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因何在防疫「最後一哩」躑躅?
◆ 聯合報黑白集/出征出到高中生
◆ 經濟日報社論/80億人口的危機與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80億人口的危機與商機
2022-11-19 01:38 經濟日報/ 社論
全球人口15日破80億大關。(美聯社)
聯合國估測,全球人口已突破80億。雖然人口成長的速度在減緩之中,但預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達到85億人,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97億人,民國一六九年(2080年)攀升到104億的頂峰之後,會維持到民國一八九年(2100年)。地球資源(糧食、能源、環境)能否支持這種成長,對人類是個非常嚴厲的考驗。
然而,這種考驗並非始自今日。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工業革命之後,看到人口大量成長的現象,對人類前途感到悲觀,在1798年發表著名的「人口論」,認為人口是以「幾何級數」增加,糧食卻以「算術級數」增加,糧食將無法支撐人口增加,最後將以戰爭、瘟疫和飢荒來抑制人口。但馬爾薩斯的預言並未成真,因為科技的進展超乎想像,人類竟然可以用避孕手段來控制成長,糧食也陸續在新大陸大量增加,讓人類免除這個厄運,並且更加富裕地生存。
但是二戰之後,「嬰兒潮」帶來快速的人口成長,讓「新馬爾薩斯論」獲得了大量支持,其典型論點就是「羅馬俱樂部」在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發表的名作「成長的極限」-近20位頂尖專家用嚴謹的數理模型推估,發現人類若以當時的狀況繼續發展,會很快地超過地球的負荷,導致人類社會的崩潰。然而,因為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成長停滯超乎想像,加上「綠色革命」發生,解決了許多國家的糧食問題;再加上各種資源的新發現和更精良的開採技術,因此目前所謂糧食缺乏,以人類社會整體來看,基本上是因「分配不均」所產生,而不是「生產不足」。
但過去的問題被解決,並不代表未來的問題一定可以解決。人類基本解決了糧食和礦藏問題,卻又面臨了環境問題-空氣汙染、用水缺乏、土壤流失惡化、地球暖化,近年又產生新冠肺炎,已讓 6.35億人確診、661萬人死亡。
只是,人類科技的進步,經常超乎人類的想像。未來很可能大量的食物,會來自於「糧食工廠」的大量生產,解決了土地有限的問題。「核融合」技術的成熟,加上「可燃冰」的大量開採,讓能源的來源不虞匱乏。各種天然災害的惡化,迫使人類終於放棄歧見、嚴肅處理環境問題,找到共同遵守的規範。因此,樂觀看待的話,人類不斷遭遇各種問題,但經過各種努力之後,大致都能化險為夷,繼續發展。
在解決各種人類問題的過程中,商機自然會持續出現。首先在先進國家,再來會衍生到快速跟進的高所得開發中國家,再層層往下滴漏。聰明或有眼光的企業,自然會看出這種機會;但在時間上要有足夠的精準度,才不會太早或太遲,造成過早投資的大量虧損,或是時機太晚、競爭激烈而無利可圖。如果這種商機的衍生模式合理,那麼有眼光的企業是否該開始布局戰亂逐漸減少、勞動和土地資源仍然低廉的非洲,特別是對岸在「一帶一路」之下、將會提供較佳基礎設施的國家?
然而,人類終究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就是在戰爭之下彼此毀滅,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告訴我們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也許真有那麼一天,俄羅斯決策當局難以面對戰果之下,決定用低量核彈來「結束」戰爭,卻遭到西方以懲罰性的核彈回敬,然後對岸卻意外加入戰局來「聯俄制美」,這種可能性其實並非杞人憂天,韓戰時,美方完全沒料到北京會出動「人民志願軍」參戰支持北韓。人類科技可以解決的事,主觀的思想卻迄今無法學到教訓、妥善解決問題;別說俄烏或美俄之間,連海峽兩岸同為中華民族,對岸也不願放棄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而且機會愈來愈高。
所以,全球人口突破了80億,帶來了許多商機,以及異於往常的危機;能否繼續創造繁榮或步向毀滅,全看人類自己。
聯合報黑白集/出征出到高中生
2022-11-19 05: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竹中學、新竹女中在校內自辦新竹市長模擬投票,卻招來綠營側翼出征。圖/竹女班聯會提供
民進黨端出「十八歲公民權」的大禮,向新世代甜蜜招手。不料,遇到有想法的年輕人,立馬變臉。竹中、竹女舉辦聯合模擬投票,最獲青睞的市長,竟不是民進黨候選人。綠營支持者立刻大舉出征,冷嘲熱諷,罵學生「念書念到頭殼壞去」,更有人嗆「不支持十八歲公民權了」。
連高中生都要出征,民進黨至此也就原形畢露了。綠營力推十八歲公民權修憲,難道只是為了割韭菜,把年輕人都當成綠營順民?否則,為何一發現他們另有想法,瞬間就反目?模擬投票是公民教育的一環,兩校學生合辦這個活動也已有多年;這回綠營踢到了鐵板,但學生也見識了民進黨的真面目,真是有價值的一課!
除了出征高中生,民進黨也向大學生嗆聲。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到當地的國立聯合大學演講,學生問到高端疫苗、論文抄襲等議題,徐定禎竟反嗆學生「不要再亂了」,「該罵的是中共,一直罵自己的政府是怎樣?」還叫學生「可以去中國住住看」。態度之高傲,令人瞠目結舌。
徐定禎的說法固然荒唐,但他不過是順著蔡英文的「抗中保台」作了最淺層的發揮,而得此結論。試想,年輕人不能批評自己的政府,「有問題都是鄰國的錯」;這種心態,還對民主有任何敬意嗎?
罵高中生,嗆大學生,民進黨真的變了!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因何在防疫「最後一哩」躑躅?
2022-11-19 05:42 聯合報/ 社論
第一階段口罩禁令鬆綁將於十一月底實施,屆時參加室內大型活動仍須戴口罩,但大部分戶外場所可不戴口罩。圖為十一月初旅展開幕當天,人人均戴口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知不覺間,我國確診人數累計已達八一三萬人,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儘管防疫決策表面上朝「逐步解封」前進,指揮中心也不斷強調「疫情趨緩」,但有些管控措施卻是鐵板一塊不肯鬆動,或僅稍加微調,或推稱還在研議。這些矛盾作為,不免令人質疑:是疫情趨緩仍難驗證,還是管控措施的張弛另有其他考量?
近日放寬的管控措施中,以十一月七日起的「四大鬆綁」最受矚目。包括確診隔離改採「七加 N」、同住家人免隔離、若干活動不再強制施打三劑疫苗,及公共場所不再強制量體溫等。十四日起,「七加 N」又進一步放寬為「五加 N」,確診者只要隔離五天,篩檢陰性後即可解隔。另外,也擴大取消快篩和疫苗三劑令。
然而,對於與民眾最直接相關、且世界各國多已解禁的強制佩戴口罩令,指揮中心卻仍在觀望,只稱會以「三階段實施」,時間則要再觀察。此外,對於指揮中心解散時機,除說「年底前不會解散」,還加上「看修法進度」的但書。對於確診者能否投票,則仍堅持不願放寬。亦即,「已解禁」的防疫政策,範圍顯遠小於「未解禁」者。
從疫情趨勢檢視這些決策作為,則更令人疑惑。指揮中心強調「疫情趨緩」,是以確診人數下降為標準。近月來,每日確診數從四萬多人下降到最近的一兩萬人之譜,下降趨勢明顯。指揮官王必勝更直接喊出「BA.5疫情已結束」的宣示。問題在,確診死亡人數和死亡率並未呈現相同趨勢。我國染疫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點七,但近月染疫者死亡率卻在千分之二上下。如果拉近到近兩周,死亡率則升高至千分之二點三左右。這麼高的死亡率,顯不尋常。
確診死亡率不減反增,死亡數居高不下,是染疫與死亡時間差所致?或是醫療水準逆勢下滑?又或者是許多確診者並未通報,直到最後重症才接受醫療?這些疑問,都必須釐清。
目前世界各國的防疫多已不再糾結於確診數的統計,而以一般流行疾病看待新冠疫情。蔡政府若是採取這樣的思維,其對應政策就應該是包括隔離、口罩、邊境開放等都大幅解禁。但指揮中心的作法卻不是如此,「解」與「封」之間沒有一定邏輯,甚至「政策作為」與「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確診者能否投票,就是一個指標性問題。許多專家認為開放確診者投票對疫情影響不大,且開設「投票泡泡」並不困難,但相關機關卻拒絕開放。此一政策,不僅剝奪人民的參政權,更可能導致確診者乾脆「不通報」,反而增加確診黑數的傳播風險。又如,邊境已近乎不設限,但因疫情限縮的兩岸直航及小三通卻遲不恢復,必然阻礙大陸台胞返鄉投票之路。以上在在顯示,影響防疫的主要因素並非疫情,而是選舉考量。
從政治角度觀察,更能解釋防疫政策的矛盾與不合理。例如,口罩解禁可能讓確診人數攀升,一旦選前確診人數暴增,即不利蔡政府企圖形塑「疫情趨緩」的氛圍。拒讓確診者投票,則是為降低民眾將不滿反映在選票上的機會。至於兩岸直航及小三通,則牽涉民進黨的「反中」國本,指揮中心存續則與權力掌控有關,蔡政府都不會輕言鬆手。
過去三年,蔡政府「先政治、後防疫」的操作多如牛毛。九合一投票在即,蔡政府遲遲不願走完「防疫最後一哩路」,其政治私心昭然若揭。防疫決策為政治服務,或許能掙得一些小利,但累積的「仇恨值」只會添加更多反感,政府應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