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新內閣面臨多重挑戰(初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陳建仁能搭建「拚團結」的橋嗎?
◆  聯合報黑白集/召喚戰爭的腐敗
◆  經濟日報社論/新內閣面臨多重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新內閣面臨多重挑戰


2023-01-2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內閣改組,陳建仁將出任行政院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一波三折之後,內閣終於改組,由陳建仁出任行政院長,雖然與在九合一選後立即改組的社會期待有不小落差,不過晚改總比不改好,然而新內閣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新內閣沒有什麼磨合期,政策必須立竿見影,也要先處理蘇內閣留下的問題;由於距離明年總統大選只有一年,「行動內閣」又要快速轉型為「選舉內閣」,也將會影響施政績效。

新內閣首先要迅速解決「還稅於民」的議題。九合一選後,執政黨為了挽回急速下滑的支持度,拋出經濟成長下,政府賦稅超收,而以普發現金來回饋全民。在超收爭議仍未平息下,行政院仍將以現金發放為主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

事實上,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新冠肺炎達到高峰,經濟活動幾乎停擺下,多數國家普發現金目的是在救急救窮以解決民眾基本生活問題。但目前在面臨高通膨、低成長情勢下,新內閣如何運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可以更加審慎。

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確定無法保3,表現不如預期;通貨膨脹率為2.7%,低於大多數國家。人均 GDP 推估可達3.3萬美元,已在先進國家之列,但庶民卻大多無感。另外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率也創歷史新低,凸顯分配不均日益嚴重;再加上薪資成長有限,不少民眾反而會覺得生活水準倒退。

分配問題在短期內不可能明顯改善,但至少要避免不再惡化。另外,新內閣除了要全力控制通膨外,也應維持民生物品供需穩定,避免再發生類似「蛋荒」的離譜情況。

在地緣政治對立、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他因素的多重影響下,各國體認經濟成長與產業結構調整同等重要。惟有強化產業發展,鞏固生產面,才能確保供應鏈安全,所以應挹注大量資源以厚植產業利基,主要是提供對產業的優惠,以及基礎建設的強化。全球已進入「大政府時代,未來政策有效性及政府執行力將是決定勝出的重要關鍵。

反觀蘇內閣多專注於細瑣環節欠缺宏觀政策規劃,台灣已輸在起跑點上。特別是目前攸關產業發展的產創條例修正,即所謂台灣晶片法,雖然已經通過,但時機已落後其他國家。未來新內閣應推出具有全面性的政策,例如可在協助傳統產業創新,以及扶植中小企業發展,有更具體措施。

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主要是由出口所帶動,但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各產業存貨消化過慢,以致全球訂單大量縮減,台灣出口開始疲軟;也使經濟成長降溫,預估出口衰退至少會持續到今年上半年。如何降低出口面的衝擊,是新內閣另一施政重點。

此波出口衰退主要是因為對大陸出口下滑幅度過大,台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由前年的42.3%,下降到去年的38.8%。雖然台灣對大陸依賴度降低,但成長也因而減緩。未來如何維持對大陸出口動能,並且供應鏈與大陸脫鉤,確保技術優勢,是新內閣一大考驗。

去年大陸對台軍演,兩岸關係幾乎失控,對台灣經濟有不小影響。在蔡政府「抗中保台」的主軸下,兩岸在國際不斷碰撞,在「零和」的結果下,台灣很難走出去。

目前台海情勢雖然看似平和,不過3月初大陸將召開第14屆全國人大,在習近平地位更加鞏固下,大陸對台灣圍堵有可能會加深。再加上明年台灣總統大選,兩岸情勢更加詭譎多變,在台灣國際參與很難有所突破下;如何避免兩岸擦槍走火,是新內閣更不能忽視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召喚戰爭的腐敗


2023-01-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肅貪,異動高層人事。(美聯社)



幾起腐敗醜聞曝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夕解雇四名副部長五位州長及一位副檢察長在內的眾多政府高官,還包括他自己辦公室的副主任提摩申科

烏克蘭的腐敗已聞名遐邇,澤倫斯基更是以「戰勝腐敗作為競選口號而當選;如今親信在自己眼皮底下涉貪,他是揮淚斬馬謖,或是棄車保帥?俄烏戰爭爆發後,澤倫斯基以一襲綠 T 恤營造英雄形象,官員貪腐則是鏡頭外的事。這次醜聞曝光,讓全球驚覺:戰爭的腐敗更腥臭。

當烏國士兵在前線巴赫穆特橫屍遍野之際,高官們卻過著驕奢的日子。提摩申科將撤離平民救命用的雪佛蘭挪為自用;基礎設施副部長在一樁恢復居民供暖供水合約上收賄四十萬美元第聶伯羅州長幫自己的女健身教練包下四千萬美元工程;連負責打仗的國防部都能在阿兵哥伙食上貪汙

這齣醜惡的官場現形記,完全玷汙了一場衛國戰爭的正義形象。問題在,它是烏克蘭獨有的現象,或是這類戰爭的必然結果?

