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藥政史最黑暗的一天
◆ 流行株不同 選疫苗要因地制宜
◆ 北市辯論無波瀾 仍有高下
◆ 星期透視/電視辯論誰獲利?
◆ 大屋頂下/義務役使國防面對民意 難比以色列 不作烏克蘭
◆ 名家縱論/遙望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開發案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遙望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開發案
2022-11-06 01:26 聯合報/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九月卅日完成收件,最快十一月底前公布得標開發商。。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九月卅日完成收件,最快十一月底前公布得標開發商。政府目標在民國一一五至一二四年(二○二六至三五年)併網完工一,五○○萬瓩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第一梯次民國一一五年至一二○年(二○二六至三一年)以併網完工九百萬瓩為目標,分三期辦理。第二梯次併網完工數,將視第一梯次設置情形及國際技術發展進度規畫辦理。鑒於第二階段除價格偏高造成爭議外,執行率也偏低。第三階段是否改善值得探討。
第二階段開發案,以民國一一○至一一四年(二○二一至二五年)併網完工為目標,先後以遴選及競價二梯次開標,分別開放三八三.六萬瓩及一六六.四萬瓩風場,惟價格差異極大,前者為每度五.八元,後者則低於二.五元。經濟部解釋前者價高,係因需負擔帶動國內產業政策目標。但根據政府公布遴選躉購費率公式(台電向開發商購電價格計算公式)並未包括產業關聯相關成本。
真正原因實為高估遴選的躉購費率。因是遴選非競價,又高估躉購費率,以其三八三.六萬瓩的裝置量,年發電量一三八億度計,補貼金額,如以前兩價格差距計算,每年達四五五億元,簽約廿年,差額高達九,一○○億。單此採購案就將使未來電價上漲九.八%,造成社會爭議。風電完工(加計陸上風機)執行率也偏低,民國一一九、一一○、一一一年(二○二○、二一與二二年)一到九月分別為十.一%、廿五.五%及十.一%,顯著影響政府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再生能源占電源配比廿%之目標。
帶動國內產業方面也不理想。以一個原為鋼鐵公司而提供開發商水下基礎(Jacket)個案為例。因技術改進進度不如預期,加上缺工,若要達明年六月交貨目標,產能需從目前一個月兩座增為六座,勢將無法如期交貨。因此需按月提列繳交開發商違約罰款準備金,造成今年第二季帳面出現虧損。又因其主要原料(鋼管、油漆等)都進口,主要加工是焊接及組裝,附加價值不高。
獲得厚利的開發商,以其中一家為例,其法務長指出:一、躉購費率和帶動國內產業成本沒有對價關係;二、如期完工的主要義務優先於帶動國內產業的承諾;三、罰則及扣減躉購費率的規定會使政府和開發商之間產生很多法律糾紛。
據第二階段經驗檢視即將開標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期民國一一五至一一六年(二○二六至二七年)併網完工案。這次由業者先行選址,異於第二階段由政府預先選潛力場址作法,較具彈性。
其棄遴選改採先資格標再競價方式,且有價格上下限為每度○元至二.四九元底價限制,較能避免開發商暴利,是最大改進亮點。
在仍有以購買國內廠商產品施工的國產化要求,且底價遠低於第二階段條件下,九月卅日當日,雖有沃旭、德能及萊茵集團等退出,仍有國內外六家參與六塊風場投標,雖「同額競選」,尚不致流標。
部分外商退出原因,依沃旭正式聲明為競標規則設的限制,加上高通膨和不斷提高的利率,無法使風場專案具可投資性。據瞭解上述競標規則所設限制,是以國產化規定為主。
發展離岸風機兼顧產業發展,如美、法、加、俄、中、日、韓等國也有。考量國內離岸風電產業剛起步,其快速增設又因廢核政策不變,壓力極大。第三階段將國產化比率由之前四十%,提高為六十%,第二階段面臨的問題如何面對,將更迫切。建議參考國外經驗及國內量能,妥適訂定階段性合理可行國產化比率。又行政契約草案,並未載明為落實國產化比率檢核點、改善期程及未達標認定,增加投融資的不確定性,影響投標意願,也是可改進重點。
星期透視/電視辯論誰獲利?
