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難關重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580/web/ 

◆  聯合報社論/非核勳章歸於總統,缺電後患留給百姓
◆  聯合報黑白集/石斑、鳳梨酥、逃兵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難關重重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難關重重


2023-03-15 02:07  經濟日報/ 社論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 (中新社)


兩會結束,大陸國務院新領導班子也正式亮相,換上的李強總理、四位副總理除了何立峰外,都沒有在中央層級歷練過,許多評論認為,習近平用人只重忠誠,完全不考慮工作能力與經驗,再加上強調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新團隊是否有能力和空間,去推行務實的經濟政策令人存疑,中國經濟恐怕要突破重重難關。

李強,最常被提起的施政是,他在去年3月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時,完全遵照北京動態清零的指示,上海實施封城,雖然展現對習近平的絕對忠誠,但搞得天怒人怨,當時外界認為,李強的仕途至此為止了。可是10月的20大,李強被任命為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二,出乎外界意料之外,按照中共慣例,他將接任總理,外界於是認定中共的決策僵硬,習近平權力達到頂峰,只會用聽話的人。

外傳12月爆發的白紙革命,逼得中共結束清零,但其實沒有這麼簡單;中國官方去年年底正式宣布新冠疫情降級,防疫會議紀錄刻意流出,外界才得知,李強、王滬寧已分任中央防疫領導小組正副組長,原來李強在正式出任總理之前,已經接掌防疫政策的大權。

今年是新政府的開局之年,做為未來的總理,李強是有動機早點引爆解封這顆地雷的,而習其實也有動機快點結束清零,但是他又不能親口宣布放棄清零,這個時候就需要李強給他找台階,肯定其清零政策在過去所起到的作用。

李強先後在浙江、江蘇和上海等最富裕也是市場化最高的地方主政,他的理念是政府應該為企業服務,他曾經表示,「面向市場時,政府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簡單地歸結為「店小二經濟」。可是上海浙江不能代表全國,大陸還有6億人處於貧困中,李強的施政會不會被自己的上海浙江經驗所制約?

事實上,國務院真正決策是在部會,而國務院26個部會首長,絕大部分沒有變動,尤其是財經部門,包括財政部長、商務部長與人行行長,都是老面孔,目的就是在穩住局面,最明確的例子是,外傳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要接替易綱出任央行行長,結果並未實現。國際上也對大陸財經政策的穩定十分關切,與這些熟面孔打交道,對吸引外資,達成國際協議是有幫助的。

當然大陸目前面臨的經濟危機,不能說不嚴重,李克強在最後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雖高於去年的3%,仍是幾十年來表現最差的。但即使目標訂在 5%,也還相當勉強,中國大陸目前面臨的危機層出不窮:全球需求減弱而導致的出口銳減,美國加徵的高關稅,對晶片的封鎖,以及中國勞動力市場已經持續十年的萎縮,再加上地方債務負擔、房地產危機和人口老齡化等挑戰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的目標,是自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以來最高點,這是因為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下歷年新高的1,158萬人。這麼多的新人加入就業市場,對政府形成很大的壓力。

比起大陸國內的保守,國際機構反倒相對樂觀,在花旗、高盛、國際貨幣基金等17個重量級研究機構對中國今年的經濟預測,其中14家機構都預測今年成長率會超過5%,最高的甚至達到5.8%。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施政的新方向是在強調「提振消費」的重要,李強在上任記者會中就說,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牢  GDP 增加多少,大家更關心的是自己身邊的具體事,像住房、就業、收入、教育、醫療、生態環境,政府工作要貼近老百姓實際感受,要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消費經濟應該是李強的施政重點,以此突破年度成長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石斑、鳳梨酥、逃兵


2023-03-15 02:03  聯合報/ 黑白集
針對失聯的金門二膽島陳姓上兵確認人在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邱國正(中)受訪時表示若確定人在那邊的話,當然會透過某種管道,怎麼樣回來要請其它部會多幫忙。記者曾學仁/攝影


二膽上兵失聯,三天後,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證實」人在廈門。前線傳出逃兵投敵,國防部長邱國正稱依法處理通緝令。倘若人未能返台,金防部和檢調要如何確認叛逃,乃至發布通緝,仍莫衷一是。行政院長陳建仁透露,他們希望我們能把士兵接回來;不過邱太三說,接回的時間仍要看陸方作業,最長可達六個月。

兩岸對話中斷多時,遭殃多為小百姓,蔡政府只剩風涼話。鳳梨、石斑及食品酒類遭大陸海關禁止輸入,官員無法與大陸溝通解決,便推說陸方養套殺或歧視台灣業者。前線士兵失聯事件,政府也無法即時應處,讓虛有其表的備戰原形畢露。

