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台東釋迦的悲哀
◆ 【專家之眼】故宮南院旁蓋大工廠 恐成國際笑話
◆ 【專家之眼】從習近平直斥杜魯道談兩強峰會資訊
◆ 【專家之眼】拜習會後緊接台烏會 蔡政府堅持躺平奮戰
◆ 【專家之眼】習拜會與美中台
◆ 【專家之眼】「廈門艦」嗆「馬公艦」:依國際法,誰有理?
◆ 【專家之眼】蔡英文助選 為何民眾奪門而出?
◆ 【專家之眼】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
【專家之眼】故宮南院旁蓋大工廠 恐成國際笑話
2022-11-19 08:35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今年四月,嘉義縣長翁章梁對外宣稱,已與光禹國際集團簽約,要投資14.5億,在故宮南院旁開發9.9公頃的微型文創園區。第一期就數位科技、在地文化、休閒渡假及歡樂趣味等四大主軸定位,搭配科學園區、蒜頭糖廠歷史再造、故宮南院及朴子藝術公園與水道頭聚落,鏈結太保與朴子藝術、觀光景點。第二到四期則規畫文創旅館及特色造型獨棟villa等。
這本來是地方新聞,關心的人並不多。可是,其中所謂「科學園區」,亦即國科會規劃開發的「南部科學園區嘉義園區」,11月7日的環評初審沒有通過,才讓人驚覺,這個占地廣達88公頃的嘉科,設置地點極為可議。
最古怪的,就是它在各式「搭配」的開發當中,顯得十分突兀,活像包裹在眾多糖衣裡的毒藥。上述開發內容第一期到第四期,不是文化就是觀光,一言以蔽之,都屬於「休閒」,唯獨嘉科是「工廠」。
民眾從事休閒活動,總是期待達到放鬆的效果,自然以遠離塵囂為宜。到工廠旁邊渡假,不是無知、蠢笨,就是被蒙蔽。文創區第一期的重頭戲包含了景點渡假 villa 及野奢帳篷的項目,可是它恰恰落在嘉科的西南角,整個呈現被半包圍的狀態。試想,若在野奢帳篷露營,抬頭看見林立的廠房,無形中便產生了視覺的緊張、壓迫感,要怎麼放鬆、休閒?
更令人不安的是,嘉科與70公頃面積的故宮南院園區之間,僅隔了一條馬路。近日,前立委陳學聖質疑,世界文明國家都是把廢棄的工業區轉型為文化園區,如台北的華山文創園區、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等,從來沒有在文化園區旁設一個新工業區,如此不尊重文化的案例。
這種空前的逆向操作,等於以工業霸凌文化,也對南院古物安危造成威脅。去年十二月與今年五月,竹科與南科就分別發生過火災。嘉科設在南院旁,如同一顆不定時炸彈,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南院與文創區將首當其衝。
嘉科的環評,考慮了各種衝擊,如用水、用電、污染物等等,至於文化方面,只有文化部文資局提醒,工程進行中,若發現具文化資產價值者,應停工並呈報主管機關,卻完全沒有顧及鄰近的故宮南院及文創區。台北前文化局長劉維公強調,文化基本法第22條有規定,國家制定重大政策、法律及計畫有影響文化之虞時,各相關部會得於文化會報提出文化影響分析報告。文化部是不是應該盡點責任?
嘉科計劃環評初審未過,翁縣長表示,環評沒有一次就過,似乎充滿了信心。不禁令人擔憂,一旦計劃落實,讓國際看到世界級的博物館旁要興建比它還大的超級工業區,台灣文化恐將因此蒙羞。
台北至善路二段設加油站,相隔200公尺的故宮北院和附近居民曾強力反對,官司纏訟多年。不過一個小小的加油站,北院就為了捍衛古物而抵制過。如今南院旁邊即將設置一個特大工廠,難道不怕園區活動受影響,訪客更加稀少嗎?