2022-11-06 01:27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台北市長選戰唯一的一場電視辯論,三強交鋒深受各界關注。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三位市長候選人,周六進行了一場電視辯論會。客觀而言,辯論會內容水準不差,候選人在充分準備下,各項表現應該也都符合支持者的期待。兩小時辯論過程,雖僅為台北的地方選舉活動,但對台灣的民主品質,相信具有全面提升效果,可惜這只是唯一的一場。
身為候選人,所有活動當然以勝選為目的,國人在看熱鬧之餘,必然也想問:「哪位候選人在辯論會中獲利最大?」由於候選人的背景與特質各不相同,除了個人形象與表現,某些客觀因素往往也會對某些候選人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傾向。
長期觀察美國總統選舉辯論的學者,向來便有句老話:「電視辯論無法教育選民政策優劣,也無法凸顯候選人的執政能力,主要功能只是在放大意外與錯誤。」故而,候選人參加電視辯論,均只求無過,很少奢望藉此翻轉民意。此次三位候選人的模組式發言,及點到為止的攻訐火力,便充分顯示但求無過的候選人心態。
由於電視傳播的特質與發言時間的限制,候選人的發言均集中於多數觀眾容易理解與熟悉的內容。候選人如果意圖傳播高遠理想及施政細節,最終只會造成寶貴時間的浪費,效果反而不佳。此一狀況,使得電視辯論對在任者較為不利,因為滿肚子的施政體會,讓他們在時間限制下顯得表達笨拙。
當年擔任八年副總統的尼克森辯輸甘迺迪、連任的福特敗給新人卡特、連任的卡特敗給雷根、老布希敗給華府新鮮人柯林頓等皆是顯例。尤其,口條清晰辯才無礙的高爾,在兩千年總統大選辯論中,竟然無法在大而化之用字遣詞經常犯錯的布希身上取得優勢,更是許多選戰幕僚經常警惕的教材。此次辯論,黃珊珊只能反覆強調廿八年的市政經驗,陳時中對防疫政策除了「說了你沒聽」也無法具體反擊,充分顯示在位者的難處。
電視傳播的效果對年輕候選人向來有利,尤其辯論會上年齡稍長的陳時中,被年輕的蔣萬安與光鮮套裝的黃珊珊包夾,形象上更是吃虧。要克服這自然條件的不利,似乎只能透過幽默風趣化解,雷根當年的詼諧處理手法,迄今便仍是教科書的經典。陳時中的幕僚似乎也有備而來,故而開場沒兩句便模仿雷根在一九八○年的名句:「你又來了」企圖調侃蔣萬安。但感覺上畫虎不成有些類犬,畢竟英文的幽默翻成國語就有些走味,再加上陳本人原本木訥演起來也不像。
蔣萬安在三位候選人中,語調最鏗鏘有力,手勢也最多,應是刻意彰顯年輕本錢,兩小時演出算是賺到了。當年甘迺迪便以年輕形象擊敗尼克森,四百萬看了電視才決定支持的選民中,有七成選擇甘迺迪。若說這場電視辯論讓民進黨苦心經營的年輕選票崩盤,應該不讓人意外。
這次選舉台北市共有十二位候選人,但主辦辯論的電視公司卻只邀請民調領先的前三位候選人,這對其他候選人明顯不公,蘇煥智已因此提起告訴。由於電視傳播效果強大,對受邀候選人無疑有加持效果,且主辦辯論所創造的廣告收益對電視公司也是不小的收入。美國法院因此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判決,媒體邀請特定候選人參加辯論,應視同捐款助選,須受政治獻金法規範。故而,爾後電視辯論便改由兩黨成立委員會或民間團體負責主辦,這些經驗應該值得台灣借鏡。
大屋頂下/義務役使國防面對民意 難比以色列 不作烏克蘭
2022-11-06 02:58 聯合報/黃年
外傳國防部正研究義務役由四個月延長為一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義務兵役將改制至一年。我認為,其意義尚不只在軍事備戰的層面,更重大的效應是將使得我們的國防政策與民意及民主發生更密切與真實的聯結。