逃兵泳渡對岸,蔡政府完全只能被動看陸方的處理,這回更不敢再抱怨中共。如果沒有大陸配合,叛逃事件很難大事化小,國安團隊若比照林毅夫以「失蹤」處理,有如掩耳盜鈴,因為陸委會已「證實」逃兵下落。但一旦發布通緝,還不知由誰扛責,才能化解政治風暴。

綠營利用石斑和鳳梨酥大賣芒果乾,享受執政;農漁民及食品業者出口障礙,最後仍靠陸方協助解決。失聯的士兵,也要靠陸方協調善了;兩岸關係漸緩,中共應不願影響台灣選舉。但應該思考的是,美國帶頭抗中,尚且勉力維持美中對話,以備不時之需;蔡政府豈能自絕後路?













聯合報社論/非核勳章歸於總統,缺電後患留給百姓


2023-03-15 02:05  聯合報/ 社論
運轉四十年的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停機解聯,學者表示,未來幾個月一旦出現意外狀況,隨時都走在供電鋼索上。記者黃義書/攝影


在缺水缺電聲中,蔡政府昨天仍不計後果地把核二廠二號機停機除役。一夕間,台灣便少了七、八十億度的穩定電力。經濟部長王美花極力粉飾太平,稱會用各種方式將核二的電力缺口補上,絕對不會發生缺電。但這種承諾,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保證「不缺蛋」一樣,都是政府官僚的空口白話,沒有任何可信度。一旦發生缺電,受苦的就是民眾和產業界罷了!

缺電並不是杞人憂天。以台灣能源架構的不穩定性,加上台電唯唯諾諾缺乏擔當的性格,近年電力供應一直處於不透明及不確定狀態,大小停電、跳電事件層出不窮,而台電的推託藉口已到了光怪陸離的地步。半年來,產業界不斷提出核二廠二號機「延役」的呼籲,蔡政府始終置若罔聞。原因無他:蔡總統極力推動「二○二五非核家園」,一心完成民進黨「反核」大業,就算面臨缺電風險也在所不惜。

一個主政者能將國家的能源供電大政如此意識形態化,說穿了,除了不務實,還帶有更多的冷血和無情。現代政府的功能,主要是為了提供人民更多生活的「服務」,並不是為了「指導」人民如何生活;而蔡政府卻用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強加於人民,即使造成電價大漲、乃至缺電,也在所不惜。也正因為如此自以為是的心態,當國際社會已將核電重新列為「綠色能源」,只有台灣還硬要把運作良好的核電廠關掉;當國際天然氣價格因俄烏戰爭而三級跳,只有蔡政府還死抱著「燃氣發電五成」的目標,完全不思調整。這樣的心態,豈止傲慢,簡直是食古不化,更昧於現實!

試想,把乾淨的核電廠關掉,然後加開火力電廠燃煤,台灣的空氣品質豈能不變糟?同樣的,把成本低廉的核電廢掉,然後進口兩三倍成本的天然氣來發電,電價豈有可能不上漲?過去七年,蔡政府口口聲聲保證廢核不會造成缺電或電價上漲;事實上,台灣不僅近年發生過多次大停電,政府更硬要台電吞下高昂的發電成本,導致原本財務健全的台電背上數千億虧損。

這兩天,王美花說出「台電不能倒」之語,暗示電價必須調整;另外,水價也要檢討。試想,目前蛋、雞、豬、油等民生物資價格正在大漲,政府此際再調高水電價格,豈不是正好觸發萬物齊漲的機關?深一層思考問題何以致此,其禍首,不正是喜歡粉飾太平、製造假象的蔡政府嗎?近年蔡政府動不動就用「凍漲」來處理油電水價,將客觀的「調價公式」扭曲至不成形狀;日積月累直到支撐不住,還是必須走回調漲之路。這不就是「寅吃卯糧」的政府!

對於核二廠二號機強制除役,王美花技巧地把藍營拖下水,聲稱因為新北市政府不肯核發室外乾式貯存場,導致燃料棒無處存放,且目前燃料池已滿。這樣的說法,彷彿經濟部極想讓核二廠繼續營運,卻遭新北市府阻攔而未能如願。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不然!如果蔡政府真的以民為念,如果真的在乎供電的充裕,經濟部即應主動邀請新北市政府共商室外貯存場的設置處理,以取得共識。以蔡政府一向行事之霸道,怎可能被區區新北市政府卡住?

核二廠除役,對蔡總統而言,「非核家園」又更推進一步,這顆「反核」勳章即將到手。但對於台灣人民而言,則是距離「缺電」又更近一步,距離「漲電價」則是咫尺之遙,馬上就會實現。蔡英文只想著她的非核大業,王美花只顧著粉飾太平,台電只顧著奉承上意,有誰在想台灣人民所需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