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維京傳說:寒冰交鋒」的民族主義戰火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軍售一再遲交 「美意」如何心領
◆  沒有生活 只剩下生存
◆  役期延長無益 避戰唯一選項
◆  看陸半導體業興衰 眼界決定命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維京傳說:寒冰交鋒」的民族主義戰火
◆  護台立場 藍缺對美論述
◆  退休有事做 好活才能找到好死
◆  抗疫外 長者更要保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維京傳說:寒冰交鋒」的民族主義戰火


2022-12-17 01:39  聯合報/ 潘襎(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圖/GaragePlay 車庫娛樂



人類早期歷史,戰亂時期居多,和平時間少,直到民主政治到來,政權轉移相對平順。但是,即使現在戰火依然隆隆在各地響起。

處於弱勢文明的族群或國家,也常能征服強勢文明,譬如紀元前十一世紀古希臘在特洛伊戰爭後,邁錫尼文明覆蓋愛琴海四周,卻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文明衰退數百年之久。西羅馬帝國滅於北方蠻族國家瞬間崩解長達千年戰亂,成為西方歷史學家眼中「黑暗中世紀」。西晉滅於五胡,中國北方陷入數百年紛亂,北宋滅於金南宋滅於蒙古。這些歷史揭示文明後進民族消滅高度文明的明證。

文明高者不一定保證爭鬥中有優勢。誰會屈服誰,力量強弱決定存活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戰爭就是那麼野蠻,那是比拳頭,比膽識、比謀略的決鬥。武勇時常是一個淒涼時代。電影「王者天下」由奧蘭多.布魯飾演鄉下鐵匠,繼承貴族爵位,成為伊貝林貝里昂,協助耶路撒冷王國抵抗薩拉丁攻擊,最終保全城中百姓撤出。攻城戰役驚險萬分,的確是部難得描繪十字軍東征史詩級電影。這部電影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年)發行,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爆發,伊拉克總統海珊同年十二月被捕。每一部國際性電影發行,總蘊含著人類對當下與未來局勢的期許。這部片意味著文明衝突與和解。

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二月廿七日俄羅斯派兵占領克里米亞半島,隨後烏克蘭爆發頓巴斯戰役。民國一五年(一六年)十二月廿九日俄羅斯上演一部中世紀大戲「維京傳說寒冰交鋒」(Viking),隔年在各國上映。這是俄羅斯耗費第三昂貴電影,場面浩大、悲壯,歌詠一個民族篳路藍縷壯闊歷史。這戲描繪基輔羅斯建造者弗拉基米爾大帝傳奇故事。他身為庶出子遭排擠,幾番征戰打敗兄長,定都基輔,帶領族人與拜占庭帝國抗衡,最後引入宗教信仰。片中充滿殺伐,刀斧、劍弩橫飛,普亭看了大加讚賞。這部影片激發俄羅斯民族情感今年二月廿四日俄羅斯揮兵侵略烏克蘭,隨之陷入泥淖,至今依然無法自拔。

戰爭容易收場難。古希臘各城邦間征戰,最終協議於古代奧運期間,各國必須停火,並將這個停火協議鑄造在青銅器上流傳下來。「二十六年皇帝盡兼併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始皇帝躊躇滿志,鑄文於青銅器、石頭上,數百年春秋戰國的擾攘,在他手上天下大定,始皇帝死後天下再次陷入動盪。太平天國起義,尋找人間天國,現實卻只有戰爭,和平沒有降臨人間,以殺戮終結王朝。清朝領有台灣,大小動亂頻仍,械鬥、水源爭鬥、抗爭起義,孤墳滿布,各地無主遺骸終以「萬姓公」為名祭奠。

當上世紀人類將政權分為我族與異族、集權與民主、共產與民主後,注定陷入二分法權力鬥爭。顯然,普亭在看弗拉基米爾大帝電影時,沒有看到刀斧橫飛殘忍與生命卑微,卻只聽到民族主義吶喊召喚吧!