吳釗燮與蕭美琴都向外媒正義澟然表示:台灣已做好全社會戰鬥準備。最近傳出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可能春天訪台,台灣被圍島才過半年,現又想死磕解放軍。但民進黨沒別招了嗎,為何一味鼓吹戰爭

烏克蘭官場大洗牌後,每一聲呼喊戰爭的叫囂,都像在召喚腐敗,分外可疑!












聯合報社論/陳建仁能搭建「拚團結」的橋嗎?


2023-01-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前副總統陳建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幾經折騰,蔡總統終於在春節假期說服陳建仁接下閣揆擔子;「仁燦配」內閣取代蘇內閣,政院霸道的施政風格勢將丕變。由蔡總統幫忙打包給陳建仁的內閣團隊,據稱以「溫暖堅韌」為核心;但溫暖的是陳建仁,堅韌的卻是蔡英文。這個「表裡不一」的新內閣,擺明了就是未來府和黨的緩衝劑,陳建仁的使命顯被定位為:但求平穩渡過、安全下樁。

陳建仁應該知道,內閣改組是為了幫民進黨療傷止痛,必須迅速將諸多為人詬病的弊端止血,進而「以黨輔政」,為準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大選造勢。但作為蔡總統最後十六個月政策執行者,陳建仁也必須全力維護總統權力不受威脅避免她提前跛足,須在府院黨權力槓桿間維持微妙的平衡。對任何人而言,這都是一個不容易的角色。

蔡總統當然也明白,九合一選舉已證明了她八一七萬張票光芒已成煙灰,「抗中保台」的明牌也已失效,專斷驕慢施政風格已成為選民不滿的焦點。要避免政權被輪替,蔡英文必須要換人當她的擋箭牌,除了隨時待命配合其政治需要進退的陳建仁外,她已無牌可打。蘇貞昌當然看穿她的弱點,因此表現得那麼強勢;蔡英文的遲疑不決也清楚暴露了其虛弱。

賴清德在競選黨主席時強調,他的目標是團結全黨,重新擦亮綠色執政的招牌。賴清德心知肚明,陳建仁一直是英系用來「防賴」、「卡賴」的一道布局;但如今看來,陳建仁的「卡位」傳說似已不至於發生。原因是,就算陳建仁再能幹,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創造驚人政績,足以挑戰賴清德多年積累的政治能量。以當前氣勢已弱的民進黨,對戰捲土重來的國民黨,團結都未必能勝,何況是府院黨離心離德不同步。因此,英系與賴派之間猜忌再深也必須維持住團結表象以穩住基本盤;這點,正是「溫暖人和」的陳建仁中選的主因。陳建仁、鄭文燦和可望接內政部林右昌皆符合這項人設,可在蔡賴之間扮演折衝角色,使黨政步伐能有效進擊。

但對賴清德而言,僅團結民進黨是不夠的,他還必須扮演改革角色說服全國選民。換句話說,他必須改變蔡主席的專斷作為,找回民進黨的「民主」初衷,調整蔡總統偏歧施政路線,甚至要挑戰蔡蘇執政時的作風。陳建仁如何一方面配合賴清德的改革,另方面又不損傷蔡英文路線,則需要相當的政治智慧;他能否在府院黨之間架好「團結」和「溝通」之橋,挑戰極為艱鉅。

蔡總統主政近七年,團結口號掛在嘴上卻從無團結作為;眼看著就要下台,連和在野黨的對話都做不到。同樣的,賴清德只會在黨內喊團結,卻從無「超越黨派」攜手在野黨共同為國家迎向艱鉅精神臨到要角逐大位,才為自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定位擦脂抹粉,這如何擦亮綠色執政招牌,又如何爭取廣大選民認同?

拚團結不只是綠營的問題,也是國民黨總統大選的重要關卡。藍營人士都明白團結的重要,也清楚過往的失敗主要都輸在同志私心作祟,但一看到有贏的機會,張三李四都想湊上一腳。事實上,藍綠政黨贏的契機,都繫於誰能向人民證明自己更能無私地為國家生存發展而努力,而不只是為了爭搶執政權。

明年的選戰,就是一場「拚團結」之戰,誰能爭取更多人民支持,誰就有機會勝出。一時的黨派分歧個人權位已越來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國際變局與對岸威脅下,誰有本事號召國人團結追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