每次有關於兩岸戰爭的民意調查時,就會出現類似以下的問題:你願不願為中華民國而戰?你願不願為台獨而戰?美國會不會介入?台灣能撐幾天?你支不支持美國的「刺蝟」戰略?你支不支持兩岸和平交流?你覺得台灣在巷戰有勝算嗎?你贊成止戰避戰比備戰迎戰重要嗎?林林總總。
在戰爭看不到影子時,可用直覺回答這些問題。但當為了迎對極可能發生的戰爭而延長兵役時,觸動了國人更深刻的思考,就須嚴肅地用鐵與血來回答問題,其效應就是使得我們的國防政策較有可能直接面對民意的檢驗。
大家當兵,大家參與國防,大家對國防有意見,因此就影響了國防的內涵。
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七月發生的洪仲丘事件,可稱是歷來所見兵役問題與民意聯結的最重大事件。促生了「八月雪運動」,並引爆多次巨型街頭遊行示威活動,以白衫軍自命,接著導致軍隊內部多項改制,甚至將「陸海空軍刑法」的偵審體制移交司法機構承理。
各方迄今對洪仲丘事件的評論不一,但這無疑是兵役問題與民意的真實聯結。而洪案只是因一軍中懲罰事件而觸動,則未來在兩岸隨時皆可能爆發戰爭的陰影下延長兵役,將牽涉到上至「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形而上問題,下至「誰作刺蝟/如何巷戰/代理戰爭」的實戰爭議,若非也能經過民意及民主的錘煉,這樣軍隊恐怕沒有投入戰場的基本條件。
因此,當家家戶戶的子弟皆將進入軍隊,且愈來愈有可能面對戰爭時,我們的國防政策及兵役運作勢將受到民意與民主的檢驗。
延長役期是勢在必行。一、這是美國的主意。美國在公開及私下皆要台灣延長兵役以「自我防衛」,蔡政府躲不過去。二、若不延長兵役,中共更不相信台灣在備戰,因此作也要作給中共看。三、若不延長兵役,台灣人民也不相信蔡政府在備戰,因此作也要作給大家看。所以,勢在必行。
然而,僅僅延長役期至一年,顯然也只是擺出一個不能不作的姿態。因為,依據各方的預言,兩岸一旦開戰,極可能會一路朝向「巷戰/不對稱戰爭/決戰境內/戰至一兵一卒/刺蝟」的極端發展,則若僅以一年役期的兵役備戰,當然尚未窮盡台灣的可能,恐也難有勝算。
以各方對未來兩岸戰爭實況的想像來看,台灣的備戰,不能僅只是延長一年役期,而是必須建立一個「軍民一體/平戰一體」的系統架構。也就是說,應朝以色列模式思考。
以色列,青年滿十八歲,男服役三年,女服役兩年。往往先服役,再上大學。服役期間,除培訓軍事技能,也因材施教各種專業才能。因而兵役不但與國防聯結,也與社會經濟發展及個人生涯發展聯結。軍隊的人際關係往往成為未來職場組合的基礎,以色列所以成為十分成功的「新創事業」王國,軍隊即是孵化器。以色列人皆視兵役是人生的恩典與光榮。
再者,兵役也是以色列型塑國民意識的重要歷程。在哭牆前共同思考以色列「亡國/復國/衛國」的血淚歷史,成為更團結的國家及更堅強的軍隊。這樣的國防,已與民意及民主深度聯結。
以色列以兵役為整個國家的整合機制,台灣至少不要因兵役而使國家及個人的發展反而出現破壞及碎片化。
尤其,新制兵役不知是否仍有「莒光日」(這個名稱本身就是一個爭議)。當整個國防趨向「平戰接軌」時,在平常社會都不能得到解答的「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爭議,未知能否在軍隊中得到比較趨同的答案?
以色列的例子提醒大家:台灣如果沒有以色列那樣「平戰一體」的國家意識,恐怕就沒有打這場兩岸戰爭的條件。平戰接軌,絕不僅指軍事戰備的平戰一體,尤其是指國家意識的平戰一體。但是,以色列能,台灣也能嗎?
台灣不是以色列。兩岸關係與以阿關係不同,台灣的內部政治也遠較以色列複雜。以色列最重要的國防基礎在堅實的國家意識,但台灣政治的現狀卻是:中華民國國軍一方面唱「風雲起,山河動」的黃埔校歌,另一方面蔡政府卻四出去拆「國民革命軍之父」蔣中正的銅像,豈不矛盾?又,蔡英文一方面說青年是「天然獨」,另一方面卻要強制延長「天然獨們」在中華民國國軍的「義務」役期,莫非笑話?