沒有生活 只剩下生存


2022-12-17 01:09  聯合報/ 李亞琪/服務業(台北市)
疫情和通膨,許多行業不景氣,商圈冷清,榮景不再。聯合報資料照片



拜讀十六日日夜算計選舉,街友無人聞問」一文,心有戚戚焉。想起朋友日前在臉書貼出多張台北車站遊民照片,我留言:「台北居大不易,所謂的天龍國只是有錢人的天龍國」。

景氣不佳,願意向遊民伸援手的人減少,周末寒流來襲,這些遊民是不是也像「賣火柴小女孩」,在寒風中瑟縮牆角。

更多底層民眾只有求生存,沒有生活,在萬物齊漲的當下。

巷口那間資源回收廠一家三口經營,他們剛畢業的女兒也在幫忙;有人問老闆娘為何不讓女兒去社會歷練一番?老闆娘說,女兒求職面試幾家公司,薪水都只有兩萬多,還不如回來幫忙。女孩肯定有她的夢,只是不敢想。

今年年度代表字「」,「」第二名,「」第三名,真實反映小民心聲。通膨嚴重,政府卻渾然不知民間疾苦。

疫情和通膨,如寒流來襲,許多行業不景氣,商圈夜市冷清,榮景不再。低溫濕冷的台北街頭,看著滿街外送員,他們利用時間換取金錢,也換取生命的價值。不禁想起五月天那首歌《生存以上生活以下》:沒有夢,昨夜沒有夢,鏡子裡的陌生人已經不再作夢…終於我的生命只剩生存,活著只會呼吸吃飯喝水…

活著只會呼吸吃飯喝水,多少底層民眾苦苦掙扎。這是一個讓人不敢作夢、只剩生存的年代。













役期延長無益 避戰唯一選項


2022-12-17 01:50  聯合報/ 羅際輝/退休人士(新北市)
國防部表示,對於有關義務役役期調整,目前仍持續由相關單位及部會研議中,圖為示意。記者洪哲政/攝影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九合一選後舉行記者會表示,「拜習會讓各界對美中關係的走緩吃下定心丸…避免戰爭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利害相關者與外交官員共同責任。」話音剛落,總統府就傳來役期延長消息。

徵兵制改成徵兵募兵併行制,主要是考慮到現代武器都必須由經過長期且嚴格訓練,才能發揮最大效果,服役一年的軍人充其量只能當步槍兵,對增強戰力幫助極為有限,若是用他們來打巷戰嚇唬共軍,只是草菅人命罷了!

美軍方預估,中共將在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取得攻台優勢武力;美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上將則警告,不能忽視戰爭更早發生之可能。從時序上看,台灣一年後才正式延長役期,來不及亦不符需要。

台灣缺工缺人才問題已好多年了,以台積電為例,既要在國內擴廠,又要派資深研發、設備、製程整合等各類工程師支援美國及日本等海外新廠,因需才孔急不得不降低新進人員之錄取標準,一旦役期延長為一年,缺工、缺人才之問題將更嚴重,護國神山如此,何況其餘產業!

我國固然可以從美國獲得武器,但是沒有合格且足夠的軍人,與中共的戰爭註定失敗。台灣募兵、徵兵都不行,則避戰成了維護台海和平的唯一選項!














看陸半導體業興衰 眼界決定命運


2022-12-17 01:46  聯合報/ 闕志克/清華大學合聘教授(台北市)
半導體產業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般認為,江澤民主政期是中共在政治、經濟和言論層面最寬鬆、進步最多的一段期間。然而,較鮮為人知的是,江澤民民國七十一-七十四年(一九八二到八五年)間領導電子工業部」,與今天中國半導體業為何仍受制於人息息相關。

中共於民國五十一年(一九五二年)即自東德引進技術建立北京真空管廠現為北京京東方),是當時亞洲最大真空管廠。在電子人才培養也開始得很早,民國四十五年(一九五六年)國務院制定「科技發展十二年規劃」,之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立半導體專業,於中國科學院成立計算技術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等。這些投入也產出一些成績,可以說,到八○年代初期,中國的自有半導體技術落後美國,但領先台灣。

民國七十一年(八二年)五月組建電子工業部,江澤民擔任副部長,並於隔年扶正。在民國七十三-七十九年(八四到九○年)間,中國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大學,前後從國外引進共卅三條晶圓生產線。例如從日本東芝引進三英寸技術,在江蘇無錫建立五微米製程、月產能一萬片晶圓的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專門生產彩色電視機用的積體電路。民國七十四年(八五年),該廠成功試製出中國第一塊 64 KB DRAM,只比韓國晚一年。

相比之下,台灣政府於民國六十四年(七五年)向 RCA 購買三英寸、七微米的 CMOS 晶圓生產技術,由工研院於民國六十六年(七七年)成功建置七點五微米試產線。民國六十九年(八○年)聯華電子成立四英寸晶圓廠商轉工研院技術。民國七十六年(八七年)台積電的首個晶圓代工廠(六英寸、三微米)開始量產。民國七十八年(八九年)宏碁電腦與美國德州儀器合資成立台灣第一家專注 DRAM 生產的六英寸晶圓廠

中國在民國六十九年(八○年)以前對半導體技術的自主程度,及從民國五十九-七十九年(七○至九○年)間對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投資額,都遠大於台灣。如今在半導體發展卻遠落後台灣,為什麼?