嘉義科學園區預訂地緊鄰微型文創園區預訂地及故宮南院,是對文化的不尊重。
圖/取自南部科學園區嘉義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專家之眼】台東釋迦的悲哀
2022-11-19 08:39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大陸暫停釋迦進口表面是蟲害問題,真正的原因是民進黨政府刻意的操作抗中保台,導致兩岸敵意螺旋不斷升高導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選情低迷的執政黨再度使出殺手鐧,強打「抗中保台」催票,高喊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殊不知,大推「芒果乾」讓民進黨得利,無辜的台東釋迦卻成為受害者。
連戰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和平之旅,大陸提供我包含釋迦在內的15種生鮮水果進口零關稅,開啟釋迦出口大門,深受大陸消費者喜愛,出口額從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的2.8萬美元,民國一一O年(2021年)已經達到近4千7百萬美元,占釋迦總出口的九成以上。
去年9月中國海關總署指多次從台灣輸中的釋迦驗出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自民國一一O年(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釋迦輸入。台灣釋迦栽培面積約5,500公頃,年產量近6萬公噸,台東縣為主要產區,占我國栽培面積98%,大陸市場中斷台東農民首當其衝。出口禁令後農委會旋即啟動鳳梨釋迦產銷調節三箭措施,包含拓展外銷、國內行銷與多元加工3千公噸,5月時宣布產銷三箭達成率96%,似乎產銷問題都已解決,以下分別檢視三方案成效:
第一,拓展外銷方案:根據農委會農產貿易網數據顯示,我國今年1-10月出口最重要的水果品項之一-釋迦,出口量從去年同期的1.55萬公噸下滑至3,274公噸,衰退78.9%;出口額也由去年同期4千9,527萬美金掉到723萬美金,滑落85.4%。
該方案欲開發日本、新南向國家等新市場,今年1-10月表面上新南向國家出口額雖較前期成長四倍,然金額僅有9.5萬美金,僅占總出口的6.7%,蓋釋迦口味特殊未必符合這些國家的口味,加上售價不斐,更讓東南亞國家卻步。出口主要依賴香港市場,約占總出口的九成(88.98%),不排除很大部分是轉口至大陸。
至於農委會大肆宣揚的日本市場,因為檢疫問題生鮮釋迦無法輸入,僅能改以冷凍的方式外銷,農委會大陣仗在台日兩地召開記者會並在日本大打廣告,3月23日的新聞稿中稱「見證2萬顆冷凍鳳梨釋迦以海運方式運往日本神戶與橫濱」,彷彿出口大躍進。然經查出口日本數據,宣布後3月冷凍釋迦出口量僅8公噸,與2月持平,未見有大幅增加,累計前10月出口量30公噸,還不如泰國的166公噸;出口金額只有22萬美元。自欺欺人的大內宣,公然欺騙農民與國人,對問題解決毫無裨益。
第二,國內行銷方案:去年政府動員各單位與國營事業大採購,部分緩解出口受挫問題,5月方案到期,進而衝擊國內的價格,多數時間低於平均年度成交價,查詢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市場的場內拍賣價格數據,去(2021)年11月16日的釋迦上價(當日總交易量中最高價格之20%)每公斤為148元;今(2022)年11月16日的釋迦上價每公斤已跌至85元,僅為去年同期的57%。更遑論中價與下價每公斤剩61與42元,恐已低於生產成本。
第三,多元加工方案:方向雖然正確,但加工主要使用低級品或瑕疵品,對上市的良質釋迦去化影響有限。饒慶鈴縣長表示,沒有一家專屬釋迦的加工廠。政府若真心想要發展多元加工,就應立即協助台東建立完善的加工廠。
大陸暫停釋迦進口表面是蟲害問題;惟真正的原因,眾所周知係民進黨政府刻意的操作抗中保台,導致兩岸敵意螺旋不斷升高,才會限制台東主力農產品進口,蔡總統8月也直指「釋迦是政治問題」。出口無力、內銷價崩與加工有限,農委會產銷三箭都射歪,無能解決問題。農民何其無辜,儼然成為玩弄政治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