如何平戰一體?我們在民間社會中以台獨撕裂了這個國家,將如何奢望能用中華民國來整合軍隊?我們總不能以「因台獨而分裂的民間社會」加上「用中華民國而整合的國軍」,來迎對這一場兩岸戰爭吧?
台灣最大的平戰衝突是:民間社會因台獨而嚴重撕裂,但在國防上台灣卻絕不可能成立一個以台獨為目標的台獨軍隊,而終究仍必須以中華民國軍隊來捍衛中華民國。此一平戰衝突必須解決,如果在民間社會做不到,至少必須在軍隊做到。
這些疑問,很可能隨著戰爭的警訊升高、隨著役期延長,從千家萬戶進入了軍隊。而未來世代的青年,他們經過「洪仲丘事件/太陽花事件」的衝擊,對國是的看法比較分歧,對國民權利義務的概念也比較細緻。比如說,往年軍隊曾規定超過攝氏卅二度即停止出操,就是對「民意」的回應。
然則,在義務役新兵將成為部隊的主體後,當他們用「洪仲丘意識/太陽花思維」來品評軍隊與國防的高深運作,而不止是攝氏卅二度是否出操,勢必帶進來許多民意與民主的元素,而將相當程度地影響到國防與國家的方向。比如說,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大家當兵,由大家回答。
當義務役男拿起槍桿準備與對岸打仗時,必須有人告訴他們的「義務」是什麼:到底是為中華民國而戰?為台獨而戰?或為作為美國刺蝟而戰?
何況,台灣為什麼突然走到要延長兵役、準備戰爭的今天?台灣有無止戰避戰的方法?若有,卻如此翻天覆地,只為了擺出一副將準備作一隻刺蝟的姿態給大家看,這難道符合台灣民意及民主的期待?
說到底,一個操弄台獨的政府,若要大家為中華民國而戰,有無正當性?大家當兵,由大家回答。
面對兩岸戰爭,台灣應有兩個高度覺悟:一:台灣不能作烏克蘭。二、台灣作不到以色列。
我國藥政史最黑暗的一天
2022-11-06 01:25 聯合報/ 邱淑媞/國民健康署前署長(台北市)
波波漫畫
日前食民俸祿的政府官員排排坐,唸出踩著百萬隻「白老鼠」做出的數據,上演藥政史最黑暗一天,凸顯墮落真的沒下限。幾個椎心傷害影響深遠:
國際早公布新冠疫苗 EUA 標準,只有台灣與眾不同。美國 FDA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公布新冠疫苗研發與審核指引,WHO 同年十一月公布新冠疫苗評估標準,去年六月 WHO 與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亦確認,須由隨機分派對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提供保護力數據。民進黨政府拿 EUA 做尚方寶劍糊弄人民,在全球獨樹一幟。
拿國人數據做廠商疫苗保護力數據,等同承認拿國人當白老鼠,是罕見人體研究倫理醜聞。指揮中心公布數據,連最基本性別、年齡校正都沒有,遑論健康狀態與罹病風險上的可比性,根本不具科學可信度。而且,僅以大多數人還活得好好作為交代,輕浮荒唐。有記者質疑是否有通過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官員稱不必審查,等於承認未審查;且以全民資料供廠商護航用,竟未經人民同意。
有官員替廠商辯護,指已在國外啟動第三期試驗;這證明:依國際標準就是必須做第三期;官員知道台灣外的世界必須做第三期;如廠商繳不出第三期試驗保護力報告,就該撤銷。沒撤銷,就是違法、袒護。
政府是 EUA 審查的裁判,自當中立、客觀,卻搞到跳下去代打;甚至,台灣人民當白老鼠卻由政府與全民出錢,而且沒簽同意書,但年輕人可選疫苗卻僅高端,形同「假自願」,一旦出事,誰該賠償?
更悲哀的是,如此濫用公權力,國產生技業者究竟是產業扎根升級了,或拿完錢後卻不生產了?這是愛台或害台、賣台?
疫苗關乎人民生命、社會安全,各國再怎麼腐敗,都不敢染指疫苗審核。只是世界怎能跟台灣比?