首先,當時中國投資的卅三條晶圓生產線,多數不具商業價值,原因是電子工業部缺乏規畫產業政策能力及有效執行政策權力,遂將國有電子企業單位管理權,下放給省市地方政府,然而地方幹部素質低落,造成成效不彰的投資亂象。

其次,民國六十九-七十四年(八○至八五年)間中國外匯短缺,為應付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科研與基建投資所需資金,不惜大開印鈔機,造成惡性通膨及廣泛民怨。為扭轉財政虧空局面,官方只好中途叫停大批研發項目,並片面實施「撥改貸」政策:國有企業的資金需求由政府撥款,改為向銀行貸款,還要支付利息。半導體電子業相關的研發單位就成了政策急轉彎最大受害者之一,之前敲定的計畫不是時程延宕,就是乾脆取消。

最後,專業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在台積電成立前業界早就有人討論,然而民國六十九年(八○年)代中國晶圓製造業者沒能及早擁抱這種相對有利的營運模式,錯過了在民國七十九年(九○年)個人電腦盛行世代乘風而起的大好機會。退一步說,即便這些中國業者真想從事專業晶圓代工,也會因缺乏張忠謀浸淫美國半導體產業卅年所建立的專業經驗、名聲與人脈,而很難取得歐美晶片設計客戶的信任及其代工生意。















護台立場 藍缺對美論述


2022-12-17 01:25  聯合報/ 翁履中/山姆休斯頓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美國德州)
聯邦眾議院軍委會成員貝肯(Don Bacon)。(路透) 路透社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貝肯(Don Bacon)在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演說中表示,美國對台灣應該要給予更多支持,甚至呼籲進一步以對待國家方式來對待台灣。

這對台獨陣營來說,一定會覺得是種鼓舞;而從呼籲兩岸和平角度看,可能認為這只是少數鷹派看法,不值一提。對美國國會意見出現認知差異,對藍綠都不是好事。無法正確掌握美國政治人物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就難以揣測美國會採取什麼行動,也就更難為守護台灣的利益,做出符合台灣需要的應對。

在野的國民黨近來缺乏對美論述工作導致華府對藍營立場了解有限,而國民黨雖在近期恢復駐美代表處,但也因脫離華府太久,出現人脈和資訊落後情況。以貝肯為例,其在台灣問題上扮演國會關鍵角色。可是近年在國會裡收到來自台灣的訊息,都讓他們疑惑,不了解既然英文媒體和部分學者分析,都說七成台灣民眾願意為台灣而戰,但為何美國要把武器送到台灣、想把台灣打造成「刺蝟」, 卻跟台灣軍方防衛構想有出入,還引發不少懷疑?

貝肯會有疑問,是因為他無從了解,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反對兩岸衝突,並非不想守護台灣,而是希望美國能更務實地思考台海局勢。華府若想落實將台灣變成刺蝟,需要許多條件配合。台灣畢竟是海島,累積武器在台灣或許可以成為刺蝟,可是要累積多少,才能讓這隻刺蝟永保安康?若美國只給台灣如烏克蘭一般的軍備支持,台灣又會需要多少刺,才夠抗衡解放軍?像貝肯一樣關心台海,並在近期拜訪過台灣的參眾議員們,幾乎一面倒的認定,現在的台灣,與美國想像中的備戰情況有高度落差。因此,國會內不分黨派的辦公室,都在想辦法協助台灣,快速強化軍事力量達到足以自衛基本能力。這也是為何貝肯會強調,如果美國連對台軍售都會塞車,如何讓台灣人民相信,軍事裝備不會遲到

美國呼籲支持台灣背後的邏輯,是其在美中競爭之間有不能輸的壓力。由共和黨主導的新國會即將在一月初就任,如果台灣在野陣營還以為貝肯的說法只是少數極端論述,只強化國內支持者的疑美情緒,恐怕會因為小看美國對總統選舉的影響力,而錯失守護和平的機會。若不希望台灣拱手把國家利益平白送出,只為了政治人物可以繼續操作親美抗中保台的選舉策略,希望台海和平的一方,就必須強化對美論述,讓美方了解,呼籲兩岸和平不代表台灣會放棄民主自由。

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總統大選,台美關係很可能會決定台灣的未來,台海要和平不是美國要不要幫忙更多、能不能讓台灣成為刺蝟的問題,而是美國能否不要誤以為台灣只有執政黨才支持民主。找到兩岸關係的和平論述,並且正視對美關係,讓美中雙方理解,台灣爭取和平,不是要選邊站,而是為了讓大家都是贏家。















退休有事做 好活才能找到好死


2022-12-17 01:18  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記得多病獨住但有移工照顧的母親,晚年總愛抱怨,從前長者與家人同住,走不動的時候大概就是快走的時候,哪像現在一拖好幾年,折磨自己也拖累親人。轉眼我也六十,看聯合報「一個人老後」專題,身處「孤老死」年代,心裏不禁無限感慨!

