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震生/美國撤軍一周年,讀《阿富汗文件》
◆ 洪蘭/騙子為何能面不改色
◆ 馬凱/請給九五年次青年及台灣一個機會
◆ 梁國源/從制裁的歷史案例檢視 美歐對俄制裁為何至今未見實效?
◆ 葉銀華/如興之公司治理警訊
◆ 王正方/不怕罵,就怕不提
◆ 蘇益仁/阿茲海默症新藥的開發峰迴路轉
◆ 周行一/台灣仍是友善供應鏈成員嗎?
嚴震生/美國撤軍一周年,讀《阿富汗文件》
2022-08-14 04:36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美國拜登政府決意從阿富汗撤軍,獲跨黨派的民意支持,但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加深了美國輸掉阿富汗的印象。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宣布八月底前完成阿富汗撤軍,結果不到八月中,塔利班就兵臨喀布爾。八月十五日塔利班在沒任何抵抗下進城,成千上萬難民想擠上喀布爾機場美國軍機場景,喚起老一輩人對越戰結束前西貢美國大使館樓頂直升機撤離的類似記憶。
國際觀察家對阿富汗三度成「帝國墳場」有詳盡分析,也引發「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擔心美國是否會拋棄台灣的討論。今年二月俄烏戰爭爆發,變成「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兩者都是針對美國承諾而來,但仍然是以台灣自身利益出發。
撇開單純台灣利益角度,認真檢視為何美軍因九一一反恐進入阿富汗,卻被困在這,未能達成「政權更替」後帶來和平、穩定與發展,最後還留給國際社會一個「落荒而逃」圖像,《阿富汗文件》(The Afghanistan Papers)這本去年八月完成、中文譯版今年問世專書,或許能解開疑惑。
《阿富汗文件》一書作者華盛頓郵報調查記者惠特洛克(Craig Whitlock),透過《資訊自由法》取得政府在戰爭期間檢討戰爭訪談紀錄撰成。當看到《文件》(Papers)時,就會聯想到美國國防部有關介入越南的秘密文件,被蘭德公司分析員艾斯伯格向紐約時報披露的《五角大廈文件》,揭發詹森總統未讓媒體知道情況下,秘密擴大軍事行動的範圍。
近年國際媒體對各國政治人物祕藏海外資產,也出版多份文件,有以解密為名的《離岸解密》、《中國解密》、及《盧森堡解密》,也有以文件為名的《巴拿馬文件》和去年十月由國際調查新聞協會六百多位記者分析一千一百萬份洩密資料的《潘朵拉文件》,揭露上百名國際政治領袖及財團負責人透過海外空殼公司轉移資產的操作,其中包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惠特洛克在華郵工作超過廿年,他發現國會在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成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導長辦公室」(SIGAR),曾經在民國一○三-一○七年(二○一四至一八年)間以「記取教訓」(Lessons Learned)為名,訪談過四百多位美國軍人(從士兵到將領)和官員及阿富汗重要人物,並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開始發表計畫報告,但內容顯然有掩蓋真相嫌疑,因此要求 SIGAR 公布訪談內容細節。遭拒後,他上訴聯邦法院經三年訴訟後,終於取得談話紀錄,整理撰寫成《阿富汗文件》。
由於原先訪談是在軍方授權同意、以歷史研究為目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受訪者較沒戒心,能夠自由表達對阿富汗用兵及重建看法。本書資料極豐富,從美國與阿富汗官員互動、對塔利班的軍事行動、重建經費分配、到如何勸導民眾不要種罌粟,都有詳細描述。
個人覺得最諷刺且可讀性極高的是第十一章鴉片戰役,道出美國決策者無知(未認識到阿富汗許多官員都是種植罌粟和交易鴉片獲利者,不可能配合美國政策)、無能(竟想引用越戰時最具爭議的噴灑除草劑計畫)、及無助(緝毒人員不足,靠軍方配合執行,但後者擔心衝擊到和當地居民的關係,影響本身安全)。當然,本書最主要訊息是,明明戰事及政策推動都受挫,但卻不斷掩蓋真相,難怪會複製越戰挫敗。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The Afghanistan Paper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War