流行株不同 選疫苗要因地制宜
2022-11-06 01:31 聯合報/ 劉培柏/微生物免疫學家(新北市)
選對疫苗追加劑提供百姓接種,是指揮中心的責任。聯合報系資料照
十一月五日指揮中心新冠疫苗接種統計資料,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前三劑都達八成以上;可惜現行所有疫苗都不能預防新變異株感染,縱使接種多劑,有人還是被突破性感染,乃至發病死亡。指揮中心只講可降低中重症或死亡的發生,不是沒有原因。
十月廿七日,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在《自然》投書指出,Omicron 譜系病毒株傳播,有些地理性模式出現。澳、德、南非、南韓、美、英主要為 BA.5 及其衍生株;而印度、新加坡為 XBB 和衍生株。澳、德、南非、美、英之 BQ.1 及衍生株占廿至四十%。澳、印度、南韓 BA.2 及衍生株占廿至四十%。根據資料,台灣九成六為 BA.5 及衍生株,只有四趴不到是 BA.2 及衍生株,顯然這是台灣特有流行模式。
十月底,WHO 對多國出現 BQ.1和 XBB 提警示,指稱這兩變異株免疫脫逃能力極強,並提醒現行雙價疫苗對抗這些保護效力恐不足。其實,美 FDA 早在十月中就呼籲疫苗製造商應針對最新變種病毒,隨時量身定造新疫苗作追加劑。台灣似也應尋求最新種毒製造疫苗。
十月卅一日,指揮中心指揮官接種第四劑,並選高端作追加劑,顯然是為該疫苗背書。
其實國內早已核准四種次世代雙價疫苗,指揮官不打次世代,卻選用高端,有人譏為錯誤示範,因為選對疫苗追加劑提供百姓接種,不正是指揮中心的責任嗎?
北市辯論無波瀾 仍有高下
2022-11-06 03:02 聯合報/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國民黨蔣萬安(左起)、無黨籍黃珊珊與民進黨陳時中。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三位候選人二小時交鋒,雖然沒有大波瀾,但心細選民仍可分出高下。
申論是作文比賽,比的是候選人背後文膽的文采,及候選人背誦能力。蔣萬安在八分鐘中,攻擊對手、陳述政見、形象包裝輪流出現,讓內容主題不乾,而且只打陳不打黃都是對的,但訴求「四項發展、五項中心」卻是貪多敗筆,一共九樣議題誰會記得?此外提矽谷經驗,矽谷經驗是什麼?開場提一次也就罷了,後續還不斷提出,也引來對手質疑,就有點不智了。
陳時中申論以攻擊展開,因民調尚屬落後,所以這也是對的戰術,但提信維大樓老舊問題,卻是燒水給黃珊珊洗澡,信維都更可是黃的強項,此外以「流麻溝十五號」電影來鞏固深綠的基本盤,也是老套路。
黃珊珊以免治馬桶、深蹲搭公車攻擊對手,而且主攻陳,在戰略上是正確的,民調必須拉下陳保持第二,方有勝選機會,雖然整體內容無特別新意,但提出「即戰力」卻是好主意,也讓對手跟風討論,「即戰力」是廣告學的「獨特銷售主張」,是對手無法跟進的特點。
交叉詰問,陳時中攻大巨蛋,等於做球給黃,黃珊珊漂亮回答,大巨蛋是「國民黨弊案、民進黨卡關、柯文哲善後」;但黃珊珊隨後提問的「少子化」卻是失誤,少子化是全球性問題,誰來當市長也解決不了,而且對手的大撒幣回答,選民也無法分辨高下。
第二輪交叉詰問,黃珊珊提城市限電,謂重大建設及捷運更新,台電都無法承諾來電,這題很棒;對絕大多數的市民而言是「新資訊」,不但市民沒聽過,相信蔣、陳兩位也沒有聽過,以致回答都落在節電常識性、直覺性反應,沒有新意。
結辯,陳與蔣都感性但空洞,找不出記憶點;但黃珊珊的「藍綠惡鬥」卻明確而有衝擊力,尤其目前選戰正殷,看看竹、桃、宜往死裡打的負面選舉,更是令人感慨。
這次電視辯論,三位候選人都努力以赴,但仍可從市政嫻熟度分出高下;不過辯論結果是否反應在選票上仍未可知,選舉辯論效果常是「強化」而非「改變」,很難起義改支持他人;為什麼?因為當有屬意人選時,臨時改變內心可會「認知衝突」。
所以選舉電視辯論要辦就要早,但選前才辦,電視辯論只能淪為「牛肉場」,看熱鬧而已,恐無助於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