專題中「退休五力」,除了一般人必備的「健康與財務」,對我來說,就屬「自在獨立」最重要。畢竟傳統大家庭式微,況且現代人跟自己都不好處,遑論與他人同住,加上面對台灣社會高齡化的「退休養老」,政府又是一貫推拖拉,所以只有自己看開,才能「藉由好活找到好死」。至於如何看開,大家都明白只有靠自己。

不過再憑己力,誰能離群索居?就像二千年電影「浩劫重生」,描寫聯邦快遞員空難後於荒島生活的電影,那顆名叫「威爾森」的排球遭海浪衝走時,因早被男主角視為朝夕相伴的好友而讓他傷痛欲絕,其實正說明很少人能處理完全孤立狀態。所以我早意識惟有透過退休五力的「活躍好學」與「社會連結」,才可能充實生活多元面向從中獲得樂趣,達到「自在獨立」的目標

最後,比起母親口裏「老有所終」的美好過去,我想再過二、三十年,拜現代科技文明所賜,如肉體少受折磨的「安寧醫護」,甚至能讓人忘掉現實痛苦的「虛擬實境」,或許就是所有長者還可同享的另類福分吧!













抗疫外 長者更要保暖


2022-12-17 01:03  聯合報/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寒流來臨高齡者最難適應,有心血管疾病及多重共病的高齡者要注意保暖。 記者許正宏/攝影



入冬首波寒流到,家中有心血管疾病及多重共病的高齡者,要注意保暖,千萬別防範到疫情,卻忽略到低溫侵襲。低溫對長者是非常大的威脅,不但流感罹患機率大幅提升,還可能引發突發死亡,醫療及長照機構則易發生群聚感染,值得有長者的家庭及醫療長照機構多加注意。

台灣曾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平均餘命下降,主要原因是死亡人數增加,研判可能跟該年一月攝氏四度的霸王級寒流侵襲有關,因老人猝死案例激增,影響到當年平均餘命。

寒流來臨高齡者最難適應,身體抵抗力較弱,容易罹患感冒;咳嗽、氣喘也易復發;溫差劇烈變化,皮膚接觸冷空氣的面積愈大,易造成血管的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對於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三高」族群,是誘發中風心肌梗塞主要因素,導致死亡案件增加,因此家人必須多關心長者,定時量測生命徵象、正常服藥外,更應做好保暖工作。

台灣疫情逐漸平穩,各項防疫措施隨疫情趨緩放寬,社會大眾關注何時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列為「僅需通報重症」的「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也有輿論提出指揮中心該解散或降級開設了,但家中有多重共病的高齡者,更要注意寒流所導致的流感與 Omicron 在症狀上的差異。

發燒是新冠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共同出現的重要症狀,所以發燒可能是新冠,也可能是流感,或者少數出現新冠與流感的雙重感染。Omicron 症狀主要是發燒、喉嚨痛、肌肉痛、持續咳嗽、鼻塞或流鼻涕、嗅覺和味覺喪失、腹瀉等情形,感覺上就是一場「重感冒」。

從醫學觀點看,Omicron 感染的發熱症狀,一般持續二到三天,流感也一樣,但已是共病的高齡者,使用快篩試劑或是抗原試紙檢測是陽性,或是家人無法辨識時,還是考慮優先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天寒時,病毒或細菌活性會增加,導致感染危機上升,常出現腺病或呼吸道融合病症等;此外,因會減少外出,門窗保持緊閉,以維持室內暖和,可是一旦有感染源,病菌飄散在室內無法散去,生病機率大幅增加。遠離疾病的最好方式,就是勤洗手、戴口罩、接種預防疫苗、減少長者接觸經常在外活動的人。

未來一周冷空氣將一波波南下,全台都會明顯降溫。面對氣溫驟降,家庭要注意長者精神狀態、保暖與維持身體所需適宜的飲水,按時服藥及量測生命徵象等,讓長者過一個平安的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