人至今心結未解,如此一來豈非更雪上加霜?
這次事件,不啻是羅智強奉送槍砲給柯文哲,對國民黨傷害已造成。也難怪,柯文哲笑得合不攏嘴,還誇獎羅智強一通。不止羅智強,藍營大咖包括朱侯韓郭等人,拖拖拉拉這麼久,到底為團結藍營盡了什麼心、出了什麼力?若不設法讓自己的黨更強大,高談什麼聯盟,還不是給人墊腳嗎?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道德高度 難道只有一只投票箱
2023-06-19 03:03 聯合報/ 社論
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日前在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表聲明表示,經過審慎思考以及和黨中央反覆討論,決定退出立委選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宣布退出立委選舉,理由是為黨內性騷案「以更高道德標準負起政治責任」。其實是黨主席賴清德推翻第一波性平調查報告的完美切割,拍板林飛帆退選,以道德之名為選情畫設防火牆。諷刺的是,賴清德碰到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竟忘了政治道德,帶頭散布假訊息,誣指侯友宜知情一個月不處理。看來,賴神的政治道德,仍然腳踩高低雙標。
蔡總統御用攝影師「輝哥」性騷女黨工,受害者向主管申訴卻遭吃案。黨中央調查報告僅認定婦女部主任溝通不當有行政疏漏,如此避重就輕,無法釐清為何被害者從主動申訴變成委屈放棄申訴。不追究婦女部主任為何「溝通不當」,負責督導並知情的副秘書長林飛帆才得以全身而退。
民進黨為逃避「吃案」之實,調查行動形同二次吃案,這般處置遭輿論撻伐毫無反省誠意。賴清德為止血,拉出林飛帆退選以挽回年輕選票,坐實民進黨確有吃案包庇權勢性騷。否則,不必拿「更高道德標準的政治責任」來遮羞。
林飛帆被退選,是賴清德為根治黨內沉痾,還受害者正義公道,或者道德綁架年輕選票,很容易便知答案。發生在青年部的權勢性騷和性別歧視吃案,情節比婦女部更有甚之。當時負責督導的副秘書長林鶴明也是小英男孩,若林飛帆必須以高道德標準退選,那麼賴清德要如何處理林鶴明?第二波調查報告未作交代,難道因林鶴明轉戰電視台,對選戰具有利用價值,就不調查處理嗎?
賴清德慣用標榜道德提升個人政治聲望。當年台南市長連任成功後有心問鼎大位,利用國民黨籍議長李全教涉賄選,搬演「打黑金拒入議會」的反民主大戲。相較如今他處理台南市議會黑金賄選案,找盡理由迴護自己人免於開除黨籍,明顯雙標。但他當初拒絕議會監督,導致登革熱肆虐,災情獨步全台,受害者的委屈成就他的道德光環。
賴神藉性騷風暴樹立高道德人設,面對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卻傷害了可能的受害者,暫時忘卻政治高道德。林飛帆在性騷案中批判對手「利用受害者苦痛,進行雙標政治操作」,其實正好適用將餵藥案當作撿到槍的賴清德。
從總統大選來說,餵藥案不可避免成為攻防議題,但選民除了觀察因應能力,更想知道參選人是如何做人?台灣實施民主多年,似乎只剩不擇手段無下限的政客。侯友宜的應變,無論從市政或選舉角度都不及格;但賴清德作為副總統、具有醫師專業及執政優勢,明明可以透過幫助家長和幼兒來爭取選票,卻在第一時間帶頭造謠,稱幼兒園餵兩種藥物,指控新北市府知情一個月不處理,製造全台家長恐慌。賴清德比侯友宜會選舉,但看不出善盡做人本分,如此竟然還能高談道德!
案情涉及對幼兒餵藥或餵毒,全台家長都在等答案,檢警卻看執政者臉色消極行事。檢方兩波搜索相隔三周,期間綠營側翼各種陰謀論透過綠媒傳遍全台,例如親綠電視台爆料,不具名藥師稱幼兒園詢問如何取得苯巴比妥藥物。不見蔡政府發揮公權力打假訊息,卻見賴醫師以訛傳訛拚選戰。他急於拉下林飛帆,卻能以執政者之姿譏諷侯市府處理餵藥案無效率。緩急之間,足見人性。
賴清德沒有真正從可能的受害者角度出發,卻算計如何催足選票塞滿投票箱,所謂的政治道德高標準,怕是不及一個投票箱的高度。他靠著雙標無往不利,無非肇因於無能怯懦的在野黨;選民飽受政治詐騙之苦,但更悲哀的是,看不到有何高人能夠